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 6:22-40

約翰福音 6:22-4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眾人知道主耶穌並未與門徒一起登上停泊在那裡的惟一小船,卻又找不到祂,所以覺得奇怪。這些人為了自我的滿足來尋找主耶穌,雖然辛苦、迫切,但他們尋找主的目的不準確,並不是因著認識神的兒子而跟隨祂。主耶穌並非禁止我們為著肉身的生存而【勞力】(帖後三10),而是說不要以它為我們【勞力】的重心。因此耶穌表示不要以必壞的食物為【勞力】。眾人以為自己有能力【做神的工】換取神的恩典,但耶穌要他們知道【信神所差來的】才能進入神的工作,而不是靠我們自己來為神去作。當眾人看到五餅二魚的神蹟,就認定以為主耶穌是與摩西同等級的先知。【神的糧】不是基督以外別的聖經知識、恩典或別的事物,而是賜生命給人的基督自己。眾人只看眼前,還在盼望像嗎哪一樣的物質供應來源源不斷地滿足他們肉身的需要,所以不能明白【這糧】就是基督自己。耶穌要眾人知道【生命的糧】是基督自己,祂來作人的生命,人就得著屬天的生命,從此靈裡不再飢渴,永遠活在與神緊密的關係的狀態中。【我就是生命的糧】是主耶穌用七個【我是】來啟示自己的第一次(6:35,48,51;8:12,9:5;10:7,9;10: 11,14;11:25;14:6;15:1,5)這詞組在原文是莊嚴而加重的語氣,表示祂就是從人的角度看,來到主耶穌面前的人是自己選擇相信祂,但從神的角度看,他們其實都是父神所揀選並賜給主耶穌的。38節【自己的意思】指主耶穌在人性裡的意思,但祂從來不求自己的意思(太26:39)。主耶穌是生命的糧,祂所賜的是不受死亡拘禁的復活的生命。人若接受了這生命的糧,身體雖然今生會死,但在末日都要復活。 思想: 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耶穌一次一次地向人邀請【到我這裡來】,因唯有到祂那裡才有生活,唯有到祂那裡才能活出真正的生命,我們願意每日接受主的邀請【到我這裡來】嗎? 祈禱:感謝主耶穌,不單只祢從天來到地上,更一次又一次對我們生命作出邀請,願我們每日都【到我這裡來】因你總不丟棄!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4:31-42約翰福音 4:31-42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經文表示門徒買完食物回來對耶穌說:請吃,但耶穌表示自己已有食物,而且是門徒不知道的。(34節)主耶穌並不是不吃物質的食物,但祂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要滿足身體的需要,而是遵行神的旨意。耶穌要門徒知道遵行神的旨意絕非難負的擔子,乃是像吃食物一般自然,享受,最終使人們靈裡得著全然的飽足。主耶穌是要門徒注意福音在撒馬利亞人當中收成的時候已近在眉睫,可能是指那些聽了婦人的見證來找祂的撒馬利亞人。35節【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嗎】原文有韻律,是一句俗諺,意思是說:【莊稼必須按時候才會成熟,收割的時候還未到以前,無論如何催促也是徒然】。為主撒種的和收割的人應當彼此分享工作的快樂,而不必彼此競爭,因為事奉的果效是延續到永世。事奉神的人應當認識工作不是自己的,而是神的。所以不必為成功領人歸主而沾沾自喜,因為我們不過是收割神安排別人所撒下的種子;也不必因暫時未見果效而灰心氣餒,神的時候到了,自然會安排人去收割祂所揀選的莊稼。主的門徒所當做的就是儘自己的本分去撒種或收割,把結果和榮耀交給工作的主人。撒馬利亞婦人不太光彩的見證,卻能使猶太人幾百年的宿仇【好些撒馬利亞人信了耶穌】。真正的見證是見證主在自己身上的工作,而非宣揚我們自己的美德、功勞。信主的人經歷各有不同。有人相信是因為別人的見證(39節),更多是因為主【耶穌的話】神用不同的方法帶領罪人歸向祂。42節『現在我們信,不是因為你的話,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猶太人所看不起的撒馬利亞人,竟然最早承認主耶穌是【救世主】的群體, 【救世主】這個詞語更是聖經唯一次出現!他們的信不是二手的信仰,不是只憑著婦人的見證, ,而是親身的經歷。 思想: 今天當我們【舉目向田觀看】的時候,同樣會發現到處都有許多人急需我們去傳福音。面對廣大世人的需要,我們有否仍注意自我的需要?還是明白到是要遵行上主的旨意,並且完成他的工作呢? 祈禱:親愛主耶穌,我們承認每日都會注視自我生活的需要,往往好像成為我們生命的必須似的,感謝主祢要提醒我們,生活中在我們身邊仍然有不少人的心靈需要,求主使我們明白生命最重要的是要遵行主祢的旨意, 並且完成祢的工作。阿們!

約翰福音 8:1-20約翰福音 8:1-2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橄欖山】是耶路撒冷城東的山脊。主耶穌在被釘十字架前的最後一周,每天夜裡就在那裡住宿(路21:37),又於被捕之前赴橄欖山的客西馬尼園禱告(18:2)。經文表示黎明時份,經學家和法利賽人帶了一個通姦時被抓到的婦人來,因著律法要求把姦夫淫婦一併處死(利20:10;申22:22-24),這婦人若是當場被抓姦,為何只有婦人一人被帶來呢?此處不見那個犯罪的男人,可看出整個事件可能是故意設計來陷害主耶穌的。原因可能是他們想使主耶穌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祂建議饒恕這婦人,他們就會指控祂觸犯了摩西的律法。但如果祂主張遵照摩西律法把婦人處死,他們也會指控祂觸犯了羅馬帝國的法律未有授的權柄(18:31)。主耶穌卻在地上畫字,可能是表示祂拒絕以文士所定的條件來辯論,所以他們窮追不捨地追問(7節)。事實上摩西的律法規定,用石頭打死犯罪的人時,要由見證人【先】下手(申17:6-7)。神頒布律法的主要用意,是要幫助人看見自己無力遵守律法,從而轉向神的救恩。對於人們所提的問題,主耶穌常常不直接回答是或非(四20;九3),而是把人的注意力轉到生命,人只要得著基督所賜的生命,所有的問題就都解決了。8節主耶穌的動作是表示不願意再繼續辯論下去。年紀老的人最先了解到自己不符合主耶穌所設定的條件,因此知難而退。主耶穌給那婦人悔改的機會,但表明祂並非對罪採取隨便的態度,祂絕不縱容罪,或與罪妥協。【不要再犯】指不要再習慣性地犯罪。在住棚節期間,除安息日之外,每天晚上在聖殿的婦女院裡要點燃四支巨大的燈檯。主耶穌宣告【我是世界的光】是以當時住棚節的習俗為背景發出的。【我是世界的光】是主耶穌用七個【我是】來啟示自己的第二次,表明祂就是【我是】(出3:14)的神。更是以賽亞預示彌賽亞是外邦人的光(賽42:6)。使主耶穌的見證有效的,是祂的對頭全然不知的事:他們不曉得祂是父神差來人間的,不久之後又會回到神那裡去,神子的見證用不著人來證實。主說祂的見證是真的,因為有父與祂同在(16節),與祂同作見證;同樣的,當我們為主作見證時,也有主親自與我們同在,與我們同作見證。認識了基督,也就認識了神。法利賽人以為主耶穌是以祂的肉身父親作為祂的第二個證人。因此受到法利賽人對他作見證的質疑,主卻說祂的見證是真的,因為有父與祂同在,更因這【時候】由神決定,並非那些想抓住主耶穌的人決定。 思想:作為信徒常會發問這樣可以嗎?那樣可以做嗎?主耶穌看似常常不直接回答是或非,而是把人的注意力轉到生命,人只要得著基督所賜的生命,才是問題真的答案。我們有否願意這【世上的光】光照,明白的不是問題的本身,而是進入主的生命呢? 祈禱:親愛主,祢是世上的光,祢不但要光照我們的黑暗,更要帶給我們溫暖同在,求主讓我們明白接受主祢每天的光照,引導,除去我們內心的黑暗。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