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哥林多後書 6:11-18

哥林多後書 6:11-18

[口是張開的](11節)是希臘成語,表示坦誠,直言不諱。[心是寬宏的](11節)表示保羅愛[哥林多人]樂意接納他們。哥林多人的心不願向保羅敞開,容不下保羅,不是保羅有什麼要跟他們過不去,乃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心腸狹窄](12節)。保羅[這話正像對自己的孩子說的](13節)顯示只要這些屬靈的孩子們能轉向神,無論是毀謗,誣襬,誤會或羞辱,保羅都不放在心上。這就是為父的心腸,更是基督生命的流露。[不符](14節)含有負軛不平均的意思,原文在七十士譯本中用於利19:19指律法規定兩種不同種類的動物不可同負一軛(利19:19 ;申22:10)。 [不要同負一軛](14節)在此特指信徒不要參加外邦人拜偶像的筵席(15,16節)。保羅在哥林多前書說到參加外邦人拜偶像的筵席就是[與鬼相交](林前10:20-21)[基督和彼列有什麼相和](15)也可能指同一件事。[彼列](15節)在許多死海古捲和兩約之間著作中是撒但的名號。[信主與不信主的有何相干呢](15節)指不可參加外邦人拜偶像的筵席,而不是指信徒與非信徒不可交往(林前5:9-10)。但連偶爾參加拜偶像的筵席都不行,更何況是婚姻,合夥這樣長久密切的關係呢。信徒是從世界分別出來歸神的人,與不信主的人[原不相配](14節)裡面的生命完全不同,價值念,是非標準,人生方向都不一樣,一個往天上去,一個往世界去,一個要得屬靈的祝福,一個要得世界的豐富。因此,在任何需要密切合作的關係上,信與不信的人即使勉強[同負一軛],以後一定也會發生難處。[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14節)。真正進入基督光明國度的人,不可能再與[不義],[黑暗]相交。聖靈在保羅表達盼望與哥林多人恢復關係的時候(6:11-13;7:2-4)插入了6:14-7:1勸勉他們不要與偶像崇拜有何牽連,這提醒我們,教會的合一不等於與世界,偶像,異端妥協,恢復肢體相交的前提是斷絕一切偶像崇拜。[神的殿](16節)與偶像不可並存,瑪拿西曾把亞舍拉像立在聖殿中(王下21:7)最後被約西亞摧毀(王下23:6) 。神禁止所有的摻雜(利19:19),教會中一切非基督的摻雜,假冒都不該有。信徒個人(林前6:16-20)和教會(林前3:16-17)都是神的殿,但16節[永生神的殿]特別指教會。 [永生神](16節)這個字在舊約中是與外邦無生命的偶像對比。 16節綜合引用了出25:8;29:45-46;利26:12;結37:27-28。神救贖的工作就是把人[分別](17節)出來,單單歸向祂,因此重生得救的人應該把自己分別出來,不與不信主的人[同負一軛](14節)。17節引自賽52:11那裡要求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太人離開外邦人之地,回歸猶大和耶路撒冷。同樣,保羅也要求哥林多信徒要從外邦偶像崇拜中分別出來,不要與他們原來習慣的偶像崇拜有任何瓜葛。[全能的主](18節)既然收納了我們做祂的兒女,當我們為神脫離世界,因此有所受苦,有所損失的時候,祂必然會負責用自己來替代,祂自己要成為我們的產業。[作父]和[作兒女](18)乃是生命的事;比[作神]和[作神的子民](16)關係更深。[全能的主](18節)這個名字顯出神的權柄與能力。18節引自撒下7:14。 思想:信徒見證的能力是從[分別]而來,我們若不會分別,不願分別,或隨波逐流,失去了與世界的分別,就不能蒙神[收納],成為神在地上的見證。我們必須順服主,與世界分別;因這能力,我們可以從主那裡得著力量,使我們能完全地分別。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拯救,感謝你的使我們能在你聖潔的同在中,求主潔淨我們,面對這邪惡的世代充滿罪的社會,使我們分別為聖,每日敬醒光照我們。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哥林多後書10:1-8哥林多後書10:1-8

十至十三章與一至九章相比,內容和語氣都有明顯的不同,因此許多解經家推測,十至十三章很可能是保羅稍後寫給哥林多教會的另外一封書信,為他即將訪問哥林多鋪路(13:1)而初期教會把兩封信抄在同一捲軸上。[與你們見面的時候是謙卑的,不在你們那裡的時候向你們是勇敢的],可能是引用某些哥林多人諷刺保羅的話,保羅在第二次訪問哥林多時並沒有像他先前所所說的[帶著刑杖](林前4:21)去,因此反對者攻擊他與哥林多人面對面時懦弱,只有保持安全距離時才顯出[勇敢](10-11節)。哥林多教會有人批評保羅[憑血氣行事]只是個貌不揚的普通人,不夠屬靈,可能包括:沒有以權威行事(11:20)沒有經歷過異象和啟示(12:1)沒有行過大能的奇事(12:12)沒有基督在他裡面說話(13:3)用詭詐佔人便宜(12:16-18)。[我也以為必須用勇敢待這等人]指保羅認為他們是假使徒,撒但的差役(11:13-15)因此必須以勇敢的態度面對他們。[求你們不要叫我在你們那裡的時候,有這樣的勇敢]指盼望哥林多信徒不再受那些假使徒的欺騙,好讓他訪問他們的時候,不必以對待敵人的勇敢來對待他們。[在血氣中行事]指保羅活在血肉之軀中,行事為人也受肉身的限制,生活起居一如常人。[憑血氣爭戰]指單靠人的方法和手段來傳福音,事奉神,而不是倚靠神的能力。在3-6節中,保羅使用了許多軍事術語來比喻屬靈爭戰的實際:[爭戰][兵器](4節)[攻破堅固的營壘](4節)[自高的事] (塔台)(5節)、[心意奪回](俘虜)(5節)[預備責罰一切不順服的人](軍事審判)(6節)。[在神面前有能力](4節)的[爭戰的兵器](4節),指十字架的福音(林前1:18)。[堅固的營壘](4節)指人心中對福音的抗拒。要[攻破堅固的營壘][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林前2:4)[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林前2:5)。當時的猶太哲學家斐羅(Philo)用[營壘]來比喻心靈的營壘,即用人的理論,詭辯來抵擋神的榮耀。當時的斯多亞派哲學家辛尼加(Seneca)用[營壘]來比喻以[理性的論證]所架構起來的靈魂的營壘,能使靈魂在不利命運的攻擊下,仍然牢不可破。而保羅的工作就是攻破所謂理性的論證,即一切攔阻人認識神的[各樣的計謀](5節)。[各樣的計謀]指人用各種似是而非的學問道理,辯論技巧來裝備自己,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構築了心靈的營壘來抵擋福音。[自高之事](5節)原文指古代戰場上建在高地上的塔台,比喻智慧的論證,即人所發明的各種反對福音[攔阻人認識神](5節)的理論。但神卻定意透過福音的傳講,彰顯祂的能力[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林前1:19)攻破一切人所發明的理論,使被選召的人信而得救。[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5節)指營壘被攻破,躲在其中的人被俘虜。保羅屬靈爭戰的目的不是為了駁倒各種人的道理,而是為了把人帶回基督的權柄之下。[已經預備好了]原文是軍事上準備就緒的用語。[那一切不順服的人]混淆了福音的真理(11:4)背後的假宗師是[假使徒,撒但的差役](11:13-15)。教會的紀律行為是為著建立基督的身體(8節)而不是為了就事論事,解決眼前的問題,所以必須在基督的身體裡一致行動,應該等到哥林多信徒[十分順服的時候]再進行。[你們是看眼前的嗎]原文動詞可以譯為命令式(看…)直述式(你們是看…)和疑問式(你們是看…嗎?),其他保羅書信中基本上都是命令式(林前8:9,10:12,18,16:10;加5:15;弗5:15;腓3:2;西2:8)因此這裡可能也是命令式:[你們看吧!事實擺在眼前]。[倘若有人]指欺騙哥林多信徒的假使徒(11:13)。[他如何屬基督,我們也是如何屬基督的],意思是如果是屬基督的,必然會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他們一樣(羅15:7)。但那班人不但不接納保羅,甚至攻擊他,缺乏屬基督的人所應有的表現。[屬基督的]可以指信徒或[基督的僕人](11:23)保羅在十至十三章中為自己的使徒職分辯護,所以這裡應該是指[基督的僕人](11:23)。保羅使用屬靈的權柄採取紀律行動,是經過謹慎禱告後才決定的,目的是為了造就人,把軟弱的弟兄帶回神的心意裡。既然[這權柄原是為造就人,並不是為敗壞人](13:10),所以保羅[就是為這權柄稍微誇口,也不至於慚愧]。 思想:屬地的權柄是轄管人,驅使人,支配人,甚至是對付人和踐踏人,但基督在教會中所賜的屬靈權柄,目的卻是[要造就你們,並不是要敗壞你們]。我們有否願意將教會成為只對付人的組織呢? 祈禱:親愛主,求你光照我們,除去我們世俗的心思,世俗的手段,面對主你心意的教會,使我們明白身邊信徒的生命,我們彼此的一家人的身份,使我們彼此造就,活出基督的生命。阿們!

哥林多後書11:1-13哥林多後書11:1-13

[這一點愚妄]指保羅將提到關於他使徒的資格(21節-12:13)。他認為這是一種愚妄的行為[因為蒙悅納的,不是自己稱許的,乃是主所稱許的](10:18)。但為了不讓哥林多教會被假使徒帶偏,他不得不說。這些資格並不是他提出的,而是對反對者的回應,用愚妄人的愚妄來回答愚妄人。[神那樣的憤恨]原文[神那樣的嫉妒]。[許配]指訂婚;當時猶太人先訂婚後成婚,之間一般相隔一年,訂婚之後女子就是男子的合法妻子,只有死亡或正式離婚才可解除婚約。訂了婚的女子若有不忠,就是犯姦淫。信徒活在世上,乃像一個已經訂婚的[貞潔的童女]若是貪愛基督之外任何的人,事,物,就會惹動[神那樣的嫉妒]。保羅不是因為自己被人攻擊而[憤恨]而是因為他與神親近到一個地步,神的心意成了他的心意,神的感覺成了他的感覺。[蛇用詭詐誘惑了夏娃](創3:13)是迷惑她的心思,否認神所說的真理(創3:1-7)。哥林多信徒所面對的危險就是心思被誘惑而偏離基督,他們的心思是撒但攻擊的主要目標。無論什麼人、事、物,只要奪去我們向基督的絕對[貞潔](2節)使我們[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就會惹動神的忌恨。[心](noēmata)指思想、心思,在新約中只用了六次,又被譯為[詭計](2:11)[心地](3:14)[心眼](4:4)[心意](10:5)[意念](腓4:7)。[另傳一個耶穌]指保羅所傳的耶穌是釘十字架的主,不但有榮耀,得勝,權柄,也有十字架的苦難:而那些假使徒只傳基督的榮耀,得勝,權柄,忽略十字架的苦難。 [另得一個福音]與加拉太教會所遇到的[別的福音](加1:6)不同,哥林多的假使徒所強調的不是守律法,而是強調基督的榮耀權能,忽略十字架。另一個[耶穌,福音]很可能大部分都與原來的[耶穌,福音]相同,只在某些地方加一點或減一點,這點摻雜的結果卻已經能引誘人偏離基督,就像夏娃被蛇引誘。如果聽信了這些假使徒的話,就是[另受一個靈]不是使人能結出仁愛,喜樂,和平的果子的聖靈(加5:22)而是撒但、邪靈。[你們容讓他也就罷了]是反話[容讓]與[寬容](1節)原文相同,形成對比。[那些最大的使徒](5節)是諷刺那些混入哥林多教會的假使徒(14-15節)他們傳另一個福音(4節)。[言語雖然粗俗](6節)指保羅傳道時並未運用希臘哲學家所崇尚的演說技巧,沒有引經據典,注重修辭。[知識卻不粗俗](6節)指保羅指對福音奧蹟的真知灼見(西1:26-27;弗1:9)。[在凡事上向你們眾人顯明出來](6節)表示保羅用了十八個月在哥林多言傳身教(徒18:11)以後還寫信教導他們。當時希臘人認為,一個哲學家或宗教教師自己親手工作是一件羞恥的事,當時的哲學家和宗教教師通常都會向聽眾收費,作為對他們的報酬和敬意,稱之為[敬奉](提前5:17)。保羅在哥林多以織帳棚供應自己(徒18:3)這樣做是[自居卑微]。[虧負](8節)原文是一個很強烈的字,指掠奪、剝奪(剝去已死士兵的盔甲)。保羅要哥林多人深深了解到,他為了免費傳福音給他們,甚至於到了[剝奪]其他教會的地步。保羅在哥林多傳福音時,曾一面傳道,一面製造帳棚(徒18:1-4)直到馬其頓省的教會派人前來接濟(徒18:5),腓立比教會是其中的主要支持者(腓4:15)。[我向來凡事謹守](9節)指保羅不隨便接受別人的錢財,以免給魔鬼留出破口。[自誇](10節)是保羅起誓的口吻,宣告他在這一帶傳福音不索取任何費用。(11節) [是因我不愛你們嗎]表示保羅的反對者指責保羅拒絕哥林多教會的資助,是因為他對哥林多教會心懷不滿,並不是真愛他們。大多數使徒都接受教會的供應[靠福音吃喝](林前9:4)好專心傳福音。但那些[假使徒](13)不只是接受酬勞,而且[侵吞,擄掠,侮慢](20)信徒。如果保羅也接受哥林多教會的供應,那些假使徒就可以藉機狡辯,說他們所做的不過是和保羅一樣。為了不給魔鬼留地步,保羅寧可放棄自己合理合法的權利,也不接受哥林多教會的供應,以[斷絕那些尋機會人的機會](12節)。保羅無論是接受馬其頓教會的供應,或是拒絕哥林多教會的供應,原則都是為了造就教會,又不給魔鬼留下破口。 思想:神的工作到哪裡,撒但也跟隨到哪裡。在教會的歷史中,每一個時期都出現過許多假弟兄,假使徒[裝作基督使徒的模樣](13節)迷惑人離棄真道。[神的用人]與假使徒的分別,在於生活中所顯明的基督生命的見證。 祈禱:親愛主,你是真理,道路,生命,唯有主你引導我們走義路,求主光照走在你的旨意道路中。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