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 12:20-36

約翰福音 12:20-36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經文中的【希臘人】是泛指在希臘文化影響下的外邦人,他們已經入了猶太教。腓利的老家【伯賽大】靠近希臘人聚集的低加坡里地區,這些希臘人找腓力,可能他們認為【腓力】是希臘文名字,他又是伯賽大人,所以會比較接納他們。安得烈和腓利是同鄉【安得烈】也是希臘文名。他們一起去將希臘人的要求告訴主耶穌,可能因為他們不確定主耶穌是否願意與外邦人打交道。【希臘人是求智慧】(林前1:22)當外邦希臘人醒悟人的智慧有盡頭,而轉過來要見主的面的時候,象徵著主耶穌借十字架的死而復活得榮耀的時刻已經來到了。【一粒麥子】指主耶穌自己【落在地裡死了】指祂的肉身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主耶穌若不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祂裡面的生命就不能被釋放,繁殖。十字架的意義不只是受苦,十字架最終的目的是生命的釋放。25節【生命】原文是【魂】包括心思,情感,意志。【愛惜】與【恨惡】是相對的說法,凡愛自己過於愛神的,就是愛惜自己;凡愛神過於愛自己的,就是恨惡自己。信徒若要服事主,就必須跟隨主的腳蹤,效法祂走十字架的道路。在十字架的道路上跟隨主的人,單單專注於所要服事的主,他們最關心的不是工作的內容,也不是工作的需要,而是主自己是不是在那裡。27節這是約翰福音第五次提到主耶穌的【時候】(第一個)這【時候】是指祂受死的【時候】。【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是父神宣告主耶穌的聖工已經榮耀了祂的名,祂的受死和復活將繼續榮耀祂。約翰福音沒有記載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而是記載這段禱告。父神對主耶穌這次禱告的回應,是用天上的聲音宣告神已垂聽了要榮耀祂的禱告;父神對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的回應,是差派天使來扶持祂。站在旁邊的眾人聽見說是【打雷了】意即只聞其聲,不明其意或說: 【有天使對祂說話】意即似話非話,似懂非懂。【這聲音不是為我】主耶穌不需要任何東西證明祂的禱告得到聽,因為祂與父神的關係保證了這件事。現在這從天上來的聲音也【是為你們來的】要向他們顯明神垂聽主耶穌的禱告,堅固他們的信心。(31節)【世界】指那些仇視主耶穌的猶太領袖們,正是因為他們拒絕主耶穌且讓祂釘十字架,就確定了他們自己要受神的審判。 【世界的王】(31節)指魔鬼(14:30)【被舉起來】(32節)指主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在人這是羞辱,在神卻是極大的榮耀。 【萬人】(32節)指不同的種族的人,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眾人不領會十字架的意義,所以也不領會十字架上的基督。他們只是傳統地知道基督是永遠存在的,卻不知道沒有十字架就顯不出基督來。舊約聖經預表彌賽亞將會永遠存續(詩89:36)。當主耶穌復活之後只向祂的門徒顯現(14:22-24),不信的人沒有機會再見到祂。當眾人糾結於【人子是誰】(34節)的時候,主耶穌的答覆是不要認人,而是去認光,【你們要趁著有光,信從這光】(36節),因為時間剩下不多了。 思想: 主耶穌面對十字架這樣榮耀地被舉起來,就打通了人與神之間的通道,使人有條件回到神起初的榮耀旨意裡去。讓我們生命能服事主更實在是一生最榮耀的事。祈禱:感謝主成為一粒麥子,是祢的捨己,讓我們得到生命,更讓我們能跟蹤主祢的腳踪,走進主祢的光中。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13:1-20約翰福音 13:1-2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逾越節以前】就是快要接近吃逾越節筵席的時候;依照猶太人的計日法,逾越節是從那天黃昏日落時才開始算起的(出12:6)。【愛他們到底】可以有兩種解釋:1) 指主耶穌將祂的愛全部向他們顯示;2)指主耶穌對他們的愛會持續到祂在地上的最後一刻。【時候到了】是在一連串有關主耶穌的【時候】的句子中的第七個(2:4,7:30,8:20,12:23,27,13:1,16:32,17:1)指主耶穌被釘十字架和復活得榮耀的時候。前三個說主耶穌的時候未到,後面六個則說祂的時候已到。主耶穌現在【要歸到神那裡去】(3節)留下門徒在地上,所以就示範了洗腳的舉動,讓門徒將來一思想到主,就同時想到他們必須謙卑自己,彼此服事(14節)。主耶穌知道自己的權柄何等無限,自己的源頭何等神聖,並自己的去向何等榮耀,但仍謙卑自己,洗了門徒的腳。古時猶太人外出,通常都穿無鞋幫的拖鞋,只要走一段路,腳上就免不了沾染灰塵,所以一進門後,就要脫鞋並洗腳。最低微的奴隸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替他的主人或來客解鞋帶,脫鞋並提鞋,然後拿盆水來替他們洗腳。【拿一條手巾束腰】是僕人的動作。【你洗我的腳嗎】(6節)意思是說【你竟然要洗我的腳】?彼得只知道主耶穌所做此事的表面意思,卻不明白洗腳的屬靈意義,但後來【必明白】(7節)。【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指彼得若不接受【洗腳】所象徵的屬靈意義,就無法與主相交。彼得急欲與主耶穌有分,以為主耶穌是將洗腳這事作為能與祂有關係的條件,他不明白主耶穌指的是洗腳的屬靈意義。在慶祝逾越節前,猶太人已在耶路撒冷接受潔淨禮(11:55)只需洗腳就可以了。根據這些背景,洗澡是比喻彼得因接受主耶穌的道而得潔淨(15:3)只需要再接受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做的事,就不再需要別的潔淨了。【乾淨】指罪得赦免,只有當罪得赦免後,人才能與主耶穌有分,也才有資格來到神面前,留在神的家中。主耶穌也洗了賣主的猶大的腳,但猶大不是用主的道【洗過澡的人】(10節)所以不是乾淨的。(13節)【夫子】指教導別人的人,【(13節)主】指擁有主權可以指揮和使用別人的人。【彼此洗腳】(14節)是【彼此服事】是【彼此相愛】的表現(34-35節)是合一的見證。主耶穌的腳蹤是門徒跟隨的榜樣,跟隨主的人必須效法主,走十字架的道路,捨棄自己服事人的道路【若是去行就有福了】(17節)。18節【不是指著你們眾人說的】指猶大並不在內,因為他不會去行,也不會得這福。【經上的話】引自詩41:9。19節【事】指猶大將要出賣主的事。主耶穌即將被出賣的事告訴門徒,並非要他們分擔祂的憂傷,而是為了將來他們的信心不至動搖。人們接受基督所差遣的門徒,就是接受基督,也就是接受差祂來的父神。 思想: 世界上或許不是缺乏財富,不是缺乏智慧,主耶穌讓我們知道世上最缺乏的是愛,我們的生命走到有幾低沉,,被別人,被自己看到有多低下,主耶穌的愛是愛到底的愛,更用行動一步步表示主為你和我同樣走到最低下,最卑微,讓人明白愛,更讓我們活出愛。 祈禱:親愛主,感謝主祢對我們的愛,並用祢的行動表示何為愛,是祢使我們知道何為真的愛,願主祢愛成為我們愛的動力。阿們!

約翰福音 19:11-17約翰福音 19:11-17

【約翰福音】 主耶穌曾說:【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拿回來】10:18)除非祂自己允許,彼拉多沒有權柄動祂一根毫毛。【把我交給你的那人】指大祭司該亞法。彼拉多只處理政治犯,不想惹宗教上的麻煩,因此想釋放主耶穌。但猶太人威脅彼拉多,如果他釋放主耶穌,他們就會向凱撒告密,生性猜忌多疑的羅馬皇帝一定會對彼拉多起疑心。從人的角度看,是猶太教領袖和彼拉多使得主耶穌被釘的事成了定局;從神的安排看,是【耶和華卻定意將祂壓傷,使祂受痛苦。耶和華以祂為贖罪祭】(賽53:10)主耶穌受難和受死的經歷,證明祂是神的兒子,祂藉著所承受的一切,成全了神所要做的救贖。【鋪華石處】指聖殿西北角一處鋪有石頭的地方。據說羅馬巡撫出外開庭審判時常將審判座設在露天的地方,座下喜歡鋪上一些棋盤式的方格華石。【午正】第六時,如以猶太計時法為中午十二點,但以羅馬計時法為上午六點。【預備逾越節的日子】指正月十四日,當天黃昏開始逾越節(利23:5,民9:2)將近黃昏時要宰殺逾越節羔羊(出12:6)。【看哪,這是你們的王】這是彼拉多第二次羞辱猶太人(18:39),但使徒約翰在此乃要強調主耶穌的王權。當猶太人與彼拉多唇槍舌戰時,主耶穌被他們公然棄絕。祭司長說【除了凱撒,我們沒有王】,不但否定了主耶穌,也否定了以色列的真王耶和華神(撒上八7),顯明他們拒絕作神的子民,拒絕神的國度,犯了最大的褻瀆罪。羅馬人有權處死人,猶太人沒有權力處死人;但不是羅馬人的律法定了主耶穌的罪,而是猶太人藉著神的律法定了祂的罪。神的【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羅3:20),卻被猶太人用來定了基督的罪,這正顯示主耶穌【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彼前2:24)。神之所以允許有律法的猶太人和沒有律法的外邦人聯手【將耶穌交給他們去釘十字架】是因為神救贖的計劃就是要【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神的義】(林後5:21)。【各各他】是希伯來文,意思是【死人的頭骨】。英文名【加略】是從拉丁文轉譯。據說這個小山丘的形狀像死人的頭顱,故有此名。 思想: 依律法的原則【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來9:22)。從耶穌死的日子,死前的經歷,耶穌一次又一次要向我們證實,他就是神的羔羊,是為你為我流出寶血的救主。為著我們得到赦免,得到救贖耶穌為我們都是毫無保留。 祈禱:主耶穌你真的好愛我們,在我們還不明白,還犯罪的時候,仍按所定的日期為我們死,你的愛是堅定的愛,是毫無保留的愛,願我們都願意明白你的愛,更願意一生都愛你。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