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19:1-10

路加福音 19:1-1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十九1-10的主題是【耶穌尋找失喪的人】;【撒該】(2節)是希伯來文名字【薩改】(拉2:9)的希臘文形式,意思是【純淨】。撒該是【稅吏長】(2節)可能是替羅馬帝國在耶利哥收稅的稅務總承包商。稅吏是被猶太人憎惡的罪人,稅吏長更是百姓眼中的罪魁禍首。但在主耶穌的眼中,他卻能成為一個【純淨】的人。耶利哥是個富庶的城鎮,又扼守交通要道,稅源豐富,所以稅吏長撒該【是個財主】(2節)。但財富並沒有使撒該感到快樂,也不能讓他對前途有把握,反而讓他被人鄙視,不受歡迎,沒有人願意給他讓路【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見】( 3節)。以色列的【桑樹】(4節)高達20多米,但樹幹分叉的地方比較低,所以很容易爬上去。有錢有勢的撒該不顧體面,在眾人必經的大道旁【爬上桑樹】(4節),顯示他迫切地想【要看耶穌是怎樣的人】(3節)。主耶穌還沒和撒該談過話,就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撒該看到素不相識的耶穌竟然能喊出他的名字,不由得驚呆了【就急忙下來,歡歡喜喜地接待耶穌】(6節)。結果,他不但在家裡接待耶穌為客,也在心裡接待耶穌為【主】(8節)。眾人私下議論:【祂竟到罪人家裡去住宿】(7節)顯示他們對主耶穌的這個決定很不以為然。撒該主動說:【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8節),表示他已經真心接受耶穌為主,不再被金錢捆綁,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主耶穌並沒有挑戰他,讓他變賣一切所有的(18:22)。【我若訛詐了誰】(8節),指稅吏常常故意高估別人的收入,從中牟利。律法規定,虧負別人的錢財,只需要賠償原數另加五分之一(利6:5;民5:7)。撒該說:【我若拿詐了誰,就還他四倍】(8節),顯示他的認罪並沒有輕描淡寫、避重就輕,而是當眾承認,自己過去的行為其實就是偷竊。【今天救恩到了這家】(9節),這句話回答了之前門徒的問題:【這樣,誰能得救呢】(18:26)。【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9節)顯示撒該的信心,已經使他成為亞伯拉罕的真正子孫,得著了神白白的救恩。主耶穌在即將進入耶路撒冷之前(11節),在耶利哥宣告了自己的使命:【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10節);【失喪的人】(10節)原文又被譯為【滅亡】(13:3)【失去】(15:4)【失落】(15:8)。一件東西的失落,就是離開了該在的位置,流失到一個錯誤的地方;被找到以後,就應被放回原處。一個人的【失喪】就是離開了神;被【尋找,拯救】以後,就應當回到本來站的地位,恢復到神起初創造的榮耀旨意裡。 思想: 無論是耶利哥城外的瞎子(18:35)或耶利哥城裡的撒該(2節),都是承認自己敗壞的人。我們若能承認自己的敗壞和救贖的需要,就是蒙恩的開始,因為主耶穌將會主動靠近我們【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私愛,更感謝的尋找,拯救,是你的主動,更是你的憐憫,能讓我們的生命得愛與心靈的滿足。求主使我們每日都謙卑返到你的面前。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19:28-48路加福音 19:28-4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十九28-44的主題是【耶穌進入耶路撒冷】;【耶穌說完了這話,就在前面走,上耶路撒冷去】(28節)表明祂完成了在地上的傳道事工,最後的使命乃是到耶路撒冷去上十字架,成就神所命定的救贖大工。主耶穌在伯法其說:【你們往對面村子裡去】(30節)就是要門徒到伯大尼去。主耶穌和門徒當天晚上出城往伯大尼住宿可以順便把驢駒歸還主人。【主要用它】(31節)這句話可能是主耶穌預先與他們安排好的一個口令。伯法其距離耶路撒冷大約兩公里,其實並不需要騎驢子。但主耶穌刻意安排了一個神國之王的入城儀式,目的是要向百姓公開表明自己的身分。(35節),是用衣服代替鞍子。主耶穌坐在衣服上面,代表彌賽亞君王的榮耀。【眾人把衣服鋪在路上】(36節)是向彌賽亞君王表示效忠致敬(王下9:13)。此時逾越節將到,有極多的人從各地前來耶路撒冷過節。眾門徒【都歡樂起來,大聲讚美神】(37節),是因為他們想起了先知撒迦利亞對彌賽亞君王的預言 (亞九9)。但他們所不知道的是,主耶穌進了城,還要上十字架。(38節)【奉主名來的王是應當稱頌的】這個頌詞原是詩118:26向朝聖者祝福的話,這裡是對彌賽亞的稱頌。眾人稱耶穌為【奉主名來的王】(38節)法利賽人稱耶穌為【夫子】(39節),表示他們仍不肯承認耶穌是彌賽亞。 (40節)指律法規定,該作見證的人若是【不把所看見的,所知道的說出來,這就是罪;他要擔當他的罪孽】(利5:1)。【這些石頭必要被呼叫起來】(40節)是諺語(哈二11)意思是【這些石頭就要代替他們作見證】。主後70年羅馬軍隊攻陷耶路撒冷,甚至拆毀聖殿石頭(43-44節),可以說是這些石頭向他們呼叫,見證他們頑梗的罪。41-44節只有《路加福音》有記載。神國之王入城儀式的高潮,竟然是主耶穌為耶路撒冷【哀哭】(41節),與群眾的歡樂形成對比(37-38節)。人所看見的是神國即將顯現,主所看見的卻是耶路撒冷因拒絕救主而將要被毀。 (42節)是雙關語,因為【耶路撒冷】意思是【平安的訓誨】(來7:2)。但那些身處平安之城中的人,卻不知道關係自己平安的事,他們即將因為棄絕神國之王,遭遇可怕的災難(43-44節)。【日子將到】(43節)指主後66-73年爆發了第一次猶太戰爭(First Jewish–Roman War)猶太百姓起來反抗羅馬帝國的統治。主後七十年,羅馬王子提多圍城七個月,攻陷耶路撒冷,聖殿被毀。主耶穌進入耶路撒冷,正是百姓接受基督為王、與神恢復平安的時候,但許多人卻剛硬地拒絕了神的眷顧,結果只能悲慘地自食其果。(45節)【耶穌進了殿,趕出裡頭做買賣的人】不是在主耶穌進城的當天,而是在第二天。主耶穌的行動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我的殿必作禱告的殿】( 46節)是引自賽56:7;【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46節)是引自耶7:11。【耶穌天天在殿裡教訓人】(47節)成全了祂十二歲的時候【坐在教師中間】(2:46)的光景。那時【凡聽見祂的,都希奇祂的聰明和祂的應對】(2:47);現在,【百姓都側耳聽祂】(48節)但他們的領袖卻【都想要殺祂】 (47節)。 思想: 今天,騎著驢謙卑的主耶穌帶領我們,也是【在前面走】。我們的前面無論是甘,苦,是耶路撒冷,或地極,主都會為我們領路,我們都可以安心地跟隨。 祈禱:親愛主,是你的謙卑讓我們生命能向前走,是你的同在使我們有方向,求主引導我們,走在主你的旨意,更走在你同在中。阿們!

路加福音 15:1-10路加福音 15:1-1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本章的主題是【失而復得的比喻】(15:1-32)【眾稅吏和罪人】(1節)稅吏指幫助羅馬侵略者收稅的人,罪人指不能遵守律法的人,他們都被法利賽人和百姓所鄙視,但仍【都挨近耶穌,要聽祂講道】(1節)。在自以為敬虔的【法利賽人和文士】(2節)看來【眾稅吏和罪人】在神面前毫無價值,對他們不需要同情和體卹,所以無法忍受主耶穌竟然【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2節)。本章的三個故事,都是講給【法利賽人和文士】聽的。【比喻】(3節)原文是單數,顯示本章的三個故事,其實是同一個比喻的三個面向。這個比喻的重點,並不是人該怎樣悔改,也不是福音的全部,而是表達神對罪人【死而復活,失而又得】(24,32節)的喜樂,好讓法利賽人明白神看重罪人悔改的心意:第一個是【牧人的故事】(4-7節)。在這個故事裡,【失去的羊】(6節)代表失喪的罪人,這隻羊知道自己已經迷路了,也知道周圍的環境非常危險,但卻不知道怎麼回去。而尋找迷羊的牧人,正是舊約中彌賽亞的形象(耶31:10-11)。他不但付出代價去尋找【失去的羊】也因為找到了而【歡歡喜喜】(5節)。古代的牧羊人通常結伴放羊(歌1:7)牧人【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4節)應該是請同伴把羊群領回家(5節)所以不必擔心。這個故事的重點,並不是說牧人不重視另外【九十九隻】羊,而是說那隻【失去的羊】更需要憐憫。牧人找到了迷羊,他的朋友就一同歡喜(6節)。同樣,當神得回祂所失去的,祂的朋友也應當一同快樂;而那些指責主耶穌與罪人來往的法利賽人,並不是神的真朋友。【不用悔改的義人】(7節)是諷刺那些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和文士】。神會為罪人的悔改歡喜,卻不會為看不見自己有罪的【義人】歡喜;這個故事中的失羊完全是被動的,並沒有【藉著悔改允許自己被找到】。但這並不是說罪人不必悔改,因為本章的比喻所表達的不是悔改的本質,而是罪人的悔改在神眼中的價值。第二個是【婦人的故事】(8-10節)在這個故事裡,失去的錢代表失喪的罪人。這塊錢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失落】(8節)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價值,一切都在乎主人的心意。【十塊錢】(8節)原文是【十個德拉克馬】是這位婦人的全部財產。德拉克馬(Drachma)是希臘銀幣,相當於羅馬銀幣得拿利烏(Denarius)【一塊錢】(8節)大約是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資(太20:2)。古時猶太人的房子通常沒有窗戶、或窗戶極小,地面由粗糙的石頭鋪成,石頭之間的縫隙很多,所以必須【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地找】(8節)。對這位婦人來說,每一塊錢都有重要的意義;對神來說,每個罪人都有祂的形象。雖然許多罪人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失落】也不知道自己有甚麼價值,但神卻不會輕看任何罪人(太5:45)。凡是祂所揀選的,祂都要【細細地找】(8節)直到找到為止。這個故事中的失錢完全是被動的,並沒有【藉著悔改允許自己被找到】。但這並不是說罪人不必悔改,因為本章的比喻所表達的不是悔改的本質,而是罪人的悔改在神眼中的價值。 思想:稅吏和罪人所以能蒙恩得救,因為他們是為了要【聽】神的道而去挨近耶穌。耶穌要我們明白即使世界上只有百分之一的罪人,基督也會付出十字架的代價。凡是祂所揀選的,祂都要【細細地找】直到找到為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要我們明白你是如何愛我們,甚至願意尋求拯救為我們付上生命,求主使我們明白你對我們的愛,更願意明白主你看重我們每個的價值。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