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22:63-71

路加福音 22:63-71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你是先知,告訴我們打你的是誰】(64節),這是看守們對主耶穌的諷刺。但他們這樣的無知和悖逆,正是主耶穌為他們上十字架的原因。【辱罵】(65節)原文在本書中也被譯為【褻瀆】(12:10)是雙關語。他們敢於百般【辱罵】神的兒子,因為不知道自己是在【褻瀆聖靈】(12:10)。猶太公會不能在晚上舉行合法的會議(密西拿Mishnah Sanhedrin 4 : 1)所以【天一亮,民間的眾長老連祭司長帶文士都聚會】(66節)要趕快定耶穌死罪。《路加福音》省略了夜間的審訊過程(太26:59-66;可14:55-59;約18:12-14,19-23)只記錄了白天的審訊。【公會】(66節)指猶太公會(Great Sanhedrin)是由71位猶太長老組成的宗教立法議會和最高法院;審判死刑案件時,必須由至少23人構成有效的法定人數(密西拿Mishnah Sanhedrin 4 : 1)。當時,公會由撒都該人的大祭司擔任主席(Nasi)法利賽人的聖拉比(Tannaim)擔任首席大法官(Av Beit Din),另外69名成員由以下三類人組成。【長老】是民間的領袖,族長。【祭司長】是祭司的族長或高級祭司(拉8:24)大都是撒都該人。【文士】是精通舊約聖經和口傳律法的人,他們大多是法利賽人。公會的審問者問耶穌是不是【基督】(67節)主的回答是:【我若告訴你們,你們也不信;我若問你們,你們也不回答】(67-68)。這兩句話引自哈1:5和賽41:28意思是說:這些猶太領袖其實並不明白甚麼是【基督】說了他們也不能明白,因為他們始終認定【基督】只是一位政治領袖(23:2)。【從今以後,人子要坐在神權能的右邊】(69節)引自詩110:1【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這句話其實是說:基督不只是猶太領袖所以為的政治彌賽亞,更是神的兒子。公會以為自己在審判耶穌,殊不知耶穌才是要在神右邊審判他們的那位【人子】(但7:13)!審問者當然明白詩110:1的意思,所以追問:【這樣,你是神的兒子嗎】(70節)。主耶穌回答說:【你們所說的是】(70節)這其實是用他們自己的話定了他們的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 (約3:18)。【何必再用見證呢】(71節)這句話表明猶太公會已經作出了判決,但這個判決是不合法的,因為根據猶太口傳律法,死刑案件只能在白天審訊,並且要等到審訊後的次日才能作出定罪的判決(密西拿Mishnah Sanhedrin 4 : 1)。猶太公會定耶穌的罪,並不是因為祂【是】(70節)神的兒子,而是因為祂【親口所說】(71節)是神的兒子。他們根本不想證明祂究竟是不是神的兒子,只不過要找一個定罪的藉口。 思想:人只有無知的時候,才會無畏。今天,許多人同樣大有勇氣,他們敢於抵擋真神,敢於漠視聖經,敢於輕看永生,但願我們不要得著這樣的勇氣。而是願意在眾人面前宣認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的勇氣。 祈禱:親愛主,我們感謝願意擔當我們的罪,更為我們被受審判,你是無罪的主,但為我們成為罪,願我們一生都不忘恩,更願勇敢見證耶穌是主。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24:13-35路加福音 24:13-35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以馬忤斯】(13)意思是【溫泉】位於耶路撒冷的西面。【二十五里】(13節)需要走三個小時。(14節)【彼此談論所遇見的這一切事】指主耶穌的受難和復活。對於耶穌的死,他們十分確信;但對於耶穌的復活,他們卻非常迷茫。此時,十一門徒都還在耶路撒冷(33節),這兩位門徒卻獨自離開了,可見他們的情緒是何等低落沮喪,但主耶穌卻【親自就近他們,和他們同行】(15節) 。【他們的眼睛迷糊了】(16節)原文是被動式,指他們的視力受到了外界的干擾,可能是因為暮色將近,可能是因為面向夕陽(29節)所以竟然【不認識祂】(16節)。這兩位門徒都很愛主,所以因為主的受死而【臉上帶著愁容】(17節)卻不能因為主的復活而歡欣喜樂。主耶穌明知故問:【你們走路彼此談論的是什麼事呢】(19節)?祂總是善於啟發靈裡【遲鈍】(25節)的人。這兩位門徒知道主耶穌【是先知】(19節)【說話行事都有大能】(19節)。他們也沒有把主耶穌被【釘十字架】(20節)歸咎於羅馬人,而是歸罪於【祭司長和我們的官府】(20節)。但他們對主的認識,最終停留在眼見的事實,始終拒絕相信祂的復活。【我們素來所盼望、要贖以色列民的就是祂】(21節)顯示這兩位門徒心目中的主耶穌,仍然是拯救以色列民脫離羅馬帝國的政治彌賽亞;他們所盼望的,是立刻【復興以色列國】的基督,而不是先受害,再進入榮耀的基督(26節)。【我們素來所盼望】原文是過去式,表示他們已經失去了盼望,覺得自己所信的成了泡影。【這事成就,現在已經三天了】(21節)這是用門徒自己的口說出他們的【遲鈍】,因為他們竟然不能因此想到主耶穌一再預言的【第三日復活】(9:22;18:33)。【我們的幾個人】(24節)指彼得和約翰(約20:3)。十字架沒有摧毀門徒對主的愛,但卻毀滅了他們的希望;甚至連婦女和門徒看見的空墳墓(22-24節),也不能恢復他們的信心,因為他們【沒有看見祂】(24節)。門徒所缺乏的不是【先知所說的一切話】(25節)而是信心;他們也不是不信,而是【信得太遲鈍】(25節)。【基督這樣受害,又進入祂的榮耀,豈不是應當的嗎】(26節)意思是這兩位門徒對彌賽亞的理解,並不比其他猶太人更高明;過去,他們從聖經中看到了榮耀,卻看不見受害;現在,他們從十字架上看到了苦難,卻又看不見復活。 (27節)【摩西】指摩西五經,【眾先知】指先知書。【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27節),也就是舊約聖經中有關彌賽亞的預言。事實上,整本聖經都是圍繞著基督:雖然主耶穌親自把這些【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27節),但兩位門徒還是沒有完全甦醒,因為他們的信心仍然【遲鈍】。【他們所去的村子】(28)就是兩位門徒旅程的終點【以馬忤斯】(13)。主耶穌總是主動尋找人(15節),但人若不【強迫祂】(29節)主就會越過人【往前行】(28節)。但人若迫切地【強留祂】主何等樂意留下與我們【一同坐席】【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30節)這些都是猶太家庭開始用餐時的標準動作,本來是主人該做的事;但主耶穌卻反客為主,用這些動作打開了人的心眼。這兩位門徒並沒有參加最後的晚餐(22:14)但他們在跟隨主耶穌期間,必定已經見過許多這樣的場景,包括五餅二魚的神蹟。【他們的眼睛明亮了】(31節)是因為主開了他們的【心竅】(45節),也可能是看到了主手上的釘痕(39節),所以【這才認出祂來】(31節)。【忽然耶穌不見了】(31節)顯示主耶穌【復活的是靈性的身體,不受空間的限制(約20:19)。兩位門徒這才想起,祂【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豈不是火熱的嗎】(32節)?人若還沒有看見復活的主,這亮光還是模糊的。人的心裡【火熱】還是不能認識主,只有認出了復活的主,才能真正明白真理。一個人若是遇見了復活的主,必然會【立時起身,回耶路撒冷去】(33節)從以馬忤斯回到耶路撒冷要走三個小時,當他們【遇見十一個使徒和他們的同人】(33節)時,已經快到半夜了。【已經現給西門看了】(34節)彼得和兩個門徒都經歷了復活的主;地上的友誼開始於共同的回憶,天上的情誼則是來自於對主的共同經歷。 思想:今天,我們要認識基督,既要聽主【講解聖經】又要求主使我們【眼睛明亮】。我們都難免【信得太遲鈍了】但只要我們的心是愛主的,復活的主會主動就近我們,親自幫助我們脫離信心的【遲鈍】。 祈禱:親愛主,你讓我們明白到,當我們走過灰心消沉的以馬忤斯之路,必能知道主你與我們一路同行;感謝縱使路上所經過的高低起伏,都將成為我們屬靈生命的造就。願我們一生都與主你同行同活。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