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節闡述[信徒在基督裡得了豐盛]詳細說明與[不照基督](8節)相反的另一個選擇:[在基督裡](9,10,11,12節)。9-10節先解釋,為什麼要[在基督裡面]。[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住在基督裡面](9節)祂是完全的神,並非只是[神本性]中的一部分,所以信徒在基督之外一無所有。[你們在祂裡面也得了豐盛](10a)信徒若是知道自己信主以後,就已經得著了神在基督裡[一切的豐盛](1:19)就沒有興趣再去聽假師傅的言論,只需要[在祂裡面生根建造](7節)。人性並不能妨礙神的豐盛在我們裡面,因為基督不但完全是神,也完全是人,與祂有生命聯結的信徒。為了說明這一點,保羅又補充說:[祂是各樣執政掌權者的元首](10b;1:16)是一切靈界善惡勢力的源頭和主宰,信徒要得到屬靈的豐盛,不需要倚靠基督以外的任何人,事,物。11-15節用四個比喻,闡明如何[在祂裡面也得了豐盛](10a)。其中的動詞原文都是過去式,比喻這些都是每個信徒在歸信基督時已經發生的事實,不需要特殊的操練,也不需要遵從規條。1.[割禮](11節)是切割男性生殖器的包皮,原本是古代中東一些民族的習俗,被神用來作為與亞伯拉罕和他後裔[立約的證據](創17:11)。猶太男孩必須在出生的第八日行割禮(利12:3)。真正的割禮[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禮,乃是基督使你們脫去肉體情慾的割禮](11節)。[肉體]代表墮落的人性;[脫去apekdusis]原文是一個罕見字,與[解除apekduomai](15節)和[脫去apekduomai](3:9)是同源動詞,聖經中只出現在這三個地方。人沒有辦法倚靠肉體對付肉體,肉體的掙扎不能脫離肉體的困擾。當我們歸信基督的時候,基督已經在我們心裡施行了真割禮(羅2:29;),不是剝去一小片肉,而是[脫舊人和舊人的行為](3:9 ),解除了罪轄制我們的權勢。2.洗禮(12節):信徒在靈裡接受真割禮(11節)的時間,發生在身體接受水洗的時候。 [你們既受洗與祂一同埋葬,也就在此與祂一同復活](12a),這是一個已經發生的事實,已經[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羅6:4)不需要照假師傅所說的,在基督之外再加上什麼(8節)。 [在此]指在水洗裡面。水洗不是像徵,而是表明,是歸信基督過程的一部分。水洗並不能使人得救,但卻能見證裡面的信心,身體受洗的行動,表明靈裡確實接受了真割禮;相反,人若有條件受洗,卻不肯按照主耶穌的命令接受水洗(太28:19),證明自己還沒有真信,肉體還沒有被主對付。3.撤訴(13-14節): (13節)指信徒在接受真割禮之前(11節),靈性已經與神隔絕](1:21),不再能與神交通,任何自我改善都是徒然的。 [未受割禮的肉體]不只是外邦人的光景,也包括那些身體受過割禮,但靈裡還沒受過[基督使你們脫去肉體情慾的割禮]的猶太人。但是,[神赦免了你們一切過犯,便叫你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13b)。這種赦免是徹底的,因為神就是撤銷了律法對我們的指控,信徒不必再回到律法的權勢之下(加3:25)。[字據cheirographon]原文指負債者手寫的欠條。神把律法的功用刻在世人的心裡(羅2:15),就像全人類都簽署了承諾順服的[字據],但卻無法遵行,所以神的[律例]就成了指控我們的欠條。因此,律法並非使人稱義的途徑,只不過是定罪人的證據(羅3:19)。神撤銷指控的方式,不是廢除律法,而是把我們的欠條[釘在十字架上](14b)。因為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代死,已經為我們承擔了當受的刑罰,滿足了律法公義的要求(加5:4-5),信徒無法還清的欠條也與基督一同釘在十字架上,被一筆勾銷了。4.誇勝(15節):這裡的[祂],原文既可能指神,也可能指基督,兩者都合理。神把控告我們的字據[釘在十字架上],從此仇敵再也沒有理由攻擊信徒,因此[廢除了他們的權力],解除了魔鬼和一切邪靈的武裝。從此,那些靈界勢力只能虛張聲勢,在信徒身上已經沒有任何權勢。 [解除apekduomai]原文與[脫去apekduomai](3:9)是同一個字,聖經中只出現在這兩處。[在凱旋的行列中,把他們公開示眾],是用羅馬凱旋歸來的將軍坐在戰車上,帶領展示戰俘和戰利品的公開遊行,比喻基督的復活和升天。 思想:主耶穌基督被剝去衣服(太27:35),掛在十字架上羞辱(太27:39-44),結果卻是基督剝去[一切執政者,掌權者的權勢],把他們[公開示眾]。仇敵用來攻擊基督的十字架,反而成了基督勝過他們的武器。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得勝,也成了與祂聯合的信徒的得勝。因此,信徒不必再懼怕那些靈界勢力,不必到假師傅那裡尋找脫離靈界權勢的方法。 祈禱:親愛主,是你為我們受苦受死受羞辱,使我們不至滅亡,更與你聯合,與你得勝,求主使我們深信你的大能,深信你救恩的能力。使我們能過誇勝的生命。阿們!
歌羅西書 2:11-15
Related Post
歌羅西書 3:12-17歌羅西書 3:12-17
12-17節是信徒[穿上了新人](10節)之後,在教會裡應當如何生活。這些都是基督的性情。當我們的心思越來越被基督的性情充滿,[在地上的肢體](5節)就會越來越失去活動的能力:1.美德:12-13節原文是一個整句;在父神的眼中,信徒已經是[神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不需要再靠遵行規條去賺取地位,而應當在已經蒙神接納,安全穩妥的地位上建立德行,以[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和忍耐]的態度[彼此包容,彼此饒恕]。這些美德不是人的修養,而是需要另外[穿上]的基督性情 [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太18:23-35)。需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的,是肢體之間的[嫌隙],而不是罪惡和異端。2.愛心:14節這種愛心不是人的修養,而是需要另外[穿上]的基督性情-[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約壹3:16)。愛完全了律法(羅13:9-10),表達了信心(加5:6),是聯絡全德(12-13節)的完美紐帶(林前13:1-3)。美德若是沒有愛作基礎,只會讓人驕傲膨脹,自以為義[仍與我無益](林前13:3)。3.平安:[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作主](15a)。[作主brabeuo],原文的意思是[裁定,控制,統治]。在這裡的上下文中[基督的平安]並不是指個人內心的平安(腓4:7),而是指教會肢體之間的關係。正如當時的羅馬帝國在[羅馬的平安Pax Romana]統治之下,教會也要在[基督的平安Pax Christiana]統治之下。當肢體之間出現紛爭或怨言的時候,彼此都應當讓[基督的平安]在自己心裡作仲裁,而不是倚靠肉體爭辯。理由是[你們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15b),因為神呼召我們,不只是為了使我們得救,最終是為了把我們建造成基督的身體教會(1:18),接受[基督的平安]的統治。4.感恩:[也要存感謝的心](15c)使我們在基督的身體裡享受合一,因為心存感恩的人很少會抱怨,衝突。5.聚會:16節新人的聚會內容,既不是[敬拜天使](2:18),也不是[用私意崇拜](2:23),而是:1.[要讓基督的道豐豐富富地住在你們心裡],是因為[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祂裡面藏著](2:3)。[基督的道]已經成文為聖經,信徒必須常常研讀,默想和應用,才能使基督的話融入自己的生命。人若沒有每天沉浸在聖經裡,卻自信過去已經讀得夠多,聖經已經融入生命,現在只需要努力行道,說明還不夠認識自己的詭詐。2.當基督的話融入生命以後,我們就能[以各樣的智慧,彼此教導,互相勸戒]。每個人都有無知的盲點,都有遺忘的時候,都有脆弱的地方,所以每個肢體都需要別人的教導和勸戒,每個肢體都有責任教導和勸戒別人。[彼此教導,互相勸戒]的基礎是聖經,並非個人的學問,經驗或感想。人若離開了聖經,無論曾經多麼屬靈,多麼敬虔,也會把[彼此教導,互相勸戒]變成喋喋不休的說教和指責,毫無智慧可言。3.當基督的話融入生命以後,我們就會自然地[用詩章,聖詩,靈歌,懷著感恩的心歌頌神]。離開了聖經的敬拜讚美,無論感受多麼甜美,情緒多麼興奮,都有可能只是體貼肉體的自娛自樂;輕浮淺薄的詩歌,只會製造幼稚膚淺的信徒。12-16節的總結,就是[無論做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17節)。 思想:[基督是我們的生命](4節)表現出來就是凡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這樣,我們的教會生活才能分別為聖,凡事都能看見父神的主權[藉著祂感謝父神](17節)。我們有否願意活出基督是我們的生命呢? 祈禱:親愛主,你是基督是我們的主,更是我們的生命,除了你沒有人能更新我們的生命,沒有人能使我們生命從內心改變,願主你每日都充滿我們,使我們活出基督的生命。阿們!
歌羅西書 1:9-14歌羅西書 1:9-14
9-12節是禱告的內容,闡明了信徒屬靈生命成長的道路。保羅透過以巴弗的報告,已經確信歌羅西人重生得救(4-8節)。他們已經有了信心,愛心,盼望和恩典(4-6節),並且[循規蹈矩,信基督的心也堅固](2:5)還需要禱告什麼呢?但敬虔的信徒也會面臨敬虔的危機,也可能會被引誘到基督之外尋找敬虔之道。所以保羅說:[因此,我們自從聽見的日子,也就為你們不住地禱告祈求,願你們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上,滿心知道神的旨意](9節)。[滿心知道神的旨意]不只是知道知識,而且需要運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在實際生活的各個方面作出正確的抉擇。[智慧sophia][悟性sunesis]是本信的第二個關鍵詞,原文出現了8次(sophia:1:9,28;2:3,23;3:16;4:5。sunesis:199;2:2 )。[滿心知道神的旨意]不但要認識福音[真知道神恩惠](6節)更需要真正認識基督的位格和工作(13-23節)。信徒若是[滿心知道神的旨意]就能分辨各種冒牌摻假,花樣百出的謬誤。[滿心知道神的旨意]不是為了研究神學,教導別人,而是為了使自己[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祂喜悅](10節)。[行事為人對得起主]並不是讓人憑良心做事情。人以為[對得起主]的事情,也許只是滿足自己的屬靈感覺,為了自我實現,心安理得。10-12節的原文用了四個分詞,詳細解釋什麼是[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祂喜悅]:多結果子:我們對神旨意的認識,必然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太七16-17),使我們[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10節)。人若聽道而不行道,說明裡面並沒有重生的生命,對於屬靈成長沒有任何益處。[結果子karpophoreo]原文和6節的[結果karpophoreo]是同一個詞,顯示善行是福音在信徒生命中的果效。多認識神:信徒越是多[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就越會從經歷中[漸漸地多知道神](10節),更深地明白[神的旨意]。遵行神的旨意,是認識神的階梯;認識神,是遵行神旨意的回報。一步一個台階,生命才能成長。信徒的[行事為人]若不是按著[神的旨意]去做,就會靠著肉體,順著肉體,專挑容易的,擅長的去做,結果是自以為義,總覺得自己很對得起主,別人很對不起主。[漸漸地多auxano]原文和第6節的[增長auxano]是同一個詞,表示對神認識的增長,也是福音在信徒生命中的果效。力上加力:信徒越是多認識神,就越能經歷神的權能和榮耀[照祂榮耀的權能,得以在各樣的力上加力](11節)。 [力上加力]的目的,不是為了醫病趕鬼,施行神蹟,而是[好叫你們凡事歡歡喜喜地忍耐寬容](11節)。滿心感謝:12節表示信徒越是[忍耐寬容]就越發現自己無法靠肉體[忍耐寬容],也越承認自己不配得著天上的永恆基業。但父神已經藉著祂的[榮耀的權能],為我們提供了得救,得勝,得贖所需的一切,使我們有資格[與眾聖徒在光明中分享基業],我們不需要到基督之外尋求任何幫助。1 3-23節整體是一個完整的交錯對稱結構:13-14節呼應《出埃及記》6:6-8,引用以色列人出埃及,進迦南的經歷,描述神對新約信徒的救贖工作,正如保羅自己得救的經歷(徒26:12- 18)。過去,神如何施行神蹟,將以色列人從埃及的奴役下拯救出來(出6:6)把他們帶進迦南應許之地;如今,神也照樣用祂[榮耀的權能](11節),[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祂愛子的國裡](13節),接受基督合法權柄的管理。保羅刻意只說[黑暗的權勢]而不是[黑暗的國度],因為[黑暗的權勢]只是一個混亂無序的叛亂團體,完全無法與[愛子的國]相提並論。神[愛子的國]這個國度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基督復活開始,到[祂來的時候](林前15:23);第二階段是[末期到了,那時基督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都毀滅了,就把國交與父神](林前15:24),那時,神將使萬物復興,愛子的國將來要統治全地。在古代中東,當一國的君王打敗另一個國家後,常常強迫戰敗國的人民遷到其他地方居住。我們信主前都活在黑暗裡,信主後的肉體也習慣停留在黑暗裡。因此,神也強迫被揀選的人[脫離黑暗],遷到基督光明的國度。[遷到祂愛子的國裡],不是根據人的主動的選擇,完全是根據神的揀選和恩典;勝過[脫離黑暗的權勢],也不是出於人的能力,完全是出於神的權能和工作。 思想:人從來都不是絕對自由的個體,不是在這個權柄之下,就是在那權柄之下。在得救之前,是被罪捆綁在反叛的黑暗權勢下;得救以後,要接受合法的君王權柄。我們每日有否願意接受基督君王的權柄管理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救贖,讓我們能從黑暗的權勢遷到你的國度,你是基督,是統管萬有的主,願我們的生命每日都樂意被你管理,引導。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