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20:27-44

路加福音 20:27-44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撒都該人】(27節)大多是祭司和貴族,是政治上的既得利益者,所以接受希臘化思想與羅馬帝國妥協,是猶太教中的【理性主義者】。【人若有妻無子就死了,他兄弟當娶他的妻,為哥哥生子立後】(28節)這是律法的要求(申25:5-6)表明神要讓人永遠在祂面前蒙記念,讓神所賜的產業在選民中永遠存留下來。【當復活的時候,她是哪一個的妻子呢】(33節)這是想用神學難題來陷害耶穌。28-33節這個極端的問題並非為了誠心探討,而是要挑戰復活的信仰(27節)。撒都該人的眼光是屬地的,行事為人只憑眼見,自然無法想像復活之後從未見過的屬天光景。(34節)【這世界】是短暫的,屬地的,有死亡的,臥在撒但的手下(約壹5:19)。(35節)【那世界】是永恆的,屬天的,沒有死亡的,是神掌權的國度。這是兩個性質不同的世界,不能用【這世界】的觀念去理解【那世界】。人若根據【這世界】的情形去推斷【那世界】自然無法認識屬天的事。【他們不能再死,和天使一樣】(36節)不需要藉著生兒育女來延續生命,所以【也不娶也不嫁】(35節) 。主耶穌特地提到【天使】是因為撒都該人不相信天使。凡是復活後進入【那世界】的人,都要被稱為【神的兒子】(36節),因為只有【神的兒子】才能活在【那世界】裡。既然撒都該人只接受摩西五經,並且認為摩西沒有教導過復活,主耶穌就用摩西五經作為依據。【主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37節)這是引用神親自向摩西發表的自我啟示(出3:6)。既然神是永恆不變的神,祂若把【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放在自己的名字裡,怎麼會任憑他們死亡,使自己的名和死亡聯合呢?因此,神必將叫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復活,所以說:【神原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因為在祂那裡,人都是活的】(38節)。【文士】(39節)都是熟悉律法的法利賽人,他們相信復活,並不贊成撒都該人的神學觀點,所以稱讚主耶穌【說得好】(39節)。雖然文士們恭維耶穌(39節)但主耶穌並沒有放過他們,而是進一步挑戰他們:【人怎麼說基督是大衛的子孫呢】(41節)。(42節)【主對我主說】是引自大衛的詩篇111:1。第一個【主】是指神,第二個【我主】是指彌賽亞基督。法利賽人根據先知字面上的預言,知道那要來的基督是【大衛的子孫】所以狹隘地以為彌賽亞只是另一個大衛,帶領以色列復國的政治領袖。但大衛自己卻在靈裡看到,他那位將成為彌賽亞的子孫具有神性,所以稱祂為【我主】。法利賽人無法明白這一點,所以也不明白彌賽亞的身份比大衛大得多。面對主耶穌的挑戰,文士們啞口無言。主耶穌進入耶路撒冷以後的一連串辯論,以祂的全勝而告終。從此以後,主耶穌不再與猶太領袖辯論,而是直接教導群眾。 思想:猶太領袖們只顧與主耶穌辯論律法字句,卻完全忽略了他們所盼望等候的那位【基督】所以主耶穌要把眾人的注意力帶回基督身上,因為世人最重要的問題,乃是對基督的認識,惟有基督是一切問題的答案,我們又有否將生命注意在基督上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樂意啟示你自己,讓我們的生命不只能夠認識你-耶穌,更認識主基督,充滿著拯救,更充滿著權能,為我們掌權;讓我們生命更認識你,信靠你。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5:1-11路加福音 5:1-11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1-11節的主題是【耶穌揀選漁夫作門徒】呼召一般人跟隨祂。整體是交錯對稱的結構: (1節)【革尼撒勒湖】是【加利利海】。加利利海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位於海平面以下213公尺的裂谷中,是全世界海拔最低的淡水湖。另外三卷福音書的猶太作者都按猶太傳統把這個淡水湖稱為【海】,只有外邦人路加把它叫作【湖】。加利利海周圍群山環抱,來自黑門山的約旦河從北流入,向南流出,捕魚業非常發達。【眾人擁擠祂,要聽神的道】(1節)雖然他們的身體不需要醫治,但心靈卻需要。 (2節)顯示此時正是上午,漁夫們剛結束昨晚的工作不久。(3節)【西門】是使徒彼得,他是個漁夫,也是一位船主,船上有幾名僱工。他已經在約旦河附近見過主耶穌(約1:40-42)後來回到加利利繼續捕魚。【從船上教訓眾人】(3節)是可以避開人群的擁擠,也可以讓更多的人聽見。主耶穌不只是講道,也沒有忘記彼得的工作;祂不但用話語教導人,也把人帶到【水深之處】(4節)經歷祂,讓我們在自以為最有把握的專業領域,脫離自己的學問,經驗和眼見,從裡面真正認識祂是主。【夫子ἐπιστάτης】(5節)意思是【師父,有權柄的人】原文只在《路加福音》中出現7次(5:5;8:24×2,45;9:33,49;17:13)專門用來稱呼主耶穌。而本書中的另一個【夫子 διδάσκαλος】(3:12)意思是【教師】(2:46)也就是猶太人所說的【拉比】(太23:8)。加利利湖捕魚的最好時機是晚上,而熟悉這片水域的捕魚專家彼得【整夜勞力】(5節)卻在最適合捕魚的時候一無所獲,有甚麼理由聽從一個木匠的外行人建議呢?但彼得仍願意【遵從】(5節)耶穌的話下網,表示他已經感受到主耶穌話語裡的權柄。順服就是可能不一定同意,但卻願意放下自己,聽從權柄。【他們下了網】(6節)指拖網或圍網;順服的結果大大出乎了漁夫們的意料,他們【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6節)最後【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沉下去】(7節) 。本書原來一直稱使徒彼得為【西門】(3節)現在卻稱他為【西門.彼得】(8節)代表他生命已經改變了。這個神蹟發生在彼得的專業領域,所以他立刻認出這是一個神蹟。因此,彼得在下網之前稱主耶穌為【夫子】(5節)如今他卻稱祂為【主】(8節)。所以彼得的反應不是為恩典和成功而興奮,而是戰兢【俯伏在耶穌膝前】(8節)。 (9節)原文是【都驚訝所打的魚】。主耶穌安慰彼得:【不要怕】【你要得人了】(10節)這是主在恩典裡的呼召。彼得看見了自己的不配,所以他的反應是【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8節)。但主來是為了呼召不配的罪人從事真正有意義的工作;為神得著祂所要得著的人。因此,主耶穌要把不敢靠近自己的西門(8節)帶成最親密的門徒,把屢屢失敗的彼得(9:33)帶成教會的領袖,將人帶進神的國度裡。這些人【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11節)因為他們已經真實地經歷了主,認識了主。他們在職業生涯中所見過最大的成功,與那成功恩典的源頭相比,已經無關緊要了;所以他們撇下了屬地的所有,為要得著屬天的豐富。 思想:每一個蒙召跟隨主的人,都是自覺不配的人。神要讓我們看見自己的軟弱無助,不是要讓我們停留在【自己責備自己】的消極光景裡,而是要領我們進入積極的恩典之中,從今以後不再指著自己誇口,而是單單【指著主誇口】為主作工。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的呼召,使我們能夠跟隨祢,更為祢作工;從前真沒有想到,或許只會為自我的生活拼搏,但主祢的出現要帶我們生命有真正的價值與意義。願我們一生都跟隨主祢。阿們!

路加福音 4:31-44路加福音 4:31-44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迦百農】(31節)是彼得的家(38節),位於加利利海的北岸,這裡有貿易稅關(太9:9)。主耶穌不但【在安息日教訓眾人】(31節)而且在安息日醫病趕鬼。《路加福音》共有五處提到在安息日醫病趕鬼(4:35,38-39;6:7;1314;14:3)。【他們很希奇祂的教訓】(32節)是【因為祂的話裡有權柄】。主耶穌能叫人在祂的話語中感受到神的權柄,因而對神產生敬畏和順服的心。所以人們聽出【祂的話裡有權柄】。一個【被污鬼的精氣附著】(33節)的人竟然能【在會堂裡】(33節)敬拜神,卻沒有任何不協調的感覺,直到遇見了主耶穌。污鬼雖然認識主耶穌基督是【神的聖者】(34節)也就是神的兒子(1:35;可1:24;約6:69)卻拒絕接受祂作主。污鬼先自稱【我們】(34節)後來自稱【我】(34節)可能那人裡面有許多污鬼,由其中一個污鬼代表說話。(35節)【不要作聲】意思是【閉嘴】;雖然污鬼所說的並沒有錯,但主耶穌卻拒絕接受邪靈為祂作見證。因為見證的源頭若不是出於神,再真實也不能使榮耀歸於神;不但不能把人領到神面前,反而會迷惑人,混亂主的所是和所作,模糊神與鬼的界線,甚至使人接受鬼的作為;毀謗主耶穌是【靠著鬼王趕鬼】(可3:22)。(36節)這是什麼道理呢】原文是【這是什麼話呢】指出主耶穌的話語裡帶著權柄,所以趕鬼並不責備污鬼(35節)。(38節)【西門】是希伯來文【西緬】的希臘文形式,意思是【聽見】。【彼得】是主耶穌給他的希臘文名字(6:14)意思是【石頭】 (約一42)。三卷對觀福音書都提及【熱病】(38節)但只有路加用醫學術語來描述這熱病【甚重】(38節)。【斥責】(39,41節)原文與【責備】(35節)是同一個詞,顯示這病的背後可能有屬靈的原因。主耶穌到地上來,就是要用神的能力醫治人的屬靈疾病,讓神的百姓可以起來服事。一般人長期發燒以後,熱退了人也會很虛弱,需要時間恢復。但西門的岳母卻在安息日【立刻起來服事他們】(39節)顯示主耶穌的醫治是立刻的,徹底的,使人進入神所賜的真正安息。(40節)【日落的時候】安息日就結束了,猶太人才可以走遠路,所以周圍的群眾都聚集前來尋求醫治。他們在安息日得不到的安息,到主面前卻能得著。日落後步行就能走到迦百農的城鎮,【凡有病人的,不論害什麼病,都帶到耶穌那裡】(40節)表明這些人來到耶穌面前,只是為了醫病趕鬼,並不是想聽道:只是為了解決人的需要,而不是來尋求神;只想脫離的是外邦的統治,並不是想脫離自己的罪。但主耶穌卻毫無分別地【按手在他們各人身上,醫好他們】(40節)。但主耶穌卻拒絕留在迦百農,既沒有深入耕耘,鞏固基地,也沒有趁熱打鐵,迅速倍增,反而【在別城傳神國的福音】(43節)【在加利利的各會堂傳道】(44節)。 思想:主耶穌一開始傳道,就顛覆了我們許多的想法:祂沒有用神蹟證明自己就是彌賽亞,沒有苦口婆心地勸說拿撒勒人悔改,沒有利用靈界的見證傳揚福音吸引群眾;因為主耶穌的服事不是根據人的需要,而是按照神的旨意。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生命的服事,是主祢親手作工進入人的需要,但主祢更看重的不只是我們的需要,而是神的旨意,求主同樣教導我們活出主旨意的生命。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