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的主題是[當求在上面的事],與1:24-2:5[把人引到神面前]前後呼應。靈性的復活是每個信徒都已經經歷過的事實(2:12-13)因為神已經[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弗二6)。所以,我們應該按照天上的原則在地上生活。1.信徒靈性成長的第一步,是認識到基督已經復活升天,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勝過了[一切執政的,掌權的](2:15)此時正[坐在神的右邊]擁有[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太28:18)。因此,我們既不能在地上追求基督,也不必在祂之外追求成聖之道。2.信徒靈性成長的第二步,是心思[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2節)。不是說不食人間煙火,而是承認自己只是地上的寄居者,不應當持續專注於[地上的事],而應當持續地專注於[上面的事],追求那[存在天上的盼望](1:5)。信徒之所以[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原因是:1.[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3節)。信徒在歸信基督的那一刻,已經不再被[地上的事]轄制,屬靈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 (3節)不但安全無虞,所以不應該再受[地上的事]的纏累。2.[基督是我們的生命,祂顯現的時候,你們也要與祂一同顯現在榮耀裡](4節)。因此,信徒的成聖之道,不是遵從[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用[地上的事]來表現自己的屬靈(2:18,23)而是[遵祂而行](2:6))。信徒面對人生難題之道,也不是為了勝過憂慮沮喪,改善情緒感受,解決婚姻失敗,走出困境病痛,而是為了[得著基督](腓3:8)。既然我們的舊生命[已經死了](3a)現在[基督是我們的生命](4a),那麼怎樣才能[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羅6:4)呢?保羅的答案是:[所以,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5a)。[地上的肢體]比喻人肉體中的邪惡性情(7節),包括[淫亂,污穢,邪情,惡欲,和貪婪](5b),以及[惱恨,忿怒,惡毒,毀謗,並口中污穢的言語](8節),[彼此說謊](9節)。[地上的肢體],並不是罪行本身,而是犯罪的工具;並不是外表的行為。正如身體的四肢是人的行動媒介,[地上的肢體]也是罪人的犯罪工具。而[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卻是從裡面的心思和價值觀入手[要棄絕這一切的事](8a)就像砍斷了行惡的四肢,以後就很難再作惡。[棄絕這一切的事]不是遵行一套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規條,而是像脫去污穢破舊的衣服,在心裡徹底否定[這一切的事],承認[因這些事,神的忿怒必臨到那悖逆之子](6)。保羅從來沒有見過歌羅西人,所以他說[當你們在這些事中活著的時候,也曾這樣行過](7節),並非特指歌羅西人,而是指著所有的信徒。信徒之所以[要棄絕這一切的事],是因為我們:1.已經有能力:信徒已經接受了[基督使你們脫去肉體情慾的割禮](二11),罪轄制我們的權勢已經被基督解除了。2.已經有可能:信徒[已經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為](9b),徹底否定了肉體的生命(3節)。因此,我們已經有可能分辨出具體的罪[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羅8:13)。3.已經有必要:信徒已經[穿上了新人](10a),與基督聯合。每一個道德選擇的過程,都會使[這新人照著造他的主的形像在知識上不斷地更新](10)。因此,我們有必要讓新人不斷被聖靈更新(弗4:23),讓自己越來越經歷主,越來越認識主。11節表示在[新人]裡面,一切地上的差別都已經被消除,基督把不同種族,文化,地位,教育,個性,修養,年齡的人都重生為基督裡的新人類,帶進了自己的身體;所有的障礙都已經被拆毀,所有信徒都生而平等。[希臘人和猶太人]代表種族上的差別,猶太人將非猶太人統稱為[希臘人](可7:26)。[受割禮的和未受割禮的]代表宗教上的差別,前者是加入猶太教的人,後者反之。[未開化的人,西古提人]代表文化上的差別,前者指不會說希臘語的民族,後者是黑海北部遠方的遊牧民族。[為奴的,自主的]代表經濟和社會地位的差別,前者是奴隸,後者是自由人。信徒不管從前有什麼背景,都應該[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基督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內Christ is all, and in all],這句詩意的宣言意味深長。在這段的上下文中,這是宣告基督在新人類中所帶來的合一,最重要的是人與基督的關係。 思想:很少信徒會說自己不靠基督,但他們所靠的如果是[基督和牧者,基督和神蹟,基督和誠心,基督和善行,基督和知識等],那麼,他們的內心必然會很快地從基督轉移到另外的事物。但[基督是一切],我們[得著基督](腓3:8),[認識基督](腓3:10),就得著了屬靈生命所需的一切,衪是我們生命的源頭,供應,中心和範圍。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就是我們生命的一切,或許每天有很地上要思念的事,但你期待我們每日都能夠先思念天上的事,求主每日都保守引導我們的心思意念,使我們逵到基督是我一切的關係中,阿們!
歌羅西書 3:1-11
Related Post
歌羅西書 3:1-11歌羅西書 3:1-11
3:1-4的主題是[當求在上面的事],與1:24-2:5[把人引到神面前]前後呼應。靈性的復活是每個信徒都已經經歷過的事實(2:12-13)因為神已經[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弗二6)。所以,我們應該按照天上的原則在地上生活。1.信徒靈性成長的第一步,是認識到基督已經復活升天,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勝過了[一切執政的,掌權的](2:15)此時正[坐在神的右邊]擁有[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太28:18)。因此,我們既不能在地上追求基督,也不必在祂之外追求成聖之道。2.信徒靈性成長的第二步,是心思[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2節)。不是說不食人間煙火,而是承認自己只是地上的寄居者,不應當持續專注於[地上的事],而應當持續地專注於[上面的事],追求那[存在天上的盼望](1:5)。信徒之所以[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原因是:1.[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3節)。信徒在歸信基督的那一刻,已經不再被[地上的事]轄制,屬靈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 (3節)不但安全無虞,所以不應該再受[地上的事]的纏累。2.[基督是我們的生命,祂顯現的時候,你們也要與祂一同顯現在榮耀裡](4節)。因此,信徒的成聖之道,不是遵從[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用[地上的事]來表現自己的屬靈(2:18,23)而是[遵祂而行](2:6))。信徒面對人生難題之道,也不是為了勝過憂慮沮喪,改善情緒感受,解決婚姻失敗,走出困境病痛,而是為了[得著基督](腓3:8)。既然我們的舊生命[已經死了](3a)現在[基督是我們的生命](4a),那麼怎樣才能[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羅6:4)呢?保羅的答案是:[所以,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5a)。[地上的肢體]比喻人肉體中的邪惡性情(7節),包括[淫亂,污穢,邪情,惡欲,和貪婪](5b),以及[惱恨,忿怒,惡毒,毀謗,並口中污穢的言語](8節),[彼此說謊](9節)。[地上的肢體],並不是罪行本身,而是犯罪的工具;並不是外表的行為。正如身體的四肢是人的行動媒介,[地上的肢體]也是罪人的犯罪工具。而[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卻是從裡面的心思和價值觀入手[要棄絕這一切的事](8a)就像砍斷了行惡的四肢,以後就很難再作惡。[棄絕這一切的事]不是遵行一套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規條,而是像脫去污穢破舊的衣服,在心裡徹底否定[這一切的事],承認[因這些事,神的忿怒必臨到那悖逆之子](6)。保羅從來沒有見過歌羅西人,所以他說[當你們在這些事中活著的時候,也曾這樣行過](7節),並非特指歌羅西人,而是指著所有的信徒。信徒之所以[要棄絕這一切的事],是因為我們:1.已經有能力:信徒已經接受了[基督使你們脫去肉體情慾的割禮](二11),罪轄制我們的權勢已經被基督解除了。2.已經有可能:信徒[已經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為](9b),徹底否定了肉體的生命(3節)。因此,我們已經有可能分辨出具體的罪[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羅8:13)。3.已經有必要:信徒已經[穿上了新人](10a),與基督聯合。每一個道德選擇的過程,都會使[這新人照著造他的主的形像在知識上不斷地更新](10)。因此,我們有必要讓新人不斷被聖靈更新(弗4:23),讓自己越來越經歷主,越來越認識主。11節表示在[新人]裡面,一切地上的差別都已經被消除,基督把不同種族,文化,地位,教育,個性,修養,年齡的人都重生為基督裡的新人類,帶進了自己的身體;所有的障礙都已經被拆毀,所有信徒都生而平等。[希臘人和猶太人]代表種族上的差別,猶太人將非猶太人統稱為[希臘人](可7:26)。[受割禮的和未受割禮的]代表宗教上的差別,前者是加入猶太教的人,後者反之。[未開化的人,西古提人]代表文化上的差別,前者指不會說希臘語的民族,後者是黑海北部遠方的遊牧民族。[為奴的,自主的]代表經濟和社會地位的差別,前者是奴隸,後者是自由人。信徒不管從前有什麼背景,都應該[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基督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內Christ is all, and in all],這句詩意的宣言意味深長。在這段的上下文中,這是宣告基督在新人類中所帶來的合一,最重要的是人與基督的關係。 思想:很少信徒會說自己不靠基督,但他們所靠的如果是[基督和牧者,基督和神蹟,基督和誠心,基督和善行,基督和知識等],那麼,他們的內心必然會很快地從基督轉移到另外的事物。但[基督是一切],我們[得著基督](腓3:8),[認識基督](腓3:10),就得著了屬靈生命所需的一切,衪是我們生命的源頭,供應,中心和範圍。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就是我們生命的一切,或許每天有很地上要思念的事,但你期待我們每日都能夠先思念天上的事,求主每日都保守引導我們的心思意念,使我們逵到基督是我一切的關係中,阿們!
歌羅西書 3:18-25歌羅西書 3:18-25
3:18-4:1是信徒[穿上了新人](10節)之後,在家庭裡應當如何生活。這裡列出了家庭中最基本的三種關係:夫妻之間(3:18-19),親子之間3:20-21)和主僕之間(3:22-4:1)原則也是[無論做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17節)。保羅關於這三種關係的教導,現代讀者往往以為這不足為奇,甚至覺得妻子,兒女和員工已經凌駕於丈夫,父母和雇主之上。我們只有明白當時的社會與現代截然不同,才能明白聖經所教導的偉大,體會聖經對人類的影響之深。18-19節是夫妻之間的關係,這是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關係。[你們作妻子的人](18a)指作妻子的信徒,但她們的丈夫未必信主。妻子若是[穿上了新人](10節),[奉主耶穌的名]說話行事,就[當順服自己的丈夫](18b)。動機不是被迫,也不是不平等,而是因為[這在主裡面是相宜的](18c)是神在家庭中設立的權柄,所以既不根據感情的起伏,也不取決於丈夫的回應。[你們作丈夫的人](19a)指作丈夫的信徒,但他們的妻子未必信主。丈夫若是[穿上了新人],[奉主耶穌的名]說話行事,就[要愛你們的妻子,不可苦待她們](19b)。因為這是履行神所交託的責任,所以既不根據感情的起伏,也不取決於妻子的回應。20-21節是親子之間的關係,這是一個家庭中第二重要的關係。[你們作兒女的](20a),指作兒女的信徒,但他們的父母未必信主。兒女若是[穿上了新人](10節)[奉主耶穌的名](17節)說話行事,就[要凡事聽從父母](20b),也就是聽從父母不違背神的旨意的話。[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20c),是神在家庭中所設立的權柄; [你們作父親的](21a)指作父親的信徒;雖然他們的兒女未必信主,但父親有權柄教養兒女。父親若是[穿上了新人],[奉主耶穌的名]說話行事,就[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21b)。因為這樣是履行神所託付的責任,父母養育兒女的目的,不是把兒女當作自己的財產,實現自己的理想,而是按神的旨意,管理祂交託的產業。因此,[不要惹兒女的氣],並不是不可管教,責罰兒女(箴13:24)而是要尊重造他們的神(箴14:31)避免濫用管教的權柄。22-25節是主僕之間的關係,這是羅馬帝國時代的家庭中第三重要的關係。[僕人](22節)就是家裡的奴隸。雖然奴隸的生活如此可怕,但保羅的首要任務不是為他們爭取人身自由(林前7:20-24),而是讓他們得著[在基督耶穌裡的自由](加2:24)。[你們作僕人的](22a)指作奴隸的信徒,但他們的主人未必信主。僕人若是[穿上了新人](10節),[奉主耶穌的名](17節)說話行事,就[要凡事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22b)。動機不是因為害怕人,而是因為敬畏主。信徒即使是做奴隸,也要[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23節)。[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就是從靈裡給主做,工作的標準與世界完全不同。無論是羅馬時代的奴隸,或是現代社會的僱員,信徒的身分都是基督的僕人,首先關心的不應該是自己的權利,而是如何[給主做]。所以工作不應當得過且過,敷衍應付,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動機不是迫於壓力,發財謀生,而是為了[討神的喜悅](帖前4:1),完成的每件產品,提供的每項服務,都應當好得足以獻給神。這樣,即使是世人眼中最低賤的奴隸,實際上[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24b);信徒這樣做的原因,是[因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24節)。 思想:今天的信徒還有什麼藉口不服事主,不追求[得著基業為賞賜]呢?我們信徒[肉身的主人]很可能性情乖辟,刻薄,但身為僕人的信徒真正[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是被基督差派到這個失喪的人中作大使,所以不必自己伸冤,因為[那行不義的必受不義的報應;主不偏待人](24節)。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讓我們知道生活的價值,無論是工作,家庭,都能經歷主你的同在,你的愛,求主使我們真知道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