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15:1-10

路加福音 15:1-1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本章的主題是【失而復得的比喻】(15:1-32)【眾稅吏和罪人】(1節)稅吏指幫助羅馬侵略者收稅的人,罪人指不能遵守律法的人,他們都被法利賽人和百姓所鄙視,但仍【都挨近耶穌,要聽祂講道】(1節)。在自以為敬虔的【法利賽人和文士】(2節)看來【眾稅吏和罪人】在神面前毫無價值,對他們不需要同情和體卹,所以無法忍受主耶穌竟然【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2節)。本章的三個故事,都是講給【法利賽人和文士】聽的。【比喻】(3節)原文是單數,顯示本章的三個故事,其實是同一個比喻的三個面向。這個比喻的重點,並不是人該怎樣悔改,也不是福音的全部,而是表達神對罪人【死而復活,失而又得】(24,32節)的喜樂,好讓法利賽人明白神看重罪人悔改的心意:第一個是【牧人的故事】(4-7節)。在這個故事裡,【失去的羊】(6節)代表失喪的罪人,這隻羊知道自己已經迷路了,也知道周圍的環境非常危險,但卻不知道怎麼回去。而尋找迷羊的牧人,正是舊約中彌賽亞的形象(耶31:10-11)。他不但付出代價去尋找【失去的羊】也因為找到了而【歡歡喜喜】(5節)。古代的牧羊人通常結伴放羊(歌1:7)牧人【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4節)應該是請同伴把羊群領回家(5節)所以不必擔心。這個故事的重點,並不是說牧人不重視另外【九十九隻】羊,而是說那隻【失去的羊】更需要憐憫。牧人找到了迷羊,他的朋友就一同歡喜(6節)。同樣,當神得回祂所失去的,祂的朋友也應當一同快樂;而那些指責主耶穌與罪人來往的法利賽人,並不是神的真朋友。【不用悔改的義人】(7節)是諷刺那些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和文士】。神會為罪人的悔改歡喜,卻不會為看不見自己有罪的【義人】歡喜;這個故事中的失羊完全是被動的,並沒有【藉著悔改允許自己被找到】。但這並不是說罪人不必悔改,因為本章的比喻所表達的不是悔改的本質,而是罪人的悔改在神眼中的價值。第二個是【婦人的故事】(8-10節)在這個故事裡,失去的錢代表失喪的罪人。這塊錢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失落】(8節)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價值,一切都在乎主人的心意。【十塊錢】(8節)原文是【十個德拉克馬】是這位婦人的全部財產。德拉克馬(Drachma)是希臘銀幣,相當於羅馬銀幣得拿利烏(Denarius)【一塊錢】(8節)大約是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資(太20:2)。古時猶太人的房子通常沒有窗戶、或窗戶極小,地面由粗糙的石頭鋪成,石頭之間的縫隙很多,所以必須【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地找】(8節)。對這位婦人來說,每一塊錢都有重要的意義;對神來說,每個罪人都有祂的形象。雖然許多罪人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失落】也不知道自己有甚麼價值,但神卻不會輕看任何罪人(太5:45)。凡是祂所揀選的,祂都要【細細地找】(8節)直到找到為止。這個故事中的失錢完全是被動的,並沒有【藉著悔改允許自己被找到】。但這並不是說罪人不必悔改,因為本章的比喻所表達的不是悔改的本質,而是罪人的悔改在神眼中的價值。 思想:稅吏和罪人所以能蒙恩得救,因為他們是為了要【聽】神的道而去挨近耶穌。耶穌要我們明白即使世界上只有百分之一的罪人,基督也會付出十字架的代價。凡是祂所揀選的,祂都要【細細地找】直到找到為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要我們明白你是如何愛我們,甚至願意尋求拯救為我們付上生命,求主使我們明白你對我們的愛,更願意明白主你看重我們每個的價值。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1:39-56路加福音 1:39-56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39-45節是伊利莎白之歌,整體是一個交錯平行結構:(39節)【馬利亞起身,急忙往山地裡去】是要趕快去確認天使的話(36節)。順服不等於盲目,確認已經發生的神蹟,不等於沒有信心。(39節)【山地】指猶大山地。從拿撒勒到伊利莎白家,大約要走三,四天。(43節)【我主】這個稱號,顯示聖靈已經向伊利莎白啟示:馬利亞的孩子就是彌賽亞。伊利莎白從神那裡得到了極大的祝福,但在見到比她更加蒙福的馬利亞時(42節),卻沒有絲毫的嫉妒,反而是真誠的興奮和祝福(42節)。伊利莎白並沒有嫉妒神賜給馬利亞更大的福分,因為真正承認恩典的人,知道恩典既是白白得著的,也是自己不配的。46-56節是馬利亞之歌,被稱為【尊主頌】整體是一個交錯對稱的結構:每一句都有聖經根據(包括:詩篇,哈巴谷書,以賽亞書)可見馬利亞對聖經非常熟悉,經文從裡面湧流出來,這就是她對神話語的預備。雖然年輕的馬利亞憑信心單純地順服神,但卻不是個無知的女孩。而且一路都在反覆思想神的話語:51-53節的原文一連用了六個簡單過去時態,顯示馬利亞是在回顧過去神的作為;神在過去所做的,將來還要再做。神與人類的價值觀完全相反,祂要廢除【狂傲的】(51節)【有權柄的】(52節)和【富足的】(53節),抬舉【卑賤的】(52節)餵飽【飢餓的】(52節)。馬利亞是【有福】(48)的,她的順服,使自己成為神的旨意在地上的出口;但她也知道,這不是因為她自己的【能】或【配】而是神要照著定意成就自己的應許(55節)。她只是一位卑微的【使女】(48節),並且是一個需要【救主】(47節)的罪人;既不是神計畫中的核心,更不能取代彌賽亞。馬利亞在伊利莎白懷孕六個月時(36節)與她同住【約三個月,就回家去了】(56節)。此時施洗約翰即將出生,伊利莎白的家裡將會非常熱鬧(58節)。當眾人見證了伊利莎白的神蹟之後,只要伊利莎白一句話,就可以幫助馬利亞擺脫未婚先孕的困境。但希奇的是,馬利亞不但沒有留在那裡,也沒有請伊利莎白和撒迦利亞幫忙作證(65節),反而帶著三個月的身孕回家,獨自面對艱難的現實(太1:19 )。因為神藉著伊利莎白的見證,更堅固了馬利亞完全交託的信心。 思想:今日當我們面對神的工作旨意時,我們有否先預備自己被主使用,還是對神討價還價,讓我們藉著經文透過馬利亞預備好自己被神使用。深信神有祂的計劃,日子到了神就會作工。 祈禱: 親愛主,我們要相信祢的揀選,相信祢的應許,救贖,救恩與慈愛。求主使我們在祢的工作旨意時先帶著感恩的心,從讚美中領受主祢的旨意。阿們!

路加福音 7:18-35路加福音 7:18-35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18-28節是【施洗約翰的困惑】。施洗約翰此時已經被希律安提帕下在監裡(3:20)只能透過他的門徒來尋找耶穌(19節)。【這些事】(18節)就是主耶穌醫治百夫長的僕人,使拿因寡婦的兒子復活(1-17節)顯明神國的救恩已經臨到全地。【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19節)意思是【你到底是不是基督呢】?施洗約翰當然知道主耶穌是【神的兒子】他並不是懷疑主耶穌的身份,而是困惑基督的工作方式。施洗約翰一直在等候神的國度顯現,但他聽見基督施行的神蹟以後,反而失去了耐心。主耶穌已經開始工作一年多了,什麼時候才能填滿山窪,削平山岡呢(3:5)?甚麼時候才能揚淨禾場,焚燒糠秕呢(3:17)?在人看來,主耶穌似乎沒有任何計劃,對進度和方法也漫不經心,實在讓人著急。主耶穌一面讓約翰的兩個門徒等候,一面繼續自己的工作:【正當那時候,耶穌治好了許多有疾病的,受災患的,被惡鬼附著的;又開恩叫好些瞎子能看見】( 21節)。因為主耶穌的工作本身,就是對約翰最好的答案。施洗約翰不需要知道別的,只需要知道主耶穌是基督,因為主耶穌所行的正是先知以賽亞所預言的彌賽亞的使命:【瞎子看見】(22節;賽35:5)【瘸子行走】(22節;賽35:6)【長大麻風的潔淨】(22節;賽53:5)【聾人聽見】(22節;賽35:5) 【死人復活】(22節;賽26:19)【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22節;賽61:1)。最後,主耶穌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23節)。24-28節是主耶穌為施洗約翰作見證。施洗約翰的門徒離開以後,主耶穌在背後稱讚他(24節)。施洗約翰之前為主作見證(3:16-17)主耶穌在這裡為他作見證。【風吹動的蘆葦】(24節)容易折斷,象徵脆弱的人。【穿細軟衣服的人】(25節)代表肉體的享受。主耶穌的意思是說,約翰不是一個軟弱的人,也不是一個貪圖安逸享受的人。施洗約翰不只是【先知】(26)他的使命是為彌賽亞預備道路(27節),所以【比先知大多了】(26節)。【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大過約翰的】(28),因為施洗約翰是彌賽亞的先鋒。【然而神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28節),因為神國的百姓屬於享受救恩的時代,而施洗約翰屬於盼望救恩的時代。29-35節是【法利賽人的自負】。【眾百姓和稅吏】(29)都知道自己有罪,所以聽了施洗約翰的呼召,就【以神為義】(29節),承認神要求人悔改受洗是公義的。【律法師】(30節),指專心研究聖經和口傳律法的文士,他們大都是法利賽人。【這世代的人】(31節),指拒絕悔改的【法利賽人和律法師】(30)。【法利賽人和律法師】擅長律法的細枝末節,卻沒有抓住最重要的真理;他們研究律法的字句,卻不關心神的旨意。他們不肯接受【悔改的洗禮】既然拒絕悔改的呼召,也就與神國的救恩擦肩而過,【竟為自己廢棄了神的旨意】(30節)。(32節)【好像小孩坐在街市上】指小孩在街上玩遊戲【吹笛,跳舞】(32節)是婚禮遊戲,【舉哀,啼哭】(32節)是喪禮遊戲。自命不凡的【法利賽人和律法師】就像一個彆扭的孩子,既不願意玩婚禮的遊戲,也不肯玩喪禮的遊戲,對施洗約翰和主耶穌的信息都無動於衷。因為從法利賽人的眼光來看,只要不符合他們的教條,施洗約翰【不吃不喝】是錯,主耶穌【也吃也喝】也是錯。【施洗的約翰來,不吃餅,不喝酒】(33節)為食物,刻苦己心,呼籲悔改,讓自以為無罪的法利賽人很不高興,所以指責他【是被鬼附著的】(33節)。【人子來,也吃也喝】(34節),指主耶穌沒有定期禁食,並且與稅吏同席,讓自以為聖潔的法利賽人很不滿意,所以指責祂【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34節)。 思想:今天,我們也常常因為神的作為不符合自己的預期而困惑,抱怨,甚至因祂【跌倒】。人若用世界的智慧去衡量基督的方法,永遠都是一個謎;人若用世界的方法去做主的工作,永遠無法蒙神悅納。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藉著神蹟奇事讓我們明白主祢的權柄,或許我們好期望按照自我的意願成就,但祢要更藉著主的生命讓我們明白神的旨意與計劃。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