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11:14-28

路加福音 11:14-2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14-54節是【耶穌應對質疑】 14-16節是【耶穌被質疑】主耶穌剛剛【趕出一個叫人啞巴的鬼】(14節)這正是彌賽亞的標誌性神蹟(賽35:6)。但有人還要再求一個【從天上來的神蹟】(16節)以證明祂的確是從神來的基督。這些人的目的只是【試探耶穌】(16節),不知不覺地成了魔鬼的工具。17-23節是【反駁文士】【凡一國自相紛爭,就成為荒場】(17節)指耶穌若是藉著鬼王趕鬼,說明鬼王的國度發生了內戰,並不能長久。法利賽人也趕鬼,他們自以為是靠神趕鬼,卻批評主耶穌是靠鬼王趕鬼。【他們要斷定你們的是非】(19節)指法利賽人質疑耶穌,就是審判自己。【神的國】(20節)就是神施行權柄的範圍。主耶穌是【靠著神的大能趕鬼】(20節)也就是把神的國帶到地上,表示【神的國】勝過了撒但的國。(21節)【壯士】比喻撒但【自己的住宅】(21節)比喻撒但的國度。(22節)【勝過他,奪去他所倚靠的盔甲兵器】引自賽49:25比喻主耶穌將在十字架上打破撒但的頭(創3:15)敗壞了牠擄掠人的能力。【又分了他的贓物】(22節)引自賽53:12【不與我相合的,就是敵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23節)這是主耶穌向旁觀百姓的呼籲。24-26節是【反駁法利賽人】;【污鬼】(24節)就是邪靈,他們可能以水為住處,若不附在別的物體上,在乾地上就不得安息。【另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26節)表示這人被撒但完全控制。他們趕鬼的果效只是暫時的【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 26節):個人若是只注意道德行為的改進【打掃乾淨】(25節)內心,因為他們自以為道德高尚,不覺得自己有罪,所以鬼住在自以為義的【好人】裡面比較安全。猶太教也像這個被暫時趕鬼的人,在被擄巴比倫之前,百姓被拜偶像之鬼轄制;被擄回歸之後,百姓不再敬拜偶像,屋子已經【打掃乾淨,修飾好了】(25節),但卻拒絕接受基督以致家中空虛, 將來那污鬼會【另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這個女人的話,表明她承認主耶穌是彌賽亞,因為猶太婦女都盼望被神使用成為彌賽亞的母親。但是,神國裡的關係並不是血緣的關係,而是屬靈的關係。福音並非只賜給以色列人,而是賜給所有信靠基督的人。主耶穌並未否定馬利亞是有福的,但若只是作主耶穌的肉身母親,【卻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28節)。 思想:在基本的真理上,一個人不是站在神這邊,就是站在撒但一邊,沒有中間的立場。因此,對於主耶穌的身分和能力來源,每個人都要選定立場,沒有人能作壁上觀。經文讓我們明白不在乎身份地位而是【卻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28節)的關係中。 祈禱:主耶穌,感謝祢為我們勝過仇敵,但更要我們注意的不只你的能力,而時與你的關係;求主幫助我們每日都樂意聽你的話,遵行你的話。阿們!


音樂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15:11-32路加福音 15:11-32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第三個是【父親的故事】(11-32節)。在這個故事裡,父親代表父神;小兒子代表罪人,他放棄了兒子的地位,是離家出走的浪子;大兒子代表法利賽人和文士,他輕看了兒子的地位,是迷失在家裡的浪子。依照猶太人的規矩,長子可得兩份家業(申21:17)小兒子【應得的家業】(12節)是三分之一,父親可以在生前提前作出安排;但是,向父親要求提前分家業,等於是盼望父親早死,是忤逆的行為。12-14節正是人類墮落的四部曲:第一步是向神要求獨立,要把【應得的家業】掌握在自己手中(12節)。第二步是遠離神因為【世界那麼大,我要去看看】。即使人還在父神家中,心早已【往遠方去了】(13節)。第三步人遠離神的結果,就是自以為是,【任意放蕩,浪費資財】(13節)。第四步人若只要恩典,卻不要供應恩典的神,無論領受了多少恩典,都是有限的,結果必然會【耗盡了一切所有的】(14節)。【放豬】(15)代表最低賤的工作,通常猶太人不養豬,這個養豬的是個外邦人。小兒子一旦【醒悟過來】就知道自己最大的愚昧不是【浪費資財】(13節)而是離開了豐富的父親(17節)所以回家才是唯一的出路。他承認自己得罪了神,得罪了父親(18節)也承認自己不配作兒子,只求父親把他當作僱工 (19節)。一個人只要誠實地承認自己走投無路,清醒地知道世界冷酷無情,就能【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20節)成為回家的開始。(20節)【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父親的眼,心,腳,手和口全部都動了,這個畫面奇妙地描繪出了父神的喜樂。但是,浪子還沒說出【把我當作一個僱工吧】(19,21節)【卻】(22節)被父親的恩典打斷了。父親毫無保留地恢復了小兒子的地位:【上好的袍子】(22節)代表兒子的榮耀;【環】(22節)代表兒子的權柄;【鞋】(22節)代表兒子的自由,因為當時只有奴隸才赤腳走路。但父親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喜樂:【那肥牛犢】(23節)是專門養在圈中,為重大喜慶的筵席預備的。父親毫不計較小兒子的失敗:他最關心的,是【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24節)。第三個故事還沒結束,還有一段尾聲。因為這個父親失落的不是一個兒子,而是兩個兒子。在人看來,就算父親不追究小兒子的忤逆,他也沒有任何功勞苦勞值得慶賀回歸,難道是要鼓勵人離家出走嗎?父親單單【因為得他無災無病的回來】(27節)就【把肥牛犢宰了】(27節)這實在太不公平了。那些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和文士,也同樣不願看到被自己鄙視的稅吏和罪人竟然與自己殊途同歸,一同有分於神國;所以他們也像大兒子一樣覺得太不公平,所以【生氣,不肯進去】(28節)。大兒子將壓抑多年的苦毒全都倒出來了。小兒子一開口就是【父親】(21節)大兒子卻隻字不提【父親】原文一共用了4個【你】(29-30節),顯示他心中的不滿已經到了極點:他認為自己是個模範兒子【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29節)。他抱怨父親的獎賞不公平【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29節)。他不把小兒子當作兄弟【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30節)。雖然他貌似憤世嫉俗,但其實是罔顧父親的心意(24節)。一個認為只有自己配作兒子的人,竟然完全不懂父親的心思,可見他與父親的【同在】(31節)是心不在焉的。父親對大兒子的回答,同樣充滿了恩典:父親提醒大兒子【兒啊!你常和我同在】(31節)。兒子對父親真正的愛,不是表面的【服事】而是生命的【同在】。父親提醒大兒子【我一切所有的都是祢的】(31節)。根據猶太口傳律法,一個人如果寫了遺囑,把產業留給兒子,在父親去世之前,田地的出產仍然歸父親。父親提醒大兒子:小兒子不是外人,而是【你這個兄弟】(32節)。他們都是父親的兒子,父親也都愛他們。 思想:這個故事並沒有結局,主耶穌故意不提大兒子有沒有與父親一起【歡喜快樂】而是留給聽眾思考和選擇:你是像大兒子,還是像小兒子?我們願意每日都返到天父的懷抱呢? 祈禱:親愛天父,感謝你讓我們知道你的愛,更要讓我們進入你的豐盛,感謝天父你每日的等待,你期待我們每日能返到你的懷抱,天父我們愛你!阿們!

路加福音 20:1-18路加福音 20:1-1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二十1-44是【耶路撒冷拒絕耶穌】【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1節)原文都是複數,他們是當時猶太公會(Great Sanhedrin)的主要成員,代表猶太人的領袖。(2節)【你仗甚麼權柄做這些事】這是質問主【仗甚麼權柄】潔淨聖殿。如果主耶穌說自己的權柄是來自神,他們就會控告祂篡奪;反之,他們也會控告祂擾亂秩序。這些猶太領袖認為自己的權柄是出於神,所以無視於主耶穌所行的彌賽亞神蹟和真理教導,前來挑戰祂的權柄。(3節)這是猶太拉比在論戰時常常使用的反問法。對於硬著心故意不認主的猶太領袖,主耶穌並不正面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藉用他們慣用的辯論方法來回敬他們。【約翰的洗禮是從天上來的?是從人間來的呢?】(4節)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施洗約翰的權柄來源,就是主耶穌的權柄來源,實際上是宣告:主的權柄【是從天上來的】!面對主耶穌的反問,猶太領袖們左右為難。一方面,因為施洗約翰譴責他們(太3:7)所以他們不肯承認約翰是先知(5節);另一面,因為百姓【信約翰是先知】(6節)所以他們害怕得罪百姓,不敢否認約翰是先知。【不信】和【怕人】是不敬畏者的兩大特徵;因為他們的權柄不是來自神,而是來自人,所以他們不願直面真理,也不敢直面自己,成了一個撒謊的人。祭司長、文士和長老【明知】答案,卻推說【不知道】(7節),這是說謊;主知道答案,卻【不告訴】(8節)他們,這是誠實。熟悉舊約的祭司長,文士和長老一聽到9-18節的這個比喻,馬上就會聯想到先知以賽亞的葡萄園之歌(賽5:1-7)。因此,他們都知道怎樣對號入座:園主比喻神自己【葡萄園】(9節)比喻神的產業以色列【園戶】(9節)比喻猶太領袖(19節)。主耶穌用這個比喻提醒猶太領袖,他們只是【園戶】並沒有真正的權柄。葡萄園是園主所栽;【租】(9節)給園戶的,主權仍歸園主。一方面,園戶並沒有出力開墾葡萄園,而是白白享用。另一方面,園主也沒有日夜監督租戶,而是【往外國去住了許久】(9節)給他們極大的經營自主權。但是,園戶最終都必須依照租約,向園主交納【當納的果子】(10節)。園戶認出來者是園主的愛子【是承受產業的】(14節)但卻起意要殺他;正如猶太領袖們明明知道主耶穌是神的愛子彌賽亞(3:22) ;但定意拒絕祂,商議謀害祂。園戶們不能在葡萄園內殺人,因為屍體會玷污他們的地,他們就很難賣出園中所出的果子了,所以就把園主的兒子【推出葡萄園外,殺了】(15節)。這正如主耶穌將被釘死在耶路撒冷城外(約19:17)。【他要來除滅這些園戶,將葡萄園轉給別人】(16節)並非比喻神要把產業轉給外邦人,而是託付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這是萬不可的】(16節)表示在場聽眾完全明白這個比喻的意思,自己的屬靈優越感受到動搖,所以嚇了一跳。希伯來文的【石頭אֶבֶן】(詩118:22)和【兒子בֵּן】(詩2:7)諧音。【匠人所棄的石頭】(17節)指被猶太領袖所棄絕的神兒子耶穌。【凡掉在那石頭上的,必要跌碎;那石頭掉在誰的身上,就要把誰砸得稀爛】(18節)指對於拒絕主耶穌的猶太領袖,主耶穌將成為他們【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賽8:14-15)。 思想:人若存心說謊,拒絕天上的權柄,主就不再向他們說話,因為裝睡的人是喊不醒的。真正【屬神的子民】不但要與神立約,還要在神面前結出生命的果子,活出屬天生命的見證。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充滿權柄,充滿權能,但你更充滿憐憫與愛,願我們活在主你的恩典,更願意活在你的旨意中。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