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27:27-44

使徒行傳 27:27-44

【亞得里亞海Adriatic Sea】(27節)位於義大利和巴爾幹半島之間,古代也指西西里島和克里特島之間的海域,馬耳他島位於亞得里亞海的西端。【約到半夜,水手以為漸近旱地】(26節)可能是水手聽見了海浪拍打海岸的濤聲。【探深淺】(28節)指把繫有繩子的鉛錘放入海中,以探測水深。當他們發現船已經接近陸地時,一方面燃起了盼望,一方面又害怕觸礁(29節)。【水手想要逃出船去】(30節)可能是因為他們知道大船很不容易找到合適的港口靠岸,所以打算自己先坐小船登陸,免得被眾多乘客連累。但是,這些水手想在風浪中黑夜出逃,實在與自殺無異;這時最安全的就是留在船上,等候天明。水手的圖謀,只有保羅看得出來。保羅勸別人【放心】(25節)卻絲毫不敢大意。天使宣告【與你同船的人,神都賜給你了】(24節)並非叫人袖手旁觀;一個人若是【信神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25節)也不會懶惰懈怠。因為真正出於信心的【放心】,絕不會用懶惰懈怠試探神,而是忠心地作神器皿,與神同工,時刻以眾人的性命為念(31,34節)。【這些人若不等在船上,你們必不能得救】(31節)指如果沒有熟練的水手操作,這艘大船很難在風浪中靠岸。而水手乘小船出逃,在風浪中生還的機會也很渺茫。【砍斷小船的繩子,由它飄去】(32節)可以防止水手爬上小船,但也會使上岸更加困難,意味著船上的所有人都只能仰望神的拯救。在這十四天裡,神並沒有平息風浪,也沒有顯得出奇事。但是,十四天以後,卻看到了一個奇妙的結局:在一個盛行西北風的季節裡,這條船先是被東北風刮往西南的賽耳底沙灘,中途又被西南風刮向西北的馬耳他島。 (33節)可譯為【你們一直捱餓等候,不吃什麼】只有【吃飯】才能維持正常的體力,應付登陸的挑戰(43-44節)。路加並沒有說【保羅帶頭吃了】而是鄭重地描述:【保羅說了這話,就拿著餅,在眾人面前祝謝了神,擘開吃】(35節)。這個擘餅,不只是猶太人吃飯的慣例,更是在273位不信主的外邦人面前見證神。這次風浪之中的擘餅,彰顯了保羅從主而來的生命和能力,使他成為全船的先知和領袖,也使眾人【都放下心,也就吃了】(36節)。【我們在船上的共有二百七十六個人】(37節)接近滿載。這麼多人游泳上岸,全部得救需要神蹟,上了岸找到食物也需要神蹟。【把船上的麥子拋在海裡】(38節)指吃完最後一頓飯,把口糧拋在海裡。之前所拋棄的【貨物】(18節)是運送到羅馬的糧食;現在所拋棄的,是他們的口糧。【為要叫船輕一點】(38節)是為了在擱淺之前,盡量離海岸近一點。現在即將登陸,就【鬆開舵繩】(40節)讓舵恢復自由轉動,把船駛往岸邊。【兩水夾流的地方】(41節)指兩塊陸地之間的狹窄海峽,兩邊的海水在那裡相會,容易形成旋渦和暗流。羅馬的法律規定,若有囚犯脫逃,看守的人便要代受逃犯的刑罰,所以兵丁為求自保【要把囚犯殺了,恐怕有洑水脫逃的】(42節)。【百夫長要救保羅,不准他們任意而行】(43節)表面上是因為看重這位囚犯的價值,實際上是主的手在管理一切,祂的應許一句也不能落空(24 ,34節)。
思想:今天,在我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裡,通常也感覺不到顯而易見的神蹟。但是,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卻發現那位行神蹟的神始終近在咫尺;祂不會阻止我們貿然出海,但必會在狂風大浪中與我們同在;祂不會挪走我們應當經歷的風浪,但必能把我們的人生小船帶向祂所應許的目標。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成為我們生命的舵手,更成為我們人生的目標,生命的方向,求主使我們一生都深信你的大能,更信靠主你的同在。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使徒行傳 27:13-26使徒行傳 27:13-26

(13節)可譯為【他們以為對目的地已有了把握】。從佳澳向西北到菲尼基只需要航行一天【貼近克里特】(13節)海岸航行也很謹慎。船長和眾水手憑著自己的航海經驗,加上【微微起了南風】(13節)的誘惑,開始了一場後果慘痛的冒險。【友拉革羅eurokludōn】(14節)原文可能由希臘文【東風Euros】與希臘文【北風akulōn】組合而成,意思是【東北風】。當低壓中心在北方時,會吹西南風;低壓中心移到南方以後,會吹東北風。我們的人生也常遭遇這種風暴──當我們自以為穩、把各種風險都計算妥當的時候(13節),突然就有【狂風從島上撲下來】(14節),人生的小船立刻【被風抓住,敵不住風】(15節),只能【任風刮去】(15節)。【高大Cauda】(16節)島(即現代的Gavdos)位於佳澳西南方約60公里。【在那裡【小船】(16節)是大船泊岸時的短程交通工具,平時用繩索繫於船尾拖行,在風浪中要把小船拉上來收在大船上,免得彼此相撞。【捆綁船底】(17節),指用纜繩把船底和船身繞著捆綁幾圈,顯示此時船體有被風浪撞擊而解體的危險。【賽耳底Syrtis】(17節)意思是【流沙】位於高大島西南約600公里,但此時東北風很大,可能兩天以後就會到達,所以水手們【就落下篷來,任船飄去】(17節),以減慢船速。當這艘船【被風浪逼得甚急】(18節)的時候,首先被拋棄的就是船上的【貨物】(18節)也就是糧食。然後被拋棄的是【船上的器具】(19節)包括維持航行的主帆和桅杆。 (20節)可譯為【我們獲救的指望都放棄了】。現在【太陽和星星多日不顯露,又有狂風大浪催逼】(20節)既不知船在何方,也不知離岸多遠,更不知道何時觸礁或擱淺,賽耳底沙灘的恐怖籠罩在這些專業人士的心頭,以致最後一線希望都破滅了。在風暴來臨之前,保羅只是這艘船上的一個普通囚徒,三個孤獨的基督徒之一,圍繞著他們的是273個不信主的士兵,囚犯,商人和船員,有大權在握的百夫長,有經驗豐富的船長。但是,當【狂風從島上撲下來】(14節)以後,一切都改變了。全船都陷入絕望之中【眾人多日沒有吃什麼】(21節)萎靡不振。這時,神讓保羅讓他【出來站在他們中間】(21節)成為這艘船的領袖,讓他們的【性命一個也不失喪,惟獨失喪這艘船】(22節)。保羅先前的警告只是個人的經驗(10節),現在的預言則是來自他【所屬所事奉的神】(23節):【你必定站在凱撒面前】(24節),不一定直接站在羅馬皇帝面前,而是交給皇帝指定的法庭審問。【與你同船的人,神都賜給你了】(24節)這句話表明,保羅一直在為同船的人禱告,這些就是他的宣教對象。【現在我還勸你們放心】(22節)【所以眾位可以放心】(25節),這兩個【放心】是保羅在蒙神安慰之後,對眾人的安慰 (林後1:4)。保羅不是趁機對眾人進行長篇說教,而是說:【我信神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只是我們必要撞在一個島上】(25-26節)讓大家拭目以待。
思想:在我們的人生航程中,會不會因為著暫時的順境而自信爆棚,偏行己路呢?對未來的一無所知,是人心的最大恐懼;對未來的自以為是,則是人生最大的悲劇。
祈禱:親愛主,讓我們知道人生中失了有很多,但最大痛苦的失去,就是失去主你;願主開我們心靈眼睛,使我們一生得著你,一生抓緊主你。阿們!

使徒行傳 7:44-60使徒行傳 7:44-60

【使徒行傳】(44-50節)在這段建造會幕和聖殿的歷史中,司提反指出了兩個重點:1.雖然猶太人以聖殿為敬拜中心,但是,【至高者不住人手所造的】(48節)神不會把自己侷限在聖殿裡。2.人手所造的殿宇並不能讓神得著安息。在神面前完全降卑的人,才能讓祂在地上得著【安息的地方】(賽66:1)。51-53節是司提反的結論。他並沒有謾罵對手,而是引用了他們所捍衛的摩西律法。因為【硬著頸項】(51節)正是神對以色列人的評語(出32:9)也是摩西對百姓的總結(出34:9 )。【耳未受割禮】(51節)是先知耶利米對以色列人的評語,比喻百姓【有耳不聽】(耶五21)所以不肯【受教】(耶6:8)【不受懲罰】(耶二30)。【常時抗拒聖靈】 (51節)的人,就是【心與耳未受割禮的人】(51節)誰的好話都聽,就是不聽聖靈的話。猶太教傳統認為,猶太人在殺害先知上有分,所以司提反說:【哪一個先知不是你們祖宗逼迫呢】(52節)。他也進一步指出就是那些【預先傳說那義者要來的人】(52節)而他們更是變本加厲,把【義者】彌賽亞本人也【賣了,殺了】(52節)。司提反拒絕接受原告的指控(6:11,13-14)反過來指控原告【竟不遵守】(53節)摩西律法。司提反的答辯精彩犀利、讓人無法反駁,所以眾人【極度惱怒】(54節)。雖然司提反早已被聖靈充滿(6:5)但此時卻再次【被聖靈充滿】(55節)這是因為聖靈要使他得見天上的異象(55節)。(56節)【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神的右邊】這句話綜合了預言彌賽亞的但7:13-14和詩110:1,等於在公會面前宣告耶穌就是彌賽亞基督,也宣告世人從此不必再透過聖殿和祭司,而是藉著唯一中保基督耶穌就能來到神的面前(提前2:5)。【我看見天開了】正如主耶穌受洗(路3:21)時一樣。主耶穌升天之後,已經成就了救恩、敗壞了魔鬼,所以【坐在神權能的右邊】(2:34)等待神使仇敵作自己的腳凳(2:35)。但這裡卻說主耶穌【站在神的右邊】(55節)顯示祂是作為權能的審判者(路22:69)站起來證明司提反無罪,並且準備接收教會史上第一位殉道者的靈魂(59節)。(57節)【眾人大聲喊叫,摀著耳朵】這是表示不聽司提反褻瀆的話。現在眾人【齊心擁上前去】(57節),既沒有經過公會的合法判決,也沒有獲得羅馬政府的批准(約18:31)而是知法犯法,動用私刑,把司提反當作咒詛神的人用石頭打死了(利24:14-16)。因為臨時聚集在耶路撒冷的門徒已經畢業了,聖靈要藉著逼迫,把他們分散到猶太,撒馬利亞(8:1,5)和外邦(11:19-21)去作見證(1:8)。【作見證的人把衣裳放在一個少年人名叫掃羅的腳前】(58節)顯示【掃羅/保羅】不但是作假見證者的幫兇(6:13)而且得到他們的信任。司提反臨死前的兩個禱告,見證了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禱告:【求主耶穌領受我的靈魂】(59節)正如主耶穌的禱告:【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祢手中】(路23:46)。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把自己的靈魂交給了父神(路23:46)司提反則把自己的靈魂交給了主耶穌。(60節)【主啊,不要將這罪歸給他們】正如主耶穌的禱告:【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司提反一面責備這些人【受了天使所傳的律法,竟不遵守】(53節)一面求神赦免害死自己的人(60節)。在這兩個禱告面前,掃羅卻毫不動容,反而【喜悅他被害】(60節)。這樣一個鐵石心腸,熱心逼迫門徒的人信主,完全是神的揀選和主耶穌親自的作為(9:4-6)。思想:神的意念非同我們的意念,祂讓司提反殉道,因為祂有計劃,司提反像耶穌成為美好的丹見證,帶來神國的榮耀,這是他生命的價值。今日或許我們處於非常的時代,讓我們都願意成為榮耀的器皿,緊緊與神相連,跟隨祂,相信祂。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讓我們能夠跟隨,更能夠學像你,不是因為我們頭腦的認知,更不是環境讓我們的改變,而是主你在我們裡面的彰顯,讓我們每日活著的不再是我,而是主基督在我們活著,使我們每日都被主你充滿,彰顯主的榮美。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