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1:12-26

使徒行傳 1:12-26

12-26節的主題是【人的預備】,與路1:153:20【神的預備】平行。【樓房】(13節)原文前有定冠詞,顯示它在使徒們心中是獨特的,很可能就是最後晚餐的樓房(可14:15)可能是馬可的家,初期教會經常在這樓房裡聚會(12:12)被稱為【馬可樓Cenacle】。【耶穌的母親馬利亞】(14節)也和門徒一起禱告,這是新約聖經最後一次提到馬利亞的地方。【耶穌的弟兄】(14節)原文是複數,指主耶穌的肉身弟兄。他們從前不信祂(約7:5)現在卻都歸信了祂,其中雅各和猶大更是成了教會的領袖(15:13-21;加2:9;猶1)。這是耶穌復活的重要證據。(14節)【同心合意地恆切禱告】【禱告】原文表示這個禱告的目的是為了【等候父所應許的】(4節)。【等候】聖靈降臨的正確態度就是禱告,在禱告中等候神的時間和話語,在禱告等候中開始了基督的身體、新約的教會。在樓上禱告的【約一百二十名】(15節)【彼得就在弟兄中間站起來】(15節)顯示他已經成為十一使徒的領袖。【聖靈藉大衛的口】(16節)指大衛所作的詩:(詩41:9)【職任ministry】(17節)原文的意思是【服事】(林前16:15)與【位分ministry】(25節)是同一個字,又被譯為【職事】(20:24)【執事】(羅12:7)。【這人用他作惡的工價買了一塊田】(18節)實際上是由祭司長們用猶大賣主的工價代買的(太27:3-10)。猶大是被吊死的(太27:5)大概因為繩子斷裂導致身體跌落。【亞革大馬】(19節)是亞蘭文【血田】的希臘文音譯,位置不詳,傳統認為是在耶路撒冷城東南欣嫩子谷和汲淪谷連接的地方。【願他的住處變成荒場,無人居住】(20節)引自詩69:25【願別人得他的職分】(20節)引自詩一百零九8。彼得引用這兩句詩篇,是運用希勒爾長老(Hillel the Elder,主前110年-主後10年)的【由輕及重Qal vaHomer】的解經原則即如果律法適用於較輕,較小的情況,就可以推論它也適用於更重,更大的情況(民12:14)。從約翰施洗起,一直到主耶穌升天,都常與主耶穌作伴,這是與十一使徒【同作耶穌復活的見證】(22節)的基本條件。因此,十二使徒的候選人不包括主耶穌的肉身兄弟雅各和猶大。保羅和巴拿巴被主揀選在外邦人中間作使徒(9:15;14:14)也不屬於這特別的十二使徒之列。使徒不是出於人意的職位【選舉】(23節)他們的是人,實際【揀選】(24節)他們的卻是主。信徒所有的事工都是服事的【位分】【因為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可10:45)。【搖簽】(25節)指把候選人的名字寫在石頭上,再把這些石頭裝在一個容器內,搖動容器,直到有一塊石頭跌出來,石頭上的名字便是當選者。當時猶太人都用抽籤來決定人選(代上24:5)因為【簽放在懷裡,定事由耶和華】(箴16:33)。這不是教導我們如何選出教會領袖,而是教會集體作決定時仰望神的先例。 思想:十二使徒有特別的功用,他們要向猶太人見證主耶穌就是彌賽亞,神的救恩計劃卻勢不可擋,不會因著人的失敗而受阻擋。因此,十二使徒的【位分】被恢復,堵住了服事上的破口,門徒們就可以準備迎接聖靈的降臨了。我們有否願意被神堵住我們的破口,為主作見證作好準備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旨意與計劃,主你救恩的計劃沒有人能夠阻擋及制止,求主每日引導我們,使我們好好預備自己,每日都因主你話堵住我們的破口。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使徒行傳 28:23-31使徒行傳 28:23-31

保羅雖然被軟禁了,但仍利用每一個環境和機會向猶太人傳福音【證明神國的道,引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書,以耶穌的事勸勉他們】(23節)。即使是使徒保羅親自講道,人們對他所傳的福音也是【有信的,有不信的】(24節)甚至【彼此不合】(25節)。因此,信徒的責任是盡力傳福音,至於效果如何,則應當交託給主:【在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氣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氣叫他活】(林後2:16)。【聖靈藉先知以賽亞向你們祖先所說的話是不錯的】(25節)意思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他們的後裔都是頑梗的。 26-27節是神對先知以賽亞所說的預言(賽6:9-10)【神這救恩,如今傳給外邦人,他們也必聽受】(28節)不是說猶太人已經不可能聽到福音,而是說保羅在接下來的兩年中,在羅馬基本上是向外邦人傳福音。此時保羅早已寫完《羅馬書》對猶太人和外邦人在救恩上的次序已經闡述得非常清楚了(羅9-11)。此時,保羅已經不可能靠著製造帳棚賺取生活所需,只能倚靠各地教會的供應維持生活(腓2:25;4:18)。在這兩年裡,保羅並不孤獨,不但有主同在,還有路加(提後4:11)亞裡達古(西4:10)提摩太(腓1:1)推基古(弗6:21)以巴弗(門23)馬可(西4:10)等同工的陪伴。在這兩年中,保羅不但繼續接待訪客【放膽傳講神國的道,將主耶穌基督的事教導人】(31節)而且寫了四卷重要的【監獄書信】:《以弗所書》(弗3:1)《腓立比書》(腓1:7)《歌羅西書》(西4:38)和《腓利門書》(門1、9)。同行的路加也在這兩年中寫完了《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這些文字工作在救贖計畫中的價值,比當時帶起萬人信主還要重要千萬倍。控告保羅的撒都該人可能知道勝訴無望,所以沒有出庭指證。主後62年保羅被釋放後,相繼探訪了西班牙(羅15:28)克里特(多1:5)以弗所(提前1:3)歌羅西(門22)米利都(提後4:20)馬其頓(提前1:3)哥林多(提後4:20)尼哥坡里(多3:12)等地。主後64年7月羅馬大火以後,尼祿發起羅馬帝國對教會的第一次逼迫,保羅於特羅亞再次被捕(提後4:13)。教會傳統認為,保羅於主後67年6月29日在羅馬殉道(優西比烏《編年史Chronicon》)。(31節)【沒有人禁止】,原文直譯是【毫無妨礙】)。傳道人可以被捆鎖,福音卻無法被攔阻,保羅【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腓1:12)。從此,初期教會踏上了成長的第七個階梯(2:47;6:7;9:31;12:24;16:5;19:20;28:31)。《使徒行傳》開始於【神的國】(1:3)結束於【神國的道】(31節);路加的故事開始於耶路撒冷(路1:5),結束於羅馬(31節) 。 思想:羅馬不是福音故事的終點,而是主所預備的【毫無妨礙】的起點,好叫教會放膽續寫那最後的得勝結局。接在【沒有人禁止】後面的,不是句號,而是感嘆號!也是一個省略號…盼望每個愛慕主顯現的人在見祂的時候,也能和保羅一樣坦然地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提後4:7-8)。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建立你的教會,更願意我們一同參與你的旨意,讓教會榮耀你,見證你,更使教會成為世人的祝福,願你每日光照我們,使我們成為世上的鹽,世上的光。阿們!

使徒行傳 9:1-22使徒行傳 9:1-22

【使徒行傳】 年輕的掃羅拿著大祭司的文書【給大馬士革的各會堂】(2節)顯示他已經深得猶太公會的信任,從此可以獨當一面,前途無量。(3節)大約是在中午(22:6)天空突然出現了閃電和雷聲(7節)。此時是適合長途旅行的旱季,打雷是很不尋常的(箴26:1)。在先知撒母耳的時代,神用【打雷雨】(撒上12:17)作為記號,讓以色列人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肯以神為王(撒上12:12)是【罪上加罪】 (撒上12:19)。現在,主耶穌也用晴天霹靂作記號,讓掃羅清楚知道自己拒絕基督,也是【罪上加罪】。掃羅所逼迫的是門徒,但主耶穌卻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4節)?顯示逼迫【主的門徒】就是逼迫主。這是主耶穌復活以後最後一次向人顯現(17節;林前9:1;15:8)。【主啊,你是誰】(5節)這個【主】只是尊稱(10:4)因為掃羅雖然知道那是一個超自然的力量,但此時還不認識主耶穌。主耶穌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5節)這句話真是晴天霹靂。(6節)引導掃羅接受別人的引導和幫助;聖靈總是把人帶進基督的身體教會,讓肢體之間彼此印證,互相配搭,而不是讓人孤芳自賞,憑著個人的感覺獨來獨往。雖然他們【聽見聲音】(7節)卻沒有聽明聲音裡的意思(22:9)也沒有看見主的顯現,只是目瞪口呆地【站在那裡,說不出話來】(7節)。掃羅僕倒在大光面前,不由自主地閉上了眼睛,等到【睜開眼睛,竟不能看見什麼】(8節)。保羅開始傳道之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也是叫人【眼睛立刻昏蒙黑暗】(13:11)。(8節)這是一個巨大的改變好像咆哮的獅子一樣出了耶路撒冷,卻像溫順的綿羊一樣進入了大馬士革,很快,主還要把牧人的性情加給他。【三日不能看見,也不吃也不喝】(9節)指掃羅在黑暗中禁食禱告(11節)憂傷謙卑地反省自己的一生; (10節)【亞拿尼亞】意思是【耶和華已賜恩給他們】。(11節)【猶大的家】本來是接待大祭司的代表的,如今竟有門徒主動上門探訪。亞拿尼亞對掃羅的顧慮乃是人之常情,他害怕被大祭司的人捉拿,也擔心給掃羅【按手】(12節)會被誤認為與惡人聯合。主所引導我們去做的事,有時似乎是違反常理;但門徒【信奉這道】(2節)並不是按照人的常理,乃是根據有無主清楚的指示。逼迫教會的人不但【有從祭司長得來的權柄】(14節)而且還將成為主所【揀選的器皿】(15節,所以【你只管去】(15節)。(15節)【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是掃羅一生作見證的三類對象。【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16節)這將成為掃羅一生的寫照。主耶穌打發亞拿尼亞是要叫掃羅能看見(17節)並且向他發布命令(22:10,15)但並未透過他把真理傳授給掃羅。亞拿尼亞不再猶豫,勇敢地去了,並且【把手按在掃羅身上】(17節)。掃羅信主後從門徒口中聽見的頭幾個字,就是被亞拿尼亞親切地稱為【兄弟掃羅】(17)。這個溫暖的稱呼,使他不再為基督的身體能否接納自己而忐忑不安;這個溫暖的城市,也證明了基督對人生命的改變;因為只有在基督裡,掃羅與亞拿尼亞這兩個仇敵才能變成弟兄。亞拿尼亞既不是使徒,也不是長老,只不過是一個寂寂無名的門徒,但他卻能受主差遣為未來的外邦人使徒保羅施洗(18節)。【掃羅和大馬士革的門徒同住了些日子】(19節),並且從迫害者變成了宣教士。掃羅來大馬士革的目的是為了追捕門徒(2節),現在卻要叫人成為門徒。他【在各會堂裡宣傳耶穌】(20節)滿有勇氣地向了解自己過去的人(21節)宣告。掃羅在大馬士革各會堂傳福音的中心內容,是宣講耶穌【是神的兒子】(20節)【證明耶穌是基督】(22節),這兩點是猶太人信主的關鍵。 思想:掃羅悔改的經驗表明,人之所以能降服於主,並非因著人的聰明智慧,宗教知識或心志熱忱,而是主主動的恩典和帶領。因此,每一個為主作【亞拿尼亞】的人,也應守住自己的本位,只要忠心作主話語的出口、不要用自己來代替主。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讓我們能夠認識你的旨意,縱使行在你的旨意中或許不是我們能夠完全的理解,更不是能夠完全勇敢的接受或踏上,但願你的話一直要在我們生命中作我們的勇氣作我們的力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