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 哥林多前書 15:12-28

哥林多前書 15:12-28

哥林多外邦信徒是希臘文化背景,當時希臘哲學有三個主要學派:伊比鳩魯派的享樂主義,斯多亞派的禁慾主義和柏拉圖主義。因此,當時希臘人對待自己的身體有三種做法:第一是放縱身體,反正不管身體做了什麼,都不會影響到靈魂;第二是漠視身體,就是設法除掉生活中的慾望;第三是崇拜自己的身體,打造一些身材完美的雕像,希臘雕像都是裸體,運動員也是裸體比賽。在哥林多教會中傳異端的假師傅不敢否認基督的復活,因為當時還有很多目擊的見證人。但他們藉著否認[死人復活的事]拐彎抹角地把人帶離真理,其實是要否認基督復活。 [若沒有死人復活的事,基督也就沒有復活了];若基督沒有復活,也就沒有審判,更沒有永遠的滅亡,這樣,人就可以完全不用理會神,永遠伏在撒但的手下。哥林多信徒可能受柏拉圖主義影響,相信靈魂不滅,否認身體復活,認為肉身復活只會讓靈魂再一次受到囚禁,要永生就必須拋棄身體。所有否認復活的理論,都是人的智慧的產物;人的智慧若不是向著神,就成了撒但所使用的工具,替撒但來抵擋神。 [復活]是福音的關鍵,[若基督沒有復活](14節),福音就沒有真實的內容,傳的,信的都是白忙乎,並且所有使徒都成了說謊的。(14節) [枉然]意思是空洞無物,沒有實質內容。(15節) [明顯我們]意思是[我們被發現]。 [為神妄作見證](15節)意思是[作見證與神敵對]。如果基督沒有復活,表示祂自己在死亡中不能自救,怎麼能救別人呢?怎麼證明祂是神的兒子呢?這樣信耶穌就成了信道德說教,實際上都是[徒然](17節)沒有功效的。因為不能復活的基督並沒有資格為全人類贖罪,所以信徒[仍在罪裡](17節)。對世人而言,死亡是一切的完結;對信徒而言,死亡只不過是[在基督裡睡了](18節)。但[基督若沒有復活](17節)信徒的死亡就和世人一樣,也是[滅亡](18節),與神永遠隔絕。[滅亡](18節)原義不是指不再存在,而是指不再妥當地存在,完全喪失了被造的目的。世人不必考慮永生,只管今生盡情享樂;但信徒要為著永生的緣故,忍受今生各樣的逼迫和苦難(林後六4)。因此,信徒若沒有復活的盼望,[只在今生有指望](19節),就成了一班可憐的夢幻者,不但最終和世人一樣只是一場空,並且[比眾人更可憐](19節) 。(20節) [但]字表明,信徒絕非人間的可憐蟲,復活的事實改變了一切。 [初熟的果子]是以後眾果子的保證和標本,初熟的果子熟了,就保證其餘的果子即將成熟;[初熟的果子]形色和質地如何,就表明以後也必更多地結出同樣的果子。基督是[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20節)祂已復活進入豐滿榮耀,就保證所有的信徒也必隨祂進入豐滿榮耀,和祂完全一樣。 [死既因一人而來](21節)指亞當的犯罪所帶來的刑罰(創2:17),包括靈性的立即死亡和隨之而來的身體死亡。 [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21節),指如果亞當的犯罪有這樣長遠的後果,基督的復活就更該如此了。死從亞當進入世界,同樣,生命透過基督來到世界。[因一人](21節)這句話,強調了基督道成肉身的真實,祂不但是神,也是和亞當一樣的人。基督是第二個亞當,在亞當裡,身體也遲早會死,所以說[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22節)。在基督裡,我們的靈性都被重生,成了新造的人,將來身體也要復活,所以說[在基督裡眾人也要復活](22節)。兩個亞當分別是舊造和新造的總代表。 (23節) [次序]原文是軍事用詞,指一隊軍人。當時凱旋誇勝的軍隊的次序是:前面是官長,其次是軍兵,最後是俘虜。同樣復活的次序是:首先是基督,其次是永恆國度的信徒。[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24)指撒但和他的使者(弗1:21)。 [基督必作王](25節),顯示這是神的定意,絕無改變的空間。世上的權勢不管有多威猛,惡勢力不管有多囂張,最終基督必然掌權。(26節) [死]是我們最後的仇敵,因為魔鬼是掌死權的。死亡倚賴撒但和罪惡而存在,當撒但和罪惡被對付盡了,死亡這最後的仇敵也必然消失。 ](27節) [祂]指基督[那叫萬物服祂的](27,28節)指父神。聖子的復活,使祂在聖父的手中得了高舉,進入永恆的國度。 [萬物](27節)包括神的一切仇敵,連死也包括在內,將來都要服在基督的腳下。復活是為了叫聖子升高,讓父神的榮耀與權柄得以彰顯:[使神在萬物之上,為萬物之主](28節)。 思想: 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裡。主的復活不只成就,更帶給我們生命的盼望,我們每日有否深信主復活,帶給我們真正的盼望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救恩,不只使我們罪得赦免,更使我們經歷復活的救主,每日都帶給我們活潑可誇的盼望。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哥林多前書 6:1-11哥林多前書 6:1-11

(1節)【在不義的人面前求審】指告到世俗的法庭;【在聖徒面前求審】指按照主耶穌指示的原則與程序在教會內部處理(太18:15-20)。保羅不是說世俗的法庭腐敗,不公,而是說它不是按神律法的原則行事,神的兒女之間的糾紛根本不應該到那裡求審。這個原則當時的猶太人守得很嚴,基督徒更不該隨便。屬肉體的信徒沒有看見教會在神計畫中的地位,沒有認識主將我們升到何等榮耀的地位,竟然讓我們在祂將來執行審判的時候,參與【審判世界】(2節)【審判天使】(3節)。屬肉體的信徒既看不見這些大事,就把自己的小事看成大事,把自己在地上的利益看成天大的事,以致糟蹋了神兒女的身分,顯不出教會的功用。聖徒若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在永恆裡就要管理許多的事(太25:21)【審判世界】是許多的事之一。 【審判】在希伯來文中也意味著【統治】是聖徒將來【與基督一同作王】的一部分(啟20:4)。天使若犯了罪,將來也要接受審判(彼後2:4;猶6)而神將【審判天使】的權柄交給信徒(3節)。(4節)【教會所輕看的人】指那些【不信主的人】(6節)與神國無分的人。信徒接受基督為主,就已立定心志拋棄世界的準則,完全順服在神的權柄之下。若弟兄之間不但不能合一,反而起了爭端,並且按照世界的準則向【教會所輕看的人】求審,就糟蹋了神兒女榮耀的身份。第5節是諷刺,因為哥林多教會有很多人自高自大,自以為有智慧(3:18)。【審斷】(5節)意思是作決定、一同謀求協議。保羅並不是說信徒不可尋求國家法律的保護,因為保羅自己也曾上告於凱撒。保羅所定罪的乃是信徒之間不肯【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四3)以致【弟兄與弟兄告狀】(6節)甚至藉助於世俗的法庭討回公道。信徒之間【彼此告狀】(7節)就違犯了主耶穌【彼此相愛】的命令(約13:34)無論誰是誰非,都破壞了基督身體的合一見證。裁判結果已經無足輕重【彼此告狀】就已經失敗了。神的兒女若真正認識神恩典的豐富,一心以得著基督為至寶,就會把地上的事物看為小事,看為糞土,看為淡泊,因而【情願受欺,情願吃虧】(7節)。屬肉體的信徒高舉自己,所以看不見基督的身體,也看不見基督裡的豐滿,結果就會把基督以外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寶貝,因此【欺壓人,虧負人】(8節)。信徒之間的許多問題,都是因為高舉人,看不見身體,不但損害了基督身體的見證,也損害了自己的屬靈生命。【不義的人】(9節)只顧滿足自己,不願順服神的權柄,活出神的性情,所以沒有資格【承受神的國】(9節)。9-10節所提的都是當時異教偶像崇拜中常見的事。 【作孌童的】(9節)是男妓【親男色的】(9節)是男同性戀者。信徒在重生得救之前都是【不義的人】完全是【屬血氣的】(2:14)沒有不犯罪的自由。但現在因著聖靈的內住(羅8:9)已經被【洗淨,成聖,稱義】(11節)了,有了不犯罪的自由,可以用自由意志選擇【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羅8:4)靠著聖靈的大能,不再體貼肉體而轉回到不義的生活。【洗淨,成聖,稱義】原文都是簡單過去式,表示一次完成的行動。【洗淨】指被洗除罪惡【成聖】指分別出來歸給神【稱義】指被神宣判無罪。 思想: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或許不是容易處理的事情,但在於信徒,作為神的兒女若真正認識神的恩典,認識十字架基督捨己的愛,就知道我們本來一無所有,一切都是主的恩賜【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因此就不會覺得【受欺,吃虧】(7節)。 祈禱:親愛主,求你記念我們很多時候都只會想起自己的權利,忘記神你的恩典,更不斷只活在自我的世界中,求主赦免我們,光照我們每日帶我們到你十字架捨己愛的底下。阿們!

哥林多前書 15:1-11哥林多前書 15:1-11

哥林多是一個經濟,文化都很發達的希臘城市,但人的智慧在這裡還是大有影響力。雖然哥林多信徒已經接受了福音,重生得救,但有些人還是沒能透徹地認識復活的真理,因著希臘哲學的影響而懷疑[死人復活的事](12節)。因此,保羅在回答了哥林多教會信上的問題以後,特地把復活的真理詳盡地闡明出來。保羅提醒哥林多信徒,正因為福音是真實的,有功效的,是[神的大能](2:5)所以他們才[不是徒然相信](2節)才能[領受了,靠著站立得住](1節)又能[持守](2節)[因這福音得救](2節)。[若](2節)字並非表示他們的救恩有疑問,也不是說他們要能堅持到底才可以得救,而是強調:如果沒有復活,他們就根本沒有救恩。保羅所傳的福音,不是他自創的道理,而是他[當日所領受](3節)的。[第一](3節)指福音最重要的內容,也就是[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2:2)。當時新約聖經還沒完成,[聖經](3節)指希伯來舊約聖經。基督被釘十字架,不是神的計劃出了意外,而是神在萬世以前就已經計劃好的,並且早已藉著舊約聖經向人啟示了。基督的受死(賽53:5-6等),埋葬(賽53:9等)復活(詩16:9-10等)都是[照聖經所說](3節)的應驗的。這福音哥林多信徒既然能[領受了,靠著站立得住](2節),他們的經驗就能證明這福音是真實的。能證明基督復活的不但有舊約聖經的預言(3-4節),信徒的經歷(1-2節),也有一群親眼目睹基督受死,埋葬和復活的見證人(5-7節) 。這些見證人為基督的復活捨命作見證,若基督沒有復活,他們這麼做的理由是什麼?實際上,基督若沒有復活,就沒有教會,因為膽怯的門徒在祂死後就會作鳥獸散(徒5:37-38)。保羅寫哥林多前書的時間,大約是主耶穌復活之後25年,這[五百多弟兄](6節)在保羅寫本信時[一大半](6節)還活著,並活躍於各地教會中。如果反對者能找到其中任何一位目擊證人證明保羅說謊,就沒有今日的教會了。教會就是基督復活的證據,基督的復活是教會的根基,信仰的根基(17節),也是撒但千方百計想要抹殺的事實(太28:12-13)。主耶穌復活的事實證據確鑿,有的門徒起初不敢相信,後來因證據明顯而不能不信(路24:11);他們的經歷並非只是個別人一次的幻覺或衝動,乃是有[許多的憑據](徒1:3)。[雅各](7節)指主耶穌的肉身兄弟雅各(太13:55),他起初不信主(約7:5),很可能這次顯現使他信主(徒1:3,14) 。雅各信主是主耶穌復活的一個重要證據。保羅在大馬士革的路上看見復活的基督(徒9:4)。 [未到產期而生的人](8節)指保羅認為自己不像其他使徒跟隨主耶穌,在跟隨主的時間上比不上十二使徒。[使徒中最小的](9節)表示保羅原來逼迫過教會(徒9:1-2)使他覺得自己[不配稱為使徒](9節)。其實使徒不分大小,所以保羅後來又說:[我一點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林後11:5)。神的僕人若甘心比別人[格外勞苦](10)事奉,並不是因為他比別人更愛主,乃是因為[神的恩](10節)與他同在,讓他能與[神的恩]同工。因此,基督復活的最終證據,不是過去的文件,證人,而是復活的基督今日仍藉著[神的恩]與我們同在,讓我們在生命中能經歷祂。[我們如此傳](11節)指基督的復活是所有使徒共同傳揚的福音,並非保羅自己發明的道理。 [你們也如此信了](11節)是提醒哥林多信徒:不傳復活的,就不是純正的福音。 思想:歷史告訴我們,神的話說了就永不改變,人的智慧卻不停地在變;神的話必然會應驗,人的智慧只能叫我們迷亂。因此,我們的信心只能根據神的話語,不能根據人的道理,讓我們能深信經歷主復活的大能。 祈禱:親愛主,你從死裡復活,你是活生生的救主,你能夠使我們生命經歷你的實在,經歷你的同在,因主你活著,信你的人都要活著。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