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 16:1-15

約翰福音 16:1-15

【約翰福音 經文中【跌倒】原文意思是【跌倒或陷入(罪中)】。【趕出會堂】輕則暫時剝奪權利,重則開除會籍,終身受到猶太社會的排斥與藐視(9:22),所以許多信主的猶太教領袖不敢公開承認(12:42)。這是約翰福音第三次提到【趕出會堂】。一切的事奉,若不是出於對神和基督的真認識,很容易導致可怕的錯誤, 主耶穌預先告訴門徒這些事,是要每個信徒的預備。當迫害臨到的時候,應當知道那是主耶穌早就預言過的事,因此就不會使信心跌倒。彼得曾經問主往哪裡去(13:36)多馬也問過同樣的問題(14:5)但他們其實不是在意主耶穌去哪裡,而是在意祂離去之後自己的處境。所以主耶穌說,他們當中沒人真正問過這個問題。【這事】指主耶穌即將離開,門徒將要遭受逼迫。門徒是為自己將要面臨的處境【滿心憂愁】。主耶穌並未責備門徒們的軟弱,反而是安慰他們,體諒他們的軟弱,告訴他們祂的離開【是與你們有益的】:一方面,門徒將藉著祂十字架救贖的死而得著救恩;另一方面,當祂升天之後,就可以在聖靈裡再來,不受時空限制地與門徒同在。聖靈降臨以後的工作,將證明不信的猶太人在罪、公義和審判的事上有罪。約翰福音裡的【世人】主要指當時不信主的猶太人(14:19,17:9)。【罪】原文是單數,不是指一般的罪行,而是指【不信】。【不信】乃是世人最基本的罪,也是最大的罪,聖靈來,證明主耶穌是神,世人不信主耶穌就是拒絕神。不信的猶太人自以為義,攻擊基督是被鬼附的(10:20)以為是在事奉神(2節)。聖靈來,證明主耶穌已經復活升天,是被父神高舉的義者,那些不信的猶太人所自以為的【義】是錯的。只有聖靈能幫助我們明白真理、進入真理的經驗(13節)。聖靈是為基督作見證的【一切的真理】指基督所教導的一切真理,【將來的事】包括基督的受死、復活、升天和再來審判。正如基督的目的是要榮耀父神,保惠師的目的也是榮耀基督,祂藉著啟示基督的真理來榮耀基督。父神已將萬有交給基督(3:35,13:3)但此處【凡父所擁有的】特別指強調來自父神的真理。 思想: 【你到哪裡去?】是門徒在耶穌將離開時的發問,耶穌你在那裡?神呀!你在那裡?都是人們面對將來,傍惶時作出的發問。當內心傍惶時主的話語成為我們的安慰,更藉著保惠師那真理的聖靈引導我們進入生命的真相。我們願意相信主的話讓聖靈引導我們的生命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藉著祢信實的話讓我們在人生的傍惶中充滿著安慰,更藉著聖靈引導我們明白生命的真相,求主每日使我們更加信靠祢,讓祢引導保守。阿們!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18:1-14約翰福音 18:1-14

【約翰福音】 主耶穌在14:31對門徒說了【起來,我們走吧】之後,就出了最後晚餐的樓房,路上講了15至16章的話,又在聖殿山上做了17章的禱告,此時才離開聖殿山。【汲淪溪】是耶路撒冷東城牆和橄欖山之間小山谷裡的旱溪。這【園子】是一個橄欖園,名叫【客西馬尼】位於汲淪溪對面的橄欖山畔,離耶路撒冷城牆約一點二公里,是主耶穌和門徒常去之處(2節)。猶大帶來捉拿主耶穌的人包括祭司長,守殿官並長老(路22:52)法利賽人的差役,千夫長和一隊兵(12節),大祭司的僕人(10節),一些閒雜人(26節)。主耶穌主動【出來】見他們,表示祂上十字架是甘願捨命。主耶穌【知道】將要臨到自己的一切事,所以臨事不會驚慌失措;【我就是】原文是【我是egō eimi】猶太人都知道,這是神向摩西宣示祂自己時所用的稱號(出3:14-15)。主耶穌一說【我就是】他們就退後倒在地上。從這戲劇性的反應看來,主耶穌使用【我是(egō eimi)】不只說祂就是他們要找的人,也是宣告祂與神原為一。無論那些人是否明白這意思,都感受到從主身上發出的力量,令他們在祂面前站立不住。若不是主耶穌甘心樂意把自己交在這些人的手中,他們是毫無能力捉拿祂的。8節主耶穌再次主動用【我是(egō eimi)】表明祂的身份,並且對來捉拿祂的人下命令,顯明是祂在掌控局勢。在四福音中,只有約翰福音指出砍人的是西門彼得,而他所砍的那人叫馬勒古,只有路加福音記錄主耶穌醫好了那人(路22:51)。不認識十字架意義的人,常伸出肉體的手,拔出血氣的【刀】憑血氣替神出頭,替神出主意,動機雖然是為了保護主和屬主的事物,其實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有害。彼得以為自己在護衛主耶穌,其實情勢完全在主耶穌的掌控之下,祂不需要門徒憑血氣為祂的榮耀爭戰(36節)。人所關心的是事情的平安順利,主所關心的是事情照神的旨意成就。從外面看,是人把主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但主卻說這是【我父給我的那杯】。任何十字架的苦難,我們若能認識這是天父量給我們的,就不會怨天尤人,而是樂於接受。【亞那】是在主後5-15年任大祭司,後來被羅馬巡撫革職,但猶太人認為大祭司是終身職,所以他能在幕後繼續行使大祭司的職權。【該亞法】在主後18-36年任大祭司,是羅馬政府所認可的大祭司。對於一位曾經說過要把主耶穌處死是恰當的人(11:49-52),不要期望從他那裡得到公平的審訊。 思想: 面對十字架的如此苦難,主耶穌因信靠天父安然面對,我們若能認識生命中的苦難是天父量給我們的,就不會怨天尤人,而是樂於面對。還是像彼得藉助自我的方法去處理生活中的困境呢? 祈禱:主耶穌,我們感謝祢為我們面對人的出賣,面對十字架都全然信靠天父,活出天父的旨意,求主教導我們面對困苦都願意信靠祢,與主祢一同面對。阿們!

約翰福音 5:30-47約翰福音 5:30-47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經文表示主耶穌不是沒有能力單靠自己做事,而是決不會離開神而獨立行事。根據猶太拉比的律法,為自己作證在法律上是無效的,必須有別的證人才行。因此,主耶穌介紹了4位證人:施洗約翰(33節),父神(36節)、聖經(39節)、摩西(45節)。32節【另有一位】指父神。施洗約翰服事主要的目的是為主耶穌作見證,但主耶穌其實並不需要施洗約翰來見證祂話語的真實性,因為父神是【更大的見證】(36節)。耶穌提到施洗約翰的見證,完全是為聽眾的緣故,他們若接受約翰的見證,就能得救。因為聽接受約翰的見證更以施洗約翰是【明燈】但他不是那本身就能照耀的光主耶穌才是【真光】。古時猶太人家庭所用的油燈,要靠不斷添油才能點亮,所發的光雖可照明,但非自發的【光】。【暫時喜歡他的光】指在施洗約翰服事的早期,【眾人都去受洗】(三23)包括法利賽人與撒都該人(太三5-7;路三2-3 )但主耶穌盼望他們現在能接受施洗約翰所見證的那位「真光」。主耶穌所做成的事,能見證祂是父所差來的,主耶穌所做的事都是為了發表神的心意、見證祂是神的兒子。37-38節:根據上下文,這裡的【沒有聽見,沒有看見】應該是比喻一班猶太人屬靈的眼睛與屬靈的耳朵都是閉著的。尋求永生卻不尋求賜永生的基督,必然得不著永生。耶穌表示聖經是為祂作見證的,所以讀經的目的並非為了明白道理,研究神學,而是要藉聖經來認識並享受這一位豐滿的基督。人若不到主耶穌面前來,即使把聖經研究透徹,仍然得不著生命。人得不著生命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不能】得,而是因為他們【不肯】來得。主耶穌並不盼望【從人來的榮耀】所以祂從來不會失望。這些人不信和敵視主耶穌的根本原因,乃是因他們的心中缺乏神的愛。當中表示出一個受人榮耀的人不能信主,一個不求從神來的榮耀的人也不能信主。一個人若是介意別人對他的觀感,過於神對他的看法,恐怕他還未與主建立起正常的關係。因為摩西所傳的律法是引人歸向基督,而他們只注意律法的字句,不關心律法的精義。包括摩西五經在內的舊約,都是指向基督(創12:3;22:18;民21:9;申18:15-19)從先知的預言上更看見神的兒子。注意了人的榮耀就不能明白聖經的精義,更不能相信主耶穌所說的話。 思想: 我們能否明白讀經的目標就是認識基督呢?這樣才能明白從字句裡出來的生命供應,就是基督自己。因為,若不到主耶穌面前來,即使把聖經研究透徹,仍然得不著生命。 祈禱: 親愛主耶穌,多謝祢給予我們聖經就是神祢的話語,求主引導我們使我們愛慕祢的話,更從祢話語中親近明白祢。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