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20:19-26

路加福音 20:19-26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文士和祭司長看出這比喻是指著他們所說的】(19節)卻沒有悔改的心,反而定意捉拿耶穌,設計陷害耶穌。【夫子,我們曉得你所講所傳都是正道,也不取人的外貌,乃是誠誠實實傳神的道】(21節)這句恭維的話,一面說出主耶穌的生活見證無懈可擊,一面也說出這些人對主的認識僅限於外表。【我們納稅給凱撒,可以不可以】(22節)這是想用政治難題來陷害耶穌。主耶穌如果說可以,法利賽人就會向猶太人宣告祂背叛神的國度,而且會得罪激進的奮銳黨人;如果說不可以,撒都該人就會向羅馬巡撫控告祂謀反。【稅】原文指【人頭稅】在羅馬帝國直接管轄的省分,凡是男人在十四歲以上,女人在十二歲以上,至六十五歲為止,每個人每年都要繳納人頭稅。【凱撒】是羅馬皇帝的稱號,代表羅馬帝國;由於羅馬帝國向猶太人強行徵稅,曾經激起過奮銳黨人的起義,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政治問題,尤其是在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擁入耶路撒冷的逾越節期間。【耶穌看見他們的詭詐】(23節);當時在猶太地通行三種銀幣:羅馬銀幣得拿利烏(Denarius)希臘銀幣徳拉克馬(Drachma)和推羅銀幣舍客勒(Shelkel)。【銀錢】(24節)原文是【得拿利烏Denarius】,也就是【上稅的錢】(太22:19)上面刻有羅馬皇帝凱撒的肖像,並用拉丁文刻著凱撒的字號。對於神的國度和地上國度的關係,主耶穌的教導是:【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神的物當歸給神】(25節):【凱撒】代表羅馬政權。在一切【凱撒】的權柄之上,是神的權柄。即使是不合理的稅收,不廉潔的政府,若是沒有神的允許,也不會臨到神百姓的身上。因此,神國的百姓可以安心寄居在異教的政權之下,按著地上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原文意思是【凱撒的物當歸還凱撒】。一方面【因為祂是神的用人,是與你有益的】(羅13:4)百姓享受羅馬帝國所維持的法律秩序和和平環境,繳稅是償還維持秩序的成本。另一方面,一切不屬神的,神絕對不要,屬地的不能與屬天的混合在一起。神要建立的是神國,內容,方法,權柄都必須是屬天的。【神的物當歸給神】人的生命是屬神的,榮耀是屬神的。一切屬神的,神絕不允許被侵奪;當屬地的權柄越過界限,侵犯到更高的屬天的權柄時,神國子民便要【順從神,不順從人】(徒5:29)這是應當的。 思想: 我們要謹慎,當我們決定【順從神,不順從人】之前,請先省察自己,如果自己對神在聖經裡明顯的旨意都達不到那樣愛慕,敬畏和殷勤遵守的地步,恐怕【順從神,不順從人】只是我們自己不願意順服的藉口,將來經不住神的審判。 祈禱:親愛主,是你讓我們生命走在正路中,更引導我們走在義路上,求主每日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懂得走在主你的心意道路中,使我們不走差。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15:1-10路加福音 15:1-1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本章的主題是【失而復得的比喻】(15:1-32)【眾稅吏和罪人】(1節)稅吏指幫助羅馬侵略者收稅的人,罪人指不能遵守律法的人,他們都被法利賽人和百姓所鄙視,但仍【都挨近耶穌,要聽祂講道】(1節)。在自以為敬虔的【法利賽人和文士】(2節)看來【眾稅吏和罪人】在神面前毫無價值,對他們不需要同情和體卹,所以無法忍受主耶穌竟然【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2節)。本章的三個故事,都是講給【法利賽人和文士】聽的。【比喻】(3節)原文是單數,顯示本章的三個故事,其實是同一個比喻的三個面向。這個比喻的重點,並不是人該怎樣悔改,也不是福音的全部,而是表達神對罪人【死而復活,失而又得】(24,32節)的喜樂,好讓法利賽人明白神看重罪人悔改的心意:第一個是【牧人的故事】(4-7節)。在這個故事裡,【失去的羊】(6節)代表失喪的罪人,這隻羊知道自己已經迷路了,也知道周圍的環境非常危險,但卻不知道怎麼回去。而尋找迷羊的牧人,正是舊約中彌賽亞的形象(耶31:10-11)。他不但付出代價去尋找【失去的羊】也因為找到了而【歡歡喜喜】(5節)。古代的牧羊人通常結伴放羊(歌1:7)牧人【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4節)應該是請同伴把羊群領回家(5節)所以不必擔心。這個故事的重點,並不是說牧人不重視另外【九十九隻】羊,而是說那隻【失去的羊】更需要憐憫。牧人找到了迷羊,他的朋友就一同歡喜(6節)。同樣,當神得回祂所失去的,祂的朋友也應當一同快樂;而那些指責主耶穌與罪人來往的法利賽人,並不是神的真朋友。【不用悔改的義人】(7節)是諷刺那些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和文士】。神會為罪人的悔改歡喜,卻不會為看不見自己有罪的【義人】歡喜;這個故事中的失羊完全是被動的,並沒有【藉著悔改允許自己被找到】。但這並不是說罪人不必悔改,因為本章的比喻所表達的不是悔改的本質,而是罪人的悔改在神眼中的價值。第二個是【婦人的故事】(8-10節)在這個故事裡,失去的錢代表失喪的罪人。這塊錢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失落】(8節)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價值,一切都在乎主人的心意。【十塊錢】(8節)原文是【十個德拉克馬】是這位婦人的全部財產。德拉克馬(Drachma)是希臘銀幣,相當於羅馬銀幣得拿利烏(Denarius)【一塊錢】(8節)大約是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資(太20:2)。古時猶太人的房子通常沒有窗戶、或窗戶極小,地面由粗糙的石頭鋪成,石頭之間的縫隙很多,所以必須【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地找】(8節)。對這位婦人來說,每一塊錢都有重要的意義;對神來說,每個罪人都有祂的形象。雖然許多罪人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失落】也不知道自己有甚麼價值,但神卻不會輕看任何罪人(太5:45)。凡是祂所揀選的,祂都要【細細地找】(8節)直到找到為止。這個故事中的失錢完全是被動的,並沒有【藉著悔改允許自己被找到】。但這並不是說罪人不必悔改,因為本章的比喻所表達的不是悔改的本質,而是罪人的悔改在神眼中的價值。 思想:稅吏和罪人所以能蒙恩得救,因為他們是為了要【聽】神的道而去挨近耶穌。耶穌要我們明白即使世界上只有百分之一的罪人,基督也會付出十字架的代價。凡是祂所揀選的,祂都要【細細地找】直到找到為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要我們明白你是如何愛我們,甚至願意尋求拯救為我們付上生命,求主使我們明白你對我們的愛,更願意明白主你看重我們每個的價值。阿們!

路加福音 11:14-28路加福音 11:14-2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14-54節是【耶穌應對質疑】 14-16節是【耶穌被質疑】主耶穌剛剛【趕出一個叫人啞巴的鬼】(14節)這正是彌賽亞的標誌性神蹟(賽35:6)。但有人還要再求一個【從天上來的神蹟】(16節)以證明祂的確是從神來的基督。這些人的目的只是【試探耶穌】(16節),不知不覺地成了魔鬼的工具。17-23節是【反駁文士】【凡一國自相紛爭,就成為荒場】(17節)指耶穌若是藉著鬼王趕鬼,說明鬼王的國度發生了內戰,並不能長久。法利賽人也趕鬼,他們自以為是靠神趕鬼,卻批評主耶穌是靠鬼王趕鬼。【他們要斷定你們的是非】(19節)指法利賽人質疑耶穌,就是審判自己。【神的國】(20節)就是神施行權柄的範圍。主耶穌是【靠著神的大能趕鬼】(20節)也就是把神的國帶到地上,表示【神的國】勝過了撒但的國。(21節)【壯士】比喻撒但【自己的住宅】(21節)比喻撒但的國度。(22節)【勝過他,奪去他所倚靠的盔甲兵器】引自賽49:25比喻主耶穌將在十字架上打破撒但的頭(創3:15)敗壞了牠擄掠人的能力。【又分了他的贓物】(22節)引自賽53:12【不與我相合的,就是敵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23節)這是主耶穌向旁觀百姓的呼籲。24-26節是【反駁法利賽人】;【污鬼】(24節)就是邪靈,他們可能以水為住處,若不附在別的物體上,在乾地上就不得安息。【另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26節)表示這人被撒但完全控制。他們趕鬼的果效只是暫時的【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 26節):個人若是只注意道德行為的改進【打掃乾淨】(25節)內心,因為他們自以為道德高尚,不覺得自己有罪,所以鬼住在自以為義的【好人】裡面比較安全。猶太教也像這個被暫時趕鬼的人,在被擄巴比倫之前,百姓被拜偶像之鬼轄制;被擄回歸之後,百姓不再敬拜偶像,屋子已經【打掃乾淨,修飾好了】(25節),但卻拒絕接受基督以致家中空虛, 將來那污鬼會【另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這個女人的話,表明她承認主耶穌是彌賽亞,因為猶太婦女都盼望被神使用成為彌賽亞的母親。但是,神國裡的關係並不是血緣的關係,而是屬靈的關係。福音並非只賜給以色列人,而是賜給所有信靠基督的人。主耶穌並未否定馬利亞是有福的,但若只是作主耶穌的肉身母親,【卻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28節)。 思想:在基本的真理上,一個人不是站在神這邊,就是站在撒但一邊,沒有中間的立場。因此,對於主耶穌的身分和能力來源,每個人都要選定立場,沒有人能作壁上觀。經文讓我們明白不在乎身份地位而是【卻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28節)的關係中。 祈禱:主耶穌,感謝祢為我們勝過仇敵,但更要我們注意的不只你的能力,而時與你的關係;求主幫助我們每日都樂意聽你的話,遵行你的話。阿們!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