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9:28-50

路加福音 9:28-5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28-36節的主題,是【耶穌顯明十字架的榮耀】。【耶穌帶著彼得,約翰,雅各,上山去禱告】(28節)正如摩西上西乃山也帶著亞倫,拿答和亞比戶三個同伴(出24:9)。在神國的榮耀裡【祂的面貌就改變了,衣服潔白放光】(29節),顯明了神兒子主耶穌本來的榮耀。【摩西】(30節)是律法的頒布者,代表律法;【以利亞】(30)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先知,代表先知。舊約聖經最主要的部分是律法書和先知書,所以猶太人用【律法和先知】(太5:17;徒13:15)來代表聖經。律法和先知【在榮光裡顯現】(31節)是為了讓門徒認識基督的榮耀。摩西已經死在摩押地(申34:5-6),他的出現代表復活;以利亞直接被提升天(王下2:11)他的出現代表升天。【他們在榮光裡顯現,談論耶穌過世的事】(31節),顯示十字架的榮耀不但包括主耶穌的受死,更包括祂的復活和升天。【去世ἔξοδος】(31節)原文是【離開】與【出ἔξοδος】出埃及是同一個字。他們被光亮喚醒後,才看見【耶穌的榮光】(32節)和兩位賓客。此時可能接近住棚節(約7:9)彼得興奮之餘,建議為耶穌,摩西和以利亞【搭三座棚】(33節)把他們留在山上過節。但實際上【他卻不知道所說的是什麼】【我們在這裡真好】(33節)這是不知道耶穌的使命,只想停留在享受榮耀,自己得救的光景中,不明白基督必須到耶路撒冷上十字架(22,31節)而門徒也要走十字架的道路(23節)。【可以搭三座棚】(33節)這是不知道耶穌的身分,把耶穌和摩西,以利亞同等對待,當作【古時的一個先知】(19節),把屬靈的人,事,物提高到與基督同等的地位上。【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35節)這是宣告耶穌的身分。父神三次見證了主耶穌(3:22;9:35;約12:28)。【你們要聽祂】(35節)這是宣告耶穌的使命。(36節)【門徒不提所看見的事,一樣也不告訴人】。山上的門徒陶醉於神國的榮耀,山下的門徒受挫於黑暗的權勢,都是因為不認識十字架。37-50節的主題是【門徒對十字架的錯誤認知】。這裡記錄的四個事件表明,門徒已經開始背起了自己的十字架:(37-42節)門徒小信趕鬼失敗。 (43-45節)耶穌再次預言受難。(46-48節)門徒議論誰將為大。(49-50節)門徒禁止別人趕鬼。(43節)耶穌第二次預言提醒【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9:22,44)。門徒的小信是因為對十字架的恐懼;所以主耶穌再次強調【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不讓【神的大能】(43節)使門徒誤以為不必再走十字架的道路。門徒們【不明白這話】是因為他們心中的基督仍然是一位廣受歡迎的英雄;【被交在人手裡】意味著這個理想的破滅。因此,【他們也不敢問這話的意思】(45節)似乎害怕自己的擔心會被證實。門徒就像世人一樣彼此爭論【誰將為大】(46節),只不過是把地上的大小換成了神國裡的大小。【小孩子】(47節)在猶太社會的地位低微,不受重視,代表軟弱無助,無足輕重的人。人若【接待這小孩子】(48節)既不能在日後得回報,也不能在人前得名聲,完全是白白做工。(49節)這句話表明,門徒所關心的是那人與自己的關係,而不是他與基督的關係;不是基督的權柄在地上彰顯,而是透過自己彰顯。因此主耶穌說:【不敵擋你們的,就是幫助你們的】(50節)。因為人不可能在神和鬼之間保持中立,門徒應當用這個原則來包容別人。 思想: 一個人若不經歷十字架,就沒有辦法理解十字架;一個人若開始背負自己的十字架,就會越來越認識十字架。因為在十字架面前的自信剛強,會被顯出軟弱;自信聖潔的,會被顯出自我的污穢;自信謙卑的,會被顯出自我驕傲;最後,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切都是出於恩典。 祈禱:主耶穌,感謝祢不單為我們釘上十字架上,更要我們與祢同坎十字架的道路,越認識主祢的十字架,越明白自己的軟弱,越願意背起祢的十字架,就越明白祢對人對神的愛。求主開我們眼睛,每日都定睛仰望主祢的十字架。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22:1-13路加福音 22:1-13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22:1-23:56的主題,是【耶穌的受難】按時間順序記錄了整個過程:【除酵節近了】(1節)指主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的第四天;逾越節是紀念神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奴役的日子(出12:25-27)。逾越節本來是羔羊被殺,現在變成了人子被釘,表明主耶穌是【逾越節的羔羊】(林前5:7)。【祭司長和文士】(2節)代表猶太人的宗教領袖。【祭司長】(2,4節)原文是複數,他們都是撒都該人,【文士】(2節)大都是法利賽人。這兩個原本是在宗教上敵對的派別,現在卻因為共同的利益聯合起來、【想法子怎麼才能殺害耶穌】(2節)。他們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逮捕耶穌,【因他們懼怕百姓】(2節)。逾越節期間,世界各地有成千上萬的猶太人上耶路撒冷守節,很容易引起暴動。但也不能等到逾越節之後,因為那時耶穌也會離開耶路撒冷。眼看日期將近,宗教領袖們正在兩難之間【加略人猶大】(3節)卻主動前來賣主求賞(4節),所以【他們歡喜,就約定給他銀子】(5節)。現在時機來了,【撒但入了那稱為加略人猶大的心】(3節)。主耶穌提醒門徒【時時警醒】(21:36)但猶大反而打開心門,主動迎接撒但。【守殿官】(4節)是負責維持聖殿秩序的利未人。他們和猶大商量【怎麼可以把耶穌交給他們】(4節)是想【趁眾人不在跟前的時候】(6節)捉拿耶穌,以免發生暴動,招來羅馬軍隊的干預。猶大賣主的銀子一共是【三十塊】(太26:15)即三十舍客勒,是一個奴隸的價格(出21:32)也是先知撒迦利亞所預言的被棄牧者的【工價】(亞11:12)。三十舍客勒折合120得拿利烏,相當於普通人120天的薪水。根據律法,【須宰逾越羔羊的那一天】(7節),是正月十四日。以色列人在正月十四日黃昏宰殺羔羊(出十二6),日落之後吃【逾越節的筵席】(8節)那時已經算為正月十五日了。主耶穌最後的晚餐就是【逾越節的筵席】,但這個筵席將被祂賦予嶄新的意義。彼得和約翰問:【要我們在哪裡預備】(9節)?表示主耶穌並沒有事先透露最後晚餐的地點,因為祂不能讓猶大過早出賣自己。主耶穌必定要上十字架,但卻必須按著神的時候,而不是讓仇敵選擇時間;神所計劃的事情,只能做在神的時候。【有人拿著一瓶水】(10節)原文是指男人。按照猶太人的習俗,負責打水的通常是女人,所以拿著一瓶水的男人很容易被辨認出來。【那家的主人】(11節)可能是《馬可福音》的作者馬可的父親。【擺設整齊】意思是【鋪開】指吃筵席的三面臥榻已經預備好了,鋪了一層桌布。主耶穌預先知道最後晚餐的那棟大樓(13節),也預先知道釘十字架的各各他山。 思想:人子耶穌在十字架的道路上走完了父神的旨意,成為被神完全得著的人,這也是每一個跟隨主的人被神得著的唯一道路。今天,這條路已經被主自己先走通了,從前的盡頭是孤獨羞辱的死亡,如今的盡頭卻是無限豐盛的生命。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救恩,是主你為我們為一個人,更願意為我們經歷人的苦,人的痛,甚至人的出賣,但主你仍然愛我們,為我們一步一步走上愛的十字架。阿們

路加福音 11:14-28路加福音 11:14-2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14-54節是【耶穌應對質疑】 14-16節是【耶穌被質疑】主耶穌剛剛【趕出一個叫人啞巴的鬼】(14節)這正是彌賽亞的標誌性神蹟(賽35:6)。但有人還要再求一個【從天上來的神蹟】(16節)以證明祂的確是從神來的基督。這些人的目的只是【試探耶穌】(16節),不知不覺地成了魔鬼的工具。17-23節是【反駁文士】【凡一國自相紛爭,就成為荒場】(17節)指耶穌若是藉著鬼王趕鬼,說明鬼王的國度發生了內戰,並不能長久。法利賽人也趕鬼,他們自以為是靠神趕鬼,卻批評主耶穌是靠鬼王趕鬼。【他們要斷定你們的是非】(19節)指法利賽人質疑耶穌,就是審判自己。【神的國】(20節)就是神施行權柄的範圍。主耶穌是【靠著神的大能趕鬼】(20節)也就是把神的國帶到地上,表示【神的國】勝過了撒但的國。(21節)【壯士】比喻撒但【自己的住宅】(21節)比喻撒但的國度。(22節)【勝過他,奪去他所倚靠的盔甲兵器】引自賽49:25比喻主耶穌將在十字架上打破撒但的頭(創3:15)敗壞了牠擄掠人的能力。【又分了他的贓物】(22節)引自賽53:12【不與我相合的,就是敵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23節)這是主耶穌向旁觀百姓的呼籲。24-26節是【反駁法利賽人】;【污鬼】(24節)就是邪靈,他們可能以水為住處,若不附在別的物體上,在乾地上就不得安息。【另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26節)表示這人被撒但完全控制。他們趕鬼的果效只是暫時的【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 26節):個人若是只注意道德行為的改進【打掃乾淨】(25節)內心,因為他們自以為道德高尚,不覺得自己有罪,所以鬼住在自以為義的【好人】裡面比較安全。猶太教也像這個被暫時趕鬼的人,在被擄巴比倫之前,百姓被拜偶像之鬼轄制;被擄回歸之後,百姓不再敬拜偶像,屋子已經【打掃乾淨,修飾好了】(25節),但卻拒絕接受基督以致家中空虛, 將來那污鬼會【另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這個女人的話,表明她承認主耶穌是彌賽亞,因為猶太婦女都盼望被神使用成為彌賽亞的母親。但是,神國裡的關係並不是血緣的關係,而是屬靈的關係。福音並非只賜給以色列人,而是賜給所有信靠基督的人。主耶穌並未否定馬利亞是有福的,但若只是作主耶穌的肉身母親,【卻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28節)。 思想:在基本的真理上,一個人不是站在神這邊,就是站在撒但一邊,沒有中間的立場。因此,對於主耶穌的身分和能力來源,每個人都要選定立場,沒有人能作壁上觀。經文讓我們明白不在乎身份地位而是【卻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28節)的關係中。 祈禱:主耶穌,感謝祢為我們勝過仇敵,但更要我們注意的不只你的能力,而時與你的關係;求主幫助我們每日都樂意聽你的話,遵行你的話。阿們!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