馬太福音 馬太福音 15:1-39

馬太福音 15:1-39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1-20節)古人遺傳與潔淨的問題, 【古人的遺傳】指歷代猶太拉比對摩西律法的詮釋與引伸,以口傳方式保存下來,被法利賽人所恪守。法利賽人所指的【洗手】不是為了清潔,而是一種宗教禮儀。摩西律法規定祭司進聖所供職前必須洗手洗腳(出30:19)但這些口傳的規條卻擴大到一般百姓的生活細節。耶穌用法利賽人的教導例子來回答他們違犯神的诫命:【當孝敬父母】是十誡中人際關係的第一條, 【供獻】是將財物作一種許願式的奉獻,又稱【各耳板】(可7:11)。凡指定為【各耳板】的財產,父母親都沒有權利動用。當時有些猶太人常常藉口許願將家產獻給神,逃避供養父母的責任,自己卻以財產監管人自居,照舊享用其金錢。8節神看人裡面的實際比外面的言行更重要。【入口的】指食物(17節)。【污穢人】指使人成為世俗的或不潔淨的。【出口的】指從人心裡發出來的言語。耶穌表示人內心的不潔,乃是一切邪惡和污穢的根源。(21-31節)天國臨到外邦;【推羅、西頓】是位於加利利以北腓尼基境內(今黎巴嫩)的地中海港口市鎮,是被神咒詛的外邦人地(賽23)。主耶穌離開假冒為善,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退到被神咒詛之地,工作轉向外邦人,天國的工作範圍要擴展了。這位迦南婦人效法其他猶太人,以為稱主耶穌【大衛的子孫】會取悅祂。但主向迦南婦人指明【大衛的子孫】這名稱是專門為【以色列家迷失的羊】保留的。【狗】是當時猶太人對外邦人的蔑視,但是耶穌所用的原文卻不是這個【狗】字,祂所用的是指在家中的寵物狗,而這個婦人抓緊這個字並作出回應:你說我是狗嗎,我接受!只要我成為你家中那隻寵物狗,即使他只讓狗兒吃從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這是一個極度謙卑信心,她俯伏下來對耶穌真正敬拜的心表現出來。因此從那時候,耶穌使她女兒就好了。30節羅列的主耶穌治好的病痛,說明先知所預言彌賽亞將帶給以色列人的福份,外邦人也有分享的權利(賽35:5-6)。(32-39節)天上的糧臨到外邦,這是第二次餵飽眾人的神蹟,對像是剛【歸榮耀給以色列的神】(31節)的外邦人,顯明以色列人的彌賽亞所施予猶太人的恩惠,外邦人也可以享受。這次與上次不同(14:15)是主耶穌主動提議要幫這些人弄些吃的。儘管門徒們已有了上次的經驗,但還是只從提供食物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可能他們沒有期待主耶穌會為這群外邦人行使彌賽亞的權柄。37節七個籃子是外邦人常用的【籃子】是用燈芯草和藤條混織而成的貯物器具,比猶太人常用的【籃子】大(14:20)。與之前五餅二魚所餵飽的五千人不同,這四千人大部分正是被猶太人看似不潔淨的外邦人(31節)。 思想:經文要提醒我們,外表看來是好的,但裡面或是充滿污穢,因此,神要我們每日都要正視我們的心思意念,特別是心裡的不饒恕,埋怨,情慾等;但儘管是任何的身份背景只要我們向神敞開,神必幫助我們,潔淨我們。 祈禱:親愛主,求祢神幫助我們每日都保守自己的心,讓我們除去內心的黑暗,內心的不潔,更赦免我們人看似的好;赦免我們的虛假,讓我們心意更新而變化。願意信靠祢,順服祢。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馬太福音 21:1-46馬太福音 21:1-46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伯法其意思是【初熟無花果之家】位於耶路撒冷東郊,橄欖山之東南.距離耶路撒冷大約兩公里,其實並不需要騎驢,而是【主要用它】因為主耶穌要特意安排一個謙卑的天國之王的入城儀式。【驢】是溫馴的動物,曾被用作君王的座騎(撒下16:2)。四福音中只有馬太福音提到有兩匹驢。主耶穌在伯法其打發門徒去對面的村子(1節),所以【對面村子】指伯大尼。主耶穌和門徒當天晚上出城往伯大尼住宿,可以順便把驢駒歸還主人。主耶穌第一次來的時候是謙卑地騎著驢駒引自賽62:11和亞9:9。民眾【把衣服鋪在路上】和【砍下樹枝來鋪在路上】都是向君王表示效忠致敬的舉動(王下9:13)。【和散那】是希臘文對希伯來文的音譯,意思是【求祢立刻拯救】(詩118:25)亦可轉用作稱頌的話; 群眾如此向主耶穌歡呼稱頌,是因為他們心中的彌賽亞將解放以色列民族,率領猶太人反抗羅馬帝國的統治,在地上建立彌賽亞國。天國之王即將上十字架【合城都驚動了】,耶路撒冷的居民們始終不認識主,不知道如何應對天國之王的造訪。當時聖殿的祭司允許商人在聖殿的外邦人院販賣獻祭用的牛羊鴿子及其他祭品;又因聖殿不收希臘和羅馬的錢幣,猶太人繳納丁稅或奉獻必須用指定的推羅舍客勒,所以有兌換銀錢的人提供方便。這類【買賣】表面似乎並無不妥,實際上已成為【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提前6:5)玷污了聖殿。主耶穌進殿和潔淨聖殿之間有一夜的間隔,表示祂的行動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事先計劃的,讓人看到。天國之王一進入聖殿,就驅趕了在聖殿中不該有的,又把在聖殿中該有的顯明出來,醫治瞎子瘸子,使聖殿裡再有向神讚美的聲音。【伯大尼】意思是【無花果之家,苦難之家】位於耶路撒冷東郊,橄欖山之東南。主耶穌在受難周裡,每天晚上都出城到伯大尼去住宿。18-22節耶穌藉著無花果樹就立刻枯乾的事件,預言徒有儀文外表,沒有敬虔實際的的百姓將被棄絕;但門徒的注意力沒有在咒詛無花果樹的警告意義上,他們驚訝的是主耶穌話語的力量。主耶穌咒詛無花果樹並不是根據祂自己,乃是根據神的定意。因此禱告是要禱告進神的旨意裡去,而不是用禱告改變神的旨意。如果對神的旨意【有信心,不疑惑】連移山填海這樣不可能的事也會成為可能。23-27節是對於這些硬著心故意不認識主的領袖對主的質疑,主不正面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用拉比在論戰時常常使用的反問法來回應他們。主耶穌反問他們施洗約翰的權柄來源;主的回答已經清楚地宣告:祂的權柄【是從天上來的】這個屬天的權柄是為了建立天國。28-44節耶穌說出葡萄園的比喻; 比喻猶太教的領袖,他們認出了神兒子的身份,卻拒絕祂,起意要殺祂。根據猶太律法,當地主不住在產權所在地時,園戶可以要求他們所耕種之地的所有權(他勒目Talmu, Baba Bathra, 35b, 40b )。如果土地的所有權不清楚,凡是曾經使用那塊地三年的人,可以在繼承人不在的情況下自行擁有它; 主耶穌被猶太教的領袖棄絕,且被釘在十字架上,神卻叫祂復活,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詩118:22-23)。【比喻】原文是複數詞,指上述兩個比喻。猶太教領袖明白了主的話語,卻沒有悔改的心。撒都該人與法利賽人平時彼此敵對,現在則是祭司長和法利賽人第一次合謀除掉主耶穌。
思想:主耶穌為神殿心裡焦急而採取潔淨的行動,以施洗約翰所仗之權柄點出自己權柄的根源,用兩個比喻說明在主眼裡誰是遵行主道,忠於所託的人。因我們要向神交賬,神給我們恩賜,生命,我們有否結出果子來歸給神呢?還是將主推出園外呢?
祈禱:親愛主,求祢幫助我們懂得摸著主祢的心意,更滿足我們的王,願意謙卑為主所用;幫助我們每日都調整生命的優次,因著信心為祢結出果子。阿們!

馬太福音 25:1-46馬太福音 25:1-46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1-12節)在十童女的比喻: 【新郎】比喻主耶穌, 這十個童女是在等待新郎迎接新娘回家舉行婚宴。【燈】原文意思是【燈,火把】,將碎布沾飽油綁在一根棍子上,作為夜間出外照明之用。通常另隨身攜帶裝油的器皿,以備隨時加油,免得熄滅。【新郎遲延的時候】比喻主耶穌尚未再來【聰明的】【愚拙的】童女都【打盹睡著了】門徒是否【預備】好,隨時迎接主的再來,還是等到最後關頭才匆忙【預備】。一個燈油充足的火把可以燃燒十五分鐘左右,沒有油的火把著一會兒就滅了,所以應該及早預備足夠的油。【聰明的】斷然拒絕分點油給【愚拙的】並不能說她們自私,因為分給別人【恐怕不夠你我用的】兩個火把都堅持不到新郎到來。12節【認識】原文有【稱許,嘉許,喜歡,承認】的意思,這句話並非指主真的不認識她們,而是指主不欣賞她們。14-30節的比喻回答了十童女的比喻中沒有回答的問題:甚麼才算【預備】?【警醒】等候不是虛度荒廢時日的消極【等待】而是在等候中積極使用神所賜的恩賜,機會,忠心工作。15節【五千,二千,一千】比喻屬靈的恩賜和機會,英文Talent就是來自這個比喻。僕人【隨即】表示沒有耽擱,這【做買賣】比喻是把主量給信徒的恩賜善加運用,好增加屬靈的產業。18節【埋藏】象徵埋沒恩賜,不肯運用恩賜去事奉。【算帳】一詞說明主人當初給他們銀子的目的,就是要他們去賺錢;及後主人對僕人的稱許【良善】指有美好善良的存心和動機,體會主的心意,並且又順服主;【忠心】指有信實可靠的態度和行為,一心一意地把主所交託的事做得最好更能 【享受你主人的快樂】。主人對那領二千銀子的僕人的稱讚和獎賞,和對那領五千的完全一樣(21節)。主耶穌所重視的是每一個信徒的【忠心】而不是我們所領受的恩賜大小,眼見的工作果效。那領一千的僕人認為他的主人是個嚴厲又刻薄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是俗語,意思是沒有付出,卻想有所得。這位僕人是【害怕】把所領的銀子賠掉了,將來難以交帳,因此不敢動用。因他依照地上工作的想法來揣摩主的心思,以為多做事多犯錯,少做事少犯錯,不做事不犯錯。【又惡又懶】與【又良善忠心】相對。【惡】指僕人不體貼主人的心意,又妄論主人。【懶】指僕人未盡主人的託付。主人只給這僕人一千銀子,說明主人不指望他做大事,他只要體貼主人的心意,起碼可以賺一點利息。天國的規則是【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對神所預備的獎賞不肯追求的人,恐怕能不能進天國都不一定。【無用的僕人】表示辜負主救贖的目的,因此丟在外面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32-46節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的比喻 【萬民】原文是【外邦人】,他們不是以色列人或得救的信徒。分別為綿羊山羊是神的審判;【右邊】是指尊貴有福的一邊(王上2:19;詩45:9)。35節在國度的審判中,判斷是否是【義人】的依據是人對待主耶穌的態度。人若拒絕主耶穌,國度審判的判決就是【離開我】。地獄就是與神隔絕的地方。人若離開神,只能和魔鬼,邪靈和罪人一起在與神隔絕的地方直到永永遠遠。神是公義,是慈愛,是光明,與神隔絕的地方就沒有愛,沒有公義,沒有光明。這些人【被咒詛】的原因不是做了不該做事,而是沒有去做應該做的事,沒有善待受逼迫的信徒和以色列人。【永刑】就是進入【永火】裡(41節),也就是被丟在【火湖】裡(啟20:15)。 思想: 這三個比喻都帶著審判的意味,第一個審判誰是聰明,誰是愚拙;第二個審判誰是忠心,誰是不忠心;第三個審判誰有愛心,誰沒有愛心。我們願意成為聰明,忠心和有愛心的僕人,當主在榮耀的降臨時,得著看見與祂的榮耀;還是我們仍作愚拙,沒有忠心和愛心的僕人,神面前戰競,懼怕呢? 祈禱: 親愛主,求主藉著經文提醒我們,使我們成為有聰明,有忠心,有愛心的僕人,能夠在黑暗的世代跟從主,行在主的旨意,讓我們成為這世代榮耀的見證人。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