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9:23-43

使徒行傳 9:23-43

【使徒行傳】 【過了好些日子】(23節)可能過了三年(加1:18)。在這三年中,掃羅可能先去了大馬士革東邊的阿拉伯曠野,在那裡與主獨處,接受啟示,過了兩三年才回到大馬士革(加1:17)。掃羅不逼迫主耶穌了,就成了為主耶穌受逼迫的人,最終導致【猶太人商議要殺掃羅】(23節)。此時,大馬士革已經有了一群追隨掃羅的【門徒】(25節)。古代中東很多房子就建在城牆上,住家的窗戶下就是城牆外的空地(書2:15)。所以【他的門徒在夜間用籃子把他從城牆上縹下去】(25節)。(26節)這是他信主後的第一次耶路撒冷之行(加1:18-20)時間是掃羅信主之後【過了三年】 (加一18)。【他們卻都怕他,不信他是門徒】(26節)是因為掃羅過去三年大部分時間都在阿拉伯,在大馬士革傳道的時間並不長,所以雖然掃羅戲劇悔改的消息應該早已傳回耶路撒冷,但耶路撒冷的門徒對他真實的光景並不了解,所以對這位過去的逼迫者非常謹慎。然而,神不但在教會賜下了警醒看守教會的門徒(26節)也賜下了擅於用愛心接納人,鼓勵人的【勸慰子】(4:36)巴拿巴,藉著他的威望把掃羅帶到眾使徒面前(27節)。掃羅【生在基利家的大數】(21:39)擅長希臘話,所以他在耶路撒冷的傳道是【與說希臘話的猶太人講論辯駁】(29節)因此【猶太信基督的各教會都沒見過】他(加1:22)。掃羅是羅馬公民,即使猶太人【想法要殺他】(29節)也不太容易。掃羅的退場,表面上是因為猶太人的逼迫,其實是因為主耶穌要差派他【遠遠地往外邦人那裡去】22:21)。【猶太,加利利,撒馬利亞各處的教會】(31節)。【教會】原文是單數,表示他們是合一的基督身體,既沒有猶太教會和撒馬利亞教會之分,也沒有大小,體制之爭,而是【在基督耶穌裡神的各教會】(帖前2:14)。當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的教會【都得平安,被建立;凡事敬畏主,蒙聖靈的安慰】(31節)之後,聖靈就會繼續帶領教會向外邦人宣教【直到地極】 (1:8)。彼得【周流四方】(32節)就是在【猶太,加利利,撒馬利亞各處的教會】(31節)教導門徒和傳福音。【居住呂大的聖徒】(32節)可能是腓利一路傳福音所結的果子(8:40)。(36節)【約帕】是現代的雅法(Jaffa)是位於呂大西北大約20公里的海港,也屬於猶太地。【大比大】(36節)是亞蘭文【多加】(36節)是希臘文,意思都是【母鹿、母羚羊】。主耶穌稱呼睚魯的女兒為【閨女】(可5:41),亞蘭文是【大利大ταλιθά】(可五41),與【大比大Ταβιθά】原文只差一個字母。依照猶太人的習俗,死人埋葬前須洗身。但這些人並沒有把大比大膏抹埋葬,而是停在沒有人幹擾的樓上,表示他們指望彼得會使【大比大】復活,就像主耶穌使【大利大】復活一樣。猶太人知道舊約的先知以利亞(王上17:19)和以利沙都是在樓上(王下4:21)使人復活的。【大比大,起來】(40節)這句話的亞蘭文【Tabitha Cumi】與主耶穌叫睚魯女兒復活的【大利大,古米Talitha Cumi】(可5:41)只差一個字母。聖靈賜給使徒行神蹟的恩賜是為了見證主(1:8)彼得對一男(32-35節)、一女(36-42節)施行的兩個神蹟,叫人看見了不是跟隨使徒,而是【歸服主】(35節)【信了主】(42節)。信心並非倚靠神蹟,神蹟也未必能讓人信主,但神蹟奇事也是聖靈在人心播撒真實信心的方式之一。(43節)【硝皮匠】就是製造皮革的工匠,工作對像是動物的屍體,所以經常不潔淨(民19:11-13)是猶太人避猶不及的。他住在海邊(10:6)是因為職業被社會邊緣化的緣故。但彼得願意在他家住宿,顯示他已經消除了許多猶太人的偏見,只注重一個人是否在基督裡。彼得【周流四方】(32節)自己未必有明確的計劃,但聖靈卻有。聖靈一步步地把彼得從耶路撒冷帶到呂大(32節),又從呂大帶到約帕(38節),最後帶進不潔淨的硝皮匠家裡(43節),不是為了讓他一路行神蹟,傳福音,而是要他在這裡等候主的命令。 思想: 掃羅對猶太教信的真心實意,所以照祭司的意思,視基督門徒為眼中釘,急欲除之而後快。門徒對基督信的真心實意,所以照上主的意思,視世人為需要拯救的對象,天天務必廣傳福音! 人若全然委身,就要委身於神自己的計劃,讓神更寬闊的旨意成就在我們身上;人若為主擺上,也當擺上自己的等候,專心等候主最好的時間到來。 祈禱:主耶穌,感謝你的旨意計劃是偉人,更是奇妙的,不是按照人的熱誠,更不是按照人的智慧,而是按照主你美善的旨意,因你來不是要人滅亡,而是要拯救我們!愛我們!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使徒行傳 14:14-28使徒行傳 14:14-28

【使徒行傳】 14節是從13:13之後,第一次把巴拿巴的名字列在保羅之前,可能是因為巴拿巴在外邦人眼中被看作眾神之王宙斯(12節)。這裡是《使徒行傳》原文第二次稱巴拿巴和保羅為【使徒】(14:4,14)。當外邦人要【向使徒獻祭】(13節)的時候,可能是宣教史上最危險的一刻,因為希律的覆轍就在前面(12:23)撒但的控告就在後面。群眾用當地【呂高尼的話】(11節)議論,所以使徒起初聽不懂他們說甚麼,一旦明白過來,就迅速【撕開衣裳】(14節)表示極其痛苦不安,迅速制止他們( 14節),以免被人當作神高舉;即使放棄這次宣道機會,也不給魔鬼留任何地步。雖然路司得人的行為是迷信的,保羅卻抓緊這機會向他們宣講神的本性。 15-17節是《使徒行傳》中保羅的第二篇講章,這篇講章的風格與安提阿的講道(13:16-41)完全不同,因為聽眾的背景不同。保羅總是因材施教地向人傳福音:1.對於熟悉聖經的安提阿人,保羅從聖經的歷史開始(13:17-41),證明主耶穌就是彌賽亞。2.對於迷信的路司得人,保羅從大自然的現象開始,證明有一位創造並管理大自然的神,勸他們【離棄這些虛妄,歸向那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永生神】(15節)。3.對於驕傲的雅典哲學家,雖然他們的光景和路司得人相同,但保羅卻用更哲學化的表達方式,以適合那裡的聽眾水平。保羅還沒有完成神交託的使命,所以神不允許他被石頭打死(20節),主不僅將他從【在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所遭遇的逼迫,苦難】(提後3:11)中救出來。【特庇 Derbe】(20節)位於路司得東南100公里,這裡是加拉太省的東界,也是保羅第一次宣教旅程中小亞細亞最東部的城市。特庇城的工作沒有遇到猶太教的反對,也十分順利。保羅和巴拿巴本來可以繼續向東,一路下坡200公里就可以到達大數,然後搭船回安提阿,這是最快,最安全的道路。但他們卻原路返回,走兩倍半的路程回訪曾遭逼迫的【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21節),這些教會都位於小亞細亞半島的加拉太省南部。使徒在【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遭遇逼迫時並未氣餒,而是坦然離開(20節)把結果交在神的手中。雖然如此,他們並未以此當作自己懶惰的藉口。從特庇的順利中,他們會領受聖靈開門的信號,所以迅速地沿著原路回訪各教會。果然,這次聖靈沒有允許任何意外發生,而是讓使徒們從容地【堅固門徒的心,勸他們恆守所信的道】(22節),並且【選立了長老】(23節)看守主的教會。整個宣教旅程都是在聖靈的管理和帶領之下,而使徒也以順服和忠心來配合,這是信徒與神同工的美好榜樣!使徒【堅固門徒的心】並非倚靠安慰,而是說出真相:【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22節)。21-23節說出了使徒宣教的四部曲:1.宣講福音(21節)照著不同人的背景,講清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2.堅固門徒(22節)新生嬰孩及時餵養,才能【因此漸長】抵擋仇敵。3.建立教會(23節):信徒若無教會,等於把羊丟給狼群;教會若無制度,只能倚賴個別領袖。4.交託給主(23節):宣教士若不肯放手,教會永遠無法成熟。【長老】(23節)原文為複數,指各教會的領袖。這是在耶路撒冷教會以外首次提及長老的地方,也是新約聖經首次提到長老的設立(23節) 。這些長老是由設立教會的使徒【選立】的,這些教會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選立】長老,獨立運作,既是因為聖靈的大能,也是因為使徒願意順服聖靈及時地【把他們交託所信的主】(23節)。因為這些長老並非對使徒負責,而是對主負責。這些教會都是基督的教會,而不是使徒的教會,所以聖靈自己會負責,用不著人過度操心。【亞大利Attalia】(25節)是旁非利亞的主要港口,位於別加附近,從這裡坐船到安提阿的距離大約是500公里。26節的【安提阿】(26節),指敘利亞的安提阿,他們回到了這次宣教旅程的出發點(13:1-3)。《使徒行傳》記錄了使徒保羅的三次宣教旅程,第一次記錄在13:4到14:26,時間大約是主後48至49年,陸地行程約1280公里,海上行程約1010公里。這次宣教以【禁食禱告】(13:3)開始,又以【禁食禱告】(23節)結束;從【被聖靈差遣】(13:4)開始,又以把教會【交託所信的主】(24節)結束。所以保羅和巴拿巴向安提阿教會報告的重點,不是自己如何不畏艱難,帶起多少人信主,而是【述說神藉他們所行的一切事,並神怎樣為外邦人開了頻道的門】(27節)【兩人就在那裡同門徒住了多日】(28節)但這只是暫時的停留,因為聖靈很快就要差遣他們開始新的工作。 思想: 今天,我們若只效法使徒的心志,卻沒有被聖靈差遣,只是憑血氣擺上,難免有點難處就會怨天尤人,放棄初心。我們願意將我們為主的心志,為主的事奉都交給聖靈引導,帶領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讓我們生命中能夠事奉你,更能夠為主擺上,你真我欣賞我們的心志,但願我們的生命都願意被聖靈的差遣,不再憑血氣去事奉你。阿們!

使徒行傳 10:1-16使徒行傳 10:1-16

【使徒行傳】 (1節)【凱撒利亞】位於約帕北面60公里的地中海沿岸,是大希律為了討好凱撒建造的希臘化城市,擁有港口,圓形劇場和競技場,羅馬巡撫的總部即設在這裡。這裡是羅馬帝國統治猶太地的行政中心,居民大都是希臘化的外邦人。【哥尼流】(1節)的意思是【號角】是常見的羅馬名字。【百夫長Centurion】(1節)是羅馬軍隊中最重要的職業軍官,管轄一個百人隊(Centuria)平時負責訓練,戰時負責指揮。(2節)【虔誠人】常用來形容一個相信以色列的神,遵守聖經教導的外邦人,但可能還沒有接受割禮,遵守所有的猶太教規條。雖然哥尼流【全家敬畏神,多多周濟百姓,常禱告神】(2節)但若沒有信主,還是不能得救。猶太教每天有三次定時的禱告:上午九點【巳初】(2:15)中午十二點【午正】(9節)下午三點【申初】(3節)。(4節)【哥尼流定睛看他,驚怕】顯示他看見異象的時候神智十分清醒。他沒有想到,天使竟願意向一個未受割禮的外邦人顯現,天使先向哥尼流確認了一件事:【你的禱告和你的周濟達到神面前,已經蒙記念了】(4節)。但是,只有這些還不夠,哥尼流還【當打發人往約帕去,請那稱呼彼得的西門來】(5節)才能知道讓他【全家得救】(11:14)的真理。這位彼得很奇怪,他居然與不潔淨的人為伍【住在海邊一個硝皮匠西門的家裡】(6節)。更有趣的是,這兩個人居然都叫【西門】似乎代表神的兩耳都【聽見】(創29:33)了!【虔誠兵】(7節)也是敬畏神的人,比較容易和彼得溝通。天使雖然向哥尼流顯現,卻不直接向他傳福音,而是要他去約帕【請那稱呼彼得的西門來】。因為聖靈如此煞費苦心地帶領,最終的目的並非向哥尼流一家傳福音,而是為了向教會啟示福音的真理:一方面,主藉著彼得教導哥尼流,使他認識真理,受洗歸入基督的身體;另一方面,主也藉著哥尼流啟示彼得,讓他認識主的心意,接納未受割禮的外邦信徒。凱撒利亞離約帕60公里,大約需要走15個小時。哥尼流的三個代表從下午三點出發,必須連夜急行軍,只在途中短暫露宿,才能在第二天中午到達約帕。古時中東的房頂是平的,從屋外沿牆築有土梯,可以【上房頂去禱告】(9節)。【覺得餓了,想要吃】(10節)並不是午餐前的飢餓。因為古代的猶太人通常每天吃兩頓,不吃午餐:上午晚一點的時候(2:15)或在工間休息時吃早餐(得2:14)天黑以後吃晚餐。中午是【正預備飯的時候】(10節)並非正常的吃飯時間。(10節)【魂遊像外】指恍如做夢卻又沒睡的狀態。律法的食物條例將【各樣四足的走獸和昆蟲,並天上的飛鳥】(12節)分為潔淨的和不潔淨的,規定以色列人不可吃不潔淨的物(利11:1-47 )。(14節)【主啊,這是不可的】這不是彼得不順服神,而是因為此時彼得並不知道向他說話的是誰。聖靈一連三次把異象顯給彼得看,等於向彼得宣告,律法中潔淨和不潔淨的食物之間的區別,從此已經取消了,因為都已經被神分別為聖。既然【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15節)所以【無論什麼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潔淨的】(28節)猶太門徒就可以放心與外邦人來往,把福音也傳給他們。【聖】和【俗】的分別,只在於是否被神潔淨過;無論是人,事,物,都適用這個原則。律法中的食物條例,是為了明顯地把神的百姓【分別出來】(利10:10):每當他們和外邦人接觸的時候,不同的生活習慣就會不住提醒他們,要【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19:6);同樣,屬靈的生命也應當被【分別出來】【成為聖潔】(利11:44)。 思想: 今天,神也沒有讓天使飛在空中,傳永遠的福音(啟14:6)而是把大使命交託給教會;因為大使命的目的,不但要讓我們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太28:19)也要使我們在這過程中與主同在,成為背起十字架跟隨主的門徒(太28:20)。因此,我們不能只顧給別人傳福音,卻不用福音每天更新自己,以致【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林前9:27)。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讓我們能夠承受主你的大使命,不但讓我們生命有價值有意義,更能藉著主你的使命讓我們更學像你,更明白主你對我們每個人拯救的愛。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