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9:10-27

路加福音 9:10-27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耶穌就帶他們暗暗地離開那裡】(10節)目的是為了遠離希律·安提帕的轄區(9節)。主耶穌坐船前往伯賽大(約6:1)後來又繼續向北前往腓力二世的首都【凱撒利亞.腓立比】。眾人可能知道了希律的圖謀(9節),認為主耶穌可能暫時不會再回加利利,所以【就跟著祂去】(11節)。12-17節是【五餅二魚】的神蹟。除了耶穌復活之外,這是唯一一個四福音裡都記載的神蹟,顯示這個神蹟對初期教會具有特別的意義。因為這個神蹟就像神在曠野降下嗎哪,促使門徒們宣認耶穌【是神所立的基督】(20節)。伯賽大附近的郊野離附近的鄉村其實不太遠,走路回迦百農也不到兩個小時。眾人可以回家吃飯,少吃一頓也沒問題。但主耶穌說:【你們給他們吃吧】(13節)與其說是為解決眾人身體的需要,不如說是逼著門徒轉向祂,認識並承認祂【是神所立的基督】( 20節)。因此,主耶穌像當年以利沙指示門徒一樣(王下4:42-44),讓門徒們親身參與了這個神蹟。餅和魚是加利利海周圍常見的食物,餅是和以利沙當年一樣的【大麥餅】 (王下4:42)是窮人的食物。主耶穌是一位有次序的主(14節)這麼多人井然有序地坐著,表示他們也完全順服主耶穌的權柄(15節)。這不是隨意的聚餐,而是聖餐和彌賽亞筵席的預演。讓人想到【萬軍之耶和華必為萬民用肥甘設擺筵席】(賽25:6)。門徒把剩下的零碎裝滿了【十二籃子】比起初擺上的【五個餅,兩條魚】多得多。此時,主耶穌已經從迦百農向北走了六十公里,來到希臘化城市【凱撒利亞.腓立比】(太16:13)。這裡是腓力二世的首都,周圍都是敬拜偶像的外邦人。主耶穌特意帶著門徒來到這裡,遠離熱切盼望政治彌賽亞的猶太群眾,在眾多的外邦偶像之間問了兩個問題,為要讓門徒們正確地認識祂是誰。第一個問題,是【眾人說我是誰】(18節)。主耶穌在加利利傳講福音,所做的一切工作都不是為了圍繞人的需要、解決人的問題,而是要以正確的方式顯明祂的身份。第二個問題,是【你們說我是誰】(20節)。因為【有人說】(19節)不算數【你們說】才算數。彼得代表門徒作出了回答:【是神所立的基督】(20節)。這篇告白總結了主耶穌在加利利的工作成果,也成了主耶穌教導門徒的分水嶺。21-27節的主題是【耶穌向門徒啟示十字架的道路】。 (21節)這是一個嚴格的禁令,因為當時的猶太人認定基督將是民族的救星,渴望獲得自由解放。如果門徒們公開宣告耶穌是基督,百姓一定會從政治和軍事的角度來理解祂的救贖使命,完全誤解神國和福音。【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23節)就是【背起祂的十字架】(23節)門徒們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當一個人背起祂的十字架的時候,就是被押送著走向刑場,一路受盡凌辱和恥笑。主耶穌也特別指出,這不是一條很快就可以走完的路,需要【天天背起祂的十字架】(23節)。背十字架已經夠難了,更難的是【天天】都要背。 (24節)表示人若為主捨己,主就會用祂來代替。【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了自己,賠上自己】(25節)比喻賺得了暫時的利益,但卻喪失了永恆的生命。 (26節)這句話顯示;十字架並非基督使命的終點,復活和榮耀才是。基督經過了十字架(22節)將來必要得榮耀(26節)。(27節)指在場的門徒中有人在離世以前,就能看見主耶穌在祂的國度裡掌權。 思想:今天或許世人對耶穌有著各種不同的看法,無論是看為道德教師或聖人典範,無論是看作虛構傳奇或真實歷史,我們有否讓自己認識的耶穌就是愛我們為我們釘在十字架的基督。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是世人的救主,更是愛我們為我們釘十字架的主基督,求主開我們內心的眼睛,讓我更深認識祢,更願意天天背起十字架來跟隨主祢。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20:19-26路加福音 20:19-26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文士和祭司長看出這比喻是指著他們所說的】(19節)卻沒有悔改的心,反而定意捉拿耶穌,設計陷害耶穌。【夫子,我們曉得你所講所傳都是正道,也不取人的外貌,乃是誠誠實實傳神的道】(21節)這句恭維的話,一面說出主耶穌的生活見證無懈可擊,一面也說出這些人對主的認識僅限於外表。【我們納稅給凱撒,可以不可以】(22節)這是想用政治難題來陷害耶穌。主耶穌如果說可以,法利賽人就會向猶太人宣告祂背叛神的國度,而且會得罪激進的奮銳黨人;如果說不可以,撒都該人就會向羅馬巡撫控告祂謀反。【稅】原文指【人頭稅】在羅馬帝國直接管轄的省分,凡是男人在十四歲以上,女人在十二歲以上,至六十五歲為止,每個人每年都要繳納人頭稅。【凱撒】是羅馬皇帝的稱號,代表羅馬帝國;由於羅馬帝國向猶太人強行徵稅,曾經激起過奮銳黨人的起義,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政治問題,尤其是在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擁入耶路撒冷的逾越節期間。【耶穌看見他們的詭詐】(23節);當時在猶太地通行三種銀幣:羅馬銀幣得拿利烏(Denarius)希臘銀幣徳拉克馬(Drachma)和推羅銀幣舍客勒(Shelkel)。【銀錢】(24節)原文是【得拿利烏Denarius】,也就是【上稅的錢】(太22:19)上面刻有羅馬皇帝凱撒的肖像,並用拉丁文刻著凱撒的字號。對於神的國度和地上國度的關係,主耶穌的教導是:【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神的物當歸給神】(25節):【凱撒】代表羅馬政權。在一切【凱撒】的權柄之上,是神的權柄。即使是不合理的稅收,不廉潔的政府,若是沒有神的允許,也不會臨到神百姓的身上。因此,神國的百姓可以安心寄居在異教的政權之下,按著地上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原文意思是【凱撒的物當歸還凱撒】。一方面【因為祂是神的用人,是與你有益的】(羅13:4)百姓享受羅馬帝國所維持的法律秩序和和平環境,繳稅是償還維持秩序的成本。另一方面,一切不屬神的,神絕對不要,屬地的不能與屬天的混合在一起。神要建立的是神國,內容,方法,權柄都必須是屬天的。【神的物當歸給神】人的生命是屬神的,榮耀是屬神的。一切屬神的,神絕不允許被侵奪;當屬地的權柄越過界限,侵犯到更高的屬天的權柄時,神國子民便要【順從神,不順從人】(徒5:29)這是應當的。 思想: 我們要謹慎,當我們決定【順從神,不順從人】之前,請先省察自己,如果自己對神在聖經裡明顯的旨意都達不到那樣愛慕,敬畏和殷勤遵守的地步,恐怕【順從神,不順從人】只是我們自己不願意順服的藉口,將來經不住神的審判。 祈禱:親愛主,是你讓我們生命走在正路中,更引導我們走在義路上,求主每日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懂得走在主你的心意道路中,使我們不走差。阿們

路加福音 6:27-38路加福音 6:27-3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27-38節是【神國的律法】與【神國的百姓】(17-19節)前後呼應。只有遵行神國律法的人,才是神國的百姓。27-38節包括三個部分: 27-31節宣告【愛是神國最大的律法】。主耶穌從七個方面具體描述了這種愛:愛你們的仇敵(27b);善待恨你們的人(27c);為咒詛你們的祝福(28a);為凌辱你們的禱告(28b);不要報復(29節);不要償還(30節);愛人如己(31節)。32-36節宣告【愛是神國百姓的記號】。【罪人】(32,33,34節)指一切不順服神國律法的世人。【酬謝】(32,33,34節)原文為【恩惠,感謝】。凡是出於自我的愛,本質上都是利己的,不是為了滿足自我感受,就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 (32節)表示世人也愛那愛自己的人當他們認為別人配愛的時候,是博愛的。(33節)表示世人也善待那善待自己的人,當他們預期能有回報的時候,是良善的。 (34節)表示世人也藉給那能還錢的人,當他們確定沒有損失的時候,是慷慨的。37-38節宣告【愛是支取恩典的量器】。【不要論斷人,不要定人的罪】並不是讓我們妥協真理,而是要我們在【論斷,定罪】別人之前,先用同樣的標準來省察自己。在批評別人缺乏愛心之前,應當先反省自己的愛與世人有沒有區別(32 -34節)。我們若是【至高者的兒子】(35節),就應當像父神那樣滿了【慈悲】(36節)用公義來要求自己,用恩典來對待別人,就像神【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35節)。沒有真理的慈悲是盲目的,沒有慈悲的真理是冷酷的;一個人若是只有神的話語,沒有神的性情,真理就會成為【論斷】別人的工具,嚴以待人,寬以律己,自以為義,假冒為善,結果被神用同樣的標準【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37節)我們若不肯放過得罪自己的人,等於讓神也不要放過我們。【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38節)這句話是當時的一句諺語;【量器】指量取食物的器具。當我們用愛來對待別人的時候,神就必讓我們經歷更多的恩典。【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38節)比喻我們若給人以愛,也必從神那裡經歷神的恩典。【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38節)比喻神的恩典不會缺斤少兩,而是實實在在,遠遠超過我們的所求所想。 思想:今天,當我們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美德的時候,就應該誠實地省察自己:這種愛心是否需要神兒子的生命嗎?這種熱心是否需要順服基督的權柄嗎?我們的愛心1是否只是實際上是功利;只是用來事奉的工具,並非真實生命的發表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為我們活出最完美的人生,活出神美善的旨意,更藉著祢的生命活出真正的愛;求主使我們都活出主祢美善的樣式,更活出天父兒女的榜樣。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