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羅西書 歌羅西書 1:15-20

歌羅西書 1:15-20

15-20節是新約聖經中最偉大的[基督論]陳述,列出了基督獨有的八個特質。原文連續用八個同樣的希臘文(pas)來形容基督,分別被譯為[一切](15,19節)[萬有](16,17×2,20節),[一概](16節),[凡事](18節),強調基督在創造和救贖中居首位(18節)。最奇特的是,這段[基督論]根本沒有出現基督的名字。保羅不需要說出基督的名字,因為他心裡的[祂]只有一位(3:2)。基督的至尊地位,首先表現在祂與父神的關係中(15a)。[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15a)與神完全相像,是神的完美代表。並非聖子溫柔良善,聖父嚴苛無情;聖父和聖子一樣施行憐憫,聖子也和聖父一樣公義審判。神是[不能看見]的(提前1:17),但基督卻完美地將神肉眼可見地彰顯出來(約1:18)。基督的至尊地位,其次表現在祂與受造物的關係中(15b)。祂[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15b),表明基督不是[受造的],並非受造物的一部分。[生]比喻生命的關係[父懷裡的獨生子](約1:18)是[生]而不是[造]出來的。[首生的prototokos ]又被譯為[長子](羅8:29)原文意義雙關,不但表示時間[在一切被造的以先]也表示等級在一切受造物之上。基督的至尊地位,第三表現為祂是創造之主(16節)。沒有一樣不是靠著基督造的,包括整個物質和非物質的受造物。歌羅西的假師傅敬拜天使(2:18)但基督才是靈界的最高統治者(2:10)。基督是創造萬有的目的:萬有[又是為祂造的](16節)。神要讓祂的兒子在萬有中被高舉,叫萬有因祂兒子而把榮耀歸給神。基督的至尊地位,第四表現為祂是護理之主(17節)。任何受造物都無法以任何方式超越或勝過基督。基督在時間,空間,物質,靈界等一切受造物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萬有也靠祂而立](17b),基督是宇宙萬有的維繫,宇宙之所以井然有序地存在基督的至尊地位,第五表現為祂是救贖之主(18a)。基督不但是宇宙的主宰,[祂也是教會全體之首](18a),表明基督不但是創造之主,也是救贖之主。在古希臘的思想中[頭kephale]代表源頭,起源,強調位次,而非控制力。基督的至尊地位,第六表現為祂是新造之首(18b),成為一個全新秩序的元首。[元始arche]原文的意義雙關,既可譯為[起頭](可1:1),也可譯為[執政的](16節)。[首先復生的]原文和[首生的]是同一個字。基督的復活,標誌著祂戰勝了死亡(來7:16),開始了一個新創造。祂不但是舊造的[元始],也是新造的[元始],無論舊造或新造,物質界或非物質界,祂都配[在凡事上居首位]。基督[在凡事上居首位],不是一個理論的陳述,而是信徒生活的指南。無論是我們的家庭,生活,或是學業,事業,事奉,都必須讓祂[在凡事上居首位];每一樣事情都可以是屬靈的,分別為聖的,在基督裡並沒有聖俗之分。基督的至尊地位,第七表現為祂的完全神性(19節)。這是新約聖經關於基督神性最有力的描述之一(來1:8)。豐盛而完全的神性永久地居住在基督裡,祂是真正的神。[豐盛pleroma]是本信的第三個關鍵字(1:19;2:9),意思是[充滿](林前10:26),[滿足](弗1:10),[完全](羅13:10 ),動詞在本信中被譯為[滿心pleroo](1:9),[傳得全備](1:25),[得了豐盛](2:10),[盡](4:17),保羅用這個詞來描述神的本質一切能力和屬性的總和(弗1:23)。基督的至尊地位,第八位表現為祂是和平中保(20節)。20節是神主動安排[使萬有與自己和好],而不是人類主動與神和好。神[藉著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促成了和平],世人就可以支取十字架的[和平]功效,成為神的兒女(弗2:11-19)。與神和好的[萬有],包括[地上的]人和大自然,[天上的]天使,並不包括[地底下的](腓2:10)鬼魔和沈淪者。 思想:15-20節這篇[基督論],目的並非抽像地發表一篇有關基督位格的神學論文,而是為了讓我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祂喜悅](10節):既然基督是主,信徒就應當信靠祂對自己生命和生活的供應,因為我們可以確信基督照顧的完整。既然基督具有完全神性(19節),信徒就不應該再到別處尋找豐盛。我們每日有否確信基督是主呢? 祈禱:親愛主,你是基督,是榮耀的統治者,是全能的神,因著基督的神性,讓我們每日深信活在你全能的管理中,活在你的豐盛中,使我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你喜悅。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歌羅西書 3:1-11歌羅西書 3:1-11

3:1-4的主題是[當求在上面的事],與1:24-2:5[把人引到神面前]前後呼應。靈性的復活是每個信徒都已經經歷過的事實(2:12-13)因為神已經[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弗二6)。所以,我們應該按照天上的原則在地上生活。1.信徒靈性成長的第一步,是認識到基督已經復活升天,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勝過了[一切執政的,掌權的](2:15)此時正[坐在神的右邊]擁有[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太28:18)。因此,我們既不能在地上追求基督,也不必在祂之外追求成聖之道。2.信徒靈性成長的第二步,是心思[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2節)。不是說不食人間煙火,而是承認自己只是地上的寄居者,不應當持續專注於[地上的事],而應當持續地專注於[上面的事],追求那[存在天上的盼望](1:5)。信徒之所以[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原因是:1.[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3節)。信徒在歸信基督的那一刻,已經不再被[地上的事]轄制,屬靈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 (3節)不但安全無虞,所以不應該再受[地上的事]的纏累。2.[基督是我們的生命,祂顯現的時候,你們也要與祂一同顯現在榮耀裡](4節)。因此,信徒的成聖之道,不是遵從[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用[地上的事]來表現自己的屬靈(2:18,23)而是[遵祂而行](2:6))。信徒面對人生難題之道,也不是為了勝過憂慮沮喪,改善情緒感受,解決婚姻失敗,走出困境病痛,而是為了[得著基督](腓3:8)。既然我們的舊生命[已經死了](3a)現在[基督是我們的生命](4a),那麼怎樣才能[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羅6:4)呢?保羅的答案是:[所以,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5a)。[地上的肢體]比喻人肉體中的邪惡性情(7節),包括[淫亂,污穢,邪情,惡欲,和貪婪](5b),以及[惱恨,忿怒,惡毒,毀謗,並口中污穢的言語](8節),[彼此說謊](9節)。[地上的肢體],並不是罪行本身,而是犯罪的工具;並不是外表的行為。正如身體的四肢是人的行動媒介,[地上的肢體]也是罪人的犯罪工具。而[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卻是從裡面的心思和價值觀入手[要棄絕這一切的事](8a)就像砍斷了行惡的四肢,以後就很難再作惡。[棄絕這一切的事]不是遵行一套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規條,而是像脫去污穢破舊的衣服,在心裡徹底否定[這一切的事],承認[因這些事,神的忿怒必臨到那悖逆之子](6)。保羅從來沒有見過歌羅西人,所以他說[當你們在這些事中活著的時候,也曾這樣行過](7節),並非特指歌羅西人,而是指著所有的信徒。信徒之所以[要棄絕這一切的事],是因為我們:1.已經有能力:信徒已經接受了[基督使你們脫去肉體情慾的割禮](二11),罪轄制我們的權勢已經被基督解除了。2.已經有可能:信徒[已經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為](9b),徹底否定了肉體的生命(3節)。因此,我們已經有可能分辨出具體的罪[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羅8:13)。3.已經有必要:信徒已經[穿上了新人](10a),與基督聯合。每一個道德選擇的過程,都會使[這新人照著造他的主的形像在知識上不斷地更新](10)。因此,我們有必要讓新人不斷被聖靈更新(弗4:23),讓自己越來越經歷主,越來越認識主。11節表示在[新人]裡面,一切地上的差別都已經被消除,基督把不同種族,文化,地位,教育,個性,修養,年齡的人都重生為基督裡的新人類,帶進了自己的身體;所有的障礙都已經被拆毀,所有信徒都生而平等。[希臘人和猶太人]代表種族上的差別,猶太人將非猶太人統稱為[希臘人](可7:26)。[受割禮的和未受割禮的]代表宗教上的差別,前者是加入猶太教的人,後者反之。[未開化的人,西古提人]代表文化上的差別,前者指不會說希臘語的民族,後者是黑海北部遠方的遊牧民族。[為奴的,自主的]代表經濟和社會地位的差別,前者是奴隸,後者是自由人。信徒不管從前有什麼背景,都應該[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基督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內Christ is all, and in all],這句詩意的宣言意味深長。在這段的上下文中,這是宣告基督在新人類中所帶來的合一,最重要的是人與基督的關係。 思想:很少信徒會說自己不靠基督,但他們所靠的如果是[基督和牧者,基督和神蹟,基督和誠心,基督和善行,基督和知識等],那麼,他們的內心必然會很快地從基督轉移到另外的事物。但[基督是一切],我們[得著基督](腓3:8),[認識基督](腓3:10),就得著了屬靈生命所需的一切,衪是我們生命的源頭,供應,中心和範圍。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就是我們生命的一切,或許每天有很地上要思念的事,但你期待我們每日都能夠先思念天上的事,求主每日都保守引導我們的心思意念,使我們逵到基督是我一切的關係中,阿們!

歌羅西書 1:1-8歌羅西書 1:1-8

1:1-2是問候,與4:7-18的問安首尾呼應。[歌羅西]位於羅馬帝國亞細亞行省弗呂家地區的呂加斯谷(Lycus Valley)離老底嘉4:13)只有十五公里。雖然歌羅西教會有假師傅引誘的危險,但保羅卻強調他們都是[在基督裡有忠心的弟兄](2節),還沒有誤入歧途。這也是提醒他們[在基督裡]繼續忠於已經領受的福音(5-7節)。保羅的問安語[恩惠,平安](2節),結合了希臘式的[恩惠]和希伯來式的[平安]。1:3-12的主題是[感謝和禱告],與4:2-6[禱告與勸勉]前後呼應。3-12節是一個完整的交錯對稱結構,原文用以下關鍵字前後呼應:3-8節是禱告的背景,既是保羅向未曾謀面的歌羅西人介紹自己寫信的原因,也是針對假師傅的謬誤作出提醒。(4-5節),這句話是針對假師傅:[在基督耶穌裡的信心]是信徒得救的根據[向眾聖徒的愛心]是信徒得救的記號。假師傅卻認為,雖然基督已經成就了救恩,但卻不足以供應他們所有的屬靈需要(2:3-4)。所以保羅強調,信心和愛心的基礎,是[存在天上的盼望]也就是基督已經為他們成就的榮耀未來,這種盼望影響著信徒的生活行為(3:1)。這盼望是他們[從前在福音真理的道上所聽見的]歌羅西人已經聽到了全備的福音,不需要再增加什麼新的神學。這盼望是[存在天上的]不會因著地上的環境而改變。第6節是針對假師傅:面對歌羅西當地假師傅的攪擾,保羅提醒歌羅西人兩點:1,[這福音傳到你們那裡,也傳到全世界];2,[這福音就在你們中間不斷地結果和成長,在全世界也是一樣]。普世信徒的經驗表明[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羅1:16)不需要再到福音之外尋求屬靈的豐盛。福音是真理和恩典,聽信福音,就是[因著真理確實認識了神的恩典],並非恩典加上行為,或恩典加上神秘的知識。福音是生命和能力,信徒接受福音以後[這福音就在你們中間不斷地結果和增長]一面使還沒得救的人悔改信主,一面使已經得救的生命增長。(6節) [知道epiginosko]是本信的第一個關鍵字,原文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了13次(epignosis:1:9,10;2:2;3:10。gnosis:2:3;ginosko:4:8 。7-8節這句仍然針對假師傅:保羅親自肯定以巴弗作為他的同工,代表他向歌羅西人傳福音;也肯定了以巴弗的忠心事奉,所傳的福音是可靠的(5-6節)。因此,歌羅西人並不需要一個新的福音,一套新的規則。[以巴弗]是[以巴弗提](腓2:25;4:18)的縮寫形式,但兩者不一定是同一個人,因為這兩個名字當時都很常見。[僕人],[僕役]都是指奴隸。在當時的羅馬帝國,人們崇尚自由,奴隸的地位低下,但保羅卻把以巴弗和推基古(4:7)稱為[一同作僕人的],[忠心僕役]。這在歌羅西不信主的外邦人聽來非常刺耳,但在信徒的耳中卻是極大的榮耀(啟6:11)。[聖靈賜給你們的愛]也就是他們[向眾聖徒的愛心],證明歌羅西人已經有聖靈內住,不需要在基督之外再尋求什麼。本信把焦點放在基督身上,這裡是唯一直接提到聖靈的地方。雖然歌羅西人已經接受福音,重生得救,但在假師傅的誘惑之下,仍然可能[被引誘失去福音的盼望](23節)。神允許初期教會面臨各種各樣的異端,正是為了讓我們[在所信的道上恆心,根基穩固,堅定不移](23節)。雖然保羅此時身陷囹圄(4:10)但卻首先表明自己的身分是[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1節)。因為他清楚知道,使徒的職分並非自己選擇的職業,而是照神的旨意做了[福音的執事](1:23)和[教會的執事](1:25),連坐牢也是在神的權柄管理之下。 思想:在世人看來,保羅是個值得同情的階下囚,需要幫助的失敗者,但神在獄中與他同在,讓他給眾人帶來祝福;神也在獄中與保羅同在,讓他為面臨假師傅攪擾的歌羅西教會帶來[恩惠,平安]。每一個有神同在的人,在各種環境中都能得到這樣的真自由。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恩惠與平安,使我們能在任何環境中都能夠經歷你的同在與愛,求主引導我們每日都渴望進到主你恩惠與平安的生命中。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