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書 以弗所書2:11-22

以弗所書2:11-22

二11-22的主題是[在基督裡歸為一體]與四1-16[在身體裡保守合一]前後呼應。信徒的得救是神的工作(10節)[所以](11節)得救之後也要接受神進一步的工作,被神帶進基督的身體(1:22-23)。11-13節回顧了外邦信徒地位的轉折;(11節)指從血緣的角度看,收信的信徒都不是猶太人,是沒有與神立約的外邦民族。[這名原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稱為受割禮之人所起的](11節)指猶太人歷來都有選民的優越感,在屬靈和社交上都不屑與外邦人為伍。在重生得救之前,外邦人的處境有五大悲慘:1.[與基督無關](12節),沒有彌賽亞的拯救盼望。2.[在以色列國民以外](12節)無分於選民的屬靈地位。3.[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12節)無權承受應許的福分。4. [活在世上沒有指望](12節)人生是絕望的,所有的理想和目標,終點都是死亡(羅六23)。5.[沒有神](12)外邦人崇拜許多偶像,有[許多的神,許多的主](林前8:4-5)但沒有一個人認識和敬拜獨一真神(羅1:21)生命毫無意義。外邦人[從前遠離神](13節)因為罪使他們與神隔絕(賽59:2)。他們本來[與基督無關],[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祂的血](13節)解決了罪的問題(約3:16)所以[已經得親近](13節)神了。這與拒絕基督的猶太人表面[親近]神,心卻[遠離]神(賽29:13)正好相反。外邦人之所以[已經得親近](13節)神了,是[因祂使我們和睦](14a)也就是[因祂是我們的和睦](14a原文)。14-18節從四個角度闡述了基督怎樣使人和睦:1.基督[將兩下合而為一](14節);只有基督才能[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14節)使外邦人和猶太人[合而為一]。[中間隔斷的牆]比喻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的隔閡,包括[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15節)。耶路撒冷聖殿範圍和外邦人院之間有一圈三肘高的石牆,外邦人擅自進入就要被處死(《猶太戰記》卷5第5章2節)。保羅之所以此時在羅馬的監獄中,就是因為被誣告帶外邦人越過了這堵牆(徒21:28-30)。2.基督[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15節);方法是基督在十字架上[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15節)。冤仇的根源[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15節):關於潔淨,禮儀的規條,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彼此為敵;關於罪的規條,使人與神彼此為敵。但是,基督的死成全了律法(太5:17),並且在祂裡面被[造成一個新人],就是基督的身體教會。外邦人沒有變成猶太人,猶太人也沒有變成外邦人,他們都變成另外一種新人類,不再有人出身和背景的區別,[如此便成就了和睦](15節)。基督[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16)。 [一體]就是基督的身體教會(1:23)十字架的[挽回祭](羅三25),挽回了神對罪人的公義怒氣,進入基督身體的人都[與神和好]了(16節)。4.基督使[兩下藉著祂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18)。[並且來傳和平的福音](17節),指基督不但是我們的和睦(14節),祂也來傳和平的福音,也就是透過祂的道,藉著祂的身體教會傳福音。救恩乃是根據聖父的揀選和預定(1:4)因著聖子的代贖和傳道(15-16節)藉著聖靈的感動(18節),最後使人[得以進到父面前]。基督使人和睦的結果,不但使遠離神的外邦人得以親近神(13節),不但使外邦人和猶太人彼此和睦,也使他們成為一家人(19節),一起稱神為[父]。19-22節描述了合一的結果。外邦人[進到父面前](18節)的結果,是使他們成為[天上的國民](腓3:20)得了[兒子的名分](1:5):[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裡的人了](19節)。在當時的社會裡[外人和客旅]是寄居者,沒有當地公民的權利。但外邦信徒不但被允許進入神的國度,而且完全[是神家裡的人了]。外邦信徒成為蒙神救贖團體中的一部分,並不表示教會取代了以色列,因為[新人](15節)和[一體](16)不是指外邦人被接納為猶太人,而是指外邦信徒和猶太信徒共同成為一種新人類。20-22節用舊約的聖殿來形容教會這一全新的團體。過去,外邦人不准進入人手所造的殿;現在,外邦信徒和猶太信徒卻一同被[造成一個新人](15節),[漸漸成為主的聖殿](21節)。這棟建築的根基: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20節)。[被建造]指明了一個事實,不是信徒在一起群策群力建造教會,而是人作為[活石](彼前2:5)被神使用來建造教會。教會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而不是建造在領導或心理技巧上。 [先知]指新約教會裡的先知(4:11)。[使徒和先知]的事奉是建立教會的根基,他們的見證和教導已經成文為新約聖經,使教會得以成為[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基督耶穌作為[房角石]是這根基的一部分(林前3:11)。基督是教會的[房角石],比喻基督是建造教會和聯絡全體的基準,祂為教會定界,所有的信徒都必須藉著與祂的關係,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地位和用途(西2:7)這棟建築的建造:是[各房靠祂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21節)。[各房靠祂聯絡得合式],指每塊石頭切割得當,才能在沒有水泥的古代精確地連結在一起。 [漸漸成為主的聖殿],顯示教會是不斷增長的有機體。
思想:主將人與人的隔漠的牆已經拆除,教會的建造是基督身量的增長,而不是會友人數的增加;不是方法技巧的改進,乃是屬靈生命的生長。教會是基督的,不是人的,我們不能把世界的觀念或方法等帶入教會,把教會變成人的社團。教會是禱告,敬拜的[聖殿]是神與人相交的地方,而不是信徒社交應酬,慈善互助的場所。我們有否明白主成就救恩帶出的教會是如何呢?
祈禱:親愛主,是你的救恩將人與神,人與人的關係都能修補,甚至最無可能的猶太人與外邦人的關係都能成就,更成為一體,與神和好,求主除去我們內心的罪,內心對神對人的不敬,使我們回到你十字架的救恩中,願意被你接納,接納身邊的人;一同建立主你榮耀的身體。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以弗所書 6:5-9以弗所書 6:5-9

5-9節是主僕之間的關係,這是羅馬帝國時代的家庭中第三重要的關係。 [僕人](5節)就是家裡的奴隸。新約時代的羅馬帝國,對奴隸來說是很可怕的。奴隸制是羅馬帝國經濟的支柱,羅馬城有一半是奴隸,義大利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奴隸,整個帝國有五分之一是奴隸,服務於羅馬生活的所有領域。奴隸被認為是羅馬公民的必需品,他們通常是戰俘,奴隸母親的後代或被綁架者,在奴隸市場被出售。有些公共奴隸為帝國建造道路和其他公共設施,擔任城市的文員和收稅員,會計師,醫生,製造商,生意人和妓女通常都是奴隸。奴隸在法律上不是一個人,而是一件物,只是會說話的工具,沒有權利和地位,主人對奴隸擁有生殺大權,雙方的關係就像仇敵,所以與保羅同時代的羅馬哲學家塞內卡(Lucius Annaeus Seneca,主前4年-主後65年)說:[有一種流行的說法:[你有多少奴隸,就有多少敵人。]但我們得到他們時並非敵人,是我們把他們變成了敵人…因為我們虐待他們,不是把他們當作人,而是把他們當作馱物的牲口。因此,現代人很難理解,保羅關於主僕關係的教導,在當時的人聽起來是何等匪夷所思。事實上,現代社會的人權,完全是聖經影響世界的結果。雖然奴隸的生活如此可怕,但保羅的首要任務不是為他們爭取人身自由(林前7:20-24),而是讓他們得著[在基督耶穌裡的自由](加2:24)。保羅對於主僕關係的教導,也適用於每個世代不同製度,不同場合的上下級和僱傭關係。[你們作僕人的](5a)指作奴隸的信徒,但他們的主人未必信主。他們[被聖靈充滿](5:18)[彼此順服](5:21)的結果,是:首先,態度[要害怕戰兢,用誠實的心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好像聽從基督一般](5b-d)。[懼怕戰兢]不是因為害怕人,而是因為[存敬畏基督的心](5:21)所以不但表面要聽從,內心也要聽從。[肉身的主人]可能乖辟,暴虐,但身為僕人的信徒卻無法表面順服,內心仇恨;因為他們的真實身分是[基督的僕人](6c),被基督差派到這個失喪家庭大使,正如保羅在墮落的羅馬帝國[作了帶鎖煉的使者](20節)。其次,行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要像基督的僕人](6a)因為重生得救的信徒[是為主而活](羅14:8),所以無論做什麼,都應是為主而做,工作的標準與世界完全不同。6b-8節原文用了三個分詞,說明怎樣才[ 像基督的僕人]:.[從心裡遵行神的旨意](6b)。無論是羅馬時代的奴隸,或是現代社會的僱員,信徒的身分都是[基督的僕人],首先關心的不應該是自己的權利,而是如何[遵行神的旨意]。所以工作不應當得過且過,敷衍應付,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動機不是迫於壓力,發財謀生,而是為了[討神的喜悅](帖前4:1),完成的每件產品,提供的每項服務,都應當好得足以獻給神。這樣,即使是世人眼中最低賤的奴隸,也是一個最榮耀的[基督的僕人]。二.[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7節)。信徒的工作並沒有聖俗之分,也沒有[服事人]和[服事主]的分別。如果我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羅12:1)每一種正經職業都可以藉著[服事人]來[服事主]。我們在工作中有怎樣的表現,反映了基督在生命中有多少主權,因為我們[無論做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祂感謝父神](西3:17 )。三.[因為曉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論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賞賜](8節)。當時的奴隸即使甘心服事,也得不到主人的獎賞,甚至可能還要被誤會,責打,但卻會在信徒向主交帳的時候得著賞賜(路6:35)。雖然事奉只是僕人的本分(路17:10),但神卻樂意施恩給那些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讓他們享受天上主人的快樂(太25:21)。 [你們作主人的](9a)指作主人的信徒,但他們的僕人未必信主。他們[被聖靈充滿](5:18)[彼此順服](五21)的結果,是[待僕人也是一理,不要嚇唬他們](9b)。當時討論家庭管理的哲學家,注意力都放在主人身上,教導他們如何管理自己的奴隸。但保羅卻把教導的重點放在奴隸身上,把他們當作可以擔起道德責任的人,對主人卻只說[待僕人也是一理,不要嚇唬他們]。這個教導出人意外,因為羅馬時代的主人對待奴隸的態度普遍傲慢,殘忍,侮辱,不人道,藉著懼怕來支配他們,相信恐懼會產生更大的忠心,被懼怕比起被尊重更加安全(塞內卡《書信集Epistles》 Letter 47:5,11,17)。保羅並沒有要求作主人的信徒釋放奴隸,而是釜底抽薪,提醒他們要謹記[他們和你們同有一位主在天上](9c),最後都要向主交帳。 思想:不管主僕關係是以奴隸制的形式,或以上下級或僱用的形式出現,基督都是主僕雙方的主。主人或僕人對待彼此的態度,取決於自己與天上的主的關係。而這位主[不偏待人](9d),[不論是為奴的,是自主的](8節),都必按自己所行的善事得主的賞賜。連沒有自由的羅馬奴隸都有機會[行善],並且[按所行的得獎者的賞賜]今天的信徒還有什麼藉口不服事主,不追求[主的賞賜]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聖經話語的教導,我們或許身處不同的位置身份,但主你使我們的焦點不是自我,不是利益,權利,而是天上的主,時刻以你為優先的生命,願我們藉著經文每日在身處的環境中都敬畏你。阿們!

加拉太書 6:1-10加拉太書 6:1-10

1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 2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3人若無有,自己還以為有,就是自欺了。 4各人應當察驗自己的行為;這樣,他所誇的就專在自己,不在別人了, 5因為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 6在道理上受教的,當把一切需用的供給施教的人。 7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 8順着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着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 9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 10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
1-10節的主題是[靠著聖靈互相服事]。這不是教導信徒應該努力做些什麼,也不是教我們怎樣用好的[肉體]代替壞的[肉體] 而是說明怎樣拒絕肉體[靠聖靈行事]
5:25)。聖靈主要的工作是顯明基督(約14:26)見證基督(約15:26)榮耀基督(約16:13-14)。因此,[靠聖靈行事]既不是靠順服來交換神的恩典(林後12:9-10)也不用方法來使用神的能力(徒8:18-24);既不是靠信心來搖動神的膀臂,也不是用倒空來引發神的工作。[靠聖靈行事]不是從此可以根除罪性,而是一生在聖靈的管理之下爭戰,活得更像基督。1-10節整體是一個交錯對稱的結構:首先需要服事的肢體,是[偶然被過犯所勝](1節)的人,堵住基督身體的破口。這些人也包括那些被假師傅迷惑的人。面對一個軟弱,甚至犯罪的肢體,我們的態度最能顯出自己內心是[靠律法稱義](5:4)還是[靠聖靈行事]:一個[靠律法稱義]的人,不是居高臨下,就是自以為義;一個[靠聖靈行事]的人,卻是[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後11:29)。[你們屬靈的人](1節)就是那些[靠聖靈行事]的人,所以知道挽回人的工作只有聖靈自己才能做,因此:1.我們[當用溫柔的心挽回他](1節)神讓我們與祂同工,重點不是[挽回]而是讓我們學習[用溫柔的心]。[靠律法稱義]的人靠著自己肉體的努力,所以也會指責別人不夠努力,結果越[挽回]越把人推遠,越安慰,越讓人憂傷。2.我們也當謹慎自己的肉體,一面憐憫同情,把弟兄挽回到神的恩典中;一面[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1節)。因為一個人最強的時候,往往也是最可能失敗的時候;一個人感覺最屬靈的時候,往往也是最自以為義的時候。所以,我們[要存懼怕的心憐憫他們,連那被情慾沾染的衣服也當厭惡](猶23),應當把弟兄的軟弱當作是神給我們的鏡子,而不是憑肉體去幫助人。[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2節)就是在教會中擔待彼此的軟弱,挽回跌倒的肢體,活出肢體彼此相愛的實際(約13:34)。[靠著聖靈行事]卻是互相擔當各人的重擔[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2節),滿足了神的要求。第3節表示人若明明沒有[靠聖靈行事](5:25)卻還自以為是[屬靈的人](1節),這[就是自欺];醫治[自欺]的良藥,就是[各人應當察驗自己的行為](4節)看看聖靈是如何引導自己的。一個[靠聖靈行事]的人,絕不會誇口肉體,所以[他所稱讚的就專在自己,不在別人](4節)也就是感謝聖靈對自己的引導,而不是與別人比較。 [因為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5節)將來每個信徒交帳的時候,神只看各人是否忠心良善,而不是與別人比較。第2節的[重擔baros]原文指沉重的負擔(太20:12)。第5節的[擔子phortion]原文就是主耶穌交給門徒的[擔子](太11:30)。第6節表示牧者把真道的好處分享給信徒,信徒也應該[把一切美好的東西與施教的人分享,供應牧者的生活必需,使他們能專心傳道教導,用真道抵擋假師傅。這就是[用愛心互相服事](5:13),也是每個信徒在主面前應當自己擔當的擔子之一(5節)。7-8節是對第6節的進一步闡釋,保羅警告加拉太人,[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7節),因為屬靈的規則是[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7節)。人若[順著肉體撒種],將錢財和精力花在體貼肉體的事情上。人若[順著聖靈撒種],按照聖靈的引導使用金錢和精力,所收成的必永遠長存。[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比喻人的行為會產生相應的後果,但卻不是可以靠行為操縱結果的因果律。因為在因果律下,任何行為都毫無出路;凡是出於肉體,根據肉體,倚靠肉體的行為,都是[順著肉體撒種]結果只會讓人越來越體貼肉體,最終和肉體一起[敗壞]。但神的恩典卻超越了因果律,凡是出於聖靈,根據聖靈,倚靠聖靈的行為,就是[順著聖靈撒種的],會越來越認識神,親近神,結局就是[永生]。9-10節是服事眾人,[善]就是行神認為對的事(弗2:10),而不是人以為對的事。所以[我們行善]乃是順著聖靈行事的結果(5:16)。 [順著聖靈撒種的](8節)是[靠聖靈行事](5: 25)所以需要等候神的時間,不能灰心,只管憑信心撒種,不必著急,因為[到了適當的時候就有收成]。人若急於見到事奉的果效,證明自己是[順著肉體撒種的](8節),傳福音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並非為了遵行神的旨意。只要有機會,信徒就應當[向眾人行善](10)。[信徒一家的人](10節)直譯是[在信仰裡一家的人]。[向眾人行善]是基督徒個人的社會責任,但卻不是教會的職責。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三15)並不是社會慈善機構。但信徒個人卻應該利用各種機會服事社會,而最大的服事不是拯救身體,而是拯救靈魂。
思想:順著聖靈不是讓自我靈命提昇,而是讓生命交給聖靈引導管理,從每天實際地善待身邊的人;每天實際地善待教會裡的人,都讓我們能活出靠著聖靈,順著聖靈的生命.因為神就是愛。
祈禱:親愛主,是你讓我們明白信仰不是道德的修練,更不只是靈命提昇,而是讓你進入我們的生命,被聖靈引導,被聖靈拖帶活出彰顯神愛的生命。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