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撒羅尼迦後書]的原文是希臘文,又被稱為[給帖撒羅尼迦人的第二封信Second Epistle to the Thessalonians]。帖撒羅尼迦是羅馬帝國馬其頓省的首府,也是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中進入歐洲的第二站(徒17:1)。保羅和西拉在帖撒羅尼迦的猶太會堂裡辯論了三個安息日(徒十七2),就被猶太人逼走了(徒17:10),但有一些猶太人,嚮往猶太教的[虔誠的希臘人]和[尊貴的婦人]都信了主(徒17:4)。保羅和西拉被迫離開以後,來到西南方的庇哩亞繼續傳道(徒十七10),但帖撒羅尼迦的猶太人追趕而至(徒17:13),保羅只好坐船遠避南方亞該亞省的雅典(徒17:14-15)。由於年輕的帖撒羅尼迦教會所受的逼迫非常大,以至保羅非常掛念,就打發提摩太回帖撒羅尼迦探望,堅固信徒(帖前3:2)自己單獨前往哥林多。當提摩太把帖撒羅尼迦教會的好消息帶到哥林多以後(帖前3:6)保羅被神大大安慰和鼓舞,[為道迫切](徒十八5),就在哥林多寫了[帖撒羅尼迦前後書]。1:1-2是[問候]與3:16-18的[問安]首尾呼應。1-2節的問候,與帖前1:1幾乎相同。其中的不同之處是:前書只是說[願恩惠平安歸與你們](帖前1:1)後書卻強調[願恩惠平安從父神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2節)。這提醒每一個帖撒羅尼迦教會的初信者:當[恩惠,平安]臨到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思念:1.一切[恩惠]都是從[父神和主耶穌基督]來的,所以不要得了飽足,就心高氣傲忘記神(箴30:9)。亨通與試探是並行的。事實上,亨通本身就是一種試探。除非神賜下特別大量的恩典,亨通在兩方面就是一種試探:它很可能會為人的邪欲提供機會;並且,魔鬼懂得如何利用它達到牠的目的。2.真正的[平安]是從[父神和主耶穌基督]來的,所以不要根據自己主觀的感覺來斷言內心的平安。真正的平安首先是與神的平安,除非我們已經靠著神的恩典把罪對付清楚,否則就不可能擺脫聖靈的責備,因為[你們的罪孽使你們與神隔絕;你們的罪惡使祂掩面不聽你們](賽59:2)。1:3-12的主題是[感恩與讚美]與2:13–3:15[感恩與勸勉]前後呼應。保羅和西拉在帖撒羅尼迦的猶太會堂辯論了三個安息日(徒17:2)就被猶太人逼走了(徒17:10),在帖撒羅尼迦的傳道時間並不長。雖然年輕的帖撒羅尼迦教會受到猶太人很大的逼迫,但他們卻是[在神-我們的父與主耶穌基督裡的教會](1節),神自己會負責保守自己的教會,使這些初信者的生命開始以耶穌基督為中心,所以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三次為他們感謝神(帖前1:3;2:13;3:9),在[帖撒羅尼迦後書]兩次為他們感謝神(1:3;2:13)。[我們該為你們常常感謝神,這本是合宜的](3節)因為這些初信者的生命在患難中得以增長,都是因為神的恩典,所以使徒甚至[在神的各教會裡為你們誇口](4節),稱讚他們。一個教會的生命增長,體現在信,望,愛三個面向:1.信心:[因你們的信心格外增長](3d),正如保羅在前書中為他們信心的禱告(帖前3:10)。這信心就是對神的信靠,根植於生命之中,並且會不斷增長;當暴風雨臨到的時候,信徒若是站立得穩,證明我們的信心已經增長了。2.愛心:[你們眾人彼此相愛的心也都增加](3e)正如保羅在前書中為他們愛心的禱告(帖前3:12)。3.盼望:[因你們在所受的一切逼迫患難中,仍舊存忍耐和信心](4節),這是[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帖前1:3)。一般人對於[逼迫患難]的反應,是逃避和抱怨,但這些初信者卻[仍舊存忍耐和信心],正如保羅在前書中為他們心裡堅固的禱告(帖前三13)。[受]的原文是現在時,表示這些患難並非過去,他們正在受患難。 思想:甚麼能讓我們信仰生命成長呢?是知識?是友誼?還是在主裡藉著恩惠與平安活出信,望,愛的生命呢? 願我們每日都緊守活出信仰中的信望愛的生命。 祈禱:親愛主,你是我們的生命,你期待我們的成長,感謝你藉著你的恩惠與平安,使我們每都能夠經歷主你最美善的信望愛。求主使我們每日都緊守活出信仰中的信望愛的生命。阿們!
帖撒羅尼迦後書 1:1-4
Related Post
帖撒羅尼迦後書 3:11-12帖撒羅尼迦後書 3:11-12
11-12節是對不順服者的警告。[因我們聽說,在你們中間有人不按規矩而行,什麼工都不做,反倒專管閒事](11節)與[因為我們在你們中間,未嘗不按規矩而行,也未嚐白吃人的飯,倒是辛苦勞碌,晝夜做工,免得叫你們一人受累](7-8節)首尾呼應。帖撒羅尼迦教會是一個因愛心勞苦的教會(帖前1:3)[眾人彼此相愛的心也都充足]1:3)。但也有人濫用弟兄的愛心。有些人可能認為既然基督馬上就來,工作沒有什麼意思,所以遊手好閒。有些人可能受希臘文化影響,輕看體力勞動,認為自己在基督裡已被釋放,為何仍得像奴隸一樣工作?有些人可能不屑從事[屬世]的工作,專注於追求[靈命增長]。正當的工作就是在事奉神,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西3:23)。除非清楚蒙召做全職傳道人,否則信徒應該一面做工,一面等候基督再來,因為不是出於神呼召的[志工]只會[專管閒事],在教會中惹是生非,製造問題。[我們靠主耶穌基督所吩咐,勸戒這樣的人](12a)與[我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吩咐你們](6a)首尾呼應,是一個非常嚴厲的警告。[要安靜做工,吃自己的飯](12b)這是等候基督再來的正確態度。這不是保羅的新教導,他在前書裡已經提到(帖前4:11)現在再次強調。13-15節是對順服者的勸勉;首先,信徒要[行善不可喪志](13節)。因為我們的善行和事奉[不是要討人喜歡,乃是要討那察驗我們心的神喜歡](帖前2:4),所以,即使愛心被人濫用,也不可灰心,厭倦,而是[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西3:23)。其次,對於不順服使徒的[吩咐,勸戒](12節),不肯悔改的人,信徒不要礙於面子,維持一團和氣,也不要擔心論斷人,破壞合一,而要有智慧地辨別是非[記下他,不和他交往](14節)目的是要[叫他自覺羞慚](14節),向神認罪悔改。第三,[但不要以他為仇人](15a)管教的目的不是把弟兄變成敵人,軟弱的弟兄還是基督的肢體,所以我們[要勸他如弟兄](15b)[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加6:1)。3:16-18是[問安]與1:1-2的[問候]首尾呼應。16節是保羅的第四次禱告(1:11-12;2:16-17;3:5)他的勸勉(6-15節)以禱告結尾,因為若沒有神的平安和同在,一切的勸勉和紀律都會歸於徒然。當教會內部必須採取懲戒措施的時候,特別需要禱告:[願賜平安的主隨時隨地給你們平安!願主常與你們眾人同在](16節),包括那些順服的和不順服的信徒。[隨時隨地]原文為[隨時以各種方式]。保羅寫信常常是自己口授,別人代筆記錄(羅16:22)然後在信尾用親筆問安。 [凡我的信都以此為記,我的筆跡就是這樣](17節)顯明不同的筆跡,有助於收信者鑑別[冒我名的書信](2:2)。本信最後的問安除了加上[眾人](18節)一詞,與前書(帖前5:28)完全相同。因為保羅盼望每個人,包括那些[不按規矩而行](6節)的人,都能順服使徒的教導和勸勉,恢復教會的合一。這樣的合一隻能藉著[主耶穌基督的恩](18節)才能成就。 思想:在保羅的書信一次一次都以祈禱開始,祈禱結束,因他深知惟有祈禱是我們事奉的幫助,是我們事奉的力量,更是我們事奉的中心;我們有否只憑著自我的知識,智慧,經驗去面對事奉?還是願意到主面前將生命的事奉作出信靠的禱告呢? 祈禱:親愛主,或許我們都會借助我們所謂的知識,智慧,經驗去事奉,求主今日再次藉著經文使我們更懂得要倚靠主你,作一個願意禱告的人。阿們!
帖撒羅尼迦後書 3:1-5帖撒羅尼迦後書 3:1-5
2:13–3:15的主題是[感恩與勸勉]與1:3-12[感恩與讚美]前後呼應。保羅一面糾正初信者的誤解(2:1-12)一面堅固他們的信心(2:13-3:5),並且勸勉他們一邊等候主來,一邊為主而活(3:6-15)。1-2節是保羅請帖撒羅尼迦信徒為自己代禱。患難中的信徒最容易陷於自憐之中,這時更應該多為福音的事工代禱(1節)多為肢體的患難代禱(2節),這樣才能脫離自我。基督身體裡的禱告原則是:[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3);擔當別人的禱告重擔,也能使自己的重擔輕省(加6:2)。使徒保羅有極大的屬靈恩賜和成就,但他在許多書信中都要求對方為自己代禱(羅15:30)。這不是為了博取對方的同情,也不是因為沒有代禱神就不會帶領,更不是代禱的人越多神就越垂聽。神所要得著的是基督的身體,而不是一個超級肢體,因此保羅照著神的旨意,把自己和同工們擺進基督的身體裡,盼望所有的肢體都藉著同心禱告活在基督的身體裡,在靈裡合一,彼此聯絡,互為肢體,彼此配搭,彼此供應,一同爭戰,[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2)。(2節) [脫離無理之惡人的手]原文有定冠詞,指在哥林多給保羅帶來麻煩的猶太人(徒18:12)[因為人不都是有信心](2節)。當我們為福音的事工禱告時,要必須清醒地體認到,並非所有的人都會信主,唯有蒙神揀選的人(2:13)才有信心正面回應福音。3-5節是保羅為帖撒羅尼迦信徒代禱。保羅請對方為自己代禱[脫離無理之惡人的手]的同時,立刻想到對方所受的逼迫患難,所以從[信心pistis](2節)過渡到相似的[信實pistos](3節)一詞,馬上就說[但主是信實的,要堅固你們,保護你們脫離那惡者](3節)。在基督裡的禱告,總是讓我們仰望基督,考慮基督的身體,顧念基督的心意,而不是定睛在自己的難處。[主是信實的]祂[必將患難報應那加患難給你們的人,也必使你們這受患難的人與我們同得平安](1:6-7)。雖然祂允許[惡人]驅趕自己的僕人[惡者]逼迫自己的教會,但祂不會撇下自己的羊群不管,而會一直護衛他們,[愛他們到底](約13:1) [在一切善行善言上堅固](2:17)他們。保羅的[靠主深信,你們現在是遵行我們所吩咐的,後來也必要遵行](4節)他的[深信]是根據神自己的[揀選](2:13)和[信實],而不是根據人不可靠的表現。因此,當我們的肢體軟弱,跌倒的時候,我們不可憑血氣責備,論斷,而要[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帖前5:14),因為[靠主深信]神必成全祂在信徒心中所動的善工(腓1:6)。第5節這是保羅的第三次禱告(1:11-12;2:16-17)與第二次禱告(2:16-17)首尾呼應。 思想:信徒之所以能[愛神,並學習基督的忍耐](5節),並不是倚靠人的努力或模仿,而是因為主不但[安慰](2:17)我們的心,而且[引導]我們的心經歷神的愛,使我們能更愛神,活出基督的堅忍,等候祂的再來。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使我們生命能經歷你的安慰,更經歷你賜予我們生命的盼望,你的愛成為我們生命的力量,求主的愛每日都充滿我們,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