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 1:1-8

約翰福音 1:1-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的主題是啟示主耶穌是神(20:30-31)所以直接從【太初】開始。【太初】與【起初】(創1:1)原文同字,但【起初】是指神創造的開始,即時間的起頭,而【太初】是指在未有時間以前,在過去的永遠裡就已經存在。【道】(logos)意思是【話】當時猶太文化和希臘文化背景的讀者對【道】這個概念都很熟悉,猶太哲學家斐羅(Philo)用【道】來指神的心意,創造世界時的工程師與神與受造物之間的中間人。耶穌基督是在創世以前就已經存在的【道】祂是將神的榮耀和心意發表出來的【道】(18節)。【道與神同在】顯示【道】與【神】一樣是有位格的,處於同等的地位,同時存在,心意相交相通。【道就是神】的【是】字在原文為過去式,表示【道】並不是後來才逐漸變成【神】。本節的【神】字原文無冠詞,表明神的屬性;【道就是神】意思是【神有怎樣的神性,道就有怎樣的神性】。【道】並未構成神的全部,而是擁有神的屬性,是三一神的一個位格。第2節確認耶穌基督在過去的永遠裡就已經是神,並非後來由人變成。祂的神性乃是永恆,絕對的,從亙古到永遠,祂就與神同在,祂是三位一體神的一個位格。3節宣告【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造的】所以耶穌基督自己並非【被造的】而是神創造萬物的管道(西1:16-17)創造的目的是為了顯明基督,萬有都是【為祂造的】(西1:16),基督不但創造了物質與規律,也在萬有中賜下了【生命】。【生命在祂裡頭】因為基督的本質就是生命,祂是生命的源頭,接上了祂就是接上了生命的源頭,所以【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約壹5:12)【這生命就是人的光】表示這生命要與人發生關係,基督樂意把生命賜給尋求祂的人。雖然光可以結束黑暗的轄制,領人走向永遠的榮耀,但人的本相卻拒絕光,因為轄制這世界的【黑暗卻不接受光】。本書中所有的【約翰】都是指【施洗約翰】。約翰福音從不提及作者使徒約翰的名字,所以不像其他三卷福音要用【施洗約翰】來區別【西庇太的兒子約翰】。【從神那裡差來的】意思是【先知】雖然撒但的抵擋使全地都陷在黑暗裡,人的心思更是黑暗中的黑暗。但神不甘心讓照著祂的形像被造的人在黑暗中走向滅亡,所以祂不因人的無知而緘默,而是興起見證人來【為光作見證】要使人甦醒過來脫離黑暗的轄制【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20:31)。施洗約翰不是叫人注意自己,而是指示人歸向基督。神的僕人總是見證基督,但【祂不是那光】所以不可把神的僕人看成是真理的化身。 思想:當我們接受基督的時候,祂的生命就進到我們的裡面,發光照亮我們,讓我們真正認識神,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好脫離黑暗的權勢,活出神的榮耀。 祈禱:親愛天父,你是偉大的神,更是創造我們的主宰,使我們有生命,更能與你建立緊密的關係,願我們真正認識神,認識生命,好叫我們脫離黑暗的生命,活出神的榮耀。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17:17-26約翰福音 17:17-26

【約翰福音】 17節這是主耶穌為門徒所作的第三個祈求。門徒因接受主耶穌的道已經乾淨了(15:3),而神的道會繼續使他們【成聖】,他們越讀聖經、越接受神的話,生命和生活就越與世人分別。這【成聖】不是指地位上的成聖(太二十三17),而是指生命和生活上【因真理成聖】(19節)活出基督的見證。門徒【成聖】的目的,是為了被主耶穌差遣到世上作見證。除了主耶穌在十字架上代贖之外,神差遣主耶穌去做的所有事,現在主耶穌也同樣差遣門徒去做(2021)。【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表示門徒不屬乎世界,但不離開世界,乃是要被差到世界去做主的見證。【自己分別為聖】指主耶穌單單照著父神的旨意行事,將真理和永生賜給凡相信祂的人,將他們從罪惡中洗滌乾淨,從世界分別出來,在世上為祂作見證。主耶穌的最後一段祈求包括歷代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這些人】指在場的門徒,【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指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當時的門徒和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都在基督裡【合而為一】這合一是生命本質的合一。由於聖靈來住在門徒裡面,聖父與聖子也就住在他們裡面,他們也同樣住在聖父和聖子裡面(14:16-20),聖父和聖子生命本質的合一就延伸到門徒。合一是神的生命在信徒身上增加, 信徒自己的生命減少,讓基督來充滿信徒,讓基督從信徒裡面活出來。當信徒的生命裡外都是基督的時候,所有的見證內容也都是基督,就能【使世人可以信祢差了我來】。【祢所賜給我的榮耀】包括聖父與聖子之間的愛(15:10,17:23,26),主耶穌所行的神蹟(2:11,11:4)父神給予主耶穌的尊榮(8:50,54),主耶穌死而復活之後被高舉(5,24節)。主耶穌賜給門徒的榮耀包括:門徒與聖父之間的愛(14:21,23,17:23,26)門徒所行的神蹟(14:12)父神賜給門徒的尊榮(12:26),將來門徒與父神同享榮耀(24)。主耶穌將父神給祂的榮耀賜給門徒的目的,是為了使他們與聖父聖子【合而為一】,好向世人作見證,最終使萬有都歸於一(弗1:10),彰顯神的榮耀(弗1:12)。如果門徒不先進入合一,萬有也就不可能歸於一裡,所以門徒的合一是彰顯神榮耀的關鍵。門徒的【合而為一】不僅見證聖子的工作,也見證聖父的愛。因為神所要的見證不是只要人認識有神,還要人認識人與神,人與人合一的關係。基督最大的盼望就是教會與祂一同進入父的榮耀裡,這也每個信徒在地上所應當盼望的。 思想: 門徒之間的彼此相愛,才能讓世人看見他們裡面【合而為一】的生命,認出他們是基督的門徒(十三35),他們才能為基督作見證。門徒若無法保守合一,就會拆毀教會的見證。主耶穌將父神顯明給我們,為的是使我們裡面有神的愛,讓基督在我們裡面作主。 祈禱:親愛主,是你用你的生命活出聖潔,更活出與天父合一的生命,主你生命的捨己,主你生命對天父的信靠都是我們一生要知要學習的事情,求主使我們明白看似很困難的合而為一,看似不容易的彼此相愛,就是在主你的生命中找得到,求主更使我們成聖,單單屬於你,活出主你的生命。阿們!

約翰福音 11:28-44約翰福音 11:28-44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耶穌對他們說:解開他,讓他走!馬大剛剛承認主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馬利亞就去到耶穌那裡,馬利亞並非埋怨主耶穌沒有及時趕來,因為報信的出發不久,拉撒路就已經死了,可能只期望耶穌給予她的安慰。當中表示耶穌【悲嘆embrimaomai】的原文在約翰福音中只出現在11:33,38節,對觀福音書中只在太9:30和可1:43、14:5出現過,在馬太和馬可福音書中都是【責備】和【嚴厲警惕】的意思。因此,此處的【悲嘆embrimaomai】可作兩種解釋:1) 主耶穌對馬利亞的傷心感同身受,與她一樣【心裡悲傷】。2) 祂因著人的死亡結局和無知,信心遲鈍,所以【心裡悲嘆】。而馬利亞和猶太人的【哭klaiō】原文在新約聖經總共出現了四十次,主耶穌為耶路撒冷哭泣(路19:41)也是用此字。但作者在本節特別使用了另外一個不同的罕用字來描繪主耶穌的【哭dakryō】在整本新約聖經這個字只出現了這一次,可能是表示主耶穌的【哭dakryō】與馬利亞和猶太人的【哭klaiō】不同,祂不是陪著他們一起傷心哭泣,而是為人的死亡結局和無知而悲哀。猶太人沒有領主耶穌是因為他們的信心遲鈍而哭泣。主耶穌在住棚節治好生來瞎眼人的事,在猶太人中已經廣傳,這些人問的問題也是馬利亞和馬大心中問的問題(21,32節):祂若早點來,能讓拉撒路不死嗎?【山洞spēlaion】指天然洞穴。拉撒路斷氣之後被放在這洞裡,用一塊大石頭堵住洞口,後來主耶穌被埋葬時也是如此(20:1)。及後耶穌吩咐【把石頭挪開】是與主同工的第一步,學習順服主的話,。馬大並沒有指望會有神蹟發生,當時猶太人認為,人死後第四天靈魂遠離,身體開始腐壞,已全無復甦的可能。神能超越過一切的環境,只要他們有信心去接受神所要做的工,【就必看見神的榮耀】。【他們就把石頭挪開】人必須以信心的行動表達對主的順服,祂的大能才能顯明出來。主耶穌作出公開的禱告,是為了造就周圍的人。神榮耀的能力顯出,就大聲呼叫說:『拉撒路出來!』 思想:世人是先看見,然後相信;但信徒乃是先相信,然後才看見。眼見的事實並不是真正的結局,必須是在信心裡所看見的,才是真實的。主耶穌不但要人理性地明白相信,更讓人看到祂對人內心的情感【耶穌哭了】我們能否願意一同進入主耶穌的感受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不但有大能,更有內心對人充滿情感的愛,或許我們的不信,我們的軟弱會讓主祢悲嘆,求主讓我們每日願意進入主祢的情感中!明白【耶穌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