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5:27-39

路加福音 5:27-39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27-32節的主題,是【耶穌揀選罪人作門徒】呼召罪人跟隨祂。【利未】是希伯來名字,意思是【聯合】(創29:34);【馬太】是希臘名字,意思是【耶和華的禮物】。 迦百農位於埃及和敘利亞之間的古代國際貿易路線【沿海大道Via Maris】上,所以此地有駐軍,也有【稅關】(27節)。稅吏利未的工作是替希律·安提帕收稅,當時的稅吏幫助羅馬政府壓榨同族,被猶太人視同罪人。利未也在上班的時候被主呼召,並且立刻放棄穩定的職業來跟從主,成為十二使徒之一。稅吏似乎是最不可能成為彌賽亞門徒的一類人,但主耶穌只是簡單地說一聲【你跟從我來】(27節),利未就立刻與原來的職業和生活方式一刀兩斷【撇下所有的,起來,跟從了耶穌】(28節)。利未【撇下所有的】(28節)是因為親耳聽見了主的呼召。 (30節)利未跟隨主比彼得要付更大的代價,如果漁夫們感覺跟從主耶穌不划算,可以毫不困難地回到本行,但稅吏一旦放棄鐵飯碗,他的工作馬上就有人填補,就再也回不去了。利未跟隨主耶穌是一個決定性的委身,他一定已經計算清楚了代價。利未不只是【撇下所有的】跟隨主,更是歡歡喜喜地【為耶穌大擺筵席】(29節)因為他發現為主放下鐵飯碗,是一件滿有喜樂的事。利未【撇下所有的】但並非把房子和財產送人,而是【為耶穌大擺筵席】讓那些被社會不齒的【稅吏,罪人】(30節)都有機會來認識主。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和文士】(30節)自恃聖潔敬虔,遠離罪人,卻不認為自己是需要救恩的【罪人】所以對彌賽亞視而不見,反而【向耶穌的門徒發怨言】(30節)。因為病人必須先承認自己有病,才會去接受醫生的幫助;罪人必須先承認自己有罪,才能轉向主耶穌的救恩。主耶穌卻宣告:【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32節)在《路加福音》中,記錄了十次主耶穌參加的各種筵席(5:29;916;22:14)其中七次是本書獨有的(7:36;10:38;11:37;14:1;19:5;24:30,43)。這些筵席代表主耶穌願意接納卑微的罪人,俯就他們,服事他們,要把他們帶回神的面前。5;33-6:11的主題,是【耶穌揭穿偽善的教條】包括猶太口傳律法中的禁食和安息日。法利賽人質問他們為甚麼與稅吏和罪人【又吃又喝】(33節),卻不用【屢次禁食禱告】(33節)來表示悔改。(34節)主用比喻;【新郎】指主自己,【陪伴之人】指祂的門徒。【同在的時候】(34節)指主在肉身裡與門徒同在的時候。 (36節)的比喻表示兩件物件都成了破的。同樣,神的國並不是對舊制度的修補,而是對地上國度的完全代替。新布沒有縮過水,如果用來【補在舊衣服上】(36節)洗過晾乾時,新布的收縮會把舊衣服撕破。同樣,人為的教條不但無法建立神國,反而還會抗拒神國,用人的教條來冒充神的律法。因此,神國不能建立在人的教條上,進入神國不是倚靠遵守儀文,而是因著順服神的權柄。(37節)【新酒】指還沒有完全發酵的葡萄汁,發酵的力量比較大【舊皮袋】缺乏彈性,經不住新酒發酵膨脹的壓力,容易爆滿。比喻人的本性總是守舊的:一個人若是滿足於舊的事物,就很難接受新的觀念;一個人若是習慣了偽善的教條,就很難理解律法的精意。【他總說陳的好】(39節)這句話雖然暫時是對的,但新酒成熟之後,卻將成為比陳酒更美的佳釀。 思想:神救人的辦法,是先賜下律法,使人知道自己是個有病的罪人,然後差遣恩典的醫生基督,讓我們得著醫治和拯救。世人的難處不是不認識神,而是不認識自己;我們有否看到自己的需要;願意返到我們的主面前蒙拯救,得醫治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來到我們的生命中,不但讓我們得著救恩,更要我們生命得著醫治,得到復甦,得到更新;求主讓我們生命因祢的同在每日更新而變化。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11:14-28路加福音 11:14-2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14-54節是【耶穌應對質疑】 14-16節是【耶穌被質疑】主耶穌剛剛【趕出一個叫人啞巴的鬼】(14節)這正是彌賽亞的標誌性神蹟(賽35:6)。但有人還要再求一個【從天上來的神蹟】(16節)以證明祂的確是從神來的基督。這些人的目的只是【試探耶穌】(16節),不知不覺地成了魔鬼的工具。17-23節是【反駁文士】【凡一國自相紛爭,就成為荒場】(17節)指耶穌若是藉著鬼王趕鬼,說明鬼王的國度發生了內戰,並不能長久。法利賽人也趕鬼,他們自以為是靠神趕鬼,卻批評主耶穌是靠鬼王趕鬼。【他們要斷定你們的是非】(19節)指法利賽人質疑耶穌,就是審判自己。【神的國】(20節)就是神施行權柄的範圍。主耶穌是【靠著神的大能趕鬼】(20節)也就是把神的國帶到地上,表示【神的國】勝過了撒但的國。(21節)【壯士】比喻撒但【自己的住宅】(21節)比喻撒但的國度。(22節)【勝過他,奪去他所倚靠的盔甲兵器】引自賽49:25比喻主耶穌將在十字架上打破撒但的頭(創3:15)敗壞了牠擄掠人的能力。【又分了他的贓物】(22節)引自賽53:12【不與我相合的,就是敵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23節)這是主耶穌向旁觀百姓的呼籲。24-26節是【反駁法利賽人】;【污鬼】(24節)就是邪靈,他們可能以水為住處,若不附在別的物體上,在乾地上就不得安息。【另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26節)表示這人被撒但完全控制。他們趕鬼的果效只是暫時的【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 26節):個人若是只注意道德行為的改進【打掃乾淨】(25節)內心,因為他們自以為道德高尚,不覺得自己有罪,所以鬼住在自以為義的【好人】裡面比較安全。猶太教也像這個被暫時趕鬼的人,在被擄巴比倫之前,百姓被拜偶像之鬼轄制;被擄回歸之後,百姓不再敬拜偶像,屋子已經【打掃乾淨,修飾好了】(25節),但卻拒絕接受基督以致家中空虛, 將來那污鬼會【另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這個女人的話,表明她承認主耶穌是彌賽亞,因為猶太婦女都盼望被神使用成為彌賽亞的母親。但是,神國裡的關係並不是血緣的關係,而是屬靈的關係。福音並非只賜給以色列人,而是賜給所有信靠基督的人。主耶穌並未否定馬利亞是有福的,但若只是作主耶穌的肉身母親,【卻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28節)。 思想:在基本的真理上,一個人不是站在神這邊,就是站在撒但一邊,沒有中間的立場。因此,對於主耶穌的身分和能力來源,每個人都要選定立場,沒有人能作壁上觀。經文讓我們明白不在乎身份地位而是【卻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28節)的關係中。 祈禱:主耶穌,感謝祢為我們勝過仇敵,但更要我們注意的不只你的能力,而時與你的關係;求主幫助我們每日都樂意聽你的話,遵行你的話。阿們!


音樂

路加福音 20:19-26路加福音 20:19-26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文士和祭司長看出這比喻是指著他們所說的】(19節)卻沒有悔改的心,反而定意捉拿耶穌,設計陷害耶穌。【夫子,我們曉得你所講所傳都是正道,也不取人的外貌,乃是誠誠實實傳神的道】(21節)這句恭維的話,一面說出主耶穌的生活見證無懈可擊,一面也說出這些人對主的認識僅限於外表。【我們納稅給凱撒,可以不可以】(22節)這是想用政治難題來陷害耶穌。主耶穌如果說可以,法利賽人就會向猶太人宣告祂背叛神的國度,而且會得罪激進的奮銳黨人;如果說不可以,撒都該人就會向羅馬巡撫控告祂謀反。【稅】原文指【人頭稅】在羅馬帝國直接管轄的省分,凡是男人在十四歲以上,女人在十二歲以上,至六十五歲為止,每個人每年都要繳納人頭稅。【凱撒】是羅馬皇帝的稱號,代表羅馬帝國;由於羅馬帝國向猶太人強行徵稅,曾經激起過奮銳黨人的起義,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政治問題,尤其是在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擁入耶路撒冷的逾越節期間。【耶穌看見他們的詭詐】(23節);當時在猶太地通行三種銀幣:羅馬銀幣得拿利烏(Denarius)希臘銀幣徳拉克馬(Drachma)和推羅銀幣舍客勒(Shelkel)。【銀錢】(24節)原文是【得拿利烏Denarius】,也就是【上稅的錢】(太22:19)上面刻有羅馬皇帝凱撒的肖像,並用拉丁文刻著凱撒的字號。對於神的國度和地上國度的關係,主耶穌的教導是:【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神的物當歸給神】(25節):【凱撒】代表羅馬政權。在一切【凱撒】的權柄之上,是神的權柄。即使是不合理的稅收,不廉潔的政府,若是沒有神的允許,也不會臨到神百姓的身上。因此,神國的百姓可以安心寄居在異教的政權之下,按著地上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原文意思是【凱撒的物當歸還凱撒】。一方面【因為祂是神的用人,是與你有益的】(羅13:4)百姓享受羅馬帝國所維持的法律秩序和和平環境,繳稅是償還維持秩序的成本。另一方面,一切不屬神的,神絕對不要,屬地的不能與屬天的混合在一起。神要建立的是神國,內容,方法,權柄都必須是屬天的。【神的物當歸給神】人的生命是屬神的,榮耀是屬神的。一切屬神的,神絕不允許被侵奪;當屬地的權柄越過界限,侵犯到更高的屬天的權柄時,神國子民便要【順從神,不順從人】(徒5:29)這是應當的。 思想: 我們要謹慎,當我們決定【順從神,不順從人】之前,請先省察自己,如果自己對神在聖經裡明顯的旨意都達不到那樣愛慕,敬畏和殷勤遵守的地步,恐怕【順從神,不順從人】只是我們自己不願意順服的藉口,將來經不住神的審判。 祈禱:親愛主,是你讓我們生命走在正路中,更引導我們走在義路上,求主每日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懂得走在主你的心意道路中,使我們不走差。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