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12:35-59

路加福音 12:35-59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35-40節從關於財富的教導延伸開來,提醒門徒要【警醒】(37,39節)等候主。【腰裡要束上帶,燈也要點著】(35節)比喻預備隨時行動,迎接主人。這位主人竟然違反常規,與警醒的僕人轉換位置【叫他們坐席,自己束上帶,進前伺候他們】(37節)。【或二更天來,或三更天來】(38節)指深夜或凌晨。 39-40節的比喻,是解釋什麼是【警醒】。賊並不會讓家主知道他什麼時候來,所以家主【不容賊挖透房屋】(39節)的唯一方法,就是隨時【警醒】。【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40節),所以得救的信徒不能高枕無憂,而要天天警醒【預備】(40節)無論是生活為人,還是對待錢財的態度,都要像基督今天就來。對於一個警醒等候主的人,基督無論何時再來,在他都是一樣的。彼得想確定這比喻裡的僕人是誰(41節)但主耶穌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誰是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42節)。誰都可以進入神的國,作主的僕人和管家。問題是【誰是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呢?【管家】也是一個【僕人】(43節)並沒有自己的財產,他所管理的一切都是主人的。同樣,我們從神所得的一切恩賜,金錢也不屬於自己,所以不應該【為自己積財】(21節),而要照著神的心意使用(33節),這才是【警醒】( 37節)【預備】(47節)迎接主的態度。【主人要派他來管理一切的】(44節)比喻得勝的信徒將在國度裡【與基督一同作王】(啟20:4)。【僕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卻不預備,又不順他的意思行】(47節),就是【不忠心的人】(46)【那僕人必多受責打】(47)。他之所以被【重重地處治】(46節)不是因為做了錯的事,而是因為不做對的事。【那不知道的,做了當受責打的事,必少受責打】(48節)但卻不是免受責打。因為無知本身就是罪,不知道主人心意的僕人是不合格的。神的恩賜總是【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48節)不要與別人比較,而是單單與主對自己的託付比較。主耶穌來不是為幫人解決爭議,恢復太平,那祂來到底是要做什麼呢?現在,主的回答讓眾人大吃一驚:【你們以為我來,是叫地上太平嗎?我告訴你們,不是,乃是叫人紛爭】(51節)!主耶穌來,不是要做社會義工,解決家庭矛盾,而是要【把火丟在地上】(49節)。(50節)指主耶穌還沒有上十字架,要等到主耶穌死而復活之後,十字架的火才能完全丟下來。53節引自先知彌迦的預言:【兒子藐視父親;女兒抗拒母親;媳婦抗拒婆婆;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彌七6)。主耶穌在地上傳福音,相當於【將火丟在地上】(49節),每個人都要面臨選擇,即使是一家人,也可能因著不同的選擇而起紛爭(52-53節)。因此,福音很可能會加劇家庭衝突,而不是解決衝突。這個世代本來就是一個衝突的世代,福音只是揭開了世界的真相。以色列的西邊是地中海,海上的雲彩會帶來水分,所以【西邊起了雲彩】(54節)很可能就會下雨。以色列的南邊是沙漠【南風】(55節)是從沙漠刮來的熱風,所以起了南風,天氣就會燥熱。【半文錢】(59節)是【小錢Lepton】(二十一2),是猶太面額最小的銅幣。比喻最小的罪債。【不知道分辨這時候】(56節)指不知道分辨這時代的兆頭。【假冒為善的人】(56節)可以分辨天氣的變化(54-55節),卻不肯承認彌賽亞的時代已經來臨。因為【假冒為善】會使人瞎眼,所以他們能觀察天空,卻看不見屬天的事;他們能觀測風向,卻看不見屬靈的事。【你們為何不自己審量什麼是合理的呢】(57節)主耶穌指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每個人都有分辨對錯的能力。因此,在審判的時候,無知並不能成為藉口。58-59節的比喻是解釋怎樣才能【自己審量什麼是合理的】。主耶穌用這個比喻來提醒眾人應小心【分辨這時候】:在生命的終極法庭裡,指控我們的對頭是神,作出判決的法官是神,施行懲罰的差役也是神。 思想: 耶穌認為法利賽人既能從今世天色的情況預測晴雨並做好準備,當然就也必曉得趁著永世審判未臨之前就作好一切化解善惡對錯矛盾對立的準備工夫?究竟我們會否常常因著在生活上出現自以【小事聰明】變成【大事愚昧】呢? 祈禱:親愛主,求你記念我們現今身處的生活,每日都可能活在很多的虛假中,求你教導我們,更賜下智慧懂得好何分辨,使我們好好警醒等候主你。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22:47-62路加福音 22:47-62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47節)【來了許多人】都是聖殿的猶太警衛,並非羅馬士兵。【親嘴】是當時學生向老師問安的禮節,但現在卻被當作賣主的【暗號】(48)。當時天黑人多,必須有一個【暗號】才能確保抓對人。門徒們在危機之中,把信心拋到腦後,倚靠肉體行事,結果驚慌失措,醜態百出。【內中有一個人】(50節)就是使徒彼得(約18:10)。他【把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的右耳】(50節)。他這個行為看似勇敢,其實不但不能救耶穌,反而會坐實叛亂的罪名(23:2)。【到了這個地步,由他們吧】(51節)因為主耶穌不是不能【救自己】(23:35,37,39)而是不肯離開十字架的道路。因為脫離難處不是目的,成就神在難處的旨意才是目的。主耶穌【摸那人的耳朵,把他治好了】(51節)這是《路加福音》所記載主耶穌的最後一個神蹟。而這最後一個神蹟,竟然是醫治捉拿祂的敵人!【你們帶著刀棒,出來拿我,如同拿強盜嗎】(52節)這句話應驗了 (賽53:12)。主耶穌天天同那些猶太領袖們在殿裡見面,但他們卻不敢公開抓祂(53節)只有【黑暗掌權了】(53節)才敢動手。主是逾越節的羊羔,所以在被殺獻祭之前,必須先送到祭司那裡察看,驗明沒有殘疾,才可以作為祭物(出12:5)。僕人們【在院子裡生了火】(55節)取暖;大祭司的【使女】(56節)很可能去過聖殿,見到主耶穌在聖殿教導人時,彼得在大庭廣眾之下作為首席門徒忙碌地張羅,所以說【這個人素來也是同那人一伙的】(56節)。彼得一向忠心愛主(33節)甚至有勇氣跟隨大祭司的家(54節)。但是小小【使女】的一句話,竟會使他嚇得不敢認主(57節)。(59節,【因為他也是加利利人】指加利利人的口音與猶太地的人明顯不同(太26:73)。正如主耶穌預言的(34節)彼得在幾個小時之內就三次否認主,並且一次比一次更加斬釘截鐵(57,58,60節)。但是這個艱難而羞辱的功課卻是有限度的,雞一叫,就下課了(60節);(61節)【主轉過身來看彼得】並沒有任何責備的話。【彼得便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61節)。所以【他就出去痛哭】(62節)。但是,人若經歷了自我的破碎,也必經歷恩典的恢復;自信的彼得跌倒了,謙卑的彼得就能站起來。當彼得從失敗中【回頭以後】(32節)成了一位柔和謙卑,大有能力的使徒(徒2:14,40)。 思想:今天我們作為信徒都要不斷地經歷十字架的拆毀,基督的生命才能逐漸成形在我們心裡(加4:19)。但每一次的跌倒,主都會讓我們從失敗中甦醒,用恩典和體恤把我們造就得更加堅強。叫醒彼得的是【雞叫】喚醒我們的又是什麼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是全知的神,主你知透彼得的軟弱,同樣主你知道我們的軟弱,但你仍然愛我們,為我們死,更要藉我們的軟弱使主你的生命能掌管在我們生命中,求主引導我們到主你的十字架,使我們願意謙卑放下自我,更被主你掌管。阿們!

路加福音 16:19-31路加福音 16:19-31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19-31節是拉撒路和財主的故事,這個故事說明:【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給你們呢】(11節)?古代的紫色顏料只能從推羅的骨螺貝中提取,價格昂貴【紫色袍】(19節)是王室和尊貴人的標誌(啟18:12) 。(19節)【細麻布衣服】是用細麻布料製作的名貴內衣。這位財主富得像個國王,在法利賽人的眼中是蒙神賜福的(14節);【拉撒路Lazaros】(20節)意思是【神已經幫助】。在主耶穌眾多的比喻中,從來沒有提到過其中人物的名字,但卻特別指出這乞丐的名字是拉撒路,可能因為這是一件真事,也可能是為了強調他是【神所幫助的人】。(20節)【渾身生瘡】原文是醫學名詞。當時猶太人用手取食物,富人常用麵包來擦手,擦過手的麵包就隨手丟棄。所以拉撒路就在門口等待,【要得財主桌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飢】(21節)。【狗來舔他的瘡】(21節),很可能會刺痛他的傷口,但拉撒路卻無力躲開。這位乞丐可能身體有殘疾,所以【被人放在財主門口】(20節),死後又【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裡】(22節)指與亞伯拉罕一同在神國坐席(13:28)。財主和拉撒路代表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觀:財主【天天奢華宴樂】(19節)世界就像一個持續不斷的宴會,一生都在歡樂享受。拉撒路天天討飯(20節)世界就像一個沒有盡頭的苦海,一生都在仰望救恩。財主死了,他為之耗費一生,悉心保養的身體被埋葬了(22節)靈魂卻無法安靜(23節)。拉撒路死了他長瘡的身體很可能被當作垃圾焚燒,靈魂卻被天使帶到樂園安息(22節)那裡既沒有瘡,也沒有飢餓。在人看來,財主是壽終正寢,極盡哀榮(22節),不料他的靈魂並沒有沉睡,而是【在陰間受痛苦】(23節)。這讓法利賽人嚇了一跳,因為在他們眼中,財富是蒙福的標誌,公義的證明,財主怎麼會在間陰受苦呢? 但主耶穌判定:財富不是蒙福的標誌,而是對忠心的試驗(10-12節)。(23節)【陰間】是人死後靈魂暫時停留,等候末日受神審判的地方(徒2:27、31)。【陰間】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收留義人的靈魂,又稱為樂園(23:43),另一部分收留罪人的靈魂(伯24:19)兩者中間有深淵相隔,可望而不可及(26節)。財主在痛苦之中,竟然要求亞伯拉罕【打發拉撒路來】(24節)表明他還是傲慢自大地把拉撒路當作可以呼來喝去的對象,還沒有意識到地上的價值觀已經完全失效了。(25節)【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可見人死後記憶猶存。財主生前選擇盡情享受,不肯與別人分享,死後也要獨自承擔全部痛苦,沒人幫他分擔。【有深淵限定】(26節)比喻死了之後,神的審判結果是無法改變的,有罪的不能變成無罪,無罪的也不能變成有罪,但雙方卻能知道彼此的情形。【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父家去】(27節)這是從陰間發出的呼籲。死後的財主突然變成了熱心傳福音的人,他要求【打發拉撒路】向五個弟兄傳福音,警告他們不要來那痛苦的地方(28節)。但亞伯拉罕卻說,所有的警告都已經寫在【摩西和先知的話】(29節)裡了是指舊約聖經。聖經是神的話語,人若不尊重神的話,也不會尊重神【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30節)。 思考: 今天,許多人的想法和這位財主一樣,總以為神蹟奇事才能使人信主,自以為【看見了就能信】。但是,人若不聽從聖經,就是看見了死人復活,也會把神蹟解釋成自然現象。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要我們知道,我們是可以在今生作出選擇,更決定了永恆裡的結局;我們今天以甚麼態度生活,將來就會怎樣接受審判。求主引導我們每日都緊守主的話,使我們活出你心意的選擇。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