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Corinth】(1節)是亞該亞省的省會,位於雅典西邊約90公里,扼守希臘本土與伯羅奔尼撒半島(Peloponnesus Peninsula)之間的哥林多地峽(Isthmus of Corinth )西岸。哥林多商業繁榮,所以人口流動頻繁,到處都是尋找機會的各族僑民。城內廟宇林立,偶像眾多,山上衛城(Acrocorinth)裡愛神阿芙洛狄蒂(Aphrodite)廟中有上千廟妓(Hetaira)許多船員和商人都在此揮霍金錢。因此,哥林多既是一個經濟繁榮,道德敗壞,文化多,思想活躍的大都會,也是一個有利於福音廣傳的中心城市。(2節)【亞居拉】是羅馬名字,意思是【鷹】。【百基拉】(2節)是羅馬名字意思是【古代】。【本都】(2節)是小亞細亞北部黑海沿岸的羅馬藩屬國。凱撒征服本都之後,用【我來,我見,我征服VENI VIDI VICI】作為寫給羅馬元老院的捷報。雖然哥林多暫時還沒有出現逼迫,屬靈的黑暗卻令保羅更加擔憂,所以他【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兢】(林前2:3)。但神卻始終與他同在,及時差來了與保羅【同業】的同工(3節)。保羅到達哥林多的時間,最晚可能是主後50年5月初。大約半年前【克勞第命猶太人都離開羅馬】(1節)結果卻是把亞居拉和百基拉這兩位好同工提前安排到哥林多等候保羅。在希臘羅馬文化中,能公開演講的人備受尊敬,體力勞動者卻被藐視,許多巡遊教師都靠教導獲利。但猶太拉比教導聖經卻是免費的,他們都有一門自食其力的養生手藝。因此,保羅親手工作(二十34-35;林前四12;九14-18;帖前二9;帖後三8),他的祖傳工藝是製造帳棚,原料是山羊毛的布料;保羅的家鄉基利家盛產山羊毛,這種羊毛布料的拉丁名字就是基利深(Cilicium)。保羅可能在哥林多市集上尋找工作機會的時候,看到了亞居拉和百基拉的攤位,發現他們不但是同行,而且已經信主,就和他們平時一起【同住做工】(3節)安息日一起到會堂【勸化猶太人和希臘人】(4節)自給自足,團契相交。聖靈第二次顯明了祂的同在。【向猶太人證明耶穌是基督】(5節)。提摩太從帖撒羅尼迦教會帶回的好消息也大大鼓舞了保羅(帖前3:6-10),以致他寫了《帖撒羅尼迦前書》成為新約聖經中的第一封書信。(6節)【抖著衣裳】是猶太人像徵與外邦人斷絕往來的動作(尼5:13)。【你們的罪歸到你們自己頭上,與我無幹】(6節)這是引用神對先知以西結的吩咐(結三十三5)。保羅藉此向那些不信的猶太人表示,【他們既抗拒,毀謗】(6節)就必須自己承擔其後果。【從今以後,我要往外邦人那裡去】(6節)並不是說保羅從此不再向猶太人傳福音,而是說他不再進入這個會堂。【提多.猶士都】(7節)是羅馬名字,他的家【靠近會堂】(7節)有利於在會堂外給進出會堂的猶太人傳福音。他【是敬拜神的】(7節)也就是一位參與猶太會堂的敬拜,但未受割禮的外邦人。(8節)是【基利司布】羅馬名字,他是管會堂的猶太領袖,是保羅施洗的(林前1:14)。他的全家信主,必然會震動整個猶太會堂,導致他們【抗拒、毀謗】。 思想:經文中讓我們明白無論是職場的工作或教會的事奉,都可以是事奉神,也都可能是事奉瑪門,取決於事奉的人是否接受聖靈的管理。我們若是忠心地傳了,就不再欠債,責任卻歸到頑梗不信的人身上。因此,人若拒絕接受福音,傷害的只是自己,並不是傳福音的人。 祈禱:親愛主,感謝帶領你的教會,更帶領我們的人生,求主使我們將生命交託,更願意信任你,被你充滿管理。阿們!
使徒行傳 18:1-11
Related Post
使徒行傳 9:23-43使徒行傳 9:23-43
【使徒行傳】 【過了好些日子】(23節)可能過了三年(加1:18)。在這三年中,掃羅可能先去了大馬士革東邊的阿拉伯曠野,在那裡與主獨處,接受啟示,過了兩三年才回到大馬士革(加1:17)。掃羅不逼迫主耶穌了,就成了為主耶穌受逼迫的人,最終導致【猶太人商議要殺掃羅】(23節)。此時,大馬士革已經有了一群追隨掃羅的【門徒】(25節)。古代中東很多房子就建在城牆上,住家的窗戶下就是城牆外的空地(書2:15)。所以【他的門徒在夜間用籃子把他從城牆上縹下去】(25節)。(26節)這是他信主後的第一次耶路撒冷之行(加1:18-20)時間是掃羅信主之後【過了三年】 (加一18)。【他們卻都怕他,不信他是門徒】(26節)是因為掃羅過去三年大部分時間都在阿拉伯,在大馬士革傳道的時間並不長,所以雖然掃羅戲劇悔改的消息應該早已傳回耶路撒冷,但耶路撒冷的門徒對他真實的光景並不了解,所以對這位過去的逼迫者非常謹慎。然而,神不但在教會賜下了警醒看守教會的門徒(26節)也賜下了擅於用愛心接納人,鼓勵人的【勸慰子】(4:36)巴拿巴,藉著他的威望把掃羅帶到眾使徒面前(27節)。掃羅【生在基利家的大數】(21:39)擅長希臘話,所以他在耶路撒冷的傳道是【與說希臘話的猶太人講論辯駁】(29節)因此【猶太信基督的各教會都沒見過】他(加1:22)。掃羅是羅馬公民,即使猶太人【想法要殺他】(29節)也不太容易。掃羅的退場,表面上是因為猶太人的逼迫,其實是因為主耶穌要差派他【遠遠地往外邦人那裡去】22:21)。【猶太,加利利,撒馬利亞各處的教會】(31節)。【教會】原文是單數,表示他們是合一的基督身體,既沒有猶太教會和撒馬利亞教會之分,也沒有大小,體制之爭,而是【在基督耶穌裡神的各教會】(帖前2:14)。當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的教會【都得平安,被建立;凡事敬畏主,蒙聖靈的安慰】(31節)之後,聖靈就會繼續帶領教會向外邦人宣教【直到地極】 (1:8)。彼得【周流四方】(32節)就是在【猶太,加利利,撒馬利亞各處的教會】(31節)教導門徒和傳福音。【居住呂大的聖徒】(32節)可能是腓利一路傳福音所結的果子(8:40)。(36節)【約帕】是現代的雅法(Jaffa)是位於呂大西北大約20公里的海港,也屬於猶太地。【大比大】(36節)是亞蘭文【多加】(36節)是希臘文,意思都是【母鹿、母羚羊】。主耶穌稱呼睚魯的女兒為【閨女】(可5:41),亞蘭文是【大利大ταλιθά】(可五41),與【大比大Ταβιθά】原文只差一個字母。依照猶太人的習俗,死人埋葬前須洗身。但這些人並沒有把大比大膏抹埋葬,而是停在沒有人幹擾的樓上,表示他們指望彼得會使【大比大】復活,就像主耶穌使【大利大】復活一樣。猶太人知道舊約的先知以利亞(王上17:19)和以利沙都是在樓上(王下4:21)使人復活的。【大比大,起來】(40節)這句話的亞蘭文【Tabitha Cumi】與主耶穌叫睚魯女兒復活的【大利大,古米Talitha Cumi】(可5:41)只差一個字母。聖靈賜給使徒行神蹟的恩賜是為了見證主(1:8)彼得對一男(32-35節)、一女(36-42節)施行的兩個神蹟,叫人看見了不是跟隨使徒,而是【歸服主】(35節)【信了主】(42節)。信心並非倚靠神蹟,神蹟也未必能讓人信主,但神蹟奇事也是聖靈在人心播撒真實信心的方式之一。(43節)【硝皮匠】就是製造皮革的工匠,工作對像是動物的屍體,所以經常不潔淨(民19:11-13)是猶太人避猶不及的。他住在海邊(10:6)是因為職業被社會邊緣化的緣故。但彼得願意在他家住宿,顯示他已經消除了許多猶太人的偏見,只注重一個人是否在基督裡。彼得【周流四方】(32節)自己未必有明確的計劃,但聖靈卻有。聖靈一步步地把彼得從耶路撒冷帶到呂大(32節),又從呂大帶到約帕(38節),最後帶進不潔淨的硝皮匠家裡(43節),不是為了讓他一路行神蹟,傳福音,而是要他在這裡等候主的命令。 思想: 掃羅對猶太教信的真心實意,所以照祭司的意思,視基督門徒為眼中釘,急欲除之而後快。門徒對基督信的真心實意,所以照上主的意思,視世人為需要拯救的對象,天天務必廣傳福音! 人若全然委身,就要委身於神自己的計劃,讓神更寬闊的旨意成就在我們身上;人若為主擺上,也當擺上自己的等候,專心等候主最好的時間到來。 祈禱:主耶穌,感謝你的旨意計劃是偉人,更是奇妙的,不是按照人的熱誠,更不是按照人的智慧,而是按照主你美善的旨意,因你來不是要人滅亡,而是要拯救我們!愛我們!阿們!
使徒行傳 27:27-44使徒行傳 27:27-44
【亞得里亞海Adriatic Sea】(27節)位於義大利和巴爾幹半島之間,古代也指西西里島和克里特島之間的海域,馬耳他島位於亞得里亞海的西端。【約到半夜,水手以為漸近旱地】(26節)可能是水手聽見了海浪拍打海岸的濤聲。【探深淺】(28節)指把繫有繩子的鉛錘放入海中,以探測水深。當他們發現船已經接近陸地時,一方面燃起了盼望,一方面又害怕觸礁(29節)。【水手想要逃出船去】(30節)可能是因為他們知道大船很不容易找到合適的港口靠岸,所以打算自己先坐小船登陸,免得被眾多乘客連累。但是,這些水手想在風浪中黑夜出逃,實在與自殺無異;這時最安全的就是留在船上,等候天明。水手的圖謀,只有保羅看得出來。保羅勸別人【放心】(25節)卻絲毫不敢大意。天使宣告【與你同船的人,神都賜給你了】(24節)並非叫人袖手旁觀;一個人若是【信神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25節)也不會懶惰懈怠。因為真正出於信心的【放心】,絕不會用懶惰懈怠試探神,而是忠心地作神器皿,與神同工,時刻以眾人的性命為念(31,34節)。【這些人若不等在船上,你們必不能得救】(31節)指如果沒有熟練的水手操作,這艘大船很難在風浪中靠岸。而水手乘小船出逃,在風浪中生還的機會也很渺茫。【砍斷小船的繩子,由它飄去】(32節)可以防止水手爬上小船,但也會使上岸更加困難,意味著船上的所有人都只能仰望神的拯救。在這十四天裡,神並沒有平息風浪,也沒有顯得出奇事。但是,十四天以後,卻看到了一個奇妙的結局:在一個盛行西北風的季節裡,這條船先是被東北風刮往西南的賽耳底沙灘,中途又被西南風刮向西北的馬耳他島。 (33節)可譯為【你們一直捱餓等候,不吃什麼】只有【吃飯】才能維持正常的體力,應付登陸的挑戰(43-44節)。路加並沒有說【保羅帶頭吃了】而是鄭重地描述:【保羅說了這話,就拿著餅,在眾人面前祝謝了神,擘開吃】(35節)。這個擘餅,不只是猶太人吃飯的慣例,更是在273位不信主的外邦人面前見證神。這次風浪之中的擘餅,彰顯了保羅從主而來的生命和能力,使他成為全船的先知和領袖,也使眾人【都放下心,也就吃了】(36節)。【我們在船上的共有二百七十六個人】(37節)接近滿載。這麼多人游泳上岸,全部得救需要神蹟,上了岸找到食物也需要神蹟。【把船上的麥子拋在海裡】(38節)指吃完最後一頓飯,把口糧拋在海裡。之前所拋棄的【貨物】(18節)是運送到羅馬的糧食;現在所拋棄的,是他們的口糧。【為要叫船輕一點】(38節)是為了在擱淺之前,盡量離海岸近一點。現在即將登陸,就【鬆開舵繩】(40節)讓舵恢復自由轉動,把船駛往岸邊。【兩水夾流的地方】(41節)指兩塊陸地之間的狹窄海峽,兩邊的海水在那裡相會,容易形成旋渦和暗流。羅馬的法律規定,若有囚犯脫逃,看守的人便要代受逃犯的刑罰,所以兵丁為求自保【要把囚犯殺了,恐怕有洑水脫逃的】(42節)。【百夫長要救保羅,不准他們任意而行】(43節)表面上是因為看重這位囚犯的價值,實際上是主的手在管理一切,祂的應許一句也不能落空(24 ,34節)。
思想:今天,在我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裡,通常也感覺不到顯而易見的神蹟。但是,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卻發現那位行神蹟的神始終近在咫尺;祂不會阻止我們貿然出海,但必會在狂風大浪中與我們同在;祂不會挪走我們應當經歷的風浪,但必能把我們的人生小船帶向祂所應許的目標。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成為我們生命的舵手,更成為我們人生的目標,生命的方向,求主使我們一生都深信你的大能,更信靠主你的同在。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