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 7:40-53

約翰福音 7:40-53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經文中表示在住棚節期間,猶太人緬懷摩西在曠野擊打磐石流出水給他們喝的經歷,他們也知道摩西預言神會為他們興起一位像他一樣的先知(申18:15),並相信這位先知會像摩西一樣將水供應給他們。主耶穌在這節期的最後一天宣告祂將把活水江河供給口渴的人,所以有人認為主耶穌就是摩西預言的那位先知。群眾中【基督豈是從加利利出來的嗎】這問話的方式,在原文含有強烈的詫異成分和否定的意味。他們對有關彌賽亞的聖經知識並沒有錯誤,但卻不了解主耶穌的身世,主耶穌降生在伯利恆(太2:1;路2:4-7)。【其中有人要捉拿祂,只是無人下手。】這些差役是利未人,他們對主耶穌的教導十分佩服,所以無法下手捉拿主耶穌。49節法利賽人所用的【百姓】這字是個專門用語,是對不謹慎遵行摩西律法和法利賽人傳統之猶太人的蔑稱。內中有尼哥德慕引用律法表示(申1:16-17,17:2-5和19:15-19)以色列的法官必須先徹底調查清楚後才可下判決,需得到兩三個證人的支持後才可定人有罪。反映出法利賽人瞧不起不懂律法的群眾,自己卻做違反律法的事,對主耶穌妄下斷語。所以法利賽人帶著侮辱的口氣質問他【你也是出於加利利嗎】? 事實上【加利利沒有出過先知】並不准確,因為先知約拿、何西阿、那鴻乃出自加利利,但按照原文66節有不同的寫法,不是【先知】而是【那位先知】,因此,法利賽人能指摩西在申18:15所預言的那位先知。 思想: 【群眾因為耶穌的緣故,就起了紛爭】(43節),經文中的爭論都充滿各有表面的觀點,更有人們對聖經的理解或故有的認識,但帶出的並不是讓人認識基督,讓神得不著榮耀,更要借助權力成為打壓真理的工具,我們有否同樣利用聖經成就我們的自我的意願呢? 祈禱:親愛主耶穌,我們或許願意去認識祢,但未有好好藉著聖經謙卑地放下故有的自我去認識主祢,求主光照我們,使我們每日謙卑地放下自我的驕傲去藉著聖經更深去認識祢,愛祢。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3:1-15約翰福音 3:1-15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本節原文開頭有個【但】字,表示尼哥德慕與2:23那些看見主行神蹟而信祂的人不同,他是真心要來追求真道。尼哥德慕的特點是;他是一個法利賽人,屬於當時最具影響力的猶太教宗派,他是猶太公會的成員;尼哥德慕在【夜裡】來見主耶穌,可能是因為夜間沒有閒雜人的打擾,也可能是不敢在日間公然見主,以免引起別人的敵視【從神那裡來】。【作師傅的】顯示尼哥德慕想要從主耶穌領受更好的教訓,以便改善自己在神面前的行為。3節和7節裡的翻譯為【重】的字原文在約翰福音其他經節都含有【從上頭】的意思,即從天上或從神的意思(3:31,19:11,23)主耶穌在此是說神國度的繼承人必須是神的兒女,是由神生的,也就是要接受【從上頭】賜下的生命,讓神對人的靈作徹底的改變。人只能靠【重生】進入神的國,不能靠自己的道德修養,屬靈知識或熱心事奉進入神的國。主耶穌的回答與尼哥德慕的問題似乎毫不相干,其實主是從根本否定尼哥德慕所追求的方向。當時法利賽人相信在末日復活時,所有的猶太人都會進神的國,只有那些不信神且離經背道的人例外,所以尼哥德慕聽到主耶穌的話相當驚訝。尼哥德慕更誤解了【重生】的意思,以為是再進母腹生出來。【進神的國】就是【見神的國】(3節)。當時猶太教接納外邦人信徒,是給他們施行【水】的洗禮,將其全身浸入水里,以示洗淨拜偶像的污穢,然後稱他們為新造的人或再生的人。【從水和聖靈而生 】 的 【 水 】 是指人的決定從頭開始 【 聖靈 】 指上主會進入你的生命,這是上主的工作從上面開始藉著聖靈的教導人可以活出像天父完全一樣的生命。耶穌向他表示,聖靈在人身上的工作雖然肉眼不能看見,卻是實在的,效果是可以看見的,就好像感受到風一般。這裡的【風】是雙關語,原文可以是【氣息】或【靈】的意思。12節【地上的事】指發生在地上的事,包括前面有關重生(3-8節)和後面有關救贖(14-16節)的講論。【天上的事】指發生在天上的事;祂是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一位(13節),因此祂曉得天上所發生的事。13節祂是【從天降下】道成肉身;祂雖活在地上卻【仍舊在天】祂並不屬於地,而超越過地;主耶穌更表示自己就是以色列人因仰望銅蛇而得活的預表,這就是主耶穌對尼哥德慕問題的回答:只要相信主耶穌就能重生,並且得到永生,重生是永生的開端,永生是重生的繼續。當以色列人出埃及後經過曠野時,因發怨言而得罪了神,神就使火蛇進入百姓中間,有多人被蛇咬死;主耶穌將被釘在十字架上,乃如銅蛇被舉在桿上,以色列人因仰望銅蛇而得活,罪人因相信主耶穌而永生,整個救恩都是主耶穌成就的,人不需要自己做甚麼,只要用信心去接受祂所成就的,就能得著永生。 思想:人不憑著自己做甚麼,而是因著信心去接受主耶穌所成就的,就能得著永生。【永生】不僅是永遠存在,【永生】就是在基督裡面神的生命,不僅在時間上是永久的,在性質上也是聖潔,完美的與神永遠緊密的關係。 祈禱:親愛主耶穌,感謝你賜下救恩,更成就救恩,使我們因著信靠主祢得著永生,得著那個在督裡面神的生命,深願我們一生都樂意信靠你,每天都進入在基督裡面神的生命中。阿們!

約翰福音 8:1-20約翰福音 8:1-2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橄欖山】是耶路撒冷城東的山脊。主耶穌在被釘十字架前的最後一周,每天夜裡就在那裡住宿(路21:37),又於被捕之前赴橄欖山的客西馬尼園禱告(18:2)。經文表示黎明時份,經學家和法利賽人帶了一個通姦時被抓到的婦人來,因著律法要求把姦夫淫婦一併處死(利20:10;申22:22-24),這婦人若是當場被抓姦,為何只有婦人一人被帶來呢?此處不見那個犯罪的男人,可看出整個事件可能是故意設計來陷害主耶穌的。原因可能是他們想使主耶穌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祂建議饒恕這婦人,他們就會指控祂觸犯了摩西的律法。但如果祂主張遵照摩西律法把婦人處死,他們也會指控祂觸犯了羅馬帝國的法律未有授的權柄(18:31)。主耶穌卻在地上畫字,可能是表示祂拒絕以文士所定的條件來辯論,所以他們窮追不捨地追問(7節)。事實上摩西的律法規定,用石頭打死犯罪的人時,要由見證人【先】下手(申17:6-7)。神頒布律法的主要用意,是要幫助人看見自己無力遵守律法,從而轉向神的救恩。對於人們所提的問題,主耶穌常常不直接回答是或非(四20;九3),而是把人的注意力轉到生命,人只要得著基督所賜的生命,所有的問題就都解決了。8節主耶穌的動作是表示不願意再繼續辯論下去。年紀老的人最先了解到自己不符合主耶穌所設定的條件,因此知難而退。主耶穌給那婦人悔改的機會,但表明祂並非對罪採取隨便的態度,祂絕不縱容罪,或與罪妥協。【不要再犯】指不要再習慣性地犯罪。在住棚節期間,除安息日之外,每天晚上在聖殿的婦女院裡要點燃四支巨大的燈檯。主耶穌宣告【我是世界的光】是以當時住棚節的習俗為背景發出的。【我是世界的光】是主耶穌用七個【我是】來啟示自己的第二次,表明祂就是【我是】(出3:14)的神。更是以賽亞預示彌賽亞是外邦人的光(賽42:6)。使主耶穌的見證有效的,是祂的對頭全然不知的事:他們不曉得祂是父神差來人間的,不久之後又會回到神那裡去,神子的見證用不著人來證實。主說祂的見證是真的,因為有父與祂同在(16節),與祂同作見證;同樣的,當我們為主作見證時,也有主親自與我們同在,與我們同作見證。認識了基督,也就認識了神。法利賽人以為主耶穌是以祂的肉身父親作為祂的第二個證人。因此受到法利賽人對他作見證的質疑,主卻說祂的見證是真的,因為有父與祂同在,更因這【時候】由神決定,並非那些想抓住主耶穌的人決定。 思想:作為信徒常會發問這樣可以嗎?那樣可以做嗎?主耶穌看似常常不直接回答是或非,而是把人的注意力轉到生命,人只要得著基督所賜的生命,才是問題真的答案。我們有否願意這【世上的光】光照,明白的不是問題的本身,而是進入主的生命呢? 祈禱:親愛主,祢是世上的光,祢不但要光照我們的黑暗,更要帶給我們溫暖同在,求主讓我們明白接受主祢每天的光照,引導,除去我們內心的黑暗。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