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1節)【說希臘話的猶太人】指生長於羅馬帝國各地的猶太人,他們講希臘話,使用希臘文七十士譯本舊約聖經,生活習俗都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希伯來人】(1節)指生長於猶太行省和加利利的猶太人,他們說亞蘭話,使用希伯來文舊約聖經,保存猶太習俗。【寡婦】(1節)是古代最需要幫助的群體,但《使徒行傳》並沒有介紹這些寡婦的來歷,也沒有提到具體的問題。並非【門徒增多】(1節)才會【發怨言】有兩三個人就會【起了爭論】(路22:24);並非【凡物公用】(2:44)才會【發怨言】各人【吃自己的飯】也會【這個飢餓,那個酒醉】(林前11:21);並非飯食分配不均才會【發怨言】。【神的道】(2節)是為了拓展神國【管理飯食】(2節)是為了造就教會,兩樣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十二使徒並不打算兼顧【神的道】和【管理飯食】因為他們清楚地知道,神給自己的恩賜和託付是【神的道】而不是【管理飯食】。這七位候選人都是由【眾門徒】(2節)提名的,他們的名字都是希臘名字(5節)。顯示他們都是生長於外邦的【說希臘話的猶太人】(1節)其中【尼哥拉】(5節)還是一位外邦人。因為當時滯留在耶路撒冷,需要教會供應飯食的門徒,大部分都來自羅馬帝國各地(2:9-11)。【使徒禱告了,就按手在他們頭上】(6節)代表接受聖靈的管理和委派。耶路撒冷教會所有的事奉,無論是【禱告,傳道】(4節)或【管理飯食】(2節)都在聖靈的管理之下,同工都是【大有信心,聖靈充滿的人】(5節)。委派這七人的結果,不但解決了【發怨言】(1節)更堵住了使徒事務分心的破口,使肢體能按著各自的恩賜和託付。(7節)【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這也是初期教會的又一個突破,表明這些祭司承認自己所世襲委身的各樣獻祭制度,都不足以與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代贖相比,因而悔改重生,成為真正【有君尊的祭司】(彼前2:9)。【神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的甚多】(7節)聖靈沒有讓我們去學習這七人【管理飯食】(2節)的智慧,處理【怨言】(1節)的技巧,而是讓我們看見主管理;初期教會的原則祂並沒有讓門徒和教會一步到位,成為完全,而是藉著環境的變化,仇敵的逼迫和內部的破口,讓門徒在實踐中不斷體會,反省,成長,成熟,學習順從聖靈,連於元首基督; 只有在屬靈爭戰中的學習,才是最好的學習。(8節)【司提反】是希臘名字意思是【戴冠冕的】祂的恩惠,能力(8節))來自【被聖靈充滿】(5節)。【利百地拿會堂】(9節)意思是【自由人會堂】。羅馬將軍龐貝(Pompey)曾經俘虜了不少猶太人,後來又在羅馬釋放了他,【利百地拿會堂】由這些獲得自由的羅馬囚犯的後代建立的。司提反可能帶著說希臘話的門徒到這幾個會堂,向各地來守節的猶太人傳福音,所以激怒了他們【起來和司提反辯論】(9節)。信徒為主作見證的秘訣,乃是【以智慧和聖靈說話】(10節,主耶穌應許門徒,當他們因真理要為自己辯護的時候,祂就會賜下聖靈(路12:12)和智慧(路21:15)使【眾人敵擋不住】(10節)。在《使徒行傳》中,門徒曾四次被猶太議會審訊,司提反的受審是其中的第三次,這次興起逼迫的不是掌管聖殿的的猶太教領袖,而是掌管各會堂的猶太人;不是說希伯來話的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而是說希臘話的外邦猶太人。他們把司提反帶到猶太公會那裡控告他(12節)。【這個人說話,不住地糟踐聖所和律法】(13節)這個罪名非常嚴重,但主卻讓司提反裡面滿有安息,所以眾人【看見祂的面貌,好像天使的面貌】( 15節)。 思想:從歷史來看,當教會在信仰,宣教等事上失敗時,問題通常是源自於在上的帶領者追求名利權位,還是在下的信徒不夠委身於信仰,生命,服事呢?我們又有否學像司提反願意天天定睛歸主為聖,求主榮耀,討主喜悅,被聖靈充滿跟隨耶穌委身使命?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是教會的主,縱使教會在歷世以來都面對不少的沖擊,不少的挑戰,但你仍然為我們掌權帶領,更能夠藉著我們的軟弱使我們更成長,求主教導我們更討主你喜悅。阿們!
使徒行傳 6:1-15
Related Post
使徒行傳 9:1-22使徒行傳 9:1-22
【使徒行傳】 年輕的掃羅拿著大祭司的文書【給大馬士革的各會堂】(2節)顯示他已經深得猶太公會的信任,從此可以獨當一面,前途無量。(3節)大約是在中午(22:6)天空突然出現了閃電和雷聲(7節)。此時是適合長途旅行的旱季,打雷是很不尋常的(箴26:1)。在先知撒母耳的時代,神用【打雷雨】(撒上12:17)作為記號,讓以色列人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肯以神為王(撒上12:12)是【罪上加罪】 (撒上12:19)。現在,主耶穌也用晴天霹靂作記號,讓掃羅清楚知道自己拒絕基督,也是【罪上加罪】。掃羅所逼迫的是門徒,但主耶穌卻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4節)?顯示逼迫【主的門徒】就是逼迫主。這是主耶穌復活以後最後一次向人顯現(17節;林前9:1;15:8)。【主啊,你是誰】(5節)這個【主】只是尊稱(10:4)因為掃羅雖然知道那是一個超自然的力量,但此時還不認識主耶穌。主耶穌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5節)這句話真是晴天霹靂。(6節)引導掃羅接受別人的引導和幫助;聖靈總是把人帶進基督的身體教會,讓肢體之間彼此印證,互相配搭,而不是讓人孤芳自賞,憑著個人的感覺獨來獨往。雖然他們【聽見聲音】(7節)卻沒有聽明聲音裡的意思(22:9)也沒有看見主的顯現,只是目瞪口呆地【站在那裡,說不出話來】(7節)。掃羅僕倒在大光面前,不由自主地閉上了眼睛,等到【睜開眼睛,竟不能看見什麼】(8節)。保羅開始傳道之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也是叫人【眼睛立刻昏蒙黑暗】(13:11)。(8節)這是一個巨大的改變好像咆哮的獅子一樣出了耶路撒冷,卻像溫順的綿羊一樣進入了大馬士革,很快,主還要把牧人的性情加給他。【三日不能看見,也不吃也不喝】(9節)指掃羅在黑暗中禁食禱告(11節)憂傷謙卑地反省自己的一生; (10節)【亞拿尼亞】意思是【耶和華已賜恩給他們】。(11節)【猶大的家】本來是接待大祭司的代表的,如今竟有門徒主動上門探訪。亞拿尼亞對掃羅的顧慮乃是人之常情,他害怕被大祭司的人捉拿,也擔心給掃羅【按手】(12節)會被誤認為與惡人聯合。主所引導我們去做的事,有時似乎是違反常理;但門徒【信奉這道】(2節)並不是按照人的常理,乃是根據有無主清楚的指示。逼迫教會的人不但【有從祭司長得來的權柄】(14節)而且還將成為主所【揀選的器皿】(15節,所以【你只管去】(15節)。(15節)【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是掃羅一生作見證的三類對象。【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16節)這將成為掃羅一生的寫照。主耶穌打發亞拿尼亞是要叫掃羅能看見(17節)並且向他發布命令(22:10,15)但並未透過他把真理傳授給掃羅。亞拿尼亞不再猶豫,勇敢地去了,並且【把手按在掃羅身上】(17節)。掃羅信主後從門徒口中聽見的頭幾個字,就是被亞拿尼亞親切地稱為【兄弟掃羅】(17)。這個溫暖的稱呼,使他不再為基督的身體能否接納自己而忐忑不安;這個溫暖的城市,也證明了基督對人生命的改變;因為只有在基督裡,掃羅與亞拿尼亞這兩個仇敵才能變成弟兄。亞拿尼亞既不是使徒,也不是長老,只不過是一個寂寂無名的門徒,但他卻能受主差遣為未來的外邦人使徒保羅施洗(18節)。【掃羅和大馬士革的門徒同住了些日子】(19節),並且從迫害者變成了宣教士。掃羅來大馬士革的目的是為了追捕門徒(2節),現在卻要叫人成為門徒。他【在各會堂裡宣傳耶穌】(20節)滿有勇氣地向了解自己過去的人(21節)宣告。掃羅在大馬士革各會堂傳福音的中心內容,是宣講耶穌【是神的兒子】(20節)【證明耶穌是基督】(22節),這兩點是猶太人信主的關鍵。 思想:掃羅悔改的經驗表明,人之所以能降服於主,並非因著人的聰明智慧,宗教知識或心志熱忱,而是主主動的恩典和帶領。因此,每一個為主作【亞拿尼亞】的人,也應守住自己的本位,只要忠心作主話語的出口、不要用自己來代替主。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讓我們能夠認識你的旨意,縱使行在你的旨意中或許不是我們能夠完全的理解,更不是能夠完全勇敢的接受或踏上,但願你的話一直要在我們生命中作我們的勇氣作我們的力量。阿們!
使徒行傳 4:18-37使徒行傳 4:18-37
當公會違背基督的命令,禁止他們【奉耶穌的名講論教訓人】(18節)時,彼得就引用摩西律法來回應他們,讓高舉摩西律法的撒都該人啞口無言:1.【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吧】(19節)這是引用 (申13:4)。2.【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20節)這是引用 (利五1)。公會的領袖雖然學識淵博,但此時竟然無言以對。表面上,是因為彼得胸有成竹,應對自如:實際上,在聖靈充滿的彼得面前(8節),他們未必知道該說甚麼。【官長為百姓的緣故,想不出法子刑罰他們】(21節)因為若是【這事越發傳揚在民間】(17節),可能會使更多的百姓信從;若是懲罰他們,更可能導致百姓的騷動。【原來是藉著神蹟醫好的那人有四十多歲了】(22節)病歷漫長,病情頑固,眾所周知是藥石無醫,現在卻痊癒了,這是無可辯駁的神蹟,所以【眾人為所行的奇事都歸榮耀與神】(21節)。因此,刑罰或不刑罰,兩者都會妨礙撒都該人的既得利益,讓他們進退為難,只好【恐嚇一番,把他們釋放了】(21節)。兩人只提到【祭司長和長老所說的話】(23節)可能因為公會裡的法利賽人與撒都該人的意見有所不同(5:34)。教會受到的第一次逼迫,引發了教會的第一個禱告會。逼迫能使人認清世界的真相,難處能讓人發現地上無所倚靠。因此,當逼迫把教會逼到神面前的時候,難處就會成為教會的得勝,發出能使地面震動的禱告(31節)。【他們聽見了,就同心合意地高聲向神說】(24節)表明這是一個昂首挺胸,坦然無懼的禱告會,是靠著主向仇敵誇勝。24節引自詩146:6;25-26節引自詩2:1-2。(27節)【希律和本丟·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被列在一起,表明他們都是25-26節所說的彌賽亞的敵人。猶太人因為拒絕耶穌,就和不信的外邦人一樣成了基督的仇敵。23-30節是教會史上記錄的第一篇公禱那【聚會的地方震動】(31節)的禱告會。這禱告是同心合意的門徒 (24節)。門徒在五旬節第一次被聖靈充滿(2:1-4),彼得在公會第二次被聖靈充滿(4:8)現在門徒在禱告會後第三次被聖靈充滿。這次被聖靈充滿的表現不是說方言,而是【放膽講論神的道】。公會禁止他們【奉耶穌的名講論教訓人】(18節),聖靈卻讓他們不斷地放膽講論。4:32–5:11的主題是【堵住假冒為善的破口】與6:1-7【堵住事務分心的破口】前後呼應。當教會開始得勝,福音開始廣傳的時候,撒但也不會停止工作。耶路撒冷教會的門徒【都是一心一意的,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32節),這既不是人為的規條,也不是周圍的壓力,而是被聖靈充滿的結果。信徒的身心才智力量,財寶時間生命,,沒有一樣【是自己的】(32節)。(33節)【使徒大有能力,見證主耶穌復活】包括放膽講道和神蹟奇事。【眾人也都蒙大恩】(33節)包括【得眾民的喜愛】。耶路撒冷教會【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34節)教會中若不缺少愛,就不會缺乏物質。【人人將田產房屋都賣了】(34節)並非賣掉了所有家業,至少留下了自己家人居住的房屋,否則初期教會也不可能【在家中擘餅】(2:46)。【放在使徒的腳前】(34節)意思是請使徒決定如何分配。這些奉獻出來的錢財不是用來平均分配,實現共產,也不是用來扶貧濟困、施捨行善,而是由【被聖靈充滿】(六3)的人【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35節)。(36節)【巴拿巴】,意思是【勸慰之子】。他本名約瑟,因【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11:24),以良善忠厚聞名,所以使徒給他一個別名【勸慰子】(36節)。巴拿巴是安慰人的榜樣,他並不是用溫馨的話語來安慰人,而是付出了愛心,包容、勉勵和錢財的真實代價(9:27;11:23;15:37)。後來被神使用呼召保羅(11:25)並且成為使徒保羅的宣教同工(13:2)同作外邦人的使徒(14:14)。 思想:公會領袖與官府政要都是知識淵博,經驗老到,大權在握的人。他們看彼得約翰竟在他們名言禁止的壓力下,不怕恐嚇,不怕苦難,不怕犧牲,仍舊壯膽宣揚耶穌的復活,就都很覺希奇,認明一定是因為他們都跟過耶穌的緣故。顯然,在主的眼中,在主的國裡,或許我們是那樣沒學問,沒地位的人,反而是更能憑藉聖靈而軟弱變剛強,愚拙化智慧,讓主名大得榮耀的人。 祈禱:親愛主,因著你的能力,你的慈愛讓我們生命得到力量,得到引導,儘管我們生命好渺少,我們沒有甚麼的地位,權勢,是好普通的人,但因著主你讓我們生命是多麼精彩,感謝你。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