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17節這是主耶穌為門徒所作的第三個祈求。門徒因接受主耶穌的道已經乾淨了(15:3),而神的道會繼續使他們【成聖】,他們越讀聖經、越接受神的話,生命和生活就越與世人分別。這【成聖】不是指地位上的成聖(太二十三17),而是指生命和生活上【因真理成聖】(19節)活出基督的見證。門徒【成聖】的目的,是為了被主耶穌差遣到世上作見證。除了主耶穌在十字架上代贖之外,神差遣主耶穌去做的所有事,現在主耶穌也同樣差遣門徒去做(2021)。【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表示門徒不屬乎世界,但不離開世界,乃是要被差到世界去做主的見證。【自己分別為聖】指主耶穌單單照著父神的旨意行事,將真理和永生賜給凡相信祂的人,將他們從罪惡中洗滌乾淨,從世界分別出來,在世上為祂作見證。主耶穌的最後一段祈求包括歷代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這些人】指在場的門徒,【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指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當時的門徒和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都在基督裡【合而為一】這合一是生命本質的合一。由於聖靈來住在門徒裡面,聖父與聖子也就住在他們裡面,他們也同樣住在聖父和聖子裡面(14:16-20),聖父和聖子生命本質的合一就延伸到門徒。合一是神的生命在信徒身上增加, 信徒自己的生命減少,讓基督來充滿信徒,讓基督從信徒裡面活出來。當信徒的生命裡外都是基督的時候,所有的見證內容也都是基督,就能【使世人可以信祢差了我來】。【祢所賜給我的榮耀】包括聖父與聖子之間的愛(15:10,17:23,26),主耶穌所行的神蹟(2:11,11:4)父神給予主耶穌的尊榮(8:50,54),主耶穌死而復活之後被高舉(5,24節)。主耶穌賜給門徒的榮耀包括:門徒與聖父之間的愛(14:21,23,17:23,26)門徒所行的神蹟(14:12)父神賜給門徒的尊榮(12:26),將來門徒與父神同享榮耀(24)。主耶穌將父神給祂的榮耀賜給門徒的目的,是為了使他們與聖父聖子【合而為一】,好向世人作見證,最終使萬有都歸於一(弗1:10),彰顯神的榮耀(弗1:12)。如果門徒不先進入合一,萬有也就不可能歸於一裡,所以門徒的合一是彰顯神榮耀的關鍵。門徒的【合而為一】不僅見證聖子的工作,也見證聖父的愛。因為神所要的見證不是只要人認識有神,還要人認識人與神,人與人合一的關係。基督最大的盼望就是教會與祂一同進入父的榮耀裡,這也每個信徒在地上所應當盼望的。 思想: 門徒之間的彼此相愛,才能讓世人看見他們裡面【合而為一】的生命,認出他們是基督的門徒(十三35),他們才能為基督作見證。門徒若無法保守合一,就會拆毀教會的見證。主耶穌將父神顯明給我們,為的是使我們裡面有神的愛,讓基督在我們裡面作主。 祈禱:親愛主,是你用你的生命活出聖潔,更活出與天父合一的生命,主你生命的捨己,主你生命對天父的信靠都是我們一生要知要學習的事情,求主使我們明白看似很困難的合而為一,看似不容易的彼此相愛,就是在主你的生命中找得到,求主更使我們成聖,單單屬於你,活出主你的生命。阿們!
約翰福音 17:17-26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7:40-53約翰福音 7:40-53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經文中表示在住棚節期間,猶太人緬懷摩西在曠野擊打磐石流出水給他們喝的經歷,他們也知道摩西預言神會為他們興起一位像他一樣的先知(申18:15),並相信這位先知會像摩西一樣將水供應給他們。主耶穌在這節期的最後一天宣告祂將把活水江河供給口渴的人,所以有人認為主耶穌就是摩西預言的那位先知。群眾中【基督豈是從加利利出來的嗎】這問話的方式,在原文含有強烈的詫異成分和否定的意味。他們對有關彌賽亞的聖經知識並沒有錯誤,但卻不了解主耶穌的身世,主耶穌降生在伯利恆(太2:1;路2:4-7)。【其中有人要捉拿祂,只是無人下手。】這些差役是利未人,他們對主耶穌的教導十分佩服,所以無法下手捉拿主耶穌。49節法利賽人所用的【百姓】這字是個專門用語,是對不謹慎遵行摩西律法和法利賽人傳統之猶太人的蔑稱。內中有尼哥德慕引用律法表示(申1:16-17,17:2-5和19:15-19)以色列的法官必須先徹底調查清楚後才可下判決,需得到兩三個證人的支持後才可定人有罪。反映出法利賽人瞧不起不懂律法的群眾,自己卻做違反律法的事,對主耶穌妄下斷語。所以法利賽人帶著侮辱的口氣質問他【你也是出於加利利嗎】? 事實上【加利利沒有出過先知】並不准確,因為先知約拿、何西阿、那鴻乃出自加利利,但按照原文66節有不同的寫法,不是【先知】而是【那位先知】,因此,法利賽人能指摩西在申18:15所預言的那位先知。 思想: 【群眾因為耶穌的緣故,就起了紛爭】(43節),經文中的爭論都充滿各有表面的觀點,更有人們對聖經的理解或故有的認識,但帶出的並不是讓人認識基督,讓神得不著榮耀,更要借助權力成為打壓真理的工具,我們有否同樣利用聖經成就我們的自我的意願呢? 祈禱:親愛主耶穌,我們或許願意去認識祢,但未有好好藉著聖經謙卑地放下故有的自我去認識主祢,求主光照我們,使我們每日謙卑地放下自我的驕傲去藉著聖經更深去認識祢,愛祢。阿們!
約翰福音 19:28-42約翰福音 19:28-42
【約翰福音】 【我渴了】引自(詩69:21)【我渴了,他們拿醋給我喝】表示祂為我們受的煎熬快要到盡頭了,這煎熬是罪人在火湖裡所忍受的,正如逾越節的羔羊被火所烤。本節是第二次應驗詩69:21【我渴了,他們拿醋給我喝】(28節)。只有約翰福音指出【牛膝草】使人想起以色列人在出埃及前夕,用牛膝草沾了羊血塗在門框和門楣上(出12:22),而主耶穌是真正的逾越節羔羊。這【醋】就是發酸的酒。主耶穌在被釘十字架的前一刻,兵丁拿苦膽調和的酒給祂喝(太27:34;可15:23)可幫助減輕一點釘十字架的痛苦,但被祂回絕了。當主耶穌在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太27:46-49;可15:33-37)之後,卻喝了這酸酒。因為這象徵祂在十字架上喝完了逾越節的第四杯酒(太26:29)也是代替罪人喝了神所遞給祂的那苦杯(太26:42)完成了真正的逾越節筵席,所以說【成了】。【將靈魂交付神了】表示主耶穌的死是祂主動把靈魂交給了神。猶太人【求彼拉多叫人打斷他們的腿】目的是【免得屍首當安息日留在十字架上】。受十字架之刑的犯人,可以支撐兩三天,但斷了腿之後,便無法支撐身體的重量,導致呼吸困難,會加速死亡。根據申21:22-23讓被行刑犯人的屍體留在樹上過夜,會污染應許之地。猶太人因在安息日不能隨意行動和工作,故在前一天須稍作預備,乃稱安息日的前一天為【預備日】。【大日】可能指正月十五日的無酵節聖會:【這月十五日是向耶和華守的無酵節,你們要吃無酵餅七日。第一日當有聖會,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做】(利23:6-7)。人被釘在十字架上,通常要兩,三天斷氣。主耶穌因為已經主動【將靈魂交付神了】(30節)所以不必被打斷腿,應驗了有關骨頭一根也不折斷的預言(36節)。【有血和水流出來】這种血清從血漿裡分離出來的現象,證明主耶穌早已死亡了。看見這事的那人】可能指使徒約翰本人。【祂的見證也是真的】是為了反駁當時有人不相信主耶穌真的死了,所以使徒約翰特地提到流出來的血和水,作為主耶穌確實斷氣的證據。36節引自詩34:20而逾越節的替罪羔羊的骨頭也是一根也不能斷(出12:46)。37節引自亞12:10。【亞利馬太】是以法蓮山區的一個小鎮,位於耶路撒冷西北方約30公里。約瑟和尼哥德慕一樣,原是暗暗的作主門徒的,但在主耶穌被釘十字架以後,卻大膽表明自己的身分。約瑟也是個【財主】(太27:57)應驗了主耶穌【與財主同葬】的預言(賽53:9)。羅馬人一般不為釘死在十字架上的人下葬,只將屍體卸下丟在地上。猶太人依照律法,掛在木頭上的屍體必須在天黑前下葬(申21:22-23)但只把被處死的犯人埋在公墓裡。約瑟所安排的葬禮既符合猶太律法,又不同一般,高貴得體。尼哥德慕也是公會的一員(3:1,12:42)秘密跟隨主耶穌。最初他在夜晚來見主耶穌(3:1-15),後來他勇敢地在公會前為主耶穌辯護(7:50-51)現在他更是與約瑟一同將自己門徒的身份公諸於世,同心協力地確保主耶穌得到尊榮的葬禮。【一百斤】的沒藥和沈香,是個很大的數量,足夠皇家葬禮所用。作者為了使羅馬帝國各地的猶太人了解猶太地的習俗,就解釋這是【猶太人殯葬的規矩】。思想:主耶穌為愛而生,更為愛而為我們死,因我們的罪受盡人的羞辱,受盡肉身的痛苦,更為祢為我的罪心傷破。我們是否願意再讓主心傷破呢?! 祈禱:親愛主耶穌,感謝祢愛我們到一個地埗,使祢的心都傷破,就願主的愛使我們願意更愛主祢,不再讓主心傷破。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