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1:39-56

路加福音 1:39-56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39-45節是伊利莎白之歌,整體是一個交錯平行結構:(39節)【馬利亞起身,急忙往山地裡去】是要趕快去確認天使的話(36節)。順服不等於盲目,確認已經發生的神蹟,不等於沒有信心。(39節)【山地】指猶大山地。從拿撒勒到伊利莎白家,大約要走三,四天。(43節)【我主】這個稱號,顯示聖靈已經向伊利莎白啟示:馬利亞的孩子就是彌賽亞。伊利莎白從神那裡得到了極大的祝福,但在見到比她更加蒙福的馬利亞時(42節),卻沒有絲毫的嫉妒,反而是真誠的興奮和祝福(42節)。伊利莎白並沒有嫉妒神賜給馬利亞更大的福分,因為真正承認恩典的人,知道恩典既是白白得著的,也是自己不配的。46-56節是馬利亞之歌,被稱為【尊主頌】整體是一個交錯對稱的結構:每一句都有聖經根據(包括:詩篇,哈巴谷書,以賽亞書)可見馬利亞對聖經非常熟悉,經文從裡面湧流出來,這就是她對神話語的預備。雖然年輕的馬利亞憑信心單純地順服神,但卻不是個無知的女孩。而且一路都在反覆思想神的話語:51-53節的原文一連用了六個簡單過去時態,顯示馬利亞是在回顧過去神的作為;神在過去所做的,將來還要再做。神與人類的價值觀完全相反,祂要廢除【狂傲的】(51節)【有權柄的】(52節)和【富足的】(53節),抬舉【卑賤的】(52節)餵飽【飢餓的】(52節)。馬利亞是【有福】(48)的,她的順服,使自己成為神的旨意在地上的出口;但她也知道,這不是因為她自己的【能】或【配】而是神要照著定意成就自己的應許(55節)。她只是一位卑微的【使女】(48節),並且是一個需要【救主】(47節)的罪人;既不是神計畫中的核心,更不能取代彌賽亞。馬利亞在伊利莎白懷孕六個月時(36節)與她同住【約三個月,就回家去了】(56節)。此時施洗約翰即將出生,伊利莎白的家裡將會非常熱鬧(58節)。當眾人見證了伊利莎白的神蹟之後,只要伊利莎白一句話,就可以幫助馬利亞擺脫未婚先孕的困境。但希奇的是,馬利亞不但沒有留在那裡,也沒有請伊利莎白和撒迦利亞幫忙作證(65節),反而帶著三個月的身孕回家,獨自面對艱難的現實(太1:19 )。因為神藉著伊利莎白的見證,更堅固了馬利亞完全交託的信心。 思想:今日當我們面對神的工作旨意時,我們有否先預備自己被主使用,還是對神討價還價,讓我們藉著經文透過馬利亞預備好自己被神使用。深信神有祂的計劃,日子到了神就會作工。 祈禱: 親愛主,我們要相信祢的揀選,相信祢的應許,救贖,救恩與慈愛。求主使我們在祢的工作旨意時先帶著感恩的心,從讚美中領受主祢的旨意。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20:45-21:1-4路加福音 20:45-21:1-4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20:45-21:4是【文士與寡婦】,偽善的文士和單純的寡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文士侵吞寡婦家產(45-47節);寡婦奉獻一切所有(21:1-4)。【長衣】(46節)是文士執行職務時才穿的衣服。【他們好穿長衣遊行】(46節)指文士們平時也念念不忘炫耀自己的屬靈身分。【喜愛人在街市問他們安】(46節)指喜歡在人前被奉承,被尊重。【喜愛會堂裡的高位】(46節)指喜歡屬靈的地位。喜愛【筵席上的首座】(46節)指喜歡屬世的地位。【他們侵吞寡婦的家產】(47節)指當時聖殿裡有照顧敬虔寡婦的製度(提前5:3-16)而她們原有的財產則交給文士管理;也可能指文士運用手段,鼓勵寡婦作出超越能力的奉獻。(47節)【假意作很長的禱告】指文士一面陷別人於困境,一面維持敬虔的外表。這些文士在天堂講道,在地獄生活,表裡不一、,教導和行為是矛盾的。因此,主耶穌教導門徒要【防備文士】(46節)也不要淪為假冒為善的【文士】。主耶穌剛剛提醒門徒【要防備文士】(20:46)譴責假冒為善的文士【侵吞寡婦的家產】20:47),馬上就有【一個窮寡婦】(2節)成為活生生的教材,讓門徒看到,甚麼樣的人在主的眼中才是寶貴的。當時聖殿的最外圍是外邦人院,外邦人只能到此為止;從那裡經過石級可進入婦女院,猶太婦女只能到此為止;再進一層就是內院,只有猶太男人可以進去。在婦女院的柱廊上,有十三個喇叭形的奉獻箱(shopharoth),前來敬拜的百姓投入銀幣或銅幣,旁邊的人可以根據響聲判斷奉獻了多少。【耶穌抬頭觀看】(1節)表示祂對奉獻很重視;但祂不是在那裡數算奉獻的金額,而是鑑察奉獻的心志。在耶穌的耳中,投入奉獻箱的聲音是不符合物理學規律的:【財主把捐項投在庫裡】(1節)在地上聽到嘩啦啦一片,傳到天上卻是微乎其微;【窮寡婦投了兩小錢】(2節)在地上只聽到兩聲叮咚,傳到天上卻是驚天動地。【小錢Lepton】(2節)是當時面額最小的猶太銅幣,也就是【半文錢】(路12:59)。寡婦的【兩個小錢】是【她一切養生的】(4節);在主的眼中,【這窮寡婦所投的比眾人還多】(3節)也就是比眾人的總數加起來還多。人所看重的是一個人捐出了多少,主所注意的卻是一個人剩下了多少。因為神要得著的是人,而不是人的所有。人若把一切所有的都給了神,但卻留下了自己,神對這個人還是一無所有。這位寡婦並沒有為自己留下一個小錢,也沒考慮祭司會不會看中,或者濫用她的奉獻,而是憑信心【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4節)。因為她的奉獻,乃是把自己完全交給了神,不但相信神會使用她的【小錢】也相信神會供應她的【不足】(4節)。 思想: 今天,我們若不天天警醒【防備】常常自省悔改,領受的責任越大,掌握的知識越多,也越容易重蹈文士假冒為善的覆轍【要受更重的刑罰】(47節)!今天,有些人常常謙稱自己的奉獻只是寡婦的【兩個小錢】其實是大大高估了自己。真正的奉獻,乃是【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12:1)。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教導,更感謝你的知道,你知道我們的生活行為,更知道我們為你的擺上,求主藉著經文更讓我們深信你的知道,活出你的旨意。阿們!

路加福音 12:13-34路加福音 12:13-34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有一個人糾結於讓自己心煩的財產糾紛,所以不合時宜地來求主為他【分開家業】(13節)。【你這個人】(14節),這是責備的口氣(22:58)。這個人也把主耶穌看作一位拉比(13節)。主耶穌卻拒絕作替人分家業的【斷事的官】(14節),而是要藉著地上的家業,向眾人指明【生命】的真相(14-21節)。主耶穌警告眾人:【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15節)主耶穌卻指出,世上再也沒有比這更致命的錯誤了。生命的價值不在乎暫時擁有過什麼,而在乎與生命源頭的關係。(16節)【田產豐盛】本是神的恩典(利26:3-5)但這位財主卻因飽足而不認神,被錢財擠住了神的道(8:14)既不感謝神,也不憐憫人,內心充滿了自我。17-19節原文出現了四次【我ἐγώ】這位財主以自我為中心,倚靠自我的財物,只為自我的快樂打算,結果卻充滿了有錢人的煩惱:【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17節)?最後,這位財主找到了解決煩惱的方案,決定把原來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18節)。他周密地考慮了我的出產,我的倉房,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我的靈魂(17-19節),但神的話卻像一聲驚雷:【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20節)?【凡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21節)主耶穌用這句話,把被打岔的聽眾帶回正路上,讓眾人留心在神面前的【富足】 。(22節)【所以】表示以下這些教導,是延續13-21節關於財富的話題。(22節)【憂慮】原文與【思慮】(11,25節)是同一個字,意思是【焦慮,無謂的擔心】。這是一種被捆綁的精神狀態,會讓人只看到困難和需要,看不見任何別的。【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22節),並不是讓人懶惰不工作,而是讓我們的心不要被物質捆綁。(15節)【貪心】是罪【貪心】的人總是想要得更多【憂慮】的人總是害怕不夠。【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23節)身體是生命的僕人,不是生命的主人,即使身體朽壞了,生命仍然存在,神連不潔淨的烏鴉都養活(24節),何況是照著祂的形像被造,比烏鴉更貴重的神國百姓呢?雖然憂慮連【最小的事】(26節)都不能改變,人們卻【還憂慮其餘的事】(26節)。因此,憂慮並非理性思考的結果(25-26節),而是因為【小信】(28節)所以缺乏安全感,靈裡被捆綁。所羅門【所穿戴的】(27節)象徵人工的極品。但任何人工的成果,都不如神所創造的【百合花】(27節)。野花野草的生命都很短暫,【神還給它這樣的妝】(28節);何況是神的百姓,神更要在他們身上彰顯自己的榮美。吃喝之所以成為【外邦人】生活的中心和範圍,是因為除了吃喝,他們既沒有更重要的事情,也沒有更美好的盼望。神的兒女卻知道有一位【知道】(30節)自己需要的天父,不但有更可靠的看顧,也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只要求祂的國】(31節)就是把神的國度當作自己生活的中心,其它的事情即使合理合法,也都是次要的。神樂意讓自己兒女的生命彰顯祂的榮美,生活彰顯祂的豐富。神的榮美和豐富也在我們身上顯明出來【這些東西就必加給你們了】(31節)。門徒之所以【不要懼怕】(32節)是【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32節)。【為自己預備永不壞的錢囊,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33節)也就是在神面前富足(21節)那是世界上收益最高,最有保障的計劃。【賊不能近,蟲不能蛀】(33節)比喻天上的財寶與地上相反,既不會流失,也不會貶值。(34節)【你們的財寶在哪裡,你們的心也在那裡】人若把財寶積存在地上,心思就會被世界霸佔;人若把財寶存到天上,心思也會單求神的國;人若想把財寶分開存在兩處,結果是心持兩意,沒有安息。 思想:人的憂慮既不能改變神的安排,也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有辦法的事用不著憂慮,沒有辦法的事憂慮也沒有用。我們如果和外邦人所掛心的都一樣,與他們還有什麼分別呢? 當我們脫離自己【只要求祂的國】的時候,就能接受神的權柄,不再為著自己活,而是根據神的旨意活,進入喜樂、滿足和安息。 祈禱:親愛天父,求你憐憫我們的小信,記念我們生活中的憂慮,懼怕,面對生命的傍惶求天父保守我們,更讓我們懂得先求神的國與神的義。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