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書 以弗所書 4:11-19

以弗所書 4:11-19

11-16節原文是一個整句,進一步解釋了第8節的[賞didomi]。[賜didomi](11節)和[賞didomi](8節)原文是同一個字。基督不但將恩賜[量給各人](7節),也賞給教會五種領受了恩賜的人[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 11節):1.[使徒]的意思是[使者,被差遣者],他們是被主差遣到福音未及之地建立教會的人(羅15:20)。2.[先知]是指有講道,領受啟示恩賜的人(林前14:3;30-31)功用是堅固,造就,安慰,勸勉人(徒15:32;林前14:3)有時也預言將來的事(徒112:一28;21:9,11)。新約使徒和先知的工作是為了建立教會的根基(2:20),在新約正典完成之前,向教會顯明神的旨意(3:5)。3.[傳福音的]是有傳福音恩賜的人,腓利(徒21:8)和提摩太(提後4:5)都是傳福音的。4.[牧師]是個有牧養信徒恩賜的人。5.[教師]是指有教導聖經恩賜的人。以上五種恩賜都不是職分。職分可以是任命的(徒14:23;多1:5)選出的(徒1:26;6:33)但恩賜卻是出於神主權的禮物(羅12:68)。每個信徒都有恩賜,但並非每個信徒都有職分。職分可能與各人的條件有關(提前3:2-12)但領受恩賜者卻沒有這種限制。12節指出了神賜下恩賜的目的,不是為了表現個人的屬靈,也不是讓人自我陶醉,而是為了裝備眾人,預備他們進入事奉的工作,最終目標是[建立基督的身體]。因此,恩賜是有利於建造教會的才能,與教會無關的就不是。每個信徒都被賦予某種恩賜(7節),都必須參與事奉(12節)在身體裡發揮恩賜的功用,共享恩賜的益處。事奉並非專屬於[神職人員]信徒出錢,僱用牧師,傳道人做工,並不蒙神悅納。因為神不會使用不是恩賜的東西來建造祂的教會,只有源自於神的恩賜,才能讓神在教會中得著榮耀(3:21)。這些恩賜的果效將會持續下去,[直等到](13)教會完全成熟。這個目標包括三個面向:1.教會整體[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13節)這是教會合一的基礎。2.教會整體[得以長大成人](13節)成熟的教會才能維持合一。3.教會整體[充滿基督長成的身量](13節)彰顯基督的豐滿(1:23)讓神在教會中得著榮耀(3:21)。教會[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是今世可以實現的目標,否則就意味著基督所賜的恩賜不夠(11節)。只要每個信徒都忠心運用恩賜,教會就能臻於成熟;因此,保羅進一步解釋了[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的兩個記號:1.持守真道:[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14節),信徒只有紮根聖經,真正[認識神的兒子],才會成熟穩固,不容易受騙。2.彰顯基督:[惟用愛心說誠實話](15節)愛心和真理並行,教會才能[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15節),以基督為中心,以基督為目標,顯出基督身體的見證。肢體若都[連於元首基督]必然就會[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16節)。許多信徒自以為與主相交,卻不能與肢體相交,表示並沒有真正[連於元首基督]所以不能把自己擺進身體裡。肢體擺進身體之後,必然要[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16節)在身體裡發揮正常的功用。健康的身體,不是由某些恩賜大的肢體包辦一切,其他的肢體坐著享受;而是每個肢體都[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彼前4:10)既互相供應,又互相享用。每個肢體發揮恩賜的結果,不是滿足各人的屬靈欲,而是[建立基督的身體]。人的肉體在屬靈的建造裡毫無用處,只會添亂;只有神的恩賜,才能用來[建立基督的身體],讓神在教會中和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3:21)。四17-五14的主題是[脫舊穿新的生活],與二1-10[出死入生的地位]前後呼應。信徒的行事為人若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就應當在教會中合一而行,又在生活中聖潔而行。17-19節是還沒信主的舊人寫照,也是信徒過去的生活:17節可譯為[所以我這樣說,且在主裡鄭重地說,你們行事為人,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而活]。[存虛妄的心]指人生漫無目的,生活徒勞無益。日常生活中的[行事為人]最能顯明一個人真實的屬靈光景。神要我們在生活中操練自己,在生活中看見自己的愚味,殘缺和可憎,也在生活中仰望主的憐憫,恩典和扶持。18節表示世人之所以人生漫無目的,是因為[心地昏昧];心地昏昧,是因為[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是[因自己無知]。而無知並非因為天真,缺乏知識,而是因為[心裡剛硬]故意拒絕神的啟示(羅1:19-22)所以在審判時將[無可推諉](羅1:201)。19節指出人的問題不是沒有良心(羅2:15),而是良心麻木、失去功效(提前4:2),以自我為中心,肆無忌憚地[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 思想:今天,當我們看到新的[教會增長術]開始流行的時候,一定要慎思明辨:這是神的恩賜呢,還是人的發明呢?經文所描述的舊人寫照,兩千年來並無改善;是因社會沒有進步,文明未有改善,還是人還未曾真正認識基督,信徒仍未穿上新人呢? 祈禱:親愛主,真的沒有真正屬神合一的教會,世人都會沒有希望,求主赦免我們,光照我們使我們不再活在自我的舊人生活中,使我們活出穿上新人的生命。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以弗所書 1:15-23以弗所書 1:15-23

1:15-23的主題是[聖靈光照的認識]與5:15-6:9[聖靈充滿的生活]前後呼應。15-23節原文也是一個整句,是保羅為收信教會的禱告,也是今天每個信徒應該為自己禱告的內容。活在基督裡的人,雖然身體被捆綁,靈裡卻不受束縛;在獄外可以忙著傳道,在獄中也可以忙著禱告。傳道是對人,禱告卻是進到神面前,是最高的事奉(路2:37;徒13:2)。[信從主耶穌,親愛眾聖徒](15節)就是愛神,愛人;這是兩個確定真信徒的試金石(西1:4)也是天上賜下的[屬靈的福氣](3節)。因此,保羅不是為他們祈求祝福,而是一面為他們[不住地感謝神](16節)一面[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17節)。這些信徒已經重生得救,受了聖靈,得了光照(13-14節)所以保羅的禱告並非求神賜給他們聖靈,而是求神讓他們看得更清楚,更明白,看見更多的東西。許多時候,有些人以為自己對罪的認識已經很深刻了,但其實還很膚淺;有些人以為對真理已經明白了,但[照他所當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林前8:2 )。這不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重生得救,而是因為他們還需要[賜給人智慧和啟示的靈]照明心中的眼睛,更認識神。因此,我們對神的經歷越多,從中看見的亮光就越多。每個信徒應當求聖靈[照著你們心中的眼睛](18節)讓自己能身臨其境地認識神。[真知道祂](17節)這種認識不只是客觀,理論的知識,也包括主觀,實際的親密關係。我們之所以能真正認識神,是因為神首先認識我們(加5:9)聖靈光照我們,讓我們能看見去,將來和現在的三個事實:1.過去的事實:[使你們知道祂的恩召有何等指望](18b)。保羅不是求神賜給信徒指望,而是求神讓他們明白自己有何等的指望。這指望源自於神過去的恩召(4:1,4)是我們對未來得榮耀的把握(羅8:28-30)。在今天這個浮躁的世代,我們特別需要求神讓自己看見恩召的指望,好讓我們的人生持定目標,不再隨波逐流;我們尤其需要聖靈的光照,好讓我們頭腦清醒。2.將來的事實:使我們知道[祂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18c)。神呼召我們,不只是讓我們在基督裡[得基業](14節)更是要以祂所救贖之人為自己的產業(申9:26)。神在西乃山就已經宣告:你們[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寶貴的產業](出19:5)後來又透過先知以賽亞宣告:[耶和華如此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我所看顧的,就是虛心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賽66:1-2)。因此,神的旨意是把一批[虛心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建造成基督的身體(23節) [漸漸成為主的聖殿](2:21)榮耀的父(17節)藉著榮耀的恩典(6節)所呼召的聖徒,將成為祂榮耀的基業(18節)。因此,我們的行事為人應與榮耀的恩典相稱(4:1)好讓神在我們中間得著安息之所。3.現在的事實:使我們[知道祂向我們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19節)。保羅不是求神賜給信徒這種能力,而是求神讓他們明白這超過想像的浩大能力正在自己裡面運行,並且可以期待這種能力持續工作(3:20)條件只需要[信]。神在信徒身上運作的浩大能力,就是[祂在基督身上所運行的大能大力](20a);這是神救贖我們,保守我們,將來使我們得榮耀的能力,也是神成就祂的揀選和預定的能力。因此,我們心中的眼睛每天都需要被聖靈打開,看見這能力在過去,將來,現在的三重彰顯(20b-23節),好讓我們的屬靈爭戰都與這大能大力相稱(6:10) 。1.過去的彰顯:這能力[使祂從死裡復活,叫祂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遠超過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不但是今世的,連來世的也都超過了](20b-21節)。創造天地,不是神能力最大的彰顯,基督的復活和升天才是。因為創造的時候並沒有阻力,復活和升天卻要面臨一切[陰間的權柄](太16:18)的全力阻擋。[坐在自己的右邊]比喻基督被高舉到統治萬有的尊貴地位。[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可能指天使等靈界受造物(西1:16)。[今世]和[來世]代表所有的世代。在猶太人的觀念中,歷史可以分為現今的世代和彌賽亞來臨之後的未來的世代。將來的彰顯:這大能[將萬有服在祂的腳下](22a)。2.現在的彰顯:當我們看到基督正在用釘痕的手統治宇宙,因此生發敬畏之心時,保羅宣告,神已經[使祂為教會作萬有之首](22b):[教會是祂的身體](23a),不是人的組織。神的救恩計畫所要得著的不是一群單獨的個人,而是一個有機的身體,能與基督聯合(5:31-32),一同掌權(林前6:2)。基督是普世教會的元首(四15;五23),普世教會是基督的身體(23節;四4,16;徒九4),運行於元首的大能大力,也同樣運行於身體。教會[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23節)。基督[充滿萬有]對宇宙的每個角落都擁有權柄。教會之所以有能力勝過[陰間的權柄](太16:18)。基督不但[充滿萬有]更用祂的聖靈,生命和能力充滿教會,好成為祂豐滿的身體,在地上彰顯祂的榮耀,延續祂的工作,[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約14:12)。
思想:保羅寫下這些禱告的時候,不是坐在安靜的書房裡,而是被鎖在羅馬的監獄裡。但聖靈卻照明了他心中的眼睛,使他能超越環境,看見神的大能大力正在帶領自己,成就對世界的計劃。今天,無論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無論我們遭遇了什麼,我們都應當求聖靈讓我們看見神已經[將萬有服在祂的腳下,使祂為教會作萬有之首],並且讓我們[知道祂向我們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19節)!
祈禱:親愛主,你成就的是何等的救恩,不只是讓我們不再滅亡,更要讓我們經歷過去,現今,將來主你賜予何等榮耀的盼望,願主使我們一生都珍視主你主何等的恩召。阿們!

加拉太書 6:1-10加拉太書 6:1-10

1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 2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3人若無有,自己還以為有,就是自欺了。 4各人應當察驗自己的行為;這樣,他所誇的就專在自己,不在別人了, 5因為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 6在道理上受教的,當把一切需用的供給施教的人。 7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 8順着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着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 9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 10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
1-10節的主題是[靠著聖靈互相服事]。這不是教導信徒應該努力做些什麼,也不是教我們怎樣用好的[肉體]代替壞的[肉體] 而是說明怎樣拒絕肉體[靠聖靈行事]
5:25)。聖靈主要的工作是顯明基督(約14:26)見證基督(約15:26)榮耀基督(約16:13-14)。因此,[靠聖靈行事]既不是靠順服來交換神的恩典(林後12:9-10)也不用方法來使用神的能力(徒8:18-24);既不是靠信心來搖動神的膀臂,也不是用倒空來引發神的工作。[靠聖靈行事]不是從此可以根除罪性,而是一生在聖靈的管理之下爭戰,活得更像基督。1-10節整體是一個交錯對稱的結構:首先需要服事的肢體,是[偶然被過犯所勝](1節)的人,堵住基督身體的破口。這些人也包括那些被假師傅迷惑的人。面對一個軟弱,甚至犯罪的肢體,我們的態度最能顯出自己內心是[靠律法稱義](5:4)還是[靠聖靈行事]:一個[靠律法稱義]的人,不是居高臨下,就是自以為義;一個[靠聖靈行事]的人,卻是[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後11:29)。[你們屬靈的人](1節)就是那些[靠聖靈行事]的人,所以知道挽回人的工作只有聖靈自己才能做,因此:1.我們[當用溫柔的心挽回他](1節)神讓我們與祂同工,重點不是[挽回]而是讓我們學習[用溫柔的心]。[靠律法稱義]的人靠著自己肉體的努力,所以也會指責別人不夠努力,結果越[挽回]越把人推遠,越安慰,越讓人憂傷。2.我們也當謹慎自己的肉體,一面憐憫同情,把弟兄挽回到神的恩典中;一面[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1節)。因為一個人最強的時候,往往也是最可能失敗的時候;一個人感覺最屬靈的時候,往往也是最自以為義的時候。所以,我們[要存懼怕的心憐憫他們,連那被情慾沾染的衣服也當厭惡](猶23),應當把弟兄的軟弱當作是神給我們的鏡子,而不是憑肉體去幫助人。[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2節)就是在教會中擔待彼此的軟弱,挽回跌倒的肢體,活出肢體彼此相愛的實際(約13:34)。[靠著聖靈行事]卻是互相擔當各人的重擔[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2節),滿足了神的要求。第3節表示人若明明沒有[靠聖靈行事](5:25)卻還自以為是[屬靈的人](1節),這[就是自欺];醫治[自欺]的良藥,就是[各人應當察驗自己的行為](4節)看看聖靈是如何引導自己的。一個[靠聖靈行事]的人,絕不會誇口肉體,所以[他所稱讚的就專在自己,不在別人](4節)也就是感謝聖靈對自己的引導,而不是與別人比較。 [因為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5節)將來每個信徒交帳的時候,神只看各人是否忠心良善,而不是與別人比較。第2節的[重擔baros]原文指沉重的負擔(太20:12)。第5節的[擔子phortion]原文就是主耶穌交給門徒的[擔子](太11:30)。第6節表示牧者把真道的好處分享給信徒,信徒也應該[把一切美好的東西與施教的人分享,供應牧者的生活必需,使他們能專心傳道教導,用真道抵擋假師傅。這就是[用愛心互相服事](5:13),也是每個信徒在主面前應當自己擔當的擔子之一(5節)。7-8節是對第6節的進一步闡釋,保羅警告加拉太人,[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7節),因為屬靈的規則是[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7節)。人若[順著肉體撒種],將錢財和精力花在體貼肉體的事情上。人若[順著聖靈撒種],按照聖靈的引導使用金錢和精力,所收成的必永遠長存。[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比喻人的行為會產生相應的後果,但卻不是可以靠行為操縱結果的因果律。因為在因果律下,任何行為都毫無出路;凡是出於肉體,根據肉體,倚靠肉體的行為,都是[順著肉體撒種]結果只會讓人越來越體貼肉體,最終和肉體一起[敗壞]。但神的恩典卻超越了因果律,凡是出於聖靈,根據聖靈,倚靠聖靈的行為,就是[順著聖靈撒種的],會越來越認識神,親近神,結局就是[永生]。9-10節是服事眾人,[善]就是行神認為對的事(弗2:10),而不是人以為對的事。所以[我們行善]乃是順著聖靈行事的結果(5:16)。 [順著聖靈撒種的](8節)是[靠聖靈行事](5: 25)所以需要等候神的時間,不能灰心,只管憑信心撒種,不必著急,因為[到了適當的時候就有收成]。人若急於見到事奉的果效,證明自己是[順著肉體撒種的](8節),傳福音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並非為了遵行神的旨意。只要有機會,信徒就應當[向眾人行善](10)。[信徒一家的人](10節)直譯是[在信仰裡一家的人]。[向眾人行善]是基督徒個人的社會責任,但卻不是教會的職責。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三15)並不是社會慈善機構。但信徒個人卻應該利用各種機會服事社會,而最大的服事不是拯救身體,而是拯救靈魂。
思想:順著聖靈不是讓自我靈命提昇,而是讓生命交給聖靈引導管理,從每天實際地善待身邊的人;每天實際地善待教會裡的人,都讓我們能活出靠著聖靈,順著聖靈的生命.因為神就是愛。
祈禱:親愛主,是你讓我們明白信仰不是道德的修練,更不只是靈命提昇,而是讓你進入我們的生命,被聖靈引導,被聖靈拖帶活出彰顯神愛的生命。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