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 15:18-27

約翰福音 15:18-27

【約翰福音】 【世人】指一切敵視主耶穌的人,包括猶太教領袖。因為主耶穌將我們從世界揀選出來,所以我們必然被世界所恨惡,所以基督徒不要盼望從世界中得著同情。我們若為真理的緣故受到世人的逼迫,是因為我們屬乎主,因此是有福的,應當歡喜快樂(太5:10-12)。逼迫門徒的猶太教領袖以為自己是在【事奉神】(16:2),其實他們完全【不認識】(21節)神。人因為對主的話無知而違背了主的話,乃是罪;明白了主的話還違背,乃是罪加一等,【無可推諉】(22節)。主耶穌與父神原為一,恨主耶穌,就等於恨神。25節引自詩35:19,69:4。26節是約翰福音第三次提到保惠師(14:16,26,15:26,16:7),每次都讓我們對保惠師的角色多了解。14:16,26指出保惠師是由父神差來,在此指出祂也是主耶穌差來的。這裡用男性代名詞【祂(ekeinos)】(26節)來指聖靈,表明聖靈是有位格的,祂不只是一股力量。聖靈的主要工作是為基督作見證,祂要在我們遭遇逼迫時(18-25節)幫助和護衛我們,將聖父和聖子顯給我們,使我們經歷三一神的實際。保惠師的見證也會透過門徒的見證而顯現出來,信徒若接受聖靈為基督所作的見證(26節),自然會在世人面前為基督作見證(27節)。 思想: 如果世人恨你們,你們要知道他們在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面對世界的價值觀都成為信徒生命的挑戰,使我們更要明白我們是屬於神不是屬於這個世界,更成為我們更倚靠主的動力,這動力不是信念,而是晝夜陪伴我們的保惠師,那真理的聖靈,使我們不再懼怕生命所挑戰的。 祈禱:親愛主,藉著主祢從父那裡要差來給我們的保惠師,那真理的聖靈,就是當我們不懂得分辨,不再有力量面對這世界的挑戰時,成為我們的力量,成為我們的愛,願我們每日都藉著聖靈更倚靠祢面對生命的挑戰,不再懼怕。阿們!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19:18-27約翰福音 19:18-27

【約翰福音】 釘十字架的酷刑,在羅馬帝國歷史上僅採用於主耶穌在世前後一段不很長的時期,彷彿是神專為應驗舊約的預言和預表而安排的(民21:8-9;申21:23;徒13:29;加3:13)。【猶太人的王】是不甘於被威脅的彼拉多對祭司長的嘲弄報復(21節)卻成了對主耶穌的王權的宣告。【希伯來】原文指亞蘭文【羅馬】原文指拉丁文。彼拉多用這三樣文字書寫,是為了讓猶太地的猶太人(亞蘭文)羅馬人(拉丁文)散居羅馬帝國的猶太人和皈依猶太教的外邦人(希臘文)都能念出來,以達到羞辱祭司長的目的。彼拉多寫【猶太人的王】是為了嘲弄祭司長,所以祭司長立刻反擊。彼拉多這樣堅持己見,一面是因為他想藉機羞辱祭司長,一面也是因為這其實不是出於他自己,而是出於神主宰的手,所以不容他更改。當時劊子手可將死刑囚犯的衣物拿來作為犒賞。【裡衣】是一種襯衣,從頸部遮蓋到膝蓋或踝骨。主耶穌的【裡衣】被兵丁們瓜分,意味著祂被赤裸地釘在十字架上,更加劇了在十字架上所受的極大羞辱。【他們分了我的外衣,為我的里衣拈鬮】引自詩22:18,主耶穌被父神遺棄時的呼喊也出自此篇(太27:46;可15:34)。這也證明主耶穌的受難和受死不是出於人的手,完全是出於神的旨意(2:19-22,13:18,19:24,28,36,37)。當其他的門徒棄主而逃的時候,這些卑微,軟弱的婦女卻從加利利一直跟隨主到十字架下,這是何等的美!所以神就揀選她們作基督死而復活的見證人。【祂母親的姊妹】可能是【西庇太兩個兒子的母親】(太27:56)撒羅米(可16:1)。主耶穌曾從【抹大拉的馬利亞】身上趕出七個鬼(太16:9;路8:2)。【祂所愛的那門徒】就是使徒約翰(13:23;21:20)。【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可3:35),因為主耶穌照著父神的安排成就了救贖的方法,信的人就有了一個新的親屬關係,這關係超越了肉身的關係。【從此那門徒接她到自己家裡去了】指從此負起照顧她生活起居的責任。 思想:當人在痛苦受羞時必然使人自我中心,甚至內心的憤怨,主耶穌在十字架活出了最美麗人的樣式,心裡沒有詭詐,口裡沒有犯罪!唯有祂是最完美的人子-耶穌! 祈禱:親愛主耶穌,祢真的是最完美的人子,從主祢的一生,從主祢的生命都活出愛,更活出神美好的旨意,願我們一生都仰望祢,成為我們人命的榜樣!阿們!

約翰福音 21:1-11約翰福音 21:1-11

【約翰福音】 提比哩亞海】實際上是一個淡水湖,古名基尼烈湖(民34:11)後改稱革尼撒勒湖(路5:1)繼稱【加利利海】(太4:18)後因希律安提帕在其西南岸湖畔新建提比哩亞城作為首都,再度易名【提比亞海】。約20:31已經明顯地作了全書結束的交代,但是聖靈感動使徒約翰,特意加上二十一章。這裡一共有七個門徒【七】在聖經裡代表完整。他們照著主耶穌的吩咐,回到加利利等候主耶穌(可14:28;16:7)捕魚可能是為了解決食物問題,而不是想重操舊業。夜晚通常是捕魚的最佳時機,彼得是個老練的漁夫,但他們竟然整夜打不著魚,這是他們第二次經歷這樣的事情(路5:5)。我們若有甚麼窮乏的經歷,對我們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它能使我們更多經歷主,認識主。門徒正捕魚的時候遇見主,我們不一定需要在安靜靈修的時候才能與主同在,即使是在勞苦工作中,也能與主同在,和祂有親密的相交。門徒【不知道是耶穌】因為當時天剛濛濛亮,船離岸邊將近百米,看不清站在岸邊的人。主耶穌首先問:【你們有吃的沒有】表示屬靈的人也是很【接地氣】的。主耶穌顧念我們的窮乏和困苦,也藉著我們的日常生活讓我們認識祂。門徒若沒有對主的話信而順從,就不能實際地從主的話語中得著供應。使徒約翰經歷過類似的神蹟(路5:4-9)所以立刻悟出岸上那人必是主耶穌。【赤著身子】,指當時用網捕魚的漁夫光著上身工作。彼得在跳入海裡去見主之前,隨手抓起一件簡單上衣披上,以示對主耶穌的尊重。船離岸將近一百公尺。岸上的炭火與大祭司院子裡的炭火(18:19)遙相對應,彼得在那夜的炭火旁失敗了,現在主耶穌在黎明的炭火旁服事、供應並堅固了他。【上面有魚,又有餅】表示他們根本無須靠自己去打魚解決食物問題,主耶穌已經預備好了供應。但主耶穌沒有阻止門徒去捕魚,因為祂要藉此讓他們更認識祂。主耶穌已經預備好了魚和餅,卻要他們【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可能一方面表示祂欣賞做工的人的順從,一方面是引導他們數算一下這個神蹟。事隔幾十年,使徒約翰還記得這【一百五十三條】大魚。逐條數算如此龐大的一網魚是不尋常的,所以許多人認為153這數字具有像徵意義。 思想:在門徒面對他們生活現實,但復活的主一直在他們生命中,或許我們每天仍然營營役役面對我們的現實的生活,小子你們有吃的沒有?主一直為我們生命中有預備。我們相信復活的主在我們的生命呢中嗎? 祈禱:親愛主耶穌,感謝祢一直活著,無論我們面對每日現實的生活中,主祢仍然活著,更為我們預備我們的生命,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在每日的生活中都不忘記復活的主。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