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城位於哥林多地峽,控制了從雅典來的東、西陸路與西北、東南的兩個海灣之間的交匯口,早在主前8世紀就已經成為希臘最富庶、繁榮的商業大城。在羅馬帝國時代,城北重建城一個羅馬文化的新都市,人口大多是羅馬的退伍軍人和被釋放的自由奴隸,過往的客旅很多。興盛的商業氣氛也吸引了不少猶太人,並有足夠的人數可以在此建立會堂。第10節引自七十士譯本賽55:10。[種子](10節)指我們週濟窮人的部分,[糧](10節)指我們自己享用的部分,而[種子][糧]和收成都是神所賜的。我們若把種子當糧吃掉,將來就不能收穫[仁義的果子](10節)。我們在金錢和恩賜上越肯為主作忠心的管家,主也越肯把更多的錢財和恩賜託付給我們,[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太25:29)。神叫祂忠心的管家[凡事富足](11節)的目的,不是讓我們自我享受,自高自大,而是要使用我們做祂賜福的管道[可以多施捨](11節)[藉著我們使感謝歸給神](11節)。[富足]不是罪,罪乃是人忘記了神讓我們富足的目的,忘記了自己對神,對人該盡的責任,沒有運用這[富足]去榮神益人。神叫哥林多信徒[凡事富足],正是要藉著他們供應猶太地的猶太信徒,使猶太信徒看見神超越的恩典在外邦信徒中的工作,因此將感謝歸給神,促成教會的合一、建立基督的身體。神並非沒有能力叫猶太地的聖徒避免[缺乏](12節),祂允許猶太地出現大饑荒,是要使外邦信徒有機會參與[補聖徒的缺乏]一面叫猶太和外邦肢體學習在身體裡做彼此的供應、彼此的扶持,一面把基督身體合一的見證顯明在地上,[叫許多人越發感謝神](12節)。對外邦人加入教會還有疑慮的猶太信徒,可以[從這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13節)看出神在外邦肢體身上的工作[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13節)。基督徒的慈善,愛心工作,如果不能讓世人因此[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便將榮耀歸與神](13節)頂多只是讓人自己得榮耀,讓心裡暫時安寧,在神眼裡卻沒有[存到永遠](9節)的價值。在身體中愛心的供給,不但使榮耀歸給神,也連結了神兒女們在靈裡的交通。猶太信徒看到[神極大的恩賜](14節)顯明在外邦信徒心裡,就接納他們為肢體,[切切地想念你們,為你們祈禱](14節),促成了基督身體的合一。神讓我們在基督的身體裡學習供應和扶持肢體,也學習接受肢體的供應和扶持。因此施恩者[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太6:3)不要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因為是做在主的身上;受惠者也當存感謝的心接受,因為這是從主而來的供應和扶持。對肢體的幫助扭扭捏捏,耿耿於懷,甚至不願接受的人,實際是因為沒有看到主,以致肉體裡的驕傲,面子妨礙了我們靈裡真實的交通。神[說不盡的恩賜](15節)都是為了使神兒女彼此相愛,彼此供應,彼此扶持,在地上顯出基督的身體。肢體在身體中彼此供應,就是活出了身體的見證。八至九章提到許多神的恩賜: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8:1)供給聖徒的恩情(8:4)這慈惠的事(8:6-7)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8:9)所託與我們的捐資(8:19原文)各樣的恩惠(8節)神極大的恩賜(14節)。 思想:保羅藉著經文要我們明白,今日信徒行善的能力和順服的心志,教會真實的合一都出於神的恩賜。不是神的恩賜,我們所擁有的都是陡然,我們有否願意在主裡活出施比受更有福的生命呢? 祈禱:親愛主,全是你的恩賜,使我們生命能夠得著,能有經歷生命,健康,陽光,天空,一切美善的事,一切讓我們受苦成長的事,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更享受明白你的賜予。阿們!
哥林多後書9:10-15
Related Post
哥林多後書13:1-14哥林多後書13:1-14
[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1節)指根據猶太人的律法,在法庭上的見證必須有兩三個證人才有效(申19:15)。保羅早就警告過要採取管教行動(林前4:21)但他第二次去哥林多時卻寬容他們,可能因為當時的環境不容他處理這些事。因為有假使徒攻擊保羅,使得許多信徒懷疑他是否具有屬靈的權柄,所以他只是警告[我若再來,必不寬容](2節)。[那犯了罪的](2節)指那些犯了罪且不悔改的人[其餘的人](2節)是指默許這種犯罪的人(林前5:2,6)。(3節) [尋求基督在我裡面說話的憑據]指哥林多信徒因為受到假使徒的影響,用各種屬地的標準來試驗保羅使徒職份的可靠性。[基督在你們身上不是軟弱的;你們裡面是有大能的](3節)可能指保羅在哥林多行使[使徒的憑據]時(12:12)他所執行的管教將彰顯基督的大能(林前11:30-31)這並不是那些一心想試驗祂的哥林多信徒所期望的結果。保羅提醒哥林多信徒,曾在肉體的軟弱中被釘十字架的基督,現在[因神的大能仍然活著](4節)。而基督的使徒也是如此,保羅有在基督裡的軟弱(11:23-29)被哥林多信徒輕看,但也同樣能藉著基督的大能來管教犯罪者。哥林多人聽信假使徒而質疑保羅的使徒身份,甚至尋求基督在他裡面說話的憑據(3節)。但保羅要哥林多人先[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5節)[試驗](5節)自己的信徒身分。因為真信徒才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5節)才能與真使徒裡面同樣的基督生命彼此回應。掛名的假信徒沒有生命,所以根本沒有分辨的能力。[可棄絕的](5,6節)指通不過試驗。哥林多信徒如果裡面確實有從神而來的真信心,有基督的生命,就證實保羅是真使徒;因為哥林多信徒生命的改變,是聖靈藉著保羅工作的結果。這就等於保羅通過了試驗[不是可棄絕的人](6節)。[惡事]指失去信心(5)落入犯罪中12:21)。保羅固然希望哥林多信徒能承認他是真使徒(6節)但他最關心的不是在人前證明自己,讓人接受他,而是盼望神的兒女活在神的心意裡。人對[神的用人](6:4)的看法並不重要,神的看法才最重要,所以保羅說:[任憑人看我們是被棄絕的吧]。人的喜悅不重要,神的喜悅才重要。求神喜悅就要[幫助真理]站在神這邊,寧可[任憑人看我們是被棄絕的](7節)。[真理]指福音所發表的神的心意,包括造就肢體,建立基督的身體。 [作完全人]原文源自[補網](太4:21節)意思是復原、整理、恢復原狀。運用屬靈的權柄,可能會暫時產生[敗壞]的後果(林前5:5;提前1:20 )但最主要的,最終的功用是[造就]肢體,建立基督的身體,保羅在本信中一再強調這一點(10:8 ,12:19 )。運用屬靈權柄的人,必須先以基督的心為心,才能[為造就人,不是為敗壞人]。 [要受安慰]指我們在苦難中要學習接受神的安慰,好叫我們也能安慰別人(1:3-6);而自命剛強,不懂得[受安慰]的人,也不懂得如何安慰別人。[如此,仁愛和平的神必常與你們同在]表明神與我們同在的前提,是我們能順服在神的權柄下,在神的心意中活出基督身體的合一見證。信徒也以此表示彼此間的相通(羅16:16;林前16:20;林後13:12;彼前5:14)現今希臘東正教會在特殊場合仍沿用[親嘴](12節)禮節。[眾聖徒](13節)指保羅寫信時所在的馬其頓教會的信徒。除了加拉太書,本卷書信是保羅書信中最嚴厲的一封,但結尾卻充滿祝福。聖父的慈愛,聖子的恩典,聖靈的感動,是神的三重祝福(14節)。教會不需要別的,只需要三一神的同在,使每個信徒都肯接受聖靈的管理,在神的光中生活,彰顯出基督的榮美。在新約中只有此處的祝福明顯地將父、子、聖靈相提並論。 思想: 當保羅建立的哥林多教會離棄他,質疑他的使徒職份時,保羅最關心的不是自我辯解,也不是自命清高、孤芳自賞,而是要他們成為完全:[我們所求的,就是你們作完全人]。若是神的兒女能在神的心意裡日臻完全,個人受一點委屈又算什麼呢?這正是事奉神的人生命成熟的表現。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使我們為你作工,為你事奉,在一切事奉的背後都有三一神的同在,三一神的祝福,求主使我每日都接受聖靈的管理,在神的光中生活,彰顯出基督的榮美。阿們!
哥林多後書 7:1-7哥林多後書 7:1-7
[這等應許]就是[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6:16-18)。神既有這等應許[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賽9:7)聖靈必然會藉著在我們裡面和外面的工作,不斷改變我們,使我們的思想言行與神兒女的地位相稱,逐漸達到全然成聖的地步。因此,我們若不順從聖靈而行,人生有如逆風行舟,聖靈總是處處與我們作對;我們若順從聖靈而行,人生有如順風乘舟,聖靈就成為我們靈命長進的力量,使我們能[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神],讓我們在主觀經驗上[得以成聖]。靠著基督救贖的恩典,信徒在重生得救的時候,客觀上已經[在基督耶穌裡成聖](林前1:2)哥林多信徒雖然靈命幼稚[仍是屬肉體的](林前3:3)但仍被神看為分別出來歸於祂的[聖徒](1:1)。然而,真正重生得救的信徒不會只停留[在基督耶穌裡成聖]的客觀地位上,因為我們裡面的新生命必然會結出[成聖的果子](羅6:22 )。[污穢]原文在新約聖經中只出現此一次,在七十士譯本中出現三次,都與偶像崇拜有關。廟妓是哥林多城偶像崇拜的一部分(林前6:18)參與偶像崇拜就是與鬼相交(林前10:20)因此拜偶像的人[身體,靈魂]都被玷污。[得以成聖]對哥林多信徒而言,特指不與當地盛行的偶像崇拜有任何牽連。從第2節開始,保羅繼續6:11-13的話題,重新要求哥林多人向他們的使徒敞開心胸。[你們要心地寬大收納我們](2節)原文是簡單過去命令式,表示要看到具體行動,而不只是一般的勸勉。在前一次的要求中(6:11-13)保羅強調他自己的心向他們是敞開的,他們彼此之間關係所受的限制是他們的責任。在保羅過去與哥林多教會的交往中,他[未曾虧負誰](2節),而是[受人虧負](12節);[未曾敗壞誰](2節),沒有敗壞教會或引發不道德的行為;[未曾佔誰的便宜](2節)沒有利用使徒的地位謀取私利。這些告白可能針對當時有些哥林多信徒對保羅的批評。[不要定你們的罪](3節)指不是要責備你們。[同生同死](3節)是當時用來頌揚友誼的話,但在原文中,保羅把這話的次序顛倒為[同死同生],因為基督徒乃是經過死亡而得生命(約12:24-25)透過受苦預備得榮耀(4:17)。以神為樂就是[神的用人](6:4)的[快樂](4節)教會回到神的心意就是[神的用人]的[安慰](4節)。保羅聽到哥林多人順服了他之前信中的要求,以行動證明了他們對神的順服(2:9)因此他就是[在一切患難中](4節),也有[分外的快樂](4節)。保羅在2:13之前說到他的旅行計劃,現在又接著2:13繼續說他的旅行計劃,以及這計劃與哥林多人的關係。[外有爭戰](5節)可能指馬其頓教會當時所面臨的逼迫(8:2 )[內有懼怕](5節)可能指害怕哥林多教會蒙受屬靈的損失(11:3 )。無論具體內容是什麼,保羅在馬其頓等待提多時心裡都不好過。並非一帆風順才能印證我們是蒙神差遣的[神的用人](6:4)[周遭患難](5節)更是十字架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功課。但我們的苦難若是因事奉神,建造教會而有的,神必然負責介入,用恩典[安慰喪氣之人](6節)。神的恩典與憐憫顯在哥林多教會裡,使教會得以長進,就使神的用人得著[安慰]。提多平安地回來,又從哥林多信徒帶回了教會長進的好消息,使保羅得了雙重的[安慰]。 思想:剛強如保羅,也會有心情消沉的時刻,何況我們呢?我們都需要從神而來的安慰,也應當藉著神的恩典追求靈命長進,使自己成為神的安慰,不但能安慰軟弱的肢體,也能安慰[神的用人]。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恩典,更感謝你讓我經歷苦難憂愁,甚至經歷像保羅消沉的時刻,為要使我更確知我們是神的用人,更藉著一切的經歷,讓人得著安慰與你的同在。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