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27:27-44

使徒行傳 27:27-44

【亞得里亞海Adriatic Sea】(27節)位於義大利和巴爾幹半島之間,古代也指西西里島和克里特島之間的海域,馬耳他島位於亞得里亞海的西端。【約到半夜,水手以為漸近旱地】(26節)可能是水手聽見了海浪拍打海岸的濤聲。【探深淺】(28節)指把繫有繩子的鉛錘放入海中,以探測水深。當他們發現船已經接近陸地時,一方面燃起了盼望,一方面又害怕觸礁(29節)。【水手想要逃出船去】(30節)可能是因為他們知道大船很不容易找到合適的港口靠岸,所以打算自己先坐小船登陸,免得被眾多乘客連累。但是,這些水手想在風浪中黑夜出逃,實在與自殺無異;這時最安全的就是留在船上,等候天明。水手的圖謀,只有保羅看得出來。保羅勸別人【放心】(25節)卻絲毫不敢大意。天使宣告【與你同船的人,神都賜給你了】(24節)並非叫人袖手旁觀;一個人若是【信神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25節)也不會懶惰懈怠。因為真正出於信心的【放心】,絕不會用懶惰懈怠試探神,而是忠心地作神器皿,與神同工,時刻以眾人的性命為念(31,34節)。【這些人若不等在船上,你們必不能得救】(31節)指如果沒有熟練的水手操作,這艘大船很難在風浪中靠岸。而水手乘小船出逃,在風浪中生還的機會也很渺茫。【砍斷小船的繩子,由它飄去】(32節)可以防止水手爬上小船,但也會使上岸更加困難,意味著船上的所有人都只能仰望神的拯救。在這十四天裡,神並沒有平息風浪,也沒有顯得出奇事。但是,十四天以後,卻看到了一個奇妙的結局:在一個盛行西北風的季節裡,這條船先是被東北風刮往西南的賽耳底沙灘,中途又被西南風刮向西北的馬耳他島。 (33節)可譯為【你們一直捱餓等候,不吃什麼】只有【吃飯】才能維持正常的體力,應付登陸的挑戰(43-44節)。路加並沒有說【保羅帶頭吃了】而是鄭重地描述:【保羅說了這話,就拿著餅,在眾人面前祝謝了神,擘開吃】(35節)。這個擘餅,不只是猶太人吃飯的慣例,更是在273位不信主的外邦人面前見證神。這次風浪之中的擘餅,彰顯了保羅從主而來的生命和能力,使他成為全船的先知和領袖,也使眾人【都放下心,也就吃了】(36節)。【我們在船上的共有二百七十六個人】(37節)接近滿載。這麼多人游泳上岸,全部得救需要神蹟,上了岸找到食物也需要神蹟。【把船上的麥子拋在海裡】(38節)指吃完最後一頓飯,把口糧拋在海裡。之前所拋棄的【貨物】(18節)是運送到羅馬的糧食;現在所拋棄的,是他們的口糧。【為要叫船輕一點】(38節)是為了在擱淺之前,盡量離海岸近一點。現在即將登陸,就【鬆開舵繩】(40節)讓舵恢復自由轉動,把船駛往岸邊。【兩水夾流的地方】(41節)指兩塊陸地之間的狹窄海峽,兩邊的海水在那裡相會,容易形成旋渦和暗流。羅馬的法律規定,若有囚犯脫逃,看守的人便要代受逃犯的刑罰,所以兵丁為求自保【要把囚犯殺了,恐怕有洑水脫逃的】(42節)。【百夫長要救保羅,不准他們任意而行】(43節)表面上是因為看重這位囚犯的價值,實際上是主的手在管理一切,祂的應許一句也不能落空(24 ,34節)。
思想:今天,在我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裡,通常也感覺不到顯而易見的神蹟。但是,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卻發現那位行神蹟的神始終近在咫尺;祂不會阻止我們貿然出海,但必會在狂風大浪中與我們同在;祂不會挪走我們應當經歷的風浪,但必能把我們的人生小船帶向祂所應許的目標。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成為我們生命的舵手,更成為我們人生的目標,生命的方向,求主使我們一生都深信你的大能,更信靠主你的同在。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使徒行傳 3:11-26使徒行傳 3:11-26

11節表示他們已經從聖殿出來,到來了外邦人院。這裡有男人,女人和外邦人,最適合向眾人講道。12-26節是彼得的第二篇講道:第1篇講道對主耶穌的身份有了更深入的教導:祂不但是【主,基督】(2:36)也是神受苦的僕人(13節)【聖潔公義者】(14) 【生命的主】(15節)像摩西的先知(22節)神的兒子(26節)。第2篇講道對罪進行了更猛烈的攻擊:第一篇講道兩次指出了百姓的罪2:23,36)第二篇講道卻四次指出【你們卻把祂交給彼拉多】(13)【你們竟在彼拉多面前棄絕了祂】(13節)【你們棄絕了那聖潔公義者】(14節)【你們殺了那生命的主】 (15節)。這是使徒彼得所行的第一個神蹟,但他卻沒有陶醉在成功的喜悅裡,而是立刻澄清不是「憑自己的能力和虔誠使這人行走」(12節)把眾人的注意力量從殘疾人和自己轉移到復活的耶穌(13節)。(13節)【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這是提醒在場的猶太人明白自己是承受神聖約的子孫(25-26節)。(16節)【我們因信祂的名,祂的名便叫你們所看見所認識的這人健壯了】這句話有兩層意思1.這是高舉生命之主,彼得是【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6節)施行醫治,既不是倚靠法術,也不能自己隨心所欲。2.這是對罪毫不妥協,因為這句話的背景,是彼得四次指控百姓的罪(13,14,15節)。(16節)【正是祂所賜的信心,叫這人在你們眾人面前全然好了】這【信心】既包括彼得的信心,也包括這位殘疾人的信心,因為他願意被彼得扶起來(7節)顯示了他相信【拿撒勒人耶穌】(6節)是基督。百姓【做這事是出於不知】(17節)不但不知耶穌是基督,反而把釘死祂當作事奉神。當時,許多猶太人認為耶穌被釘十字架,就是死於律法的咒詛之下(申21:23)所以不是彌賽亞。因此,彼得向他們澄清,眾先知早已【預言基督將要受害】(賽53:7-8;詩2:1-2)。(19節)【歸正】原文又被譯為【轉身】(9:40)【歸向】(14:15)【迴轉】(28:27)也就是【歸向神】(26:20)心思的【悔改】一定會伴隨著行動的【歸正】。雖然猶太人是因無知而釘死了自己的彌賽亞,也【應驗了】(18節)神的計劃,但他們必須在知道後立刻悔改,這是神的恩典呼召、更是他們的唯一的出路。(19節)【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比喻赦罪。古人用蒲草紙書寫,所用的墨中沒有酸質,不會蝕進紙裡,只是留在表面,若用濕海綿擦拭,就可以【塗抹】所寫的字。公義之神的判決書,居然可以被【塗抹】這對罪人來說,實在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安舒的日子】(19節)指基督再來【復興以色列國】的日子,也就是猶太人盼望的彌賽亞時代。已經升天的耶穌基督,要等到神預定的時候才會再來建立國度,使萬物恢復神起初創造的光景。22節引自申18:15,23節引自申18:19,顯示主耶穌是新約的摩西,應驗了摩西對彌賽亞的預言。 (24節)顯示摩西吩咐百姓【都要聽從】【撒母耳】是摩西之後的第一位先知(撒上3:19-21)是眾先知的代表(來11:32)。(25節)【地上萬族都要因你的後裔得福】這是神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創12:3;18:18)。【地上萬族】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你的後裔】原文是單數,特別指基督(加3:16)。猶太人是【先知的子孫】(25節)是亞伯拉罕之約的繼承人,理當先得著神所應許的福分。但是,選民的特權也伴隨著特殊的義務,特殊的榮譽是為了特殊的事奉。 (26節)這是《使徒行傳》中第一次指出福音要【先】傳給猶太人。 思想:事奉神的人只是能力的管道,並非能力的來源,更不能用自己的【虔誠】來操縱神,催逼神做事。我們若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就不敢自誇【能力】和【虔誠】,因為一切的事奉都只是讓人到我們的主的面前。 祈禱:親愛主,我們感謝你的大能,更感謝你的同在,讓我們生命能帶著你的同在去事奉你,見證,求主讓我們知道我們只是你能力的管道,並非能力的來源,每日都需要歸到我們的源頭,就是主你的同在中。阿們!

使徒行傳 3:1-10使徒行傳 3:1-10

初期教會的猶太信徒仍然到聖殿(2:46)和會堂(13:5)禱告,聚會,傳福音(2:46),因為他們首先要向猶太人講明:【你們是先知的子孫,也承受神與你們祖宗所立的約】(25節)。【申初】(1節),原文是【第九小時】,就是下午三點,是聖殿獻晚祭和猶太人晚禱的時間。猶太人每天三次定時禱告【巳初】是上午九點【午正】是中午十二點【申初】是下午三點。【美門】(2節)的位置不能確定,可能是從外邦人院進入婦女院的門,有十五級台階,上面有精美的哥林多式銅飾(《猶太戰記The Wars of The Jews》卷5第5章3節)。這位【殘疾人】(4:9)坐在美輪美奐的聖殿門口【要求進殿的人周濟】(2節)這是一種很有效的乞討方法,也正是猶太教的真實寫照。這位殘障人士【看見彼得,約翰將要進殿,就求他們週濟】(3節),他一面竭力哀求,一面又因為經常失望而漫不經心。聖殿門口的乞丐不會只有這一個,但彼得,約翰卻【定睛看他】(4節)。因為這不是憐憫或同情,而是他們知道聖靈把自己領到這人面前,主耶穌要親自醫治(6,16節)聖殿門口的乞討和施捨,本來只是機械化的例行公事,但彼得卻說【你看我們】(4節)把這事變成了三個人之間的互相注視。【那人就留意看他們,指望得著什麼】(5節),患得患失的心情一下變成了熱切的企盼。彼得是教會的領袖;此時許多信徒都變賣了田產家業,凡物公用,可供彼得支配的金銀很多(2:45),但他卻說【金銀我都沒有】(6節)因為他知道自己只是【金銀】的管家。主並沒有讓彼得把【金銀】分給窮人,而是要他給人更好的-讓【生來是瘸腿的】(2節)人起來行走,從此不必倚靠【週濟】(2節)。彼得說:【只把我所有的給你】(6節)。今天,許多信徒和教會有了【金銀】,卻沒有了耶穌基督;有了扶貧濟困的本錢,卻失去了【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6節)的能力!【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這句話有兩層意義:1.這是一個福音的呼召,要喚起這位殘疾人對耶穌的信心(16節)。當時的猶太人都輕看【拿撒勒人】,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約1:46)。因此,人若要相信已經被釘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穌】就是活生生的【基督】只能倚靠主【所賜的信心】(16節)。2.這是一個信仰的宣言,宣告自己是根據主耶穌的旨意,倚靠祂的權能,讓祂自己來行事,所成就的事也當歸於祂的名下(16節)。這位殘障人士可能伸出右手,【指望得著什麼】(5節)。但彼得卻【拉著他的右手,扶他起來】(7節)。當彼得回答【金銀我都沒有】的時候,立刻把殘疾人燃起的希望熄滅了;但是,當彼得發出讓人難以置信,貌似玩笑的命令以後(6節),這位四十多年沒有走過路的殘障人士(四22)卻順服地站起來了。這個行動,正是顯示了他對【拿撒勒人耶穌】是【基督】的信心。主【所賜的信心】,使他伸出了一隻手,卻得到了一雙腿,【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7節)。【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8節),表明這位殘疾人已經活動自如,恢復了正常猶太人的敬拜資格。因為依照律法,有殘疾的人不能進入聖殿(利21:17),這位殘疾人若不痊癒,就不能被允許進殿。神的醫治是剎那完成的,無可辯駁的。百姓【認得他是那素常坐在殿的美門口求週濟的,就因他所遇著的事滿心希奇、驚訝】(10節)。今天,聖靈在信徒生命中的工作,也是我們向世人最美好的見證。 思想: 一個有需要的人,若是只靠人的手,即使天天被人抬來,四十多年仍是瘸腿(4:22);一個幫助人的人,若是只給【金銀】即使每天都給,也不能滿足永遠的需要。只有讓聖靈的能力流過我們的手,才能讓殘缺的生命得著痊癒;只有把基督給人,才能讓永遠的需要得著滿足。 祈禱:親受主,感謝你讓我們有能力,生命的氣息為主作工,你讓我們能給予的不只是物質,金錢,更是能分享主你自己,求主使我們每日都能見證你,分享主你美善的生命。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