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3:21-38

路加福音 3:21-38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在21節的三個子句中【眾百姓都受了洗】和【耶穌也受了洗】原文都是不定時態,只有【正禱告的時候】原文是現在時態,顯示聖靈的降臨和聖父的見證不是在耶穌受洗的時候,而是祂【正禱告的時候】(21節)。只有【路加福音】記載了主耶穌的禱告,此時三位一體真神的三個位格全部在場:這聖靈的【形狀彷彿鴿子】,聖靈降在耶穌身上,不是為了賜祂能力,而是為了在眾人面前印證耶穌就是神用聖靈膏抹的基督(4:18;賽11:2;61:1)。【祢是我的愛子】(22節)引自詩2:7對彌賽亞君王的宣告。這位甘心降卑來到地上做人的神子,不但讓神得著了祂從創世以來所要得著的那個人,也將把更多的人帶進祂的國度裡去。(22節)【我喜悅你】引自賽42:1對神僕的宣告。父神悅納這位神僕在地上的為人,祂過去的人生顯示了神的榮耀,耶穌開頭傳道,年紀約三十歲】(23節)。三十歲是利未人正式事奉的年齡(民4:47)被看作男人完全成熟的年齡,約瑟(創41:46)和大衛(撒下5:4)都在三十歲承擔重任。若主耶穌是生於主前7年的住棚節期間,此時大約是三十五歲。【依人看來,祂是約瑟的兒子;約瑟是希里的兒子】23-38節用耶穌的家譜來回應神的宣告:【祢是我的愛子】(22節)好讓耶穌受試探之前(4:1-13)清楚地認識祂的真實身分。這份家譜指出了以下事實:【馬太福音】的家譜是根據約瑟數算的,而【路加福音】的家譜(23-38節)是根據馬利亞數算的。因此,這份家譜的原文並不像【馬太福音】說【某某生某某】而是一連串名字:【某某,某某,…】前者不一定是後者的親生兒子:正如主耶穌不是約瑟的親生兒子(23節),亞當不是神的親生兒子(38節),約瑟也不是希里的親生兒子(23節)。事實上約瑟的父親可能是雅各(太1:16),希里可能是馬利亞的父親,約瑟的岳父。古代以色列人的翁孫關係有如父子,岳父也可以稱女婿為【兒子】(撒上24:16)。【路加福音】啟示主耶穌是人類的救主,最初的讀者是住在外邦的慕道者,所以要【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路1:3)把家譜追溯到全人類的始祖亞當(34-38節),指出主耶穌和全人類的關係。 思想:藉著主耶穌受浸,及記述他的家譜,都能看到主耶穌與天父,聖靈的關係,更讓我們自己知道與耶穌之間的關係。因人類的受造,是為了與神建立親密的父子關係,而耶穌就是彰顯這段關係的完美典範,祂也要與自己的百姓分享這段關係。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為我們切切實實地成為一個人,祢的成長,祢的順服,祢的一生都是我們生命的榜樣,主祢讓我們知道祢並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可親可近的神。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啟示錄 3:7-13啟示錄 3:7-13

[非拉鐵非](7節)原文的意思是[弟兄相愛],位於通往每西亞(Mysia)呂底亞(Lydia)和弗呂家(Phrygia)的大路交點,商隊進出頻繁。希臘人建立此城的目的,就是希望向東方的呂底亞與弗呂家傳揚希臘文化,所以被稱為[通往東方的大門]。當穆斯林蹂躪整個小亞細亞時,非拉鐵非城卻長期屹立不倒,是小亞細亞最後一個基督教堡壘,一直到了14世紀中葉才陷落。在七個城市中,只有士每拿和非拉鐵非至今仍有教會存在。主耶穌向非拉鐵非教會的自稱引自1:18和賽22:22。[聖潔,真實](7節)是宣告祂的神性,因為[聖潔,真實]乃是神的屬性。[拿著大衛的鑰匙](7節)是宣告祂是國度的王,接納或拒絕的權柄都在於祂。[開了就沒有人能關;關了就沒有人能開的](7節)指國度之門。國度之門向誰開,向誰關,並非倚靠福音的努力,而是根據國度之王基督的決定。非拉鐵非的猶太會堂可能已經對信徒關上了大門,但主卻應許給他們[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8節)國度之門,確保他們在[新耶路撒冷]( 12節)城裡有分。這個應許讓住在[通往東方的大門]非拉鐵非的信徒印象特別深刻。[撒但一會的,自稱是猶太人](9節),指逼迫信徒的猶太教徒(2:9)。[撒但]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控告者、毀謗者,這些猶太教徒被撒但利用、[控告我們弟兄](12:10),雖然自稱是[耶和華的會眾](民20:4)實際上卻是[撒但一會的]。[在你腳前下拜](9節)指神將帶領許多不信的猶太人歸入教會。[遵守我忍耐的道](10節)指實踐主關於忍耐的教導。[普天下人受試煉的時候](10節)是表示面對大災難時期。[保守你免去你的試煉](10節)原文也可以理解為[保守你經過試煉]。主應許保守那些遵守祂命令的人(10節)是履行聖約的內容:天國之民有義務[遵守]天國之王的話語,而天國之王則有責任[保守]天國之民的生命。[你要持守你所有的](11節)指遵守主的道,不棄絕主的名(8節)。[持守]是現在命令式,有很強的[緊緊握住]的含意。非拉鐵非教會已經得著[冠冕](11節)不會被人奪去,但若不[持守]也會像以掃一樣主動放棄長子名分(創25:29-34 )。[冠冕stephanos]原文指運動會中頒給得勝者的花冠,或在筵席中給客人戴上的花冠,表示快樂之情。失去[冠冕]代表失去喜樂和榮耀。[在我神殿中作柱子](12節)比喻永遠與神和基督同在(賽56:5)。12節四次強調了[我神]語氣非常重。[柱子](12節)象徵安穩牢固,與會被[壓斜]的[釘子](賽22:23-25)成為對比。主後17年大地震後,非拉鐵非經常有餘震,居民需要隨時準備出城避難。因此,[不再從那裡出去](12節)的應許,對於渴望安穩的非拉鐵非人有著特別的意義。[我神的名](12節),是宣告得勝者是屬神的。[我神城的名](12節),是宣告得勝者是新耶路撒冷的合法居民。[我的新名](12節)指在新天新地裡,基督將以全新的身分向我們顯現。 [新名]對非拉鐵非信徒有著特別的意義,因為非拉鐵非城曾經至少兩次改過新名:一次叫新凱撒利亞(Neo Caesarea),紀念主後17年大地震後提庇留皇帝賜予重建;另一次叫非拉維亞(Flavia),源自於維斯帕先皇帝(Vespasian,主後69-79年在位)的家族姓氏。非拉鐵非雖然微小,但卻和士每拿教會一樣,沒有內憂、只有外患,主耶穌只有稱讚,沒有責備。雖然這樣的教會只是[略有一點力量](8節),在世界並沒有太大影響力,主流社會也對他們關上了大門,但主卻將親自給他們[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8節)。他們不倚靠討好世界來傳揚福音,因為相信惟有基督是那[拿著大衛的鑰匙,開了就沒有人能關,關了就沒有人能開的](7節)。他們只是忠心遵守主道,主自己會負責[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2:47),又會讓逼迫者向他們下拜(9節)! 思想:今天,許多教會也像非拉鐵非一樣,教會雖小,卻不跟隨異端;雖受逼迫,卻能忠心行道。面對世界龐大的衝擊,誘惑,我們有否願意靠主一同活出非拉鐵非的生活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大能,你拿著大衛的鑰匙,你開了就沒有人能關;關了就沒有人能開的;願我們同心經歷主你的大能,使我們靠主一同活出非拉鐵非的生活。阿們!

路加福音 23:26-43路加福音 23:26-43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十字架本來應該由囚犯本人背負,但主耶穌經過了鞭打(可十五15),此刻已經體力不支,所以在半道上背不動了。【古利奈人西門】(26節)他可能大老遠地來到耶路撒冷守逾越節,為的是實現平生的夙願,卻被羅馬士兵抓住,強迫去背負一個死刑犯的十字架。這件非常恥辱的飛來橫禍,最後卻使他得著了一位救主。西門全家可能都因他被勉強背著十字架【跟隨耶穌】(26節)而最終蒙恩得救(羅16:13)。【有許多百姓跟隨耶穌】(27節)顯示當時有許多猶太人同情耶穌或信從耶穌。主耶穌在前往受死的路上,所顧念的不是自己的遭遇,而是耶路撒冷的結局;所盼望的不是百姓的同情,而是百姓的悔改。所以耶穌對她們說:【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為我哭,當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28節),因為耶路撒冷被毀的命運已經不能改變了,百姓若不悔改,也將要遭受可怕的災難。古時猶太婦女若是不能生育,會被認為是不幸。但到了耶路撒冷被毀的那一天,孩子們將要忍受極大的痛苦,所以不如沒有家庭來得好。所以說【不生育的,和未曾懷胎的,未曾乳養嬰孩的,有福了】(29節)。 (30節)這是引用何十8,指人們將因無法忍受持續不斷的痛苦,寧願死於傾刻之間以解脫(啟6:16)。 (31節)這句話是一句諺語【有汁水的樹】本來不該被燒,現在卻被燒了【枯乾的樹】原來就該被燒,結局就更糟。【(32節)兩個犯人】可能是兩個與巴拉巴一同作亂的強盜(太27:38)。【髑髏地】(33節)原文的意思是【頭蓋骨】因為這個小山丘的形狀像人的頭骨;希伯來文是【各各他】。【又釘了兩個犯人;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這就應驗了先知以賽亞的預言:【祂被列在罪犯之中】(賽53:12)。【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34節)這就應驗了先知以賽亞的預言:【祂卻擔當多人的罪,又為罪犯代求】(賽53:12)。因為主耶穌上十字架,就是為了這些釘死祂的人。十字架是罪人的刑罰,也是神赦免人的方法。【兵丁就拈鬮分祂的衣服】(34節)這就應驗了大衛的預言: (詩22:18)。因為照羅馬的慣例,被處死之人的隨身財物都歸給行刑者。【官府也嗤笑祂】(35節)這就應驗了大衛的預言: (詩22:7-8)。【祂若是基督,神所揀選的,可以救自己吧】(35節),這話顯示他們既不認識【基督】也不認識【神的兒子】。【兵丁也戲弄祂,上前拿醋送給祂喝】(36節)這就應驗了大衛的預言 (詩69:21)。【醋】就是發酸的酒,有麻醉作用,但主耶穌【嚐了,就不肯喝】(太27:34)因為祂要承擔世人之罪當受的刑罰,一直到死。十字架是【捨己】主耶穌上十字架是為了救別人,而不是【救自己】(37節)。【在耶穌以上有一個牌子】(38節)這個牌子是用希伯來,羅馬和希臘三種文字寫成的(約19:20),羅馬帝國境內所有的人都能看懂。彼拉多故意用這個牌子宣告耶穌的身分是【猶太人的王】,目的是報復那些催逼他的猶太領袖,但卻成了向世人公開的見證:主耶穌就是【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神國之王的登基儀式,竟然是在十字架上完成的!【謳笑】(39節)原文在本書中只出現過三次,另外兩處被譯為【辱罵】(22:65)【褻瀆】(12:10)這是一個雙關語。看守耶穌的人敢於百般【辱罵】神的兒子,同釘十字架的罪犯敢於【謳笑】基督。(39節)這是眾人第三次慫恿主耶穌【救自己】口氣與試探主的撒但一模一樣(4:3、9)。【那一個】(40節)罪犯可能起初也曾輕視耶穌(太27:44),後來卻被光照,認罪悔改了(40-42節)。(43節)【樂園】指義人的靈魂暫時安息的地方(林後12:1-4)他們將在那裡等待復活。【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43節)這句話顯示:這位罪犯之所以能得救,是因為主耶穌沒有【救自己】。因此,歸向耶穌,永遠不會遲。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即使是最沒有期待的人,也能找到這位救主。 思想:從歷史上看,是猶太人和羅馬人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從實際上說,也是你和我把基督釘在十字架上。因為主耶穌基督是為所有人的罪上十字架,使凡接受祂為救主的人,罪就能在十字架上得以了結。這樣,十字架不再是罪人的盡頭,而是成了赦免之恩的泉源。 祈禱:主耶穌,是我們的罪使主你受苦受死,更為我們懸掛在十字架上,你為我們受盡羞辱,受盡譏諷,但原本要受的正是我們一班的罪人,求主使我們到主你的十字架,使我們看到你的寬恕,看到你的愛。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