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9:51-62

路加福音 9:51-62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主耶穌結束了在加利利的事奉【定意向耶路撒冷去】 (51節)。這段旅程為時半年,其中五次提到耶穌定意前往耶路撒冷(9:51;13:22;17:11;18:31;19:28)。51-56節的主題是【被撒馬利亞人拒絕】與十25-37【好撒馬利亞人】平行。(53節)指加利利人傳統上都是經過撒馬利亞前往耶路撒冷守節(《猶太古史記》卷20第6章118節)因為這是一條最近的道路,但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卻彼此互不來往。雅各和約翰個性急躁,被主耶穌稱為【雷子】(可3:17)。他們愛主心切所以對撒馬利亞人的拒絕忍無可忍,想求主【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54節)就像先知以利亞叫天上降火燒滅亞哈王的軍兵(王下1:10-12)。雅各和約翰高舉基督的榮耀,對主耶穌的權柄有著極大的信心,卻還不懂十字架的道路,所以主責備他們:【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55節)。人眼中是對的事,在神的計畫裡未必是該做的事。主耶穌第一次來是為了上十字架,而不是審判,所以說【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56節)。主耶穌當然知道這些撒馬利亞人會拒絕祂,但祂卻故意打發門徒進入撒馬利亞村莊(52節)藉著撒馬利亞人的拒絕,潔淨門徒的愛心。因此,耶穌沒有責罰撒馬利亞人【就往別的村莊去了】(56節)。57-62節的主題是【三種跟隨主】與十38-42【兩種愛主】平行。主耶穌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遇到的三個人,代表了三種不專心跟隨主的態度。第一種是被主吸引的人。這種人主動要求跟隨主,立志【你無論往哪裡去,我要跟隨你】(57節)卻不明白這句話的後果是什麼。所以主耶穌要我們好好計算代價:【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58節)。第二種是被主呼召的人。這種人已經蒙召(太8:21)但卻在十字架面前退縮了,請求【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59節)。這是一句諺語意思是先回去為父親養老送終,然後再來跟隨主。但主耶穌卻用另一句諺語回應他:【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60)【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24)。人若跟隨主走十字架的道路,當對前途產生迷惘和畏懼時,唯一正確的辦法就是更緊地抓牢主,而不是退後,停下。因為退後的人很難再回來,等候埋葬死人的最終也會成為死人。第三種是心持兩意的人。這種人也願意跟隨主,但卻先提條件:【容我先去辭別我家裡的人】(61節)。先知以利亞允許以利沙辭別父母(王上19:20-21)主耶穌也允許稅吏利未回家大擺筵席,但這人的話只是拖延的藉口,所以主提醒他:【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62節)。古代農夫用牲口拉犁耕田時,必須雙手扶犁,注視前方。【手扶著犁向後看的】就會使犁溝歪斜,甚至使犁頭陷得太深,牲口牽引不動。 思想:人若跟隨主走十字架的道路,就應當【定意向耶路撒冷去】(51節)不要再回頭看世界。因為【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了自己,賠上自己,有什麼益處呢】(25節)?瞻前顧後不冷不熱的跟隨都是出於自我,所以【不配進神的國】。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為我們所走的道路,更為我們走捨已愛人的道路,讓我們明白何為愛,求主教導我們走進效法主的道路。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24:1-12路加福音 24:1-12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七日的前一日】(1節)是一個新的開始,也就是現在的星期天,基督徒所稱的【禮拜天】或【主日】。主耶穌在【七天的頭一日】復活,帶來一個新的開始。古代猶太人殯葬的規矩,是用香膏屍體,並用細麻布加上香料裹上(可14:8)。安息日不能做買賣,婦女們【所預備的香料】(1節)這些婦女一大早就來膏主耶穌的身體,可見她們並不知道主耶穌將會復活,但卻仍然愛祂。主耶穌復活的第一批見證人都是婦女,從反面證明這不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因為在當時猶太人的社會裡,婦女的見證是不可靠的。石頭已經從墳墓滾開了】(2節)目的不是為了讓主耶穌能出來,乃是為了讓婦女們能進去,見證墳墓是空的(3節)。【主耶穌】(3節)這個複合名詞,在四福音書中只出現過兩次(路24:3;可16:19)。新約聖經在主復活以後,才開始稱祂為【主耶穌】(徒1:21)。(4節)【忽然有兩個人站在旁邊,衣服放光】他們是兩個作見證的天使(23節)。主耶穌降生的時候,有天使報告大喜的信息(2:10);主耶穌復活的時候,也有天使見證,二者都是人類救贖史上最關鍵的時刻。【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5節),意思是【為什麼到埋葬死人的墳墓裡尋找復活的主呢】?【祂不在這裡】(6節)指主耶穌只是經過墳墓,因墳墓並非祂的終點,死亡的經歷只是為了敗壞那掌死權的魔鬼(來2:14)。【當記念祂還在加利利的時候如何告訴你們】(6節)指主耶穌在加利利第一次預言受害時,曾經宣告。主耶穌是在受害的【第三日復活】(7節),主耶穌站在人子的地位上替罪人死了。主耶穌是第一個脫離死亡的人,祂打破了黑暗權勢的轄制,同樣能在祂的復活大能裡脫離死亡。(8節)【她們就想起耶穌的話來】她們卻和所有的門徒一樣,總以為只是比喻,從來都不知道將會看到一個空墳墓。然後才能【從墳墓那裡回去】(9節)興奮地把真理分享給所有的人。【其餘的人】(9節)指其他門徒【抹大拉的馬利亞】(10節),曾經被主耶穌趕出七個鬼(8:2)。【約亞拿】(10節)可能就是希律家宰苦撒的妻子(8:3)。【雅各的母親馬利】(10節)就是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太13:55)。這些門徒並不輕信,甚至對於他們所熟悉的姊妹用親身經歷作的見證,他們仍然【以為是胡言,就不相信】(11節)非要眼見為憑(12節)。【胡言】是醫學用語,指在精神錯亂或歇斯底里的狀態下所說沒有意義的話,所以門徒拒絕相信。雖然彼得曾經三次不認主,但卻沒有因為失敗和羞恥而不敢見主。相反,主耶穌那愛的一瞥(22:61)激勵【彼得起來,跑到墳墓前】(12節)同行的還有約翰(約20:2)。【見細麻布獨處】(12節)表示原來的形狀還在。如果屍體被人偷去了,不是將細麻布和身體一起挪走,就是把細麻布解開,形狀一定會很亂。因此,彼得【心裡希奇所成的事】(12節)但還是難以置信。 思想:今天,我們或許只有在靈裡看到空墳墓的時候,才能真正明白聖經中所說的一切都是在見證基督;復活是一件屬靈的事,不但屬肉體的人不能領會屬靈的事,連當日的使徒也信不過來。心眼的帕子若不除去,人就無法相信復活的生命。 祈禱:親愛主,你是復活的救主,你不但愛我為我們死,更為我們復活勝過死亡,使我們生命充滿盼望,因你的活著我們每日有你的同在,陪伴。阿們!

路加福音 19:1-10路加福音 19:1-1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十九1-10的主題是【耶穌尋找失喪的人】;【撒該】(2節)是希伯來文名字【薩改】(拉2:9)的希臘文形式,意思是【純淨】。撒該是【稅吏長】(2節)可能是替羅馬帝國在耶利哥收稅的稅務總承包商。稅吏是被猶太人憎惡的罪人,稅吏長更是百姓眼中的罪魁禍首。但在主耶穌的眼中,他卻能成為一個【純淨】的人。耶利哥是個富庶的城鎮,又扼守交通要道,稅源豐富,所以稅吏長撒該【是個財主】(2節)。但財富並沒有使撒該感到快樂,也不能讓他對前途有把握,反而讓他被人鄙視,不受歡迎,沒有人願意給他讓路【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見】( 3節)。以色列的【桑樹】(4節)高達20多米,但樹幹分叉的地方比較低,所以很容易爬上去。有錢有勢的撒該不顧體面,在眾人必經的大道旁【爬上桑樹】(4節),顯示他迫切地想【要看耶穌是怎樣的人】(3節)。主耶穌還沒和撒該談過話,就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撒該看到素不相識的耶穌竟然能喊出他的名字,不由得驚呆了【就急忙下來,歡歡喜喜地接待耶穌】(6節)。結果,他不但在家裡接待耶穌為客,也在心裡接待耶穌為【主】(8節)。眾人私下議論:【祂竟到罪人家裡去住宿】(7節)顯示他們對主耶穌的這個決定很不以為然。撒該主動說:【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8節),表示他已經真心接受耶穌為主,不再被金錢捆綁,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主耶穌並沒有挑戰他,讓他變賣一切所有的(18:22)。【我若訛詐了誰】(8節),指稅吏常常故意高估別人的收入,從中牟利。律法規定,虧負別人的錢財,只需要賠償原數另加五分之一(利6:5;民5:7)。撒該說:【我若拿詐了誰,就還他四倍】(8節),顯示他的認罪並沒有輕描淡寫、避重就輕,而是當眾承認,自己過去的行為其實就是偷竊。【今天救恩到了這家】(9節),這句話回答了之前門徒的問題:【這樣,誰能得救呢】(18:26)。【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9節)顯示撒該的信心,已經使他成為亞伯拉罕的真正子孫,得著了神白白的救恩。主耶穌在即將進入耶路撒冷之前(11節),在耶利哥宣告了自己的使命:【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10節);【失喪的人】(10節)原文又被譯為【滅亡】(13:3)【失去】(15:4)【失落】(15:8)。一件東西的失落,就是離開了該在的位置,流失到一個錯誤的地方;被找到以後,就應被放回原處。一個人的【失喪】就是離開了神;被【尋找,拯救】以後,就應當回到本來站的地位,恢復到神起初創造的榮耀旨意裡。 思想: 無論是耶利哥城外的瞎子(18:35)或耶利哥城裡的撒該(2節),都是承認自己敗壞的人。我們若能承認自己的敗壞和救贖的需要,就是蒙恩的開始,因為主耶穌將會主動靠近我們【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私愛,更感謝的尋找,拯救,是你的主動,更是你的憐憫,能讓我們的生命得愛與心靈的滿足。求主使我們每日都謙卑返到你的面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