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 5:30-47

約翰福音 5:30-47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經文表示主耶穌不是沒有能力單靠自己做事,而是決不會離開神而獨立行事。根據猶太拉比的律法,為自己作證在法律上是無效的,必須有別的證人才行。因此,主耶穌介紹了4位證人:施洗約翰(33節),父神(36節)、聖經(39節)、摩西(45節)。32節【另有一位】指父神。施洗約翰服事主要的目的是為主耶穌作見證,但主耶穌其實並不需要施洗約翰來見證祂話語的真實性,因為父神是【更大的見證】(36節)。耶穌提到施洗約翰的見證,完全是為聽眾的緣故,他們若接受約翰的見證,就能得救。因為聽接受約翰的見證更以施洗約翰是【明燈】但他不是那本身就能照耀的光主耶穌才是【真光】。古時猶太人家庭所用的油燈,要靠不斷添油才能點亮,所發的光雖可照明,但非自發的【光】。【暫時喜歡他的光】指在施洗約翰服事的早期,【眾人都去受洗】(三23)包括法利賽人與撒都該人(太三5-7;路三2-3 )但主耶穌盼望他們現在能接受施洗約翰所見證的那位「真光」。主耶穌所做成的事,能見證祂是父所差來的,主耶穌所做的事都是為了發表神的心意、見證祂是神的兒子。37-38節:根據上下文,這裡的【沒有聽見,沒有看見】應該是比喻一班猶太人屬靈的眼睛與屬靈的耳朵都是閉著的。尋求永生卻不尋求賜永生的基督,必然得不著永生。耶穌表示聖經是為祂作見證的,所以讀經的目的並非為了明白道理,研究神學,而是要藉聖經來認識並享受這一位豐滿的基督。人若不到主耶穌面前來,即使把聖經研究透徹,仍然得不著生命。人得不著生命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不能】得,而是因為他們【不肯】來得。主耶穌並不盼望【從人來的榮耀】所以祂從來不會失望。這些人不信和敵視主耶穌的根本原因,乃是因他們的心中缺乏神的愛。當中表示出一個受人榮耀的人不能信主,一個不求從神來的榮耀的人也不能信主。一個人若是介意別人對他的觀感,過於神對他的看法,恐怕他還未與主建立起正常的關係。因為摩西所傳的律法是引人歸向基督,而他們只注意律法的字句,不關心律法的精義。包括摩西五經在內的舊約,都是指向基督(創12:3;22:18;民21:9;申18:15-19)從先知的預言上更看見神的兒子。注意了人的榮耀就不能明白聖經的精義,更不能相信主耶穌所說的話。 思想: 我們能否明白讀經的目標就是認識基督呢?這樣才能明白從字句裡出來的生命供應,就是基督自己。因為,若不到主耶穌面前來,即使把聖經研究透徹,仍然得不著生命。 祈禱: 親愛主耶穌,多謝祢給予我們聖經就是神祢的話語,求主引導我們使我們愛慕祢的話,更從祢話語中親近明白祢。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20:19-23約翰福音 20:19-23

【約翰福音】 雖然彼得和約翰已見過空墳墓,【抹大拉的馬利亞,和約亞拿,並雅各的母親馬利亞,還有與她們在一處的婦女】已見過復活的主(路24:10 ),但門徒們仍不能相信主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主耶穌突然出現在躲在門戶緊閉房裡的門徒面前,顯示祂復活以後的身體不再受到時空的限制。耶穌向門徒顯現,伸出手給各人看。門徒看見,就明白耶穌是復活的主。這看見是看見就相信的。一如約翰看見就明白。主耶穌問安說:【願你們平安】顯示祂未怪門徒的膽怯和小信。【手和肋旁】指主耶穌被釘十字架所遺留的傷痕之處(25節;19:34)。主耶穌被父神差遣,在世上見證和彰顯父神,執行祂的旨意;我們也被主差遣,在世上見證和彰顯基督,執行祂的大使命。【吹一口氣】是像徵性的動作,預表聖靈在五旬節時真正的降臨。此時主耶穌還沒有升天,所以聖靈還沒有降下與門徒同在。23節原文直譯【凡被你們赦免其罪的,他們必是已經蒙了赦免的;凡被你們留下其罪的,他們必是原本就被留下的】。神不是因為我們赦免別人的罪,祂才赦免這些人的罪,也不是因為我們不赦免別人的罪,祂就不赦免這些人的罪。而是信徒有了聖靈的內住以後,就能從聖靈清楚知道神的心意,從而藉著傳福音宣告信主(罪得赦免)和不信主(罪不得赦)的後果。 思想:主耶穌的復活帶給人盼望,更帶給人平安,主的確已經復活了,有人仍然懷疑,有人仍然不信,我有否相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人有福呢? 祈禱:親愛主耶穌,祢是活生生的救主,主祢不但一直活著,更一直愛著我們,主祢最渴望我們信靠祢,因信在主裡得那美好的福,就是主祢賜下的平安,同在!阿們!

約翰福音 20:24-31約翰福音 20:24-31

https://youtu.be/h3EF7Oi74qY?si=xnEStCC3_S9N2Nec

【約翰福音】 主耶穌再一次在門窗緊閉的屋裡找到門徒,也許他們仍然【怕猶太人】(19節),所以祂也再次以【願你們平安】和他們打招呼。猶太人在計算天數時,通常將首末兩天也計入,所以【過了八日】是指第二個七日的第一日(主日)。這顯示主耶穌的復活是身體的復活,而不是死後靈魂的繼續存在。主耶穌復活以後的手上和腳上仍遺留有十字架的釘痕,這些釘痕乃是祂愛我們的記號。凡真正遇見主顯現的人,都不能不衷心俯伏下來尊榮祂。多馬的看見是經轉折的。當他聽見門徒告訴他看見復活的主,他仍不信,除非他能親手摸到。多馬不再需要將手指探入主耶穌手上的釘痕、用手探入祂的肋旁了,只要看到主就已經足夠了(29節)。【我的主!我的神】是約翰福音中最後一次對主耶穌的信仰告白(1:34;1:49;4:42;9:33,35-38;11:27;16:30)。使徒約翰記錄這個告白,就將讀者帶回本書的第一句話:【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1:1)。凡是【看見】才相信的,只不過是接受既成的事實,但感官上的憑據,並不是信心準確的根基。而【沒有看見就信的】,是因為聽到或讀到門徒對主耶穌所作的見證,然後有聖靈在心中做印證的工作(15:26-27)。約翰福音記載了主耶穌所行的七個神蹟:在迦拿將水變為酒(2:1-11),治好大臣的兒子(4:46-54)醫好畢士大池旁的瘸子(5:1-9)餵飽五千人(6:1-14)在海上行走6:16-21)醫好生來瞎眼之人(9:1-7)且將拉撒路起死回生(11:1-44)。這些只是從主耶穌所行的許多神蹟中精選出來的幾個。約翰福音精選這幾個神蹟的主要目的,是叫散居羅馬帝國的猶太人相信拿撒勒人耶穌是【基督】(彌賽亞),是神的兒子。全書都指向這方向,所以再三記錄人們作這告白的例子:拿但業(1:49),撒馬利亞人(4:42)生來瞎眼的人(9:33,35-38),馬大(11:27)門徒(16:30)和多馬(20:28)。【基督】是主耶穌的職分【神的兒子】是主耶穌的身份。祂是神的受膏者基督,來成全神的旨意,完成神的計劃;祂是神的兒子,來顯出神自己,表明神自己。【名】代表了祂的本性和祂的一切。【信】有些抄本的時態是不定過去式,有些抄本是現在式。有人認為不定過去式表示最初的相信,而現在式則表示持續的相信。但希臘文的動詞時態不支持如此的分歧,因為約翰福音中【信】的不定過去式既表示最初也表示繼續的相信(1:7,7:39),而現在式也同樣表示這兩種相信(6:35,一12)。 思想: 信的人得生命,生命不是指肉體生命,原文是永恆生命, 生命是禮物,是恩典, 生命亦是一個人與神的關係,認識基督耶穌,這就是永生,不斷與主有互動,使我們生命更豐盛更滿足!我們的生命信息又是甚麼?讓我們同來領受差遣,一生傳揚這信息,見證耶穌基督復活大能的榮耀。 祈禱:求主幫助我們領受神所賜給我們各人的生命信息,領受差遣,一生竭力傳揚這信息,見證耶穌基督的信實,彰顯父神的榮耀,使更多人相信耶穌,領受那【沒有看見就信】的祝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