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26:1-18

使徒行傳 26:1-18

這是一場非正式的聽證會,保羅並非接受審判,而是辨認情況,讓羅馬巡撫能向凱撒寫一篇恰如其分的報告(25:27)所以非斯都請亞基帕王來主持( 1節)。【亞基帕對保羅說】(1節),這句話的背後是一個戲劇化的場面:一個是坐著的君王,另一個是站著的囚犯;一個是精通猶太宗教的君王,另一個是深諳屬靈真意的使徒;一個高坐寶座,卻仍受罪惡奴役,另一個為主被囚,卻滿有君尊地位。2-23節是保羅的第三篇自辯詞(22:3-21;24:10-21)。保羅已經在非斯都面前自辯過了(25:8-11)所以這篇自辯詞的對像是猶太王,整體是一個交錯平行的結構:【實為萬幸】(2節)這既是禮貌,也是保羅對主的由衷感謝,因為他果然按照主的應許【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9:15)作見證了。保羅先前在巡撫非斯都面前分訴的重點,是他在羅馬法律上的無辜(25:8-11),但在【熟悉猶太人的規矩和他們的辯論】(3節)的亞基帕王面前,則重在見證他的得救經驗(9-18節)和復活的信仰(19-23節)。保羅自幼即有不凡的表現(加1:14),因此許多同胞都知道他(4-5節)。(6節)【指望神向我們祖宗所應許的】既是指望彌賽亞,也是指望復活。因為神不但向亞伯拉罕應許【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他得福】(創18:18)。主耶穌的死而復活,證明祂是猶太人所指望的彌賽亞。雖然新約時代的猶太人主要是被擄回歸的南國猶大,便雅憫兩個支派,但還有移居南國的利未人(代下11:13-14)。北國北方十個支派被擄後,可能還剩下餘民(代下34:33)所以保羅說【十二支派】(7節)。【神叫死人復活,你們為什麼看作不可信的呢】(8節)這句話是對自稱信神的亞基帕王說的。法利賽人相信死人復活,但撒都該人不相信。這在邏輯上並不合理,因為神是全能的,既然相信神,為什麼會認為神不能使死人復活呢?保羅是個虔誠的法利賽人,所以從前【自己以為要當多方攻擊拿撒勒人耶穌的名】(9節)。【我也出名定案】(10節)原文直譯是【我也投圓石反對他們】。古人用石子投票,有罪投黑石,無罪則投白石(啟2:17)。(11節)【強逼他們說褻瀆的話】指逼迫基督徒咒詛主耶穌,拋棄信仰(林前12:3)。正午是中東太陽最猛烈的時刻,但保羅於【晌午的時候,看見從天發光,比日頭還亮】(13節)顯然是超自然現象。【用腳踢刺】(14節)是一句古希臘諺語,比喻自不量力,螳螂當車,不但徒勞無功,反而深受其害。【刺】原文是複數,指末端尖銳的長棒,用來在耕田時趕牛。一隻牛被刺弄痛以後,若是用腳踢刺,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傷害。抵擋神,就是典型的【用腳踢刺】。【你用腳踢刺是難的】(14節)若是被神揀選了,無論如何固執頑梗,悖謬不服,總歸逃得不過神的管理,不如趁早馴服,可免許多刺痛之苦。每個信徒蒙恩得救以後,也像保羅一樣,從主那裡得著了三個領受:1.祂要我們為祂【作執事,作見證】(16節)傳福音,見證主(16節)。2.祂應許救我們脫離仇敵的手(17節)直到行完我們當行的路程(20:24)。3.祂賜給我們的使命(18節)乃是祂自己從父所領受的(賽42:6-16)。 思想:法利賽人掃羅成為使徒保羅的過程,是初期教會歷史上最關鍵的事件之一,所以《使徒行傳》重複敘述了三次(9:3-22;22:3-16;26:9-18)。因為掃羅生命的轉變,是耶穌復活最有力的證據;保羅一生的工作,也是聖靈帶領教會最重要的見證。 祈禱:親愛主,你是生命的主,更滿有生命的大能,因著主使我們得著生命的改變,求主使我們每日都被你生命的大能充滿,使我們見證生命的大能,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使徒行傳 19:21-41使徒行傳 19:21-41

9:21-23:10的主題是【保羅在耶路撒冷受審】與路19:45-24:43【耶穌在耶路撒冷受審】平行。【羅馬】(21節)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時已經有了信徒(28:14-15),保羅早就有意去那裡探訪他們(羅1:11-13)。但在聖靈的宣教計畫月裡,他不必再做工湊錢買船票,也不必再徒步幾千公里,而是將以【為基督耶穌被囚】(門1)的身分,被一隊兵丁護送到羅馬(25:25)。保羅【暫時等在亞細亞】(22節)可能是要等到五旬節(林前16:8)他可能在這段期間寫了《哥林多前書》(林前16:8-10 )。以弗所的得勝,還沒有完成保羅前往地極的呼召,所以聖靈就把羅馬帝國的心臟放進使徒的心中,讓他為自己說了一句偉大的預言:【我到了那裡以後,也必須往羅馬去看看】(21節)。保羅不是要去觀光,而是要去為主得到這個城市。(24節)【亞底米Artemis】是希臘神話中的狩獵與生育女神,對應於羅馬神話中的【狄阿娜Diana】是古代地中海世界最廣泛,最高級的偶像崇拜。【銀龕】(24節)是放置偶像的盒子,各地的朝聖者到以弗所去膜拜偶像時,順便買個複製品回去敬拜。 【他使這樣手藝人生意發達】(24節)顯示這個生意已經形成了一條產業鏈,許多人【倚靠這生意發財】(25節)。保羅對銀匠行業並無成見,他只是宣告【人手所做的,不是神】(26節)對一切偶像下個準確的定義。底米丟可能是業界公會的領袖,精於操控之術,所以發表了三個冠冕堂皇的理由:1.本行業將要【被人藐視】(27節);2.本地廟宇將會【被人輕忽】(27節);3.全天下的女神【威榮也要消滅了】(27節)。這三個理由看似毫不利己,一心為了本行,本城,本國,不但抓住了同行的貪婪(25節)也戳中了以弗所人的虛榮(27節)所以激發了眾人同仇敵愾之心。以弗所又稱為守廟之城(35節)本地許多人都靠亞底米廟維生。於是【滿城都轟動起來】(29節)這群烏合之眾就像有頭沒腦的野獸,;(29節)【戲園】是以弗所的露天大劇院,可以容納兩萬四千人,許多大集會都在那裡舉行。此時可能是五月初亞底米女神的生日,當地舉行盛大的宗教集會,群眾也容易被煽動。在這樣危險的時刻,保羅竟然【想要進去】(30節);這既不是出於理性的謀算,也不是出於血氣的衝動,而是出於對外邦人的愛。但神卻藉著門徒和地方官員攔阻了他(30節)因為保羅還沒到為主殉道的時候。【亞細亞幾位首領】(31節)是本地的貴族,省裡的官員,他們已經成了保羅的朋友,顯然對這場騷亂並不贊同。這個鬧鬧哄哄的聚會非常混亂,【聚集的人紛紛亂亂】(32節)完全看不到一個自由城裡希臘民主的傳統。路加幽默地說,群眾【大半不知道是為什麼聚集】(32節)。【亞歷山大】(33節)是以弗所城中猶太人的領袖。【猶太人推他往前】(33節)是想聲明猶太人與基督徒無關,以免被騷亂波及。(35節)【書記】在以弗所和一些亞細亞城市裡是最高的民選官員,是城市與羅馬當局之間的聯絡人。秘書首先安撫焦躁不安的百姓,指出【以弗所人的城】(35節)威名依舊,不可動搖,【這事既是駁不倒的】(36節),何必介意小小的保羅說些什麼呢?他又聲明,亞底米是【從宙斯那裡落下來的像】並非保羅所說【人手所做的】(26節)。他最關心的是社會穩定,所以說【你們就當安靜,不可造次】(36節)。【他們並沒有偷竊廟中之物,也沒有誹謗我們的女神】(37節),顯示保羅只是傳講耶穌基督,並沒有掀起激烈的革命。亞細亞省是羅馬的元老院行省,所以省長被稱為【方伯】(38節)。羅馬是法治社會,訴訟案件應由當事人在法庭上【彼此對告】(38節),而不是搞暴民運動,靠嗓門得勝。羅馬法律允許經過批准的民眾聚會,但卻嚴厲懲罰非法【聚眾】(40)。如果騷亂的消息傳到省長耳中,可能會影響以弗所城的自由城地位,得不償失(40節)。書記非常了解群眾的心理,知道只有利益才能讓眾人冷靜下來,所以一句話切中了要害【便叫眾人散去】(41節)了。 思想:就在保羅準備啟航的時候(21節)聖靈也預備了東風。主不允許外邦人在以弗所傷害保羅,卻允許猶太人【銅匠亞歷山大】多多加害保羅。今天,當聖靈感動我們往哪裡【去看看】的時候,祂也必興起北風,吹來南風。因主必引導。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引導,使你的教會得蒙保守,更讓教會行在主你旨意中。阿們!

使徒行傳 24:17-27使徒行傳 24:17-27

【我帶著週濟本國的捐項】(17節)指保羅此次耶路撒冷之行,負有把捐資送到耶路撒冷的任務(林前16:3-46)。【供獻的物】(17節)指保羅為那四個人(21:23-26)所付的款項。【惟有幾個從亞細亞來的猶太人】(18節)意思是保羅並沒有在聖殿【聳動眾人】(12節)那些指控他的人才是捏造謊言並引發聖殿暴動的人(21:27-28)。(19節)【他們若有告我的事,就當到你面前來告我。】意思是最初誣告保羅的【幾個從亞細亞來的猶太人】(18節)並沒有出庭作證,顯然是自知理虧。【這些人若看出我站在公會前,有妄為的地方,他們自己也可以說明】(20節),意思是公會沒有定他有罪(23:9)所以帖土羅的指控只是代表撒都該人,並不代表公會。最後,保羅再次強調自己被指控不是因為違反了羅馬法律,而是為了【為死人復活的道理】(21節)。這不但是結辯詞,更是在法庭上公開為主作見證。腓力斯治理猶太多年,早就了解猶太教對耶穌門徒的逼迫,所以知道保羅並沒有違反羅馬律法。但他若宣判保羅無罪,就得罪撒都該人,所以就【支吾他們】(22節)。當權者在公義中行不義的拿手好戲,就是無限期地拖延;不但拖延了判決,也拖延了自己得救的時機。但是,這卻使保羅不斷有機會見證【死人復活的道理】(25:19;26:23)。保羅得到【寬待】(23節)是依法享有羅馬公民的權利(23節)。【也不攔阻他的親友來供給他】(23節)顯示在保羅被關押期間,教會和弟兄一直在陪伴他,供給他。【土西拉】(24節)是猶太王希律·亞基帕一世(Herod Agrippa,主後41-44年在位)的女兒,此時只有19歲,腓力斯是她的第二任丈夫,而她是腓力斯的第三任妻子,雙方都為結婚而離了婚(《猶太古史記》卷20第7章141-144節)。腓力斯【本是詳細曉得這道】(22節),在又主動要聽保羅【講論信基督耶穌的道】(24節)。面對這樣難得的傳道機會,保羅不但沒有降低福音的門檻,先用好言好語籠絡住他,反而向他們【講論公義,節制,和將來的審判】(25)。腓力斯素以不仁不義著稱,並且貪戀美色,拋棄前妻另娶新歡,毫無節制可言。但他並無悔改之意,所以聽到【將來的審判】只是【甚覺恐懼】(25節),但卻不【紮心】(2:37)。今天,許多人也是明白福音的道理,找不出不信的理由,只是因為不願改變生活的方式,所以對福音的態度也是:【你暫且去吧,等我得便再叫你來】(25節)。腓力斯是個貪財的人,可能因為保羅提到帶著【週濟本國的捐項】(17節)就等候保羅的朋友用錢行賄,【指望保羅送他銀錢,所以屢次叫他來,和他談論】(26節)。結果是一次又一次地聽福音,一次又一次地與救恩擦肩而過。【腓力斯】這個名字的意思是【快樂的】但他很快就會失去快樂,回羅馬後就要面對凱撒利亞猶太領袖的指控(《猶太古史記》卷20第8章182節),所以【要討猶太人的喜歡,就留保羅在監裡】(27節)。保羅無辜被囚的兩年,是腓力斯離救恩最近的兩年。 思想: 腓力斯與世上最會傳福音的使徒近在咫尺,但卻沒有像腓立比的禁卒一樣得救(16:33);他想賺得全世界,但卻賠上了自己的生命(太16:26)。今天,我們有否因著錯失聽從神而成為這樣不快樂的腓力斯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福音,你的話語最樂意人去認識,更期待讓人去聽從,求主光照我們,使我們每日聽從主你的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