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節是保羅用古希臘運動會賽跑的比喻,糾正在[得著基督](8節)的屬靈賽程上的兩種錯誤:一種是自以為已經到達終點,另一種是中途放棄比賽。如果保羅[已經得著了]他就是[已經完全了];但他尚未得著,所以也尚未完全。保羅所要[得著]的,就是完全[認識基督](10節)。不是只得著一點點基督,也不是只得著基督的恩惠,而是得著整個基督。對於那些懈怠放棄的人,保羅強調:[我乃是竭力追求或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12b):[竭力追求dioko]原文與[逼迫](6節)和[直跑](14節)同一個詞,意思是[追趕,奔跑,追逐]。保羅的人生就像一場賽跑,過去,他熱心[逼迫]耶穌;在大馬士革的路上,基督完全翻轉了他的人生方向,從此他[竭力追求]基督。[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基督在大馬士革的路上抓住保羅的時候,已經為他定下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得著基督]。保羅之所以能[竭力追求]是由於他早已被基督抓住,並且絕不鬆手;被基督得著,是得著基督的動力;得著基督,是被基督得著的結果。對於盼望[得著基督]的人,保羅說:[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13-14節)。1.[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這句話不是故作謙虛,而是一個真正認識主,又認識自己的人的真實體會。祂並沒有要求我們靠自己的努力達到完全,而是只要求我們[向著標竿直跑]。2.[我只有一件事]意思是在保羅的生命中,只有這件事情最重要,最吸引他。他的全部理智,情感和意志,都聚焦在[認識基督]其他任何事都只能排在第二位。3.要[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這是每個賽跑運動員應有的態度。賽跑者不能往後看,唯一的任務就是[努力面前的]繼續跑下去。這種[忘記]不是失憶(5-6節),而是不再理會,不再看重。4.要[向著標竿直跑]但屬靈賽程上需要緊緊盯著的[標竿]不是教會的增長,也不是事奉的果效,而是[得著基督]。信心不是過去的決定,也不是靜止的狀態,而是抓住每一個[認識基督]的機會。[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是用古希臘運動會上的領獎,比喻回應神的呼召。保羅不是因著自己的行為而配得[獎賞],而是用一切的努力和奔跑來回應[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的主動呼召。(15節)信徒與基督的相似之處,也是我們與基督之間有無限的差距。因此,信徒的[成熟],就是承認自己還不成熟;信徒的[完全]就是不認為自己[已經完全了](12節);信徒在今生所能達到的[完全],就是不斷發現和承認自己的不完全,[向著標竿直跑](14節)。保羅並不要求他們完全一致,而是向他們保證:[若在什麼事上存別樣的心,神也必以此指示你們](15b)。信徒是以基督為中心,神自己會在他們心中動工(1:6)所以使徒們不需要為每一種處境作出詳細的規定。16節這是鼓勵已經上道的信徒繼續[向著標竿直跑]不是讓人坐等自己達到某個地步。一方面,屬靈生命的長進並不是別人強迫的結果,也不是自己努力的結果,[所以我們到了什麼程度,才能照著什麼程度去行。另一方面,我們有責任效法神;[你們要一同效法我](17a),這不是保羅驕傲自大,也不是要我們效法他生活中的各個方面,而是要求我們像運動員效法教練,效法他[效法基督](林前11:1)。18節[行事peripateo]和17節的[行peripateo]原文是同一個字,意思是[行走]在本信中只出現在這兩處。在這兩種[行走]之間,信徒只能選擇其一,沒有任何中間地帶(路16:13)。無論那些[基督十字架的仇敵]他們的生活[行事]都是在反對基督的十字架:1.[他們的結局就是沉淪](19節)無論說得多麼迷人,都無法拯救自己脫離罪惡和死亡。2.[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19節),只是在敬拜自己的慾望,隨從自己的感覺,滿足自己的肉體。3.[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為榮耀](19節)當人們否定絕對真理的時候,無論是教會還是社會,[羞辱]都會一步步從被排斥變為被包容,又從包容變為接納,最後用[羞辱]取代[榮耀] 4.他們[專以地上的事為念](19節)忽略神從天上的呼召(14節),一心只想得到地上的好處。20-21節是一首讚美詩,是2:6-11基督頌的續篇。雖然住在地上[卻是天上的國民](20)正在[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20)。這正如腓立比居民雖然住在腓立比,但身分卻是羅馬公民,盼望羅馬凱撒能帶來秩序與和平。 思想:我們越認識基督,越發現未知的豐盛越多;越追求基督,越發現自己不像基督;越向[標竿]奔跑,越發現自己離[標竿]很遠;但是,神是全知道我們的。無論[背後]的是好事或壞事,得勝或失敗,是屬世的享受,成就,或是屬靈的恩典,成就,沒有一樣可以代替基督,沒有一樣不會攔阻我們[得著基督]。 祈禱:親愛主,你是全知的神,不論我們的軟弱,我們的努力你都一一知道,主你要我們知道不是靠自我的努力,奔跑去得著基督,而是要忘記背,努力面前,向著主你這標竿,同心直跑。阿們!
腓立比書 3:12-21
Related Post
腓立比書 4:10-23腓立比書 4:10-23
4:10-20是[向腓立比人致謝]與1:3-11[為腓立比人禱告]前後呼應。保羅[靠主大大地喜樂](10節)不是因為腓立比信徒的饋贈,而是因為他們藉著愛心表達出來的[思念](10節),使保羅看見了主的記念。主的記念顯明在肢體之間的愛心裡,信徒的彼此相愛,是神賜下喜樂的管道。即使腓立比人的禮物還沒來到,保羅也[已經學會了](11節)在各種環境中[都可以知足](11節)環境的改變並沒有影響他內心的滿足。(11節) [知足autarkes]原文的意思是[自給自足]希臘斯多亞哲學家用這個字來描述人類的自我依靠,堅忍,以及對人生壓力的平靜接受。保羅用來描述無論在什麼景況下都能得著的,蒙神賜予的滿足。人的本性是遇[卑賤]就抱怨,遇[豐富]就狂傲,由儉入富易,由奢入儉難。而[活著就是基督](1:21) 的保羅,已經開始了新的生活方式,包括經濟方面。他已經[得了秘訣](12節),在[卑賤]時支取的是基督,在[豐富]時所享用的還是基督。保羅的[知足]並非出於人的樂觀天性,自我修養或忍耐能力,而是活在基督裡面,[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13節)。 [凡事都能做]不是指無所不能,而是指[隨事隨在]都能[知足]。主若允許[卑賤,豐富,飽足,飢餓,有餘,缺乏]臨到我們身上,我們就當求祂加添力量,讓我們能在每一個境遇裡追求[得著基督]不浪費每一個經歷。雖然保羅自己可以靠主凡事[知足](11節)但神更看重的,不是一個肢體的[知足],而是肢體之間[一同得恩](一7)。所以保羅說:[你們和我同受患難原是美事](14節)[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祂受苦](1:29)。(15節)指保羅第一次到馬其頓的時候,被驅逐離開腓立比,前往帖撒羅尼迦(徒16:40)。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傳道的時候,晝夜親手辛勞做工,免得叫當地初信的信徒受累(帖前2:9),腓立比教會多次派人補貼他的需用( 16節)。[我並不求什麼饋送,所求的就是你們的果子漸漸增多,歸在你們的賬上](18節)這是使用商業術語,表明保羅所看重的並非饋贈,而是腓立比人的屬靈光景;信徒的奉獻不只是對傳道人的愛心,而且會在天上自己的屬靈帳戶中不斷生出[果子],也就是利上加利。[但我樣樣都有,而且有餘](18節)保羅再次使用商業術語,表示已經豐富有餘,不用再送了。[因我從以巴弗提受了你們的饋送,當作極美的香氣,為神所收納,所喜悅的祭物](18b),表明信徒的奉獻,並非奉獻給人,而是奉獻給神的祭(民18:11)。19-20節是保羅的祝福:祝福的源頭是[照祂榮耀的豐富](19),用祂所有的豐盛來作人的供應,祝福的範圍是[在基督耶穌裡](19節)。祝福的果效是[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19節)包括生活和生命上的一切需要。4:21-23是問安,與1:1-2的問候首尾呼應。[在基督耶穌裡的各位聖徒](21節)指腓立比教會的信徒,他們雖然還很不完全,甚至彼此不和(2節),但[在基督耶穌裡]已經分別為聖,是神面前的[聖徒]。[在凱撒家裡的人](22節)可以指凱撒的奴僕和羅馬的公務員,包括那些看守保羅的士兵(1:13)。[願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在你們心裡](23節)這個結尾呼應本信的開頭(1:2)。最後,信徒也必須在靈裡,才能經歷主耶穌基督的恩惠。基督和基督的身體,從頭到尾都是本信的核心(1:21;2:6-11;3:7-14)。 思想:今天,我們是否只刻意追求卑賤還是豐富,飢餓還是飽足,缺乏還是有餘,還是願意順服神的安排,不重視個人的得與失,只追求[得著基督]呢?因為[隨事隨在]都得著知足的[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祈禱:親愛主,是你最明白知道我們的生命,我們的軟弱,我們生命的限制,一一都在你的面前,無論環境如何,主你都是加給我們力量的,願主每日保守我們活在你加力的生命中。阿們!
腓立比書 1:27-30腓立比書 1:27-30
第1節 [所以]與1:27銜接,表明信徒若要[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齊心努力]教會就應當合一。[你們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2節),這裡列出了教會合一的三種表現。3-4節根據第2節的原則,進一步提出勸勉:一.從反面來說,是[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3a)。[結黨]可譯為[自私的野心];[自私的野心]和[虛浮的榮耀],都是教會合一的仇敵。[虛浮的榮耀]直譯是[空洞的榮耀]就是沒有生命實際,言過其實的虛榮。任何倚靠改善外表就可以得到的榮耀,如名利,地位,成就感,都是轉眼即逝的虛幻假象,會在教會裡造成[嫉妒紛爭](1:15)。二.從正面來說,是[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3b)。[強huperecho]原文的意思是[高過,超過,優於],在新約中使用了五次,其中三次都在本信(2:3;3:8;4:7)。[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意思是[各人看別人比自己重要]。[謙卑]不是自我節制的修養,不是故作謙虛的裝假,也不是膽小怕事的懦弱,而是認清自己的敗壞和有限;古希臘的文化譴責驕傲,卻鄙視謙卑。驕傲就是人假裝自己是神,試圖成為神(創3:5);當一個人自以為最公義,最聖潔,最博愛,最謙卑的時候,就是最像撒但的時候。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4節)[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5節),直譯是[你們應當有這樣的思想,這也是基督耶穌的思想]。保羅所要求的[意念相同,有一樣的心思](2節),就是[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6-11節是一首[基督頌],6-8節描寫基督的降卑,主角是聖子;9-11節描寫基督的升高,主角是聖父。為了理解什麼是[基督耶穌的心],明白祂的降卑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我們首先需要知道基督是誰: [祂本有神的形象]意味著基督在道成肉身之前的本質,樣式和存在方式都[與神同等],具有同等的永恆性和神性。[強奪的harpagmos]原文在聖經中只出現在這裡,本意是[被搶奪的東西],在古希臘文學中並不常見,可以引申為十多種意思;表示任何被搶奪,抓住,擁抱或珍惜的東西。 [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意思是基督沒有抓住自己擁有的地位,當作可以被自私地利用的優勢或珍寶。神子基督[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7節)基督的神性不是靠抓住自己的地位來證明,而是用道成肉身來彰顯:[反倒虛己],直譯是[反而倒空自己](新譯本)。基督並沒有從自己裡面倒掉任何東西,而是[將命傾倒](賽53:12)完全倒出了自己;祂並沒有放棄任何神性,而是自我限制了神性的特權和榮耀。[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是基督倒空自己的方法;祂的[虛己]不是靠著減少,而是藉著增加。奴僕的形象]是人類的權利被剝奪的極限,是與[神的形象]完全相反的另一個極端。 [成為人的樣式]顯示耶穌基督是完全的人,與全人類認同,具有人性的一切的軟弱和限制(來2:7,14)。神子基督選擇[成為人的樣式]的後果,是[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8節)。[既有人的樣子]意思是在接觸過祂的人看來,耶穌和別人沒有什麼兩樣(可6:3);祂像人一樣活著,因為祂的確確就是一個人。[就自己卑微]與[反倒虛己]平行,這是先知以賽亞所預言的耶和華僕人的形象(賽52: 14)。[存心順服],這是表示聖子和聖父的關係-子順服父的旨意(約10:17-18)。[且死在十字架上],代表降卑到最低,順服到極致。十字架不是一種英勇,崇高的死法,而是羅馬帝國最殘酷,最恥辱,最不光彩的死刑,是用來處死叛亂者和[奴僕]的。[所以](9a)父神就照著自己所預言的(賽52:13); [將祂升為至高](9b)不是對基督捨己,順服的獎賞或補償,而是為基督伸冤,向世人證明那位被釘十字架的耶穌,就是當被高舉的基督。[又賜給祂超乎萬名之上的名](9c)就是[主耶穌基督]。(10-11節)意味著承認基督的神性和主權,承認祂就是那位宣告[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必憑我起誓](賽45:23)的神。當時,羅馬帝國的臣民都口稱[凱撒是主],並且逼迫教會;將來,他們將口稱[耶穌基督為主]; [使榮耀歸與父神](11b),意味著基督的升高,不是獲得了一個以前沒有的新地位。 思想:信徒的謙卑,也是生命豐盛的展現。因為神是全知的,基督知道父神必然會成就一切。信徒的順服,也是對神信心的展現。因此,信徒應當效法基督,使榮耀歸與父神。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人生,你的降卑,你的受苦,你的捨己都是我們生命的動法,是我們生命的出路,求主每日以你的生命引導我們,走在以主的心為心的生命。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