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 6:41-59

約翰福音 6:41-59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經文中耶穌表示人若憑著外面去認識主耶穌,就沒有辦法明白永生和復活,更不能明白主耶穌就是道成肉身神的兒子。人絕對不能單憑自己主動來到基督面前,只有父吸引的人才能前來。從人的角度看,所有的人都能憑著自由意志來到基督面前接受祂,但從神的角度看,只有被神吸引的人才能歸信基督。45節人首先要【聽見】,打開心耳,心裡不拒絕神的話語;其次要照所聽見的去【學習】,認識主,這樣才能真正跟隨主。48節耶穌表示我就是生命的食糧,51節更表示祂是永活的食糧,是因為主所賜的是存到永遠的生命;當中提及【我要賜的食糧,就是我的肉】這是暗示祂在十架上的受死,主耶穌是道成肉身,只有祂捨去自己的生命,才能成為使世人得以存活的生命之糧。舊約禁止人喝任何的血(利17:10-14) ,主耶穌卻告訴他們【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不能與父神恢復關係而經歷永生。 【吃人子的肉】表徵憑信心接受主耶穌捨去身體所成就的一切,【喝人子的血】表徵憑信心接受主耶穌流血所成就的一切,兩者都是比喻憑信心接受主在十字架上所做的救贖。舊約的獻祭是藉著祭祀所流的血與祭牲的肉,使獻祭的人在神面前得赦罪、蒙悅納,得以繼續存活。獻祭的條例都是預表基督,因為父神定意要祂的兒子成為【逾越節的羔羊】如祭牲一樣流血捨命去為人贖罪。在十字架的救贖裡,神不再追討人的罪,而人因為接受了死而復活的主,裡面就有了基督的生命、有了永生。吃喝主就是信主、接受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做的救贖,因此與基督聯合,基督就作了人的生命。子的生命是因著父,人的永生因著子,【永活的父】成為人的永遠生命,是因著人吃喝主,接受主。【永遠活著】並不是說信徒的肉身不會死亡,而是指經歷永遠與主緊密的關係,這永生不會因死亡而中斷,這就是主耶穌表示末日讓他們復活的意義。 思想: 耶穌表示我就是生命的食糧,更是永活的食糧,縱使我們的生活有不同的需要,但耶穌基督給予我們不只是生活的需要,更是生命的滿足;我們願意接受主到我這裡來的聲音呢? 祈禱:親愛主,祢是賜予生命給我們的主,主祢最清楚,了解我們生命的需要,縱使每日我們都要面對生活不同的挑戰,但因著主祢我們不只是應付生活,更是得著【永遠活著】生命!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3:1-15約翰福音 3:1-15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本節原文開頭有個【但】字,表示尼哥德慕與2:23那些看見主行神蹟而信祂的人不同,他是真心要來追求真道。尼哥德慕的特點是;他是一個法利賽人,屬於當時最具影響力的猶太教宗派,他是猶太公會的成員;尼哥德慕在【夜裡】來見主耶穌,可能是因為夜間沒有閒雜人的打擾,也可能是不敢在日間公然見主,以免引起別人的敵視【從神那裡來】。【作師傅的】顯示尼哥德慕想要從主耶穌領受更好的教訓,以便改善自己在神面前的行為。3節和7節裡的翻譯為【重】的字原文在約翰福音其他經節都含有【從上頭】的意思,即從天上或從神的意思(3:31,19:11,23)主耶穌在此是說神國度的繼承人必須是神的兒女,是由神生的,也就是要接受【從上頭】賜下的生命,讓神對人的靈作徹底的改變。人只能靠【重生】進入神的國,不能靠自己的道德修養,屬靈知識或熱心事奉進入神的國。主耶穌的回答與尼哥德慕的問題似乎毫不相干,其實主是從根本否定尼哥德慕所追求的方向。當時法利賽人相信在末日復活時,所有的猶太人都會進神的國,只有那些不信神且離經背道的人例外,所以尼哥德慕聽到主耶穌的話相當驚訝。尼哥德慕更誤解了【重生】的意思,以為是再進母腹生出來。【進神的國】就是【見神的國】(3節)。當時猶太教接納外邦人信徒,是給他們施行【水】的洗禮,將其全身浸入水里,以示洗淨拜偶像的污穢,然後稱他們為新造的人或再生的人。【從水和聖靈而生 】 的 【 水 】 是指人的決定從頭開始 【 聖靈 】 指上主會進入你的生命,這是上主的工作從上面開始藉著聖靈的教導人可以活出像天父完全一樣的生命。耶穌向他表示,聖靈在人身上的工作雖然肉眼不能看見,卻是實在的,效果是可以看見的,就好像感受到風一般。這裡的【風】是雙關語,原文可以是【氣息】或【靈】的意思。12節【地上的事】指發生在地上的事,包括前面有關重生(3-8節)和後面有關救贖(14-16節)的講論。【天上的事】指發生在天上的事;祂是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一位(13節),因此祂曉得天上所發生的事。13節祂是【從天降下】道成肉身;祂雖活在地上卻【仍舊在天】祂並不屬於地,而超越過地;主耶穌更表示自己就是以色列人因仰望銅蛇而得活的預表,這就是主耶穌對尼哥德慕問題的回答:只要相信主耶穌就能重生,並且得到永生,重生是永生的開端,永生是重生的繼續。當以色列人出埃及後經過曠野時,因發怨言而得罪了神,神就使火蛇進入百姓中間,有多人被蛇咬死;主耶穌將被釘在十字架上,乃如銅蛇被舉在桿上,以色列人因仰望銅蛇而得活,罪人因相信主耶穌而永生,整個救恩都是主耶穌成就的,人不需要自己做甚麼,只要用信心去接受祂所成就的,就能得著永生。 思想:人不憑著自己做甚麼,而是因著信心去接受主耶穌所成就的,就能得著永生。【永生】不僅是永遠存在,【永生】就是在基督裡面神的生命,不僅在時間上是永久的,在性質上也是聖潔,完美的與神永遠緊密的關係。 祈禱:親愛主耶穌,感謝你賜下救恩,更成就救恩,使我們因著信靠主祢得著永生,得著那個在督裡面神的生命,深願我們一生都樂意信靠你,每天都進入在基督裡面神的生命中。阿們!

約翰福音 18:28-40約翰福音 18:28-40

【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沒提主耶穌在大祭司該亞法所主持的公會前的審判(太26:57-68;可14:53-65;路22:54-55)直接就說【從該亞法往衙門內解去】。根據對觀福音書,主耶穌是在吃過逾越節的筵席後被捉拿的(太26:17-21;可14:12-17;路22:14-21)而這裡卻說【不能吃逾越節的筵席】。【彼拉多】是羅馬帝國派駐猶太地的第五任巡撫,任期主後26-36年。通常住在凱撒利亞,但在重大節期都會鎮守耶路撒冷。根據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的描繪,彼拉多是個個性倔強且冷酷無情的人。這些人的態度傲慢無禮,他們認為彼拉多應該照著他們的決定處死主耶穌,但彼拉多並不願意照他們的心意去做。倔強的彼拉多不接受猶太人的態度,反而向他們挑戰,讓他們自行決定。彼拉多知道猶太人沒有權利這麼做,當時猶太人是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被賦予有限的自治權力,除了對擅闖聖殿內院的外邦人之外,並無執行死刑的權柄。所以他們被迫承認【我們沒有殺人的權柄】。如果由猶太人執行死刑,一定是用石頭砸死,但主耶穌已說過祂將被【舉起】,即被釘十字架(3:14,8:28,12:32-33),只有當羅馬人執行死刑時,才有機會用此刑罰。主耶穌必須被掛在木頭上,才能擔當咒詛(申21:22-23)。彼拉多是羅馬的巡撫,只要不影響羅馬帝國的統治,通常是不過問猶太人的宗教紛爭,因此公會並未以宗教的罪名(太26:59-66)來控告主耶穌,而以政治罪名誣陷祂。主耶穌若自命為【猶太人的王】,即表示與羅馬政府對抗。【還是別人論我對你說的呢?】意思是如果是猶太人說的,那麼【猶太人的王】意思就是【彌賽亞】。彼拉多看不起猶太人,所以不關心什麼叫作【猶太人的王】。彼拉多說【你本國的人】主耶穌卻改變了對話的方向,說【我的國不是從世界來的】神國的建立是靠神的能力,不是靠人的勢力。【屬】原文指來源【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指【我的國不是從世界來的】。彼拉多抓住主耶穌所提【我的國】想讓主耶穌親口承認祂想做這世界的王,但主耶穌反而說祂是來為神的真理作見證。彼拉多則墜入雲裡霧中問:【真理是什麼呢?】【真相是什麼?】彼拉多只是隨口一問,並不是在認真探問,所以未等答案就離開了,表明他對此問題並不太關切。【我查不出祂有什麼罪來】是宣告主耶穌不觸犯羅馬律法。這是彼拉多第一次宣告主耶穌無罪(18:38;19:4,6)。彼拉多想放了主耶穌,同時又想安撫猶太人,所以提到這個規矩。他說【猶太人的王】是想嘲弄猶太人。【強盜】原文含有革命分子與亂黨的意思,巴拉巴是當時造反的殺人犯(可15:7)。祭司長和長老們絕不同情造反者,因為他們的既得利益會因此受損,但此時卻慫恿民眾要求釋放巴拉巴(太27:20;可15:11)。世人寧願要殺人犯和強盜,也不要主耶穌,所以沒有一個真正的基督徒能得到全世界的愛戴。 思想:【我的國不是從世界來的】我要為真理作見證,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上。屬世界的掌權者為自己的利益不斷行惡,但屬神的主卻為真理作見證,甚至受苦捨命。我們明白【真理是什麼呢?】 祈禱:主耶穌,感謝祢不只為我們來到世上,更為真理作見證甚至受苦捨命,願主使我們更愛惜真理,為主活出真理。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