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那門徒】可能就是【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20:2)也就是使徒約翰。使徒約翰的父親西庇太的捕魚事業相當興隆,除了兩個兒子做幫手外,還請了僱工(可1:20),表示這個家庭相當富有,可能與大祭司家很熟。【你不也是這人的門徒嗎】這使女知道約翰是主耶穌的門徒,所以順便問彼得是不是也是,未必懷有惡意,卻使彼得變得手足無措。這是應驗主耶穌預言彼得將不認祂三次(13:38)中的第一次(17,2,27節)。耶路撒冷城海拔750米,逾越節是陽曆三,四月間,晚上還很冷。差役無權過問公會審案的事,他出手摑打主耶穌的臉是不合律法的。這些人只看大祭司代表神,卻不關心自己在神面前是否活得對。有人以為主耶穌這問話,與祂教導別人【有人打你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太5:39)的話有矛盾。那裡的教訓是說,天國子民憑著神的生命可以超越羞辱,而主在這裡的抗辯是為真理作見證,祂並不是為受羞辱而不平,乃是為真理而申述。基督是【逾越節的羔羊】(林前5:7)。主耶穌的受審,正如逾越節的羔羊在被殺獻祭之前,必須先送到祭司那裡被察看,驗明確無殘疾,方可作神的祭物(出12:5;申17:1)。25節【有人】原文是複數,當時有一班僕婢圍著火堆談話,極可能有幾個人同時發出同樣的疑問,所以馬太說是另一個使女問這個問題(太26:71),馬可說是同一個使女(可14:69),而路加則說是另一個男人(路22:58)。這是應驗主耶穌預言彼得將不認祂三次(13:38)中的第二次(17,25,27節)。彼得憑著一時血氣之勇,拔刀削掉了馬勒古的耳朵(10節)卻在馬勒古親屬的質問下跌倒。可見血氣之勇不能持久,也絕無屬靈的功效,憑血氣行事的,必會自食血氣之果。這是應驗主耶穌預言彼得將不認祂三次(13:38)中的第三次(17,25,27節)。神安排環境,叫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受試驗,而且越來越厲害,直到我們完全認識自己的軟弱而不再信靠自己為止。主允許彼得跌倒,但卻不允許彼得失落,所以安排了環境來挽回他,藉著雞叫來喚醒他。今天,主耶穌也常常藉著我們的遭遇和環境,提醒我們對祂的不忠和虧欠。 思想: 或許神安排環境,叫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受試驗,而且越來越厲害,是為要直到我們完全認識自己的軟弱而不再信靠自己為止。今天,我們有否察驗主耶穌藉著我們的遭遇和環境提醒我們呢? 祈禱:親愛主耶穌,我們明白到不可單靠自己,單靠承諾去跟隨祢,而是要明白好好倚靠祢,使我們每日都好好察驗主祢。阿們!
約翰福音 18:15-27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20:24-31約翰福音 20:24-31
【約翰福音】 主耶穌再一次在門窗緊閉的屋裡找到門徒,也許他們仍然【怕猶太人】(19節),所以祂也再次以【願你們平安】和他們打招呼。猶太人在計算天數時,通常將首末兩天也計入,所以【過了八日】是指第二個七日的第一日(主日)。這顯示主耶穌的復活是身體的復活,而不是死後靈魂的繼續存在。主耶穌復活以後的手上和腳上仍遺留有十字架的釘痕,這些釘痕乃是祂愛我們的記號。凡真正遇見主顯現的人,都不能不衷心俯伏下來尊榮祂。多馬的看見是經轉折的。當他聽見門徒告訴他看見復活的主,他仍不信,除非他能親手摸到。多馬不再需要將手指探入主耶穌手上的釘痕、用手探入祂的肋旁了,只要看到主就已經足夠了(29節)。【我的主!我的神】是約翰福音中最後一次對主耶穌的信仰告白(1:34;1:49;4:42;9:33,35-38;11:27;16:30)。使徒約翰記錄這個告白,就將讀者帶回本書的第一句話:【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1:1)。凡是【看見】才相信的,只不過是接受既成的事實,但感官上的憑據,並不是信心準確的根基。而【沒有看見就信的】,是因為聽到或讀到門徒對主耶穌所作的見證,然後有聖靈在心中做印證的工作(15:26-27)。約翰福音記載了主耶穌所行的七個神蹟:在迦拿將水變為酒(2:1-11),治好大臣的兒子(4:46-54)醫好畢士大池旁的瘸子(5:1-9)餵飽五千人(6:1-14)在海上行走6:16-21)醫好生來瞎眼之人(9:1-7)且將拉撒路起死回生(11:1-44)。這些只是從主耶穌所行的許多神蹟中精選出來的幾個。約翰福音精選這幾個神蹟的主要目的,是叫散居羅馬帝國的猶太人相信拿撒勒人耶穌是【基督】(彌賽亞),是神的兒子。全書都指向這方向,所以再三記錄人們作這告白的例子:拿但業(1:49),撒馬利亞人(4:42)生來瞎眼的人(9:33,35-38),馬大(11:27)門徒(16:30)和多馬(20:28)。【基督】是主耶穌的職分【神的兒子】是主耶穌的身份。祂是神的受膏者基督,來成全神的旨意,完成神的計劃;祂是神的兒子,來顯出神自己,表明神自己。【名】代表了祂的本性和祂的一切。【信】有些抄本的時態是不定過去式,有些抄本是現在式。有人認為不定過去式表示最初的相信,而現在式則表示持續的相信。但希臘文的動詞時態不支持如此的分歧,因為約翰福音中【信】的不定過去式既表示最初也表示繼續的相信(1:7,7:39),而現在式也同樣表示這兩種相信(6:35,一12)。 思想: 信的人得生命,生命不是指肉體生命,原文是永恆生命, 生命是禮物,是恩典, 生命亦是一個人與神的關係,認識基督耶穌,這就是永生,不斷與主有互動,使我們生命更豐盛更滿足!我們的生命信息又是甚麼?讓我們同來領受差遣,一生傳揚這信息,見證耶穌基督復活大能的榮耀。 祈禱:求主幫助我們領受神所賜給我們各人的生命信息,領受差遣,一生竭力傳揚這信息,見證耶穌基督的信實,彰顯父神的榮耀,使更多人相信耶穌,領受那【沒有看見就信】的祝福。阿們!
約翰福音 8:39-59約翰福音 8:39-59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經文中耶穌表示因著亞伯拉罕謙卑接受神的話,憑信心接受,這些人卻完全不照著亞伯拉罕的榜樣而行。更容不下耶穌的道想要殺死他,耶穌否定神是這些【信徒】的父,不是因為他的的血統及背景,是因為他們不愛從父那裡來的基督,順服是理解真理的關鍵就是立志遵著祂的旨意行,這些人不願意遵行主耶穌的道,所以不能明白這些教訓。縱使他們無法否定聖經的真理,但仍然不能信主。這樣的不信並非是理性的結果,只是因為他們並不是【出於神】(47節)。而是仍然屬於那說謊之人的父,那敵擋真理的魔鬼。更指耶穌【是撒馬利亞人】這是一種輕蔑的辱語,用來形容【離經叛道的人】。31-47節是主耶穌對那些不真正信祂的假信徒說話,48-59節是對另一批攻擊祂的【猶太人】說話。耶穌要他們知道當中是非論斷,而讓神來定奪,神的判斷才真。【死】在此是指靈性上的死,不是指肉身上的死。主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六63),遵守主話的人,必得著屬靈的生命,他們的肉身雖然死了,將來還會復活(六40)。猶太人以主耶穌所說【永不死】(51節)以字面解釋,誤以為祂是指肉身的不死。【我的日子】指主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間完成救贖的日子。本句的意思不是說亞伯拉罕因【盼望】主的日子而歡喜,乃是說他因著【看見】了那日子而歡喜。更因遵守主話的人,必得著屬靈的生命,從生命流露出永遠不見死真的見證,並不是他們誤以為指肉身的不死。當主耶穌對猶太人說【還沒有亞伯拉罕,我是】的時候,實際上是在顯明祂就是神。猶太人很明白這一點,所以要拿石頭打死,以為耶穌褻瀆僭妄神(59節)。耶穌卻躲起來,從殿裡出去了,因為時候還沒有到。 思想: 【你們為甚麼不明白我的話呢?因為我的道你們聽不進去。】我們有否認為聖經很難明解,更很困難活出呢?讓我們再次明白順服是理解真理的關鍵,【人若立志遵著祂的旨意行,就必曉得這教訓或是出於神】(約7:17)。我們願意順服地立志遵著祂的旨意行嗎?還是仍然只紏纏自我的慾念及理解中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是真理,縱使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事物,但唯有到主祢的面前生命才明白真理,才能活出真的生命。願我們每日好好珍惜主祢及祢給予的真理。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