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哥林多後書9:1-9

哥林多後書9:1-9

[我不必寫信給你們](1節),意思是再談這事其實是多餘的,因為這事本來就是哥林多教會主動參與的。[馬其頓人](2節)指馬其頓眾教會的信徒(8:1)[亞該亞人](2節)主要指哥林多信徒。哥林多是羅馬帝國亞該亞省的首都。[那幾位弟兄](3節)指提多和另兩位馬其頓眾教會的代表(8:16-24)。保羅的話並沒有落空,後來他離開亞該亞赴耶路撒冷之前,已經收齊了亞該亞的捐項(羅15:25-26)。保羅一面憑信心募捐,一面也盡心落實捐項,而不是只講交託,卻沒有忠心,只講屬靈的話,卻沒有屬靈的實際。[你們羞愧](4節)不只是因為失去面子。失去面子是小事,失去見證和神的[喜愛](7節)才是[成了羞愧](4節)的大事。保羅預料[萬一有馬其頓人與我們同去](4節)後來果然有幾位馬其頓人伴隨保羅到達哥林多,然後又一起上耶路撒冷去(徒20:2-6)。愛心不是被逼出來的,而是自然流露出來的。肢體之間在身體裡的彼此供應[是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9:5)。按時兌現[所應許的捐資](5節)顯示此捐贈是[出於樂意](5節)的真實見證。若是再三拖延[出於勉強](5節)就不是真實的見證。所以保羅教導[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進項抽出來留著,免得我來的時候現湊](林前16:2)。能為供應肢體先[留著]表示我們已經真實地進入基督的身體裡,因為有了肢體的感覺,我們才會[留著],不是[現湊]。保羅盼望哥林多信徒的捐獻是[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1-5節)[出於樂意]的捐獻將帶來的結果是[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種]的是哥林多信徒的捐獻[收]的是7-14節所提到的結果,也就是神的愛(7節)和各樣恩惠(8節)叫我們可以擴充我們的服事,榮神益人。供應有缺乏的肢體,是各人[隨本心所酌的](7節)來自裡面同為肢體的感覺,並非來自外面的壓力。[先將自己獻給主](8:5)的人,所有的都是主的,自然會順服聖靈在裡面的調度和管理。聖靈不會勉強我們,也不會使我們作難,只會把我們帶到主面前,叫我們看見[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7節),因此能活出身體的見證。這裡所提的捐獻並非指平時教會的奉獻,而是指[週濟貧窮](9節),供應耶路撒冷貧窮聖徒。有人根據第7節認為,平時教會的奉獻[不要作難,不要勉強](7節),高興就奉獻一點,不高興就不要奉獻。實際上,教會奉獻的原則是[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羅12:1)而不僅僅是什一奉獻。神不是看我們獻上多少,只看我們給自己留下多少,所以完全獻上兩個小錢的窮寡婦是主耶穌最稱讚的(路21:1-4)。[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7節),引自七十士譯本中箴言22:8,希伯來文聖經沒有此句。當時哥林多信徒比較富有(8:14)這是神在他們身上的[恩惠](8)。蒙神物質或屬靈[恩惠]多的人,神所交託的責任也大[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路12:48) 。[充足](8節)原文autarkeia在蘇格拉底的時代被用以討論倫理問題,在犬儒(Cynic)和斯多亞(Stoic)的哲學中[充足]指自我滿足的人。保羅同時代的斯多亞哲學家辛尼加(Seneca)認為[充足]是不假於外在的人、事、物而存在的傲然獨立的人,這種人有真正的幸福。但保羅卻指出,[充足]不是指自滿自足,而是靠著神恩典的供應而得到滿足;因此,[充足]的人不能獨立於他人存在,神賜我們[各樣的恩惠](8節),目的不是叫我們獨自享受,自我陶醉,而是要叫我們[能多行各樣的善事](8節)成為神賜福其他肢體的管道。第9節引自七十士譯本詩112:9。詩篇112篇是稱讚那些敬畏耶和華、喜愛祂命令之人所得的祝福,他的錢財來自神的祝福,因此他也照神的旨意施捨從神而來的錢財[週濟貧窮](9節)的弟兄。結果他的錢財並不減少,只不過是從地上轉到天上,從必朽壞的變成永不朽壞的,因為這錢財其實是用在主自己身上。
思想:只有認識到供應我們的是主,我們才能把主所供應的用在主身上,做在主身上的才能蒙主記念,使[祂的仁義存到永遠](9節)。我們有否明白神對我們的給予呢?如何運用神賜予我們的金錢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在我們生命的賜予,若不是真正明白恩典,我們或許只會自我地生活,求主光照我們使們明白你的賜予,你的恩典,好讓我們懂得給予,懂得分享。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哥林多後書9:10-15哥林多後書9:10-15

哥林多城位於哥林多地峽,控制了從雅典來的東、西陸路與西北、東南的兩個海灣之間的交匯口,早在主前8世紀就已經成為希臘最富庶、繁榮的商業大城。在羅馬帝國時代,城北重建城一個羅馬文化的新都市,人口大多是羅馬的退伍軍人和被釋放的自由奴隸,過往的客旅很多。興盛的商業氣氛也吸引了不少猶太人,並有足夠的人數可以在此建立會堂。第10節引自七十士譯本賽55:10。[種子](10節)指我們週濟窮人的部分,[糧](10節)指我們自己享用的部分,而[種子][糧]和收成都是神所賜的。我們若把種子當糧吃掉,將來就不能收穫[仁義的果子](10節)。我們在金錢和恩賜上越肯為主作忠心的管家,主也越肯把更多的錢財和恩賜託付給我們,[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太25:29)。神叫祂忠心的管家[凡事富足](11節)的目的,不是讓我們自我享受,自高自大,而是要使用我們做祂賜福的管道[可以多施捨](11節)[藉著我們使感謝歸給神](11節)。[富足]不是罪,罪乃是人忘記了神讓我們富足的目的,忘記了自己對神,對人該盡的責任,沒有運用這[富足]去榮神益人。神叫哥林多信徒[凡事富足],正是要藉著他們供應猶太地的猶太信徒,使猶太信徒看見神超越的恩典在外邦信徒中的工作,因此將感謝歸給神,促成教會的合一、建立基督的身體。神並非沒有能力叫猶太地的聖徒避免[缺乏](12節),祂允許猶太地出現大饑荒,是要使外邦信徒有機會參與[補聖徒的缺乏]一面叫猶太和外邦肢體學習在身體裡做彼此的供應、彼此的扶持,一面把基督身體合一的見證顯明在地上,[叫許多人越發感謝神](12節)。對外邦人加入教會還有疑慮的猶太信徒,可以[從這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13節)看出神在外邦肢體身上的工作[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13節)。基督徒的慈善,愛心工作,如果不能讓世人因此[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便將榮耀歸與神](13節)頂多只是讓人自己得榮耀,讓心裡暫時安寧,在神眼裡卻沒有[存到永遠](9節)的價值。在身體中愛心的供給,不但使榮耀歸給神,也連結了神兒女們在靈裡的交通。猶太信徒看到[神極大的恩賜](14節)顯明在外邦信徒心裡,就接納他們為肢體,[切切地想念你們,為你們祈禱](14節),促成了基督身體的合一。神讓我們在基督的身體裡學習供應和扶持肢體,也學習接受肢體的供應和扶持。因此施恩者[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太6:3)不要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因為是做在主的身上;受惠者也當存感謝的心接受,因為這是從主而來的供應和扶持。對肢體的幫助扭扭捏捏,耿耿於懷,甚至不願接受的人,實際是因為沒有看到主,以致肉體裡的驕傲,面子妨礙了我們靈裡真實的交通。神[說不盡的恩賜](15節)都是為了使神兒女彼此相愛,彼此供應,彼此扶持,在地上顯出基督的身體。肢體在身體中彼此供應,就是活出了身體的見證。八至九章提到許多神的恩賜: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8:1)供給聖徒的恩情(8:4)這慈惠的事(8:6-7)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8:9)所託與我們的捐資(8:19原文)各樣的恩惠(8節)神極大的恩賜(14節)。 思想:保羅藉著經文要我們明白,今日信徒行善的能力和順服的心志,教會真實的合一都出於神的恩賜。不是神的恩賜,我們所擁有的都是陡然,我們有否願意在主裡活出施比受更有福的生命呢? 祈禱:親愛主,全是你的恩賜,使我們生命能夠得著,能有經歷生命,健康,陽光,天空,一切美善的事,一切讓我們受苦成長的事,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更享受明白你的賜予。阿們!

哥林多後書11:14-33哥林多後書11:14-33

[撒但](14節)是魔鬼的別稱,其原是神所創造的天使長,地位在所有受造物之上,但因驕傲而背叛神,率領三分之一的天使離開原位,成了神的對頭撒但(賽14:12-14;啟12:4)。那些假使徒表面上是教會的使者,但他們的行為證明他們實際上是受撒但驅使的[差役](15節)。撒但為了迷惑,欺騙神的子民,常[裝作光明的天使](14節),使人不知不覺陷入牠的詭計,就像牠在伊甸園裡以蛇的形象迷惑夏娃一樣(3節)。我們的靈裡若不警醒,就很難作出分別。[我再說](16節)指保羅已經要求過哥林多人寬容他[這點愚妄](1節),現在又重複這項要求。因為哥林多人太容易受假使徒欺騙,迫使保羅必須自我辯解( [顯出使徒的憑據來](12:12)。神的僕人無論是隱藏自己,或是靠主[略略自誇](16節)都是為了造就教會。保羅在神面前有許多經歷,但他從不輕易提起,因為十字架的工作使人不敢誇自己,免得人把他看高了,以致他在別人心中代替了主。他這次說出來是由於哥林多信徒的愚昧造成的,所以說[不是奉主命說的](17節);但這也是神所允許的,因為神要藉著保羅的經歷,宣告十字架是人成為神權柄出口的道路。[我也要自誇了](18節)意思是:你們既然接受他們那樣的自誇,想必也不會怪罪我的自誇,就讓我用自誇來和他們作一比較,好叫你們能分出真假使徒來。[你們既是精明人](19節)表示哥林多人常以自己的智慧誇口(林前3:18;4:10;8:1)。[侵吞]指假使徒貪求報酬;[擄掠]指哥林多人被假使徒套住或詐欺。[侮慢]指假使徒目中無人地高抬自我。[我說這話,是羞辱自己;好像我們從前是軟弱的]這是反話。[人在何事上勇敢,(我說句愚妄話,)我也勇敢]指保羅將一件一件提出他的敵對者所誇口的事:猶太血統,基督的僕人(第22-23節)見異象的經驗(12:1)行異能(12:12)並證明祂在這些方面並不比他們差。但保羅說這些時都不太自在,他覺得[乃像愚妄人放膽自誇](17節)。[希伯來人]指會說亞蘭話,會讀希伯來文聖經的猶太人,與分散在外邦,只會說希臘話的猶太人有所分別(徒6:1)。[以色列人]指血統純正的猶太人,與撒馬利亞人分別(約1:47)。[亞伯拉罕的後裔]指承受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的資格,猶太人以身為亞伯拉罕的子孫為榮(太3:9)。世人是根據自己的成就來自我評價,但[基督的僕人](23節)卻是以祂為主所受的[勞苦](23節)來顯明僕人的忠心。[多下監牢](23節)其中一次發生在腓立比(徒16:23)。[被猶太人鞭打五次](24節)說明保羅不斷到猶太會堂向猶太人傳福音。[每次四十減去一下](24節)指律法規定鞭打不可超過四十下(申25:3)因此猶太人的傳統做法是每次只鞭打三十九下,以免過數。[被棍打了三次](25節)其中一次發生在腓立比(徒16:22-23)。羅馬的行政長官是不准鞭打羅馬公民的,保羅是羅馬公民,可能因此羅馬官吏向保羅道歉(徒16:38-39)保羅寫信時也談到[在腓立比被害受辱](帖前2:2)。[被石頭打了一次](25節)指猶太人的刑罰(利24:14,16)也是群眾的暴行(徒14:19)。[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26節)代表當時宗教和政治的迫害。23-27節所提的是客觀方面的受苦經歷,28-29節所提的是主觀方面的受苦經歷。[掛心](28節)不是庸人自擾的緊張掛慮(太六25-34 )而是為教會好處的牧者心腸。[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29節)指與軟弱者感同身受,不單因別人的軟弱,跌倒而心裡同情,焦急,也知道自己的軟弱,不可靠,恐怕有一天自己也會如此跌倒。對軟弱的肢體不是一味批評,指責,而是感同身受,焦急關心,這才是肢體之間該有的感覺。保羅在23-29節說了一大堆自己作為[基督的僕人](23節)受苦的經歷,一般人透過這些經歷,最多是認為我們應當效法保羅,剛強努力為主做工。但保羅不是為了藉著這些經歷[自誇]剛強,因為他知道這一切都是神自己做的,他所要誇的只是他的[軟弱],是神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12:9)。保羅在23-29節所提到的受苦的經歷,可能被人理解為是得勝,凱旋的經歷,是誇耀自己克服了一切困難,完成了神的使命。因此,保羅請神作他的見證人,再一次表明他真的不是自誇剛強,而是自誇軟弱(30節)。[大馬士革亞哩達王](32節)指亞哩達王四世(主前9年至主後40年在位),他是希律安提帕的岳父、拿巴田(Nabataeans)阿拉伯王國的君王。可能保羅剛從阿拉伯回來,引起了阿拉伯的猶太人的不滿(徒9:23),他們說服提督捉拿保羅。因此,保羅逃離大馬士革發生在主後37-40年間。[從窗戶中,在籃子裡,從城牆上被人縹下去]因為古代中東很多房子就建在城牆上,住家的窗戶下就是城牆外的空地(書二15)。從前,保羅作為熱心的法利賽人[向主的門徒口吐威嚇兇殺的話],帶著大祭司的文書到處捉拿基督徒(徒9:1-2),現在卻因為福音成為被追殺的對象,被迫逃出大馬士革。這是保羅初次受逼迫,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保羅在此重提20年前初嘗羞辱,落荒而逃的經歷,顯示他在難處中也有害怕,軟弱;他能接受難處,經過難處,完全是主的扶持。這是為他以後真正要自誇的事鋪路(12:9-10),就是承認自己軟弱,讓神在他身上有做工的機會,使他從軟弱變為剛強。 思想:我們越經歷十字架的工作,就越認識自己是軟弱的、一無所有的,有心無力的人,就越不敢誇口為主做大事,只是靠著神每一天新鮮的恩典,忠心做好神每一天量給的那份工作。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使我們人生認識十字架,就是主你的愛,主你的恩典的源頭,使我們生命再次有力量,再次能經歷從軟弱變為剛強,求主每天使我們都仰望你的愛,仰望你的恩典。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