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哥林多後書11:14-33

哥林多後書11:14-33

[撒但](14節)是魔鬼的別稱,其原是神所創造的天使長,地位在所有受造物之上,但因驕傲而背叛神,率領三分之一的天使離開原位,成了神的對頭撒但(賽14:12-14;啟12:4)。那些假使徒表面上是教會的使者,但他們的行為證明他們實際上是受撒但驅使的[差役](15節)。撒但為了迷惑,欺騙神的子民,常[裝作光明的天使](14節),使人不知不覺陷入牠的詭計,就像牠在伊甸園裡以蛇的形象迷惑夏娃一樣(3節)。我們的靈裡若不警醒,就很難作出分別。[我再說](16節)指保羅已經要求過哥林多人寬容他[這點愚妄](1節),現在又重複這項要求。因為哥林多人太容易受假使徒欺騙,迫使保羅必須自我辯解( [顯出使徒的憑據來](12:12)。神的僕人無論是隱藏自己,或是靠主[略略自誇](16節)都是為了造就教會。保羅在神面前有許多經歷,但他從不輕易提起,因為十字架的工作使人不敢誇自己,免得人把他看高了,以致他在別人心中代替了主。他這次說出來是由於哥林多信徒的愚昧造成的,所以說[不是奉主命說的](17節);但這也是神所允許的,因為神要藉著保羅的經歷,宣告十字架是人成為神權柄出口的道路。[我也要自誇了](18節)意思是:你們既然接受他們那樣的自誇,想必也不會怪罪我的自誇,就讓我用自誇來和他們作一比較,好叫你們能分出真假使徒來。[你們既是精明人](19節)表示哥林多人常以自己的智慧誇口(林前3:18;4:10;8:1)。[侵吞]指假使徒貪求報酬;[擄掠]指哥林多人被假使徒套住或詐欺。[侮慢]指假使徒目中無人地高抬自我。[我說這話,是羞辱自己;好像我們從前是軟弱的]這是反話。[人在何事上勇敢,(我說句愚妄話,)我也勇敢]指保羅將一件一件提出他的敵對者所誇口的事:猶太血統,基督的僕人(第22-23節)見異象的經驗(12:1)行異能(12:12)並證明祂在這些方面並不比他們差。但保羅說這些時都不太自在,他覺得[乃像愚妄人放膽自誇](17節)。[希伯來人]指會說亞蘭話,會讀希伯來文聖經的猶太人,與分散在外邦,只會說希臘話的猶太人有所分別(徒6:1)。[以色列人]指血統純正的猶太人,與撒馬利亞人分別(約1:47)。[亞伯拉罕的後裔]指承受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的資格,猶太人以身為亞伯拉罕的子孫為榮(太3:9)。世人是根據自己的成就來自我評價,但[基督的僕人](23節)卻是以祂為主所受的[勞苦](23節)來顯明僕人的忠心。[多下監牢](23節)其中一次發生在腓立比(徒16:23)。[被猶太人鞭打五次](24節)說明保羅不斷到猶太會堂向猶太人傳福音。[每次四十減去一下](24節)指律法規定鞭打不可超過四十下(申25:3)因此猶太人的傳統做法是每次只鞭打三十九下,以免過數。[被棍打了三次](25節)其中一次發生在腓立比(徒16:22-23)。羅馬的行政長官是不准鞭打羅馬公民的,保羅是羅馬公民,可能因此羅馬官吏向保羅道歉(徒16:38-39)保羅寫信時也談到[在腓立比被害受辱](帖前2:2)。[被石頭打了一次](25節)指猶太人的刑罰(利24:14,16)也是群眾的暴行(徒14:19)。[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26節)代表當時宗教和政治的迫害。23-27節所提的是客觀方面的受苦經歷,28-29節所提的是主觀方面的受苦經歷。[掛心](28節)不是庸人自擾的緊張掛慮(太六25-34 )而是為教會好處的牧者心腸。[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29節)指與軟弱者感同身受,不單因別人的軟弱,跌倒而心裡同情,焦急,也知道自己的軟弱,不可靠,恐怕有一天自己也會如此跌倒。對軟弱的肢體不是一味批評,指責,而是感同身受,焦急關心,這才是肢體之間該有的感覺。保羅在23-29節說了一大堆自己作為[基督的僕人](23節)受苦的經歷,一般人透過這些經歷,最多是認為我們應當效法保羅,剛強努力為主做工。但保羅不是為了藉著這些經歷[自誇]剛強,因為他知道這一切都是神自己做的,他所要誇的只是他的[軟弱],是神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12:9)。保羅在23-29節所提到的受苦的經歷,可能被人理解為是得勝,凱旋的經歷,是誇耀自己克服了一切困難,完成了神的使命。因此,保羅請神作他的見證人,再一次表明他真的不是自誇剛強,而是自誇軟弱(30節)。[大馬士革亞哩達王](32節)指亞哩達王四世(主前9年至主後40年在位),他是希律安提帕的岳父、拿巴田(Nabataeans)阿拉伯王國的君王。可能保羅剛從阿拉伯回來,引起了阿拉伯的猶太人的不滿(徒9:23),他們說服提督捉拿保羅。因此,保羅逃離大馬士革發生在主後37-40年間。[從窗戶中,在籃子裡,從城牆上被人縹下去]因為古代中東很多房子就建在城牆上,住家的窗戶下就是城牆外的空地(書二15)。從前,保羅作為熱心的法利賽人[向主的門徒口吐威嚇兇殺的話],帶著大祭司的文書到處捉拿基督徒(徒9:1-2),現在卻因為福音成為被追殺的對象,被迫逃出大馬士革。這是保羅初次受逼迫,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保羅在此重提20年前初嘗羞辱,落荒而逃的經歷,顯示他在難處中也有害怕,軟弱;他能接受難處,經過難處,完全是主的扶持。這是為他以後真正要自誇的事鋪路(12:9-10),就是承認自己軟弱,讓神在他身上有做工的機會,使他從軟弱變為剛強。 思想:我們越經歷十字架的工作,就越認識自己是軟弱的、一無所有的,有心無力的人,就越不敢誇口為主做大事,只是靠著神每一天新鮮的恩典,忠心做好神每一天量給的那份工作。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使我們人生認識十字架,就是主你的愛,主你的恩典的源頭,使我們生命再次有力量,再次能經歷從軟弱變為剛強,求主每天使我們都仰望你的愛,仰望你的恩典。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哥林多後書9:10-15哥林多後書9:10-15

哥林多城位於哥林多地峽,控制了從雅典來的東、西陸路與西北、東南的兩個海灣之間的交匯口,早在主前8世紀就已經成為希臘最富庶、繁榮的商業大城。在羅馬帝國時代,城北重建城一個羅馬文化的新都市,人口大多是羅馬的退伍軍人和被釋放的自由奴隸,過往的客旅很多。興盛的商業氣氛也吸引了不少猶太人,並有足夠的人數可以在此建立會堂。第10節引自七十士譯本賽55:10。[種子](10節)指我們週濟窮人的部分,[糧](10節)指我們自己享用的部分,而[種子][糧]和收成都是神所賜的。我們若把種子當糧吃掉,將來就不能收穫[仁義的果子](10節)。我們在金錢和恩賜上越肯為主作忠心的管家,主也越肯把更多的錢財和恩賜託付給我們,[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太25:29)。神叫祂忠心的管家[凡事富足](11節)的目的,不是讓我們自我享受,自高自大,而是要使用我們做祂賜福的管道[可以多施捨](11節)[藉著我們使感謝歸給神](11節)。[富足]不是罪,罪乃是人忘記了神讓我們富足的目的,忘記了自己對神,對人該盡的責任,沒有運用這[富足]去榮神益人。神叫哥林多信徒[凡事富足],正是要藉著他們供應猶太地的猶太信徒,使猶太信徒看見神超越的恩典在外邦信徒中的工作,因此將感謝歸給神,促成教會的合一、建立基督的身體。神並非沒有能力叫猶太地的聖徒避免[缺乏](12節),祂允許猶太地出現大饑荒,是要使外邦信徒有機會參與[補聖徒的缺乏]一面叫猶太和外邦肢體學習在身體裡做彼此的供應、彼此的扶持,一面把基督身體合一的見證顯明在地上,[叫許多人越發感謝神](12節)。對外邦人加入教會還有疑慮的猶太信徒,可以[從這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13節)看出神在外邦肢體身上的工作[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13節)。基督徒的慈善,愛心工作,如果不能讓世人因此[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便將榮耀歸與神](13節)頂多只是讓人自己得榮耀,讓心裡暫時安寧,在神眼裡卻沒有[存到永遠](9節)的價值。在身體中愛心的供給,不但使榮耀歸給神,也連結了神兒女們在靈裡的交通。猶太信徒看到[神極大的恩賜](14節)顯明在外邦信徒心裡,就接納他們為肢體,[切切地想念你們,為你們祈禱](14節),促成了基督身體的合一。神讓我們在基督的身體裡學習供應和扶持肢體,也學習接受肢體的供應和扶持。因此施恩者[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太6:3)不要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因為是做在主的身上;受惠者也當存感謝的心接受,因為這是從主而來的供應和扶持。對肢體的幫助扭扭捏捏,耿耿於懷,甚至不願接受的人,實際是因為沒有看到主,以致肉體裡的驕傲,面子妨礙了我們靈裡真實的交通。神[說不盡的恩賜](15節)都是為了使神兒女彼此相愛,彼此供應,彼此扶持,在地上顯出基督的身體。肢體在身體中彼此供應,就是活出了身體的見證。八至九章提到許多神的恩賜: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8:1)供給聖徒的恩情(8:4)這慈惠的事(8:6-7)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8:9)所託與我們的捐資(8:19原文)各樣的恩惠(8節)神極大的恩賜(14節)。 思想:保羅藉著經文要我們明白,今日信徒行善的能力和順服的心志,教會真實的合一都出於神的恩賜。不是神的恩賜,我們所擁有的都是陡然,我們有否願意在主裡活出施比受更有福的生命呢? 祈禱:親愛主,全是你的恩賜,使我們生命能夠得著,能有經歷生命,健康,陽光,天空,一切美善的事,一切讓我們受苦成長的事,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更享受明白你的賜予。阿們!

哥林多後書10:1-8哥林多後書10:1-8

十至十三章與一至九章相比,內容和語氣都有明顯的不同,因此許多解經家推測,十至十三章很可能是保羅稍後寫給哥林多教會的另外一封書信,為他即將訪問哥林多鋪路(13:1)而初期教會把兩封信抄在同一捲軸上。[與你們見面的時候是謙卑的,不在你們那裡的時候向你們是勇敢的],可能是引用某些哥林多人諷刺保羅的話,保羅在第二次訪問哥林多時並沒有像他先前所所說的[帶著刑杖](林前4:21)去,因此反對者攻擊他與哥林多人面對面時懦弱,只有保持安全距離時才顯出[勇敢](10-11節)。哥林多教會有人批評保羅[憑血氣行事]只是個貌不揚的普通人,不夠屬靈,可能包括:沒有以權威行事(11:20)沒有經歷過異象和啟示(12:1)沒有行過大能的奇事(12:12)沒有基督在他裡面說話(13:3)用詭詐佔人便宜(12:16-18)。[我也以為必須用勇敢待這等人]指保羅認為他們是假使徒,撒但的差役(11:13-15)因此必須以勇敢的態度面對他們。[求你們不要叫我在你們那裡的時候,有這樣的勇敢]指盼望哥林多信徒不再受那些假使徒的欺騙,好讓他訪問他們的時候,不必以對待敵人的勇敢來對待他們。[在血氣中行事]指保羅活在血肉之軀中,行事為人也受肉身的限制,生活起居一如常人。[憑血氣爭戰]指單靠人的方法和手段來傳福音,事奉神,而不是倚靠神的能力。在3-6節中,保羅使用了許多軍事術語來比喻屬靈爭戰的實際:[爭戰][兵器](4節)[攻破堅固的營壘](4節)[自高的事] (塔台)(5節)、[心意奪回](俘虜)(5節)[預備責罰一切不順服的人](軍事審判)(6節)。[在神面前有能力](4節)的[爭戰的兵器](4節),指十字架的福音(林前1:18)。[堅固的營壘](4節)指人心中對福音的抗拒。要[攻破堅固的營壘][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林前2:4)[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林前2:5)。當時的猶太哲學家斐羅(Philo)用[營壘]來比喻心靈的營壘,即用人的理論,詭辯來抵擋神的榮耀。當時的斯多亞派哲學家辛尼加(Seneca)用[營壘]來比喻以[理性的論證]所架構起來的靈魂的營壘,能使靈魂在不利命運的攻擊下,仍然牢不可破。而保羅的工作就是攻破所謂理性的論證,即一切攔阻人認識神的[各樣的計謀](5節)。[各樣的計謀]指人用各種似是而非的學問道理,辯論技巧來裝備自己,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構築了心靈的營壘來抵擋福音。[自高之事](5節)原文指古代戰場上建在高地上的塔台,比喻智慧的論證,即人所發明的各種反對福音[攔阻人認識神](5節)的理論。但神卻定意透過福音的傳講,彰顯祂的能力[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林前1:19)攻破一切人所發明的理論,使被選召的人信而得救。[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5節)指營壘被攻破,躲在其中的人被俘虜。保羅屬靈爭戰的目的不是為了駁倒各種人的道理,而是為了把人帶回基督的權柄之下。[已經預備好了]原文是軍事上準備就緒的用語。[那一切不順服的人]混淆了福音的真理(11:4)背後的假宗師是[假使徒,撒但的差役](11:13-15)。教會的紀律行為是為著建立基督的身體(8節)而不是為了就事論事,解決眼前的問題,所以必須在基督的身體裡一致行動,應該等到哥林多信徒[十分順服的時候]再進行。[你們是看眼前的嗎]原文動詞可以譯為命令式(看…)直述式(你們是看…)和疑問式(你們是看…嗎?),其他保羅書信中基本上都是命令式(林前8:9,10:12,18,16:10;加5:15;弗5:15;腓3:2;西2:8)因此這裡可能也是命令式:[你們看吧!事實擺在眼前]。[倘若有人]指欺騙哥林多信徒的假使徒(11:13)。[他如何屬基督,我們也是如何屬基督的],意思是如果是屬基督的,必然會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他們一樣(羅15:7)。但那班人不但不接納保羅,甚至攻擊他,缺乏屬基督的人所應有的表現。[屬基督的]可以指信徒或[基督的僕人](11:23)保羅在十至十三章中為自己的使徒職分辯護,所以這裡應該是指[基督的僕人](11:23)。保羅使用屬靈的權柄採取紀律行動,是經過謹慎禱告後才決定的,目的是為了造就人,把軟弱的弟兄帶回神的心意裡。既然[這權柄原是為造就人,並不是為敗壞人](13:10),所以保羅[就是為這權柄稍微誇口,也不至於慚愧]。 思想:屬地的權柄是轄管人,驅使人,支配人,甚至是對付人和踐踏人,但基督在教會中所賜的屬靈權柄,目的卻是[要造就你們,並不是要敗壞你們]。我們有否願意將教會成為只對付人的組織呢? 祈禱:親愛主,求你光照我們,除去我們世俗的心思,世俗的手段,面對主你心意的教會,使我們明白身邊信徒的生命,我們彼此的一家人的身份,使我們彼此造就,活出基督的生命。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