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7:36-50

路加福音 7:36-5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36-50節是【蒙赦免者的感恩】;這個女人【是個罪人】(37節)很可能是個妓女,這位法利賽人出於某種動機【請耶穌和他吃飯】(36節);但主耶穌不但樂意和稅吏同席(5:29),也願意和法利賽人一起吃飯。其他三卷福音書都記載了伯大尼的馬利亞在主耶穌上十字架之前的最後一周膏抹主耶穌(太26:6-13;可14:3-9;約12:1-8);但《路加福音》所記載的是加利利的女人在主耶穌的傳道中期膏抹主耶穌,並不是同一件事。這個被看為【罪人】的女人卻經歷過主的赦免,從裡面看見祂是罪人的救主,所以帶著感恩的心來尋求主(38節)。【盛香膏的玉瓶】(37節)是一種半透明的長頸瓶子,用來盛載膏抹主耶穌的香料,代表感恩。這女人【站在耶穌背後,挨著祂的腳哭】(38節)卻在眾人面前【用自己的頭髮擦乾】(38節)主耶穌的腳【又用嘴連連親祂的腳,把香膏抹上】(38節),表明她的眼中只看見基督、不看見別人。赦免的恩典吸引她來親近主,高舉主,面對賜恩典的主,原來自以為最重要的東西,現在都變得微不足道的了。(39節)法利賽人心裡說表明他過去可能認為主耶穌最多是個【先知】,現在可能覺得連【先知】都不如了。因為根據猶太口述律法,人若接觸了罪人,就會不潔淨。這位法利賽人以為只有那女人【是個罪人】他自己卻不是。主耶穌看出了這位法利賽人心裡的嘀咕(39節),但並沒有生氣,而是親切地對他說。這位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對主的誤解,竟然讓他在聖經中留下了名字,這實在是神的恩典 (41節)的比喻西門和那女人都是罪人【一個欠五十兩銀子,一個欠五兩銀子】(41節)比喻罪人自己認為自己欠了多少罪債。其實兩人的罪債並無分別,都是一樣的【無力償還】(42節)無法自我拯救。一個人愛主的程度,印證了他對罪和救恩的認識程度;一個愛主更多的【是那多得恩免的人】(43節)。【你斷的不錯】(43節)顯示法利賽人的回答,是主耶穌引導這位法利賽人認識自己,自我定罪。因為一個人對救恩的回應,是根據對自我的認識。人越認識自己的罪,就越能感受到神的赦罪之恩;越認識恩典,就越愛賜恩的主。西門卻完全忽略了這些基本的禮節(44-46節),表明他的心中對主是輕視的,而主耶穌對此知道得一清二楚。因此,主耶穌滿有憐憫地將西門和她作了一個對比(44-46節)幫助他來認識這女人,更認識他自己。【香膏】(46節)比【油】(46節)貴重得多,這女人對待主耶穌的態度和西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47節)意思是說,這女人愛主多,就證明她經歷的赦免多;而那愛主少的,則證明他經歷的赦免少。一個人對救主基督的愛,並不是蒙赦免的原因,而是蒙赦免的結果(42-43節)。主耶穌說:【你的罪赦免了】(48節)不是說現在赦免,而是向眾人宣告她的罪早已被赦免了。因為這女人是【那多得恩免的人】(43節),所以才那樣不管一切地愛主(38節)。 【同席的人】(49節)大都是像西門那樣的法利賽人。他們對主耶穌的認識是糊塗的,因為他們不明白為甚麼祂也能【赦免人的罪】。當眾人心裡都在質疑的時候,主耶穌卻再次向那女人保證【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回去吧】(50節)。因此,【信】就成了支取救恩的鑰匙,而救恩能使人與神,與自己都恢復【平平安安】(50節)。 思想: 經文讓我們明白一個自以為義的人,只能把自己關在救恩的門外;一個居高臨下的人,很難相信自己是個需要救恩的罪人。無論外表怎樣敬虔,無論行為有多熱心,對救恩,對救主都不可能有真正的【信】。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的憐憫與寬恕,更感謝祢對我們的愛,願主光照我們,使我們明白自我的本相,是因主祢的大憐憫,祢的大愛讓我們得平安,得生命。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15:1-10路加福音 15:1-1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本章的主題是【失而復得的比喻】(15:1-32)【眾稅吏和罪人】(1節)稅吏指幫助羅馬侵略者收稅的人,罪人指不能遵守律法的人,他們都被法利賽人和百姓所鄙視,但仍【都挨近耶穌,要聽祂講道】(1節)。在自以為敬虔的【法利賽人和文士】(2節)看來【眾稅吏和罪人】在神面前毫無價值,對他們不需要同情和體卹,所以無法忍受主耶穌竟然【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2節)。本章的三個故事,都是講給【法利賽人和文士】聽的。【比喻】(3節)原文是單數,顯示本章的三個故事,其實是同一個比喻的三個面向。這個比喻的重點,並不是人該怎樣悔改,也不是福音的全部,而是表達神對罪人【死而復活,失而又得】(24,32節)的喜樂,好讓法利賽人明白神看重罪人悔改的心意:第一個是【牧人的故事】(4-7節)。在這個故事裡,【失去的羊】(6節)代表失喪的罪人,這隻羊知道自己已經迷路了,也知道周圍的環境非常危險,但卻不知道怎麼回去。而尋找迷羊的牧人,正是舊約中彌賽亞的形象(耶31:10-11)。他不但付出代價去尋找【失去的羊】也因為找到了而【歡歡喜喜】(5節)。古代的牧羊人通常結伴放羊(歌1:7)牧人【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4節)應該是請同伴把羊群領回家(5節)所以不必擔心。這個故事的重點,並不是說牧人不重視另外【九十九隻】羊,而是說那隻【失去的羊】更需要憐憫。牧人找到了迷羊,他的朋友就一同歡喜(6節)。同樣,當神得回祂所失去的,祂的朋友也應當一同快樂;而那些指責主耶穌與罪人來往的法利賽人,並不是神的真朋友。【不用悔改的義人】(7節)是諷刺那些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和文士】。神會為罪人的悔改歡喜,卻不會為看不見自己有罪的【義人】歡喜;這個故事中的失羊完全是被動的,並沒有【藉著悔改允許自己被找到】。但這並不是說罪人不必悔改,因為本章的比喻所表達的不是悔改的本質,而是罪人的悔改在神眼中的價值。第二個是【婦人的故事】(8-10節)在這個故事裡,失去的錢代表失喪的罪人。這塊錢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失落】(8節)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價值,一切都在乎主人的心意。【十塊錢】(8節)原文是【十個德拉克馬】是這位婦人的全部財產。德拉克馬(Drachma)是希臘銀幣,相當於羅馬銀幣得拿利烏(Denarius)【一塊錢】(8節)大約是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資(太20:2)。古時猶太人的房子通常沒有窗戶、或窗戶極小,地面由粗糙的石頭鋪成,石頭之間的縫隙很多,所以必須【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地找】(8節)。對這位婦人來說,每一塊錢都有重要的意義;對神來說,每個罪人都有祂的形象。雖然許多罪人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失落】也不知道自己有甚麼價值,但神卻不會輕看任何罪人(太5:45)。凡是祂所揀選的,祂都要【細細地找】(8節)直到找到為止。這個故事中的失錢完全是被動的,並沒有【藉著悔改允許自己被找到】。但這並不是說罪人不必悔改,因為本章的比喻所表達的不是悔改的本質,而是罪人的悔改在神眼中的價值。 思想:稅吏和罪人所以能蒙恩得救,因為他們是為了要【聽】神的道而去挨近耶穌。耶穌要我們明白即使世界上只有百分之一的罪人,基督也會付出十字架的代價。凡是祂所揀選的,祂都要【細細地找】直到找到為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要我們明白你是如何愛我們,甚至願意尋求拯救為我們付上生命,求主使我們明白你對我們的愛,更願意明白主你看重我們每個的價值。阿們!

路加福音 24:13-35路加福音 24:13-35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以馬忤斯】(13)意思是【溫泉】位於耶路撒冷的西面。【二十五里】(13節)需要走三個小時。(14節)【彼此談論所遇見的這一切事】指主耶穌的受難和復活。對於耶穌的死,他們十分確信;但對於耶穌的復活,他們卻非常迷茫。此時,十一門徒都還在耶路撒冷(33節),這兩位門徒卻獨自離開了,可見他們的情緒是何等低落沮喪,但主耶穌卻【親自就近他們,和他們同行】(15節) 。【他們的眼睛迷糊了】(16節)原文是被動式,指他們的視力受到了外界的干擾,可能是因為暮色將近,可能是因為面向夕陽(29節)所以竟然【不認識祂】(16節)。這兩位門徒都很愛主,所以因為主的受死而【臉上帶著愁容】(17節)卻不能因為主的復活而歡欣喜樂。主耶穌明知故問:【你們走路彼此談論的是什麼事呢】(19節)?祂總是善於啟發靈裡【遲鈍】(25節)的人。這兩位門徒知道主耶穌【是先知】(19節)【說話行事都有大能】(19節)。他們也沒有把主耶穌被【釘十字架】(20節)歸咎於羅馬人,而是歸罪於【祭司長和我們的官府】(20節)。但他們對主的認識,最終停留在眼見的事實,始終拒絕相信祂的復活。【我們素來所盼望、要贖以色列民的就是祂】(21節)顯示這兩位門徒心目中的主耶穌,仍然是拯救以色列民脫離羅馬帝國的政治彌賽亞;他們所盼望的,是立刻【復興以色列國】的基督,而不是先受害,再進入榮耀的基督(26節)。【我們素來所盼望】原文是過去式,表示他們已經失去了盼望,覺得自己所信的成了泡影。【這事成就,現在已經三天了】(21節)這是用門徒自己的口說出他們的【遲鈍】,因為他們竟然不能因此想到主耶穌一再預言的【第三日復活】(9:22;18:33)。【我們的幾個人】(24節)指彼得和約翰(約20:3)。十字架沒有摧毀門徒對主的愛,但卻毀滅了他們的希望;甚至連婦女和門徒看見的空墳墓(22-24節),也不能恢復他們的信心,因為他們【沒有看見祂】(24節)。門徒所缺乏的不是【先知所說的一切話】(25節)而是信心;他們也不是不信,而是【信得太遲鈍】(25節)。【基督這樣受害,又進入祂的榮耀,豈不是應當的嗎】(26節)意思是這兩位門徒對彌賽亞的理解,並不比其他猶太人更高明;過去,他們從聖經中看到了榮耀,卻看不見受害;現在,他們從十字架上看到了苦難,卻又看不見復活。 (27節)【摩西】指摩西五經,【眾先知】指先知書。【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27節),也就是舊約聖經中有關彌賽亞的預言。事實上,整本聖經都是圍繞著基督:雖然主耶穌親自把這些【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27節),但兩位門徒還是沒有完全甦醒,因為他們的信心仍然【遲鈍】。【他們所去的村子】(28)就是兩位門徒旅程的終點【以馬忤斯】(13)。主耶穌總是主動尋找人(15節),但人若不【強迫祂】(29節)主就會越過人【往前行】(28節)。但人若迫切地【強留祂】主何等樂意留下與我們【一同坐席】【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30節)這些都是猶太家庭開始用餐時的標準動作,本來是主人該做的事;但主耶穌卻反客為主,用這些動作打開了人的心眼。這兩位門徒並沒有參加最後的晚餐(22:14)但他們在跟隨主耶穌期間,必定已經見過許多這樣的場景,包括五餅二魚的神蹟。【他們的眼睛明亮了】(31節)是因為主開了他們的【心竅】(45節),也可能是看到了主手上的釘痕(39節),所以【這才認出祂來】(31節)。【忽然耶穌不見了】(31節)顯示主耶穌【復活的是靈性的身體,不受空間的限制(約20:19)。兩位門徒這才想起,祂【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豈不是火熱的嗎】(32節)?人若還沒有看見復活的主,這亮光還是模糊的。人的心裡【火熱】還是不能認識主,只有認出了復活的主,才能真正明白真理。一個人若是遇見了復活的主,必然會【立時起身,回耶路撒冷去】(33節)從以馬忤斯回到耶路撒冷要走三個小時,當他們【遇見十一個使徒和他們的同人】(33節)時,已經快到半夜了。【已經現給西門看了】(34節)彼得和兩個門徒都經歷了復活的主;地上的友誼開始於共同的回憶,天上的情誼則是來自於對主的共同經歷。 思想:今天,我們要認識基督,既要聽主【講解聖經】又要求主使我們【眼睛明亮】。我們都難免【信得太遲鈍了】但只要我們的心是愛主的,復活的主會主動就近我們,親自幫助我們脫離信心的【遲鈍】。 祈禱:親愛主,你讓我們明白到,當我們走過灰心消沉的以馬忤斯之路,必能知道主你與我們一路同行;感謝縱使路上所經過的高低起伏,都將成為我們屬靈生命的造就。願我們一生都與主你同行同活。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