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9:28-50

路加福音 9:28-5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28-36節的主題,是【耶穌顯明十字架的榮耀】。【耶穌帶著彼得,約翰,雅各,上山去禱告】(28節)正如摩西上西乃山也帶著亞倫,拿答和亞比戶三個同伴(出24:9)。在神國的榮耀裡【祂的面貌就改變了,衣服潔白放光】(29節),顯明了神兒子主耶穌本來的榮耀。【摩西】(30節)是律法的頒布者,代表律法;【以利亞】(30)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先知,代表先知。舊約聖經最主要的部分是律法書和先知書,所以猶太人用【律法和先知】(太5:17;徒13:15)來代表聖經。律法和先知【在榮光裡顯現】(31節)是為了讓門徒認識基督的榮耀。摩西已經死在摩押地(申34:5-6),他的出現代表復活;以利亞直接被提升天(王下2:11)他的出現代表升天。【他們在榮光裡顯現,談論耶穌過世的事】(31節),顯示十字架的榮耀不但包括主耶穌的受死,更包括祂的復活和升天。【去世ἔξοδος】(31節)原文是【離開】與【出ἔξοδος】出埃及是同一個字。他們被光亮喚醒後,才看見【耶穌的榮光】(32節)和兩位賓客。此時可能接近住棚節(約7:9)彼得興奮之餘,建議為耶穌,摩西和以利亞【搭三座棚】(33節)把他們留在山上過節。但實際上【他卻不知道所說的是什麼】【我們在這裡真好】(33節)這是不知道耶穌的使命,只想停留在享受榮耀,自己得救的光景中,不明白基督必須到耶路撒冷上十字架(22,31節)而門徒也要走十字架的道路(23節)。【可以搭三座棚】(33節)這是不知道耶穌的身分,把耶穌和摩西,以利亞同等對待,當作【古時的一個先知】(19節),把屬靈的人,事,物提高到與基督同等的地位上。【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35節)這是宣告耶穌的身分。父神三次見證了主耶穌(3:22;9:35;約12:28)。【你們要聽祂】(35節)這是宣告耶穌的使命。(36節)【門徒不提所看見的事,一樣也不告訴人】。山上的門徒陶醉於神國的榮耀,山下的門徒受挫於黑暗的權勢,都是因為不認識十字架。37-50節的主題是【門徒對十字架的錯誤認知】。這裡記錄的四個事件表明,門徒已經開始背起了自己的十字架:(37-42節)門徒小信趕鬼失敗。 (43-45節)耶穌再次預言受難。(46-48節)門徒議論誰將為大。(49-50節)門徒禁止別人趕鬼。(43節)耶穌第二次預言提醒【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9:22,44)。門徒的小信是因為對十字架的恐懼;所以主耶穌再次強調【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不讓【神的大能】(43節)使門徒誤以為不必再走十字架的道路。門徒們【不明白這話】是因為他們心中的基督仍然是一位廣受歡迎的英雄;【被交在人手裡】意味著這個理想的破滅。因此,【他們也不敢問這話的意思】(45節)似乎害怕自己的擔心會被證實。門徒就像世人一樣彼此爭論【誰將為大】(46節),只不過是把地上的大小換成了神國裡的大小。【小孩子】(47節)在猶太社會的地位低微,不受重視,代表軟弱無助,無足輕重的人。人若【接待這小孩子】(48節)既不能在日後得回報,也不能在人前得名聲,完全是白白做工。(49節)這句話表明,門徒所關心的是那人與自己的關係,而不是他與基督的關係;不是基督的權柄在地上彰顯,而是透過自己彰顯。因此主耶穌說:【不敵擋你們的,就是幫助你們的】(50節)。因為人不可能在神和鬼之間保持中立,門徒應當用這個原則來包容別人。 思想: 一個人若不經歷十字架,就沒有辦法理解十字架;一個人若開始背負自己的十字架,就會越來越認識十字架。因為在十字架面前的自信剛強,會被顯出軟弱;自信聖潔的,會被顯出自我的污穢;自信謙卑的,會被顯出自我驕傲;最後,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切都是出於恩典。 祈禱:主耶穌,感謝祢不單為我們釘上十字架上,更要我們與祢同坎十字架的道路,越認識主祢的十字架,越明白自己的軟弱,越願意背起祢的十字架,就越明白祢對人對神的愛。求主開我們眼睛,每日都定睛仰望主祢的十字架。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10:1-24路加福音 10:1-24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1-24節的主題是【主耶穌的禱告】與11:1-13【教導門徒禱告】平行。整體是交錯對稱的結構:主耶穌首先差派【十二個門徒】(9:1)向選民傳道(太10:5-6),現在又【設立七十個人】(1節)傳道的範圍包括撒馬利亞,猶太地和比利亞,也就是主耶穌【所要到的各城各地方】(1節)。【兩個兩個地在祂前面,往自己所要到的各城各地方去】(1節),表示他們的工作是為主耶穌開路和見證。主耶穌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差遣七十門徒,也不是要作我們傳福音的榜樣,因為他們傳道的方式很快就會有所改變22:35-36)。(3節)【如同羊羔進入狼群】一面是自己軟弱,一面是環境險惡,但主耶穌卻違背常理地要他們【不要帶錢囊,不要帶口袋,不要帶鞋】(4節)不准備路費,乾糧和備用的鞋,完全把自己交在神的手裡。(5節)【願這一家平安】這句話就像禮物,只要是神所揀選【當得平安的人】(6節)就會打開家門,收下神所賜的平安(6節)。主耶穌預言門徒向萬民宣告神的國,會遇到兩種回應:【人若接待你們】(8節)就是接待主的使者,等於聽從基督(16節)。因此,不管他們是猶太人或外邦人【給你們擺上甚麼,就吃甚麼】(8節)不必拘泥食物是否符合律法的潔淨條例。門徒【要醫治那城裡的病人】(9節)不是為了解決人的需要,而是用神國的權柄顯明【神的國臨近你們了】(9節)進入神國就可以得著平安(6節)。(10節)【人若不接待你們】就是棄絕主的使者,等於棄絕基督和神(16節)。因此,不管他們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都要宣告【就是你們城裡的塵土沾在我們的腳上,我們也當著你們擦去】(10節),因為拒絕福音的人將與神的國度無分無關。但是,門徒還是要向他們宣告:【你們該知道神的國臨近了】(10節)。主耶穌把神的選民與被神審判的推羅,西頓和巴比倫作這樣鮮明的對比(13-15節),不能不令門徒震驚。七十個門徒【歡歡喜喜地回來】(17節)。【看見撒但從天上墜落,像閃電一樣】(18節)黑暗的勢力迅速潰敗,宣告了撒但的失敗。(19節)【踐踏蛇和蝎子】是引用摩西的話(申8:15)比喻勝過黑暗的勢力。【我已經給你們權柄可以踐踏蛇和蝎子,又勝過仇敵一切的能力】(19節)這是提醒門徒,鬼不是服了他們(17節),而是服了主。21-22節是第一次記錄主耶穌的禱告內容【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21節);【這些事】也就是七十個門徒剛剛學到的十字架的功課。當中表示主耶穌最大的【歡樂】就是父神的旨意成就;(22節)指主耶穌一生的際遇,無論是被接納,還是被拒絕,無論是被擁戴,還是被出賣,一切都是經父神的手所量過的。(23節)指神的百姓長久盼望的彌賽亞。【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23節)指神國的奧秘和十字架的道理。 思想:今天,我們對待事奉果效的態度,可以看出自己有沒有活在高過撒但的領域裡;只有帶著十字架的事奉,才會讓我們誠實承認:【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林前1:31)。更讓我們知道新約的時代信徒是何等的有福,怎能身在福中不知福,面對神的奧秘與旨意我們會否漫不經心,熟視無睹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樂意啟示神的旨意,更在祢的生命中一步步活出神的旨意,求主差遣我們,更求主使我們事奉在祢旨意中。阿們!

路加福音 4:31-44路加福音 4:31-44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迦百農】(31節)是彼得的家(38節),位於加利利海的北岸,這裡有貿易稅關(太9:9)。主耶穌不但【在安息日教訓眾人】(31節)而且在安息日醫病趕鬼。《路加福音》共有五處提到在安息日醫病趕鬼(4:35,38-39;6:7;1314;14:3)。【他們很希奇祂的教訓】(32節)是【因為祂的話裡有權柄】。主耶穌能叫人在祂的話語中感受到神的權柄,因而對神產生敬畏和順服的心。所以人們聽出【祂的話裡有權柄】。一個【被污鬼的精氣附著】(33節)的人竟然能【在會堂裡】(33節)敬拜神,卻沒有任何不協調的感覺,直到遇見了主耶穌。污鬼雖然認識主耶穌基督是【神的聖者】(34節)也就是神的兒子(1:35;可1:24;約6:69)卻拒絕接受祂作主。污鬼先自稱【我們】(34節)後來自稱【我】(34節)可能那人裡面有許多污鬼,由其中一個污鬼代表說話。(35節)【不要作聲】意思是【閉嘴】;雖然污鬼所說的並沒有錯,但主耶穌卻拒絕接受邪靈為祂作見證。因為見證的源頭若不是出於神,再真實也不能使榮耀歸於神;不但不能把人領到神面前,反而會迷惑人,混亂主的所是和所作,模糊神與鬼的界線,甚至使人接受鬼的作為;毀謗主耶穌是【靠著鬼王趕鬼】(可3:22)。(36節)這是什麼道理呢】原文是【這是什麼話呢】指出主耶穌的話語裡帶著權柄,所以趕鬼並不責備污鬼(35節)。(38節)【西門】是希伯來文【西緬】的希臘文形式,意思是【聽見】。【彼得】是主耶穌給他的希臘文名字(6:14)意思是【石頭】 (約一42)。三卷對觀福音書都提及【熱病】(38節)但只有路加用醫學術語來描述這熱病【甚重】(38節)。【斥責】(39,41節)原文與【責備】(35節)是同一個詞,顯示這病的背後可能有屬靈的原因。主耶穌到地上來,就是要用神的能力醫治人的屬靈疾病,讓神的百姓可以起來服事。一般人長期發燒以後,熱退了人也會很虛弱,需要時間恢復。但西門的岳母卻在安息日【立刻起來服事他們】(39節)顯示主耶穌的醫治是立刻的,徹底的,使人進入神所賜的真正安息。(40節)【日落的時候】安息日就結束了,猶太人才可以走遠路,所以周圍的群眾都聚集前來尋求醫治。他們在安息日得不到的安息,到主面前卻能得著。日落後步行就能走到迦百農的城鎮,【凡有病人的,不論害什麼病,都帶到耶穌那裡】(40節)表明這些人來到耶穌面前,只是為了醫病趕鬼,並不是想聽道:只是為了解決人的需要,而不是來尋求神;只想脫離的是外邦的統治,並不是想脫離自己的罪。但主耶穌卻毫無分別地【按手在他們各人身上,醫好他們】(40節)。但主耶穌卻拒絕留在迦百農,既沒有深入耕耘,鞏固基地,也沒有趁熱打鐵,迅速倍增,反而【在別城傳神國的福音】(43節)【在加利利的各會堂傳道】(44節)。 思想:主耶穌一開始傳道,就顛覆了我們許多的想法:祂沒有用神蹟證明自己就是彌賽亞,沒有苦口婆心地勸說拿撒勒人悔改,沒有利用靈界的見證傳揚福音吸引群眾;因為主耶穌的服事不是根據人的需要,而是按照神的旨意。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生命的服事,是主祢親手作工進入人的需要,但主祢更看重的不只是我們的需要,而是神的旨意,求主同樣教導我們活出主旨意的生命。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