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 馬可福音 9:1-29

馬可福音 9:1-29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馬可福音電影-創世電視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馬可福音】 【神的王國帶著能力來臨】指主耶穌在祂的國度裡掌權,這以2-8節的登山變像作為預表,更要預示在主耶穌復活後掌握的權柄。傳統認為這【高山】(2節)是耶斯列平原的他泊山,【六天】正好足夠從凱撒利亞腓立比走到此地,就是彼得承認主耶穌是基督的那日(8:29)。(2節)【暗暗地】是因為登山變像是在復活裡的榮耀的啟示,耶穌曾叮囑門徒【人子還沒有從死裡復活,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9節)。門徒們在清醒狀態下看見主改變形象。是向他們展示出神的兒子在榮耀中顯明祂本來的面目。【摩西】代表律法,【以利亞】代表先知。因為律法和先知所指向的就是基督,基督正是按著律法和先知的預言顯現在人的眼前。因此彼得高興地要【搭三座棚】表示不但要留住基督,也要留住摩西和以利亞,表示門徒只願停留在山上榮耀,享受這光景中,而不願下山去面對苦難,忘了十字架是神國在地上顯明的道路。(7節)【我的愛子】在主耶穌受洗時,天父也說過同樣的話(1:11);此處是表明祂成為人子多年來的【事工】也滿足了天父的心意。正因神的兒子是神國裡唯一的權柄,眾人都要聽從祂。及後門徒問有關以利亞先來的問題(瑪4:5)是因為剛見過主耶穌登山形象,認定祂就是那要來的基督。他們剛才既然已經看見以利亞來了,為甚麼還不能宣布主耶穌就是基督呢?耶穌解釋到舊約聖經不單講到以利亞要再來的事,也提到【人子】彌賽亞的事(但7:13)施洗約翰和主耶穌將受苦的事都在聖經上預言了。他們下到山看到其他九位門徒趕鬼失敗,文士趁機質問門徒和他們拉比的神學資格。這些文士一心想給門徒難堪,卻不親自動手趕鬼來證明他們的正統神學。主耶穌下山後,也立即面對眾人的不信和門徒的小信。(16節)主耶穌的問題不是表明祂不知道所發生的事,而是要轉移眾人的注意力,將眾人的眼目轉到祂自己身上。門徒應該是有權柄去醫治這個病人的(3:15)。他們的失敗表明,雖然具有主耶穌所給的權柄,卻缺乏行使權柄所應有的信心,不能在信心裡支取主的權柄。及後主耶穌把正在受鬼折磨的孩子放在一邊,卻與這位父親談孩子的病史,用意是在幫助這位父親承認他的需要是多麼迫切,多麼無,要把他帶到有信心的地步(23-24節)。(22節)表明他對主的【能】還抱著懷疑的態度。【你若能信】許多古卷並無【信】字,而只有【你若能】意思是【問題不是主能不能,乃是人信不信】。信心不是【自信】不是人的主觀願望,乃是對神所要做的事有把握,看見了主的權柄,主的計劃,相信神的旨意必要如此。【信不足】不是真信,而是願意信,但承認自己還信不來,需要【求主幫助】。耶穌表示趕鬼不是人的所有所能做得到的,必須在信心中支取神的權柄去對付鬼。而【禱告禁食】就是認識自己的欠缺,因而捨棄自己合理合法的權利,付上代價,在神面前承認自己的【沒有】和【不能】專一地尋求主的【有】和【能】,讓主的【有】和【能】來蓋過我們的【沒有】和【不能】。【禁食】的功效並不是因為其行為,乃是因為其存心和態度。 思想: 我們有否在祈禱時,同樣一面懷疑主,一面求主的態度呢?我們是否常常好像是相信祂,卻又不能肯定祂【能】為我們做甚麼呢? 祈禱:主耶穌,我們承認祢是那位再來的君,國度權柄都是歸於祢,求主記念我們很多時只想經歷,停留在信仰精彩難忘的光景,忽略了每天好好地聽從主祢,求主祢光照我們,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馬可福音 3:1-15馬可福音 3:1-15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可福音電影-創世電視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馬可福音】


猶太拉比禁止人在安息日醫治不存在死亡危險的疾病。如果主耶穌醫治一個人枯乾了一隻手,他們就說主犯了律法。如果主耶穌不醫治,他們又會說祂沒有【憐恤】。這些人如此【窺探】表明他們相信主耶穌一定能行神蹟醫治,但醫治的神蹟並不能改變剛硬的心。在主耶穌的眼裡,不是【行善】就是【行惡】不是【救命】就是【害命】(4節)沒有中間的道路。【他們都不作聲】他們若回答說可以,就不能控告主耶穌,若回答說不可以,則違背良心。因此故意不回答主的問題【心裡剛硬】(5節)。那人勇敢地伸出本不能動彈的那隻手,就是信心的表現。(5節)【怒目周圍看】指忿怒地向四周瞪目,主耶穌這些細微的感情很可能是被彼得注意到的。主耶穌沒有繼續與法利賽人與希律一黨爭辯律法與字句,而是隱藏神兒子的權柄和力量,離開他們【退到海邊去】按著神差遣祂的目的在加利利海沿岸繼續服事。主耶穌的影響吸引了除撒馬利亞以外的整個前以色列地區的人,因此引起猶太政教人士的焦慮。(12節)雖然污鬼說的沒有錯,但主耶穌卻拒絕接受邪靈為祂作見證,因為這見證的源頭不是出於神。污鬼的見證再有力量,也不能使榮耀歸於神,不能把人領到神面前,反而會迷惑人。耶穌選立【十二門徒】都是經過神的手安排的,包括賣主的猶大。主耶穌帶門徒的榜樣,是【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14節)把自己生命和生活都開放在他們面前,讓他們與自己有密切的相交,並且有機會與祂同工。要與主同工,必須先常和主同在,親近他明白他的旨意。主耶穌在地上的服事擴展了,從一個人服事,變成十二個人服事。主所差遣的,祂必然會【給他們權柄】(15節)。主的差遣與託付,從不會超過祂所賜的恩典和能力。而是讓人參與祂愛的服事。這十二使徒在人看都是普通的小人物,除了彼得在使徒行傳有所記載之外,聖經中很少提到他們的豐功偉績,因為神所注重的不是他們的工作,而是聖靈如何藉著他們工作。【半尼其】意思是【躁怒之子,大聲疾呼者】,雅各和約翰名叫【雷子】可見他們的脾氣非常大,暴躁如雷的人,也能為主所用。賣主的猶大居然也身列十二門徒之一,表明主和任何人配搭相處都是為了神的旨意成就。主耶穌呼召了十二門徒,但祂自己的服事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忙到【連飯也顧不得吃】。因為祂所留意是神的旨意有沒有成就,只有神的旨意成就了,祂才有滿足。當主耶穌在地上服事的時候,連祂在地上至親至近的人都誤解祂,以致說祂【癲狂】了。靠鬼王趕鬼對主耶穌的這個控告很嚴重,因為實行巫術是該當死罪的。【別西卜】是以革倫的蒼蠅神巴力西卜(王下1:2)猶太人稍加變音後用於稱呼【鬼王】。【壯士】指剛強、有力的人,象徵撒但;【壯士家】指撒但的國度;【他的家具】指被撒但所利用的工具,亦即被牠利用的世人。主耶穌靠著聖靈趕鬼,法利賽人卻說是靠著【鬼王】(太9:34)所以是【褻瀆聖靈】(29節)。人沒有一樣行為上的罪是得不著赦免的,但若存心敵對聖靈,剛硬到底,就沒有被赦免的可能。法利賽人明明看見了聖靈的權柄,卻存心拒絕接受,拒絕在恩典裡悔改,所以【永不得赦免】(29節)【要擔當永遠的罪】(29節)。這是新約聖經中最嚴肅的宣告與警告。35節主耶穌宣告了神國裡新的親屬關係。神國裡的關係不是建立在肉身生命關係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與神屬天的生命上。只有那些有神生命的人才可能遵行神的旨意。
思想:面對信仰是面對規條還是面對生命的主?主耶穌要我們知道讓生命得到成長的重點,不是表面的規則,而是內裡的信心,更不是快捷方便讓人驚訝的見證,而是對神的兒子的跟隨。我們有否細察自我的內心?存放的是甚麼呢?
祈禱:感謝主來到是讓我們得著生命平安,我們很多時寄望以行為換取恩典,忘記主祢給予我們生命成長的重點,求主光照我們的內心,讓我願意盛載主祢。阿們

馬可福音 4:21-41馬可福音 4:21-41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可福音電影-創世電視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可福音把21-22節插在兩個撒種比喻的中間。這裡是比喻主的道是光,光是為了照亮眾人,所以主耶穌使用比喻教導人,不是為了把真理向外人隱藏起來(11-12節)乃是為了啟示它。因此門徒們【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23節)準備將來把現在暫時【掩藏,隱瞞】的真理傳給眾人。24節的比喻我們把所領受的神國奧秘傳授給別人更多,神也必讓我們明白神國奧秘更多。25節是比喻神國的福音傳得越多,領會得也越多。不傳福音的,連原來所有的也要被奪去。神國就是人有了神的生命,接受神的權柄的範圍。26-29節的比喻是神國的成長是照著生命的規律循序漸進的,只要有神的道播撒在人心裡面,就自然會生長,不能急於求成。把成熟的收在倉裡,就是有分於神國的實現。此時門徒們還不明白神國的真正含義,他們一直期盼著彌賽亞的國度能在他們有生之年建立起來。31-32節是比喻神國要從最小的生命種子開始循序漸進地成長,不是門徒所能明白的,但他們全都非常熟悉芥菜種的成長,所以主耶穌就繼續用芥菜種來比喻神的國。主耶穌並沒有解釋這個比喻的意思,但可能與上一個撒種的比喻一樣,是向門徒指出,從神生命的種子撒下時起,莊稼也好、芥菜也好,神國成長過程已經開始了,無論開始怎樣微小,生長過程中遇到什麼挫折,神國最後都能照著神的計劃成就。34節【照他們所能聽的】指根據門徒對神國的奧秘所能理解的程度。根據門徒此時的程度,芥菜種的比喻應該是按正面理解的非常簡單,淺顯的比喻,而不是需要按負面理解的複雜深奧的比喻。35-41節這段經文只有馬可福音記載了【也有別的船和祂同行】所以主耶穌的拯救對像不僅是飽受驚嚇的門徒。加利利海常常有突然而來的暴風,狂風從北面吹襲約旦河谷,經過狹谷時風勢加速,海面匉訇不平,對船隻十分危險。主耶穌是完全的人,雖然渡海只需要一,兩個小時,但祂因為整日的傳道,已經疲倦地睡著了。許多人在險惡環境中只會埋怨主【不顧】其實不是主不顧,而是自己【還沒有信心】(40節)。主耶穌斥責風和海,是行使祂對大自然的權柄。有解經家認為風和海是沒有位格和知覺的,所以主耶穌其實是在斥責背後的空中掌權者。但從41節看,這風很可能是自然現象。【睡覺】(38節)表明主耶穌有完全的人性,也表明祂內心的平靜,平靜風和海表明祂有完全的神性。主耶穌責備門徒,是因為他們還不認識祂是神的兒子,對祂的權柄【還沒有信心】以致看到環境就膽怯。主耶穌不但用醫病,趕鬼,赦罪的權柄來服事人,也用對大自然的權柄來服事人。風浪使門徒們經歷了主耶穌的權柄,但他們還沒有認識祂就是神的兒子。 思想:主耶穌神的國度是充滿著生命力,能將不可能變作有可能,能使人看似微不足道的,成為茁壯的避護所,其中不是環境,不是任何的限制,而是神在人生命中掌權中的生命力。信心固然必以個人所理解明白之理論及所見聞經歷之體悟為依據。但信心不論真假強弱,都是內存不可見的實際,既須藉流露在外的心態和言行表現出來,也須藉更多更深的認識和經歷不斷增強增加! 祈禱:感謝主,能讓我們認識進入神祢的國度,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明白主祢的國不只是權柄,更是生命力,讓我們成長,讓環境困苦都不能限制的生命力。求主記念我們的軟弱,面對環境,急難中都需要主加增我們對主祢的信心,讓我們繼續發展在我們信仰的生命中!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