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哥林多後書11:14-33

哥林多後書11:14-33

[撒但](14節)是魔鬼的別稱,其原是神所創造的天使長,地位在所有受造物之上,但因驕傲而背叛神,率領三分之一的天使離開原位,成了神的對頭撒但(賽14:12-14;啟12:4)。那些假使徒表面上是教會的使者,但他們的行為證明他們實際上是受撒但驅使的[差役](15節)。撒但為了迷惑,欺騙神的子民,常[裝作光明的天使](14節),使人不知不覺陷入牠的詭計,就像牠在伊甸園裡以蛇的形象迷惑夏娃一樣(3節)。我們的靈裡若不警醒,就很難作出分別。[我再說](16節)指保羅已經要求過哥林多人寬容他[這點愚妄](1節),現在又重複這項要求。因為哥林多人太容易受假使徒欺騙,迫使保羅必須自我辯解( [顯出使徒的憑據來](12:12)。神的僕人無論是隱藏自己,或是靠主[略略自誇](16節)都是為了造就教會。保羅在神面前有許多經歷,但他從不輕易提起,因為十字架的工作使人不敢誇自己,免得人把他看高了,以致他在別人心中代替了主。他這次說出來是由於哥林多信徒的愚昧造成的,所以說[不是奉主命說的](17節);但這也是神所允許的,因為神要藉著保羅的經歷,宣告十字架是人成為神權柄出口的道路。[我也要自誇了](18節)意思是:你們既然接受他們那樣的自誇,想必也不會怪罪我的自誇,就讓我用自誇來和他們作一比較,好叫你們能分出真假使徒來。[你們既是精明人](19節)表示哥林多人常以自己的智慧誇口(林前3:18;4:10;8:1)。[侵吞]指假使徒貪求報酬;[擄掠]指哥林多人被假使徒套住或詐欺。[侮慢]指假使徒目中無人地高抬自我。[我說這話,是羞辱自己;好像我們從前是軟弱的]這是反話。[人在何事上勇敢,(我說句愚妄話,)我也勇敢]指保羅將一件一件提出他的敵對者所誇口的事:猶太血統,基督的僕人(第22-23節)見異象的經驗(12:1)行異能(12:12)並證明祂在這些方面並不比他們差。但保羅說這些時都不太自在,他覺得[乃像愚妄人放膽自誇](17節)。[希伯來人]指會說亞蘭話,會讀希伯來文聖經的猶太人,與分散在外邦,只會說希臘話的猶太人有所分別(徒6:1)。[以色列人]指血統純正的猶太人,與撒馬利亞人分別(約1:47)。[亞伯拉罕的後裔]指承受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的資格,猶太人以身為亞伯拉罕的子孫為榮(太3:9)。世人是根據自己的成就來自我評價,但[基督的僕人](23節)卻是以祂為主所受的[勞苦](23節)來顯明僕人的忠心。[多下監牢](23節)其中一次發生在腓立比(徒16:23)。[被猶太人鞭打五次](24節)說明保羅不斷到猶太會堂向猶太人傳福音。[每次四十減去一下](24節)指律法規定鞭打不可超過四十下(申25:3)因此猶太人的傳統做法是每次只鞭打三十九下,以免過數。[被棍打了三次](25節)其中一次發生在腓立比(徒16:22-23)。羅馬的行政長官是不准鞭打羅馬公民的,保羅是羅馬公民,可能因此羅馬官吏向保羅道歉(徒16:38-39)保羅寫信時也談到[在腓立比被害受辱](帖前2:2)。[被石頭打了一次](25節)指猶太人的刑罰(利24:14,16)也是群眾的暴行(徒14:19)。[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26節)代表當時宗教和政治的迫害。23-27節所提的是客觀方面的受苦經歷,28-29節所提的是主觀方面的受苦經歷。[掛心](28節)不是庸人自擾的緊張掛慮(太六25-34 )而是為教會好處的牧者心腸。[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29節)指與軟弱者感同身受,不單因別人的軟弱,跌倒而心裡同情,焦急,也知道自己的軟弱,不可靠,恐怕有一天自己也會如此跌倒。對軟弱的肢體不是一味批評,指責,而是感同身受,焦急關心,這才是肢體之間該有的感覺。保羅在23-29節說了一大堆自己作為[基督的僕人](23節)受苦的經歷,一般人透過這些經歷,最多是認為我們應當效法保羅,剛強努力為主做工。但保羅不是為了藉著這些經歷[自誇]剛強,因為他知道這一切都是神自己做的,他所要誇的只是他的[軟弱],是神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12:9)。保羅在23-29節所提到的受苦的經歷,可能被人理解為是得勝,凱旋的經歷,是誇耀自己克服了一切困難,完成了神的使命。因此,保羅請神作他的見證人,再一次表明他真的不是自誇剛強,而是自誇軟弱(30節)。[大馬士革亞哩達王](32節)指亞哩達王四世(主前9年至主後40年在位),他是希律安提帕的岳父、拿巴田(Nabataeans)阿拉伯王國的君王。可能保羅剛從阿拉伯回來,引起了阿拉伯的猶太人的不滿(徒9:23),他們說服提督捉拿保羅。因此,保羅逃離大馬士革發生在主後37-40年間。[從窗戶中,在籃子裡,從城牆上被人縹下去]因為古代中東很多房子就建在城牆上,住家的窗戶下就是城牆外的空地(書二15)。從前,保羅作為熱心的法利賽人[向主的門徒口吐威嚇兇殺的話],帶著大祭司的文書到處捉拿基督徒(徒9:1-2),現在卻因為福音成為被追殺的對象,被迫逃出大馬士革。這是保羅初次受逼迫,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保羅在此重提20年前初嘗羞辱,落荒而逃的經歷,顯示他在難處中也有害怕,軟弱;他能接受難處,經過難處,完全是主的扶持。這是為他以後真正要自誇的事鋪路(12:9-10),就是承認自己軟弱,讓神在他身上有做工的機會,使他從軟弱變為剛強。 思想:我們越經歷十字架的工作,就越認識自己是軟弱的、一無所有的,有心無力的人,就越不敢誇口為主做大事,只是靠著神每一天新鮮的恩典,忠心做好神每一天量給的那份工作。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使我們人生認識十字架,就是主你的愛,主你的恩典的源頭,使我們生命再次有力量,再次能經歷從軟弱變為剛強,求主每天使我們都仰望你的愛,仰望你的恩典。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哥林多後書 2:1-17哥林多後書 2:1-17

保羅寫哥林多前書的時候,準備沿著陸路從以弗所經過馬其頓,然後再去探望哥林多教會(林前16:5-7)。但後來他改變行程,可能直接從以弗所坐船去了哥林多,然後再回到以弗所。那次訪問不太愉快(13:2)給哥林多人和保羅都帶來了[憂愁]。[再到你們那裡去]指保羅後來按原計劃的行程,沿陸路從以弗所來到馬其頓,在馬其頓寫完本信後(徒20:1)沿陸路第三次訪問哥林多(徒20:2)結果十分愉快[大家沒有憂愁]。保羅在哥林多住了三個月,在那裡寫了加拉太書和羅馬書,然後一路回到耶路撒冷,被捕受審。[我叫你們憂愁]表示保羅在上次的訪問中責備哥林多信徒的過錯,使得哥林多會眾都很[憂愁]。[我叫那憂愁的人]是單數,特別指某位需要悔改的哥林多信徒(5-8節),只有他的悔改才能讓保羅完全快樂。[我曾經把這事寫給你們](3節)指保羅從上次不愉快的哥林多之行以後,曾寫了一份措辭嚴厲的信給哥林多教會(6,9節)這封信並沒有留傳下來。[應該叫我快樂的人,反倒叫我憂愁](3節)表示在保羅上次的訪問中,那些應當支持他的哥林多信徒袖手旁觀。保羅盼望他們能主動地在神的光照中轉回,因為沒有人能代替他們選擇歸向神。 [以我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3節)指為軟弱的肢體悔改而快樂,為神的權柄被高舉而快樂。彼此相愛不是對壞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是憑愛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當我們對弟兄[格外疼愛](4節)甚至會[心裡難過痛苦,多多流淚](4節)的時候,才有資格[用愛心說誠實話](弗4:15)造就,挽回弟兄。從血氣裡出來的責備不能讓人感受到愛,只會讓人感受到論斷和棄絕,結果是敗壞弟兄。[若有叫人憂愁的]保羅沒有在信中指名道姓,給軟弱的弟兄留下餘地。[不但叫我憂愁,也叫你們眾人有幾分憂愁]顯示那人不只傷害了保羅,也傷害了整個哥林多教會。[責罰](6節)指教會的紀律處分。哥林多教會接納了保羅上一封信的勸告,對犯罪者採取了紀律處分。消息傳來,保羅一面得著了安慰(7:6-13)一面也擔心如果這位軟弱的弟兄[憂愁太過](7節)會讓撒但趁虛而入。教會中紀律處分的目的是要挽回弟兄,而不是敗壞弟兄,要適可而止。信徒只要肯悔改認罪,就應予赦免並接納,以免對方[憂愁太過,甚至沉淪了](7節)。如果我們只會對弟兄定罪,棄絕,卻絲毫不曾為對方的靈魂著想,就不夠資格定罪別人,因為這樣就反而證明我們沒有肢體之間應有的愛。(7節) [沉淪]原文指動物吞滅獵物,或大水淹沒東西,憂愁也會[吞滅]人,[淹死]人。愛是[最妙的道](林前12:31)只有愛能讓別人確實知道我們之間不再有隔閡。(8節) [顯出堅定不移]原文常用作交易的成交[顯出堅定不移的愛心](8節)指教會要採取正式的行動。[凡事順從](9節),不是指順從保羅個人,而是指順從神的權柄,按照神的旨意而行。保羅書信從來都是根據福音的真理作出要求,而不是根據個人權威。 思想:人的責備是需要的,但是責備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有人甘願向神降服下來,人裡面的難處才能得到解決。主所要的仍然都是我們彼此相愛,彼此接納,讓我們一同彼此分憂,一同成長建立。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愛,你的接納,是你的愛的接納,讓我們軟弱敗壞的人得著你的愛,更讓我們能彼此相愛,彼此接納,求主光照引導我們,使我們活在彼此接納的愛中。阿們!

哥林多後書12:1-10哥林多後書12:1-10

[我自誇固然無益,但我是不得已的]指保羅不願[自誇],但此時若不澄清自己使徒的身份,就不能造就教會,因為使徒的教訓乃是教會的[根基](徒2:42;弗2:20)。雖然保羅說出以下一段話[是不得已的],但背後卻是神使用環境,藉著他向歷代教會說話。保羅一生經歷了許多[主的顯現和啟示]。保羅用第三人稱來談自己的經驗(2節)是刻意保持低調。他想分辨兩個保羅:一個是蒙主顯現和啟示的新造的保羅,另一個是軟弱的肉體的保羅(11:30;5節)。[前十四年](2節)是保羅寫本信14年之前,大約是主後42年,當時保羅信主約8年,正在敘利亞和基利家境內(加1:21)。新約時代的羅馬帝國流行各種各樣的宇宙論,有三層天,五層天,七層天等說法。保羅所說的[第三層天](2節)和所羅門所說的[天上的天](王上8:27)都是指非物質的天,也就是神寶座的所在。保羅[被提](2節)到第三層天和樂園裡(4節),和主再來時信徒[被提]到空中與主相遇(帖前4:17)是一樣的動詞,在當時猶太人和柏拉圖的著作中都有[被提]的概念。因此[第三層天] [樂園] [被提]都是當時的讀者可以理解的概念。[身內](3節)指包括肉身整個人被提,如以諾(創5:24)和以利亞(王上18:12);[身外](3節)指僅靈體被提,或魂遊像外(徒10:10)。[我也不知道](3節)指保羅並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被提的。[人不可說(arrēta)](4節)原文在新約中只出現在此,但在古碑文中卻很普遍:當時的神秘宗教用這個詞說明某些事物太神聖了,因此天機無法洩漏。保羅在此不尋常地使用[人不可說]這個詞,表明神並不需要我們現在知道這些[隱密的言語](4節)。[這人]是在基督裡新造的保羅;[我自己]是肉體舊造裡的保羅。保羅誇口他肉體的[軟弱](11:30)顯明他與假使徒所誇口的不同。肉體裡的[剛強]並沒有什麼可誇的,反而是應該被對付的;但肉體裡的[軟弱]卻可以引導我們轉向基督。屬地的人誇耀自己的[剛強],真正有屬靈經驗的人,卻是謙卑下來,承認自己的有限和軟弱,轉而仰賴基督和祂的恩典,能力(9節)。保羅過去[禁止不說]隱藏自己的經歷,是因為他在與主面對面的[第三層天](2節)真實地經歷到神浩瀚的榮耀和人的渺小,因此羞於顯露自己。人越是認識神,越知道人算不得什麼,越是只敢高舉基督,不敢被人[看高了],以致竊取了神的榮耀。屬靈的經歷是過去的[在我身上所看見所聽見的]卻是新鮮活潑的,我們更應該用平時的生活言行去見證主,造就人。而最能造就人的見證,並不是讓人覺得高不可攀的[剛強]而是人人都有的[軟弱](5節)。人人都有軟弱,人人也都能藉著軟弱支取[基督的能力](9節)。保羅不但沒有繼續介紹他被提的細節,就像那些假使徒誇大他們的屬靈經歷一樣,反而緊接著解釋他為何不能因這事而自高。屬靈的人也是人,也有活在肉體裡的時候[啟示甚大]會提升保羅的屬靈程度,但也會叫人[過於自高]以致落到撒但驕傲自大的罪裡。所以神憐憫祂的用人,允許撒但給保羅加上[一根刺],實際上是用來保護他,使他時刻活在警醒裡,只能隨時靠主,不能倚靠自己,也不敢自高。[刺]可能是肉身的疾病(加4:15),也可能是屬靈的軟弱,性格的缺陷,弟兄的抵擋或環境的逼迫,使人覺得痛苦,困擾。同一根[刺]既可以被撒但用來[攻擊]信徒,也可以被神用來造就信徒,治死人的[自高],在人的軟弱中顯出[恩典]和[基督的能力](9節)。這[刺]的果效是[攻擊]還是造就,取決於我們對神心意的認識和順服,是在環境面前低頭,還是退到主面前,仰望主的憐憫,接受主所允許發生的一切,靠著[基督的能力](9節)向環境誇勝。保羅和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一樣,都三次祈求挪去某些東西,而他們所求的都未蒙應允。但也正像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得著力量,保羅也得到恩典與能力,足以面對前面的苦難。 [三次求主](8節)顯示這根刺不是一點不舒服,而是非常難受。主沒有照保羅所求的把刺挪去,卻反過來要求保羅接受祂的安排,繼續讓這刺成為保羅的保護,隨時顯明他軟弱的本相。但主負責持續以恩典供應他,使他能承受得起,不至後退,因為祂既付重價將我們買贖回來,必定為我們做最好的安排。[夠你用](9節)原文是現在時態,表示持續供應的恩典。(9節)表明這刺正是神的計劃,為要[使一切有血氣的,在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林前一29),也使保羅有足夠的理由去反駁那些假使徒所自誇的事。[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9節)不是因為喜歡軟弱,而是喜歡這些軟弱使我們不能再做什麼,逼得我們不再掙扎,而是承認軟弱,迴轉取用主夠用的恩典,[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承認軟弱就能支取[基督的能力]順服神就能使難處變為造就。[覆庇]是分配、住進、棲息的意思,指在軟弱中經歷,體驗到基督的能力。保羅從[一根刺]上學到了功課,才能以喜樂的態度面對[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肉體舊造裡[什麼時候軟弱]靈性新造裡[什麼時候就剛強了]從而在根本上否定了那些假使徒所自誇的。這些[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都是神所安排,所允許的,要使我們在其中認識自己的光景,知道即便自己的經歷和認識到了[第三層天](2節) ,本相還是軟弱敗壞的,在順境中還顯不出來,在逆境中就顯露無遺。 思想:神也會安排我們像保羅被哥林多信徒對付一樣,讓我們經歷到,不管自己有多少屬靈的知識和經歷,有多少為主的忠心和擺上,面對世界的逼迫有多麼剛強,只要教會裡有人不佩服,不欣賞,不配合,我們肉體裡的苦毒,灰心,軟弱全都出來了。這時,我們才知道不但自己的肉體是軟弱和敗壞的,就是過去屬靈的認識和經歷也是不可靠的,只有靠著神每天新鮮的恩典供應,我們才能站立得住。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使我們人生一切的經歷,無論是勝利,無論是軟弱,我們都能因你誇口,因你喜樂,因有你寶貴的應許,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願我們深信你美好的應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