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前書]的原文是希臘文,又被稱為[給提摩太的第一封信First Epistle to Timoth]。[提摩太]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榮耀神],他生長於路司得,母親是信主的猶太人,父親是希臘人,自幼受祖母及母親影響,熟悉舊約聖經。保羅在第二次宣教旅程中給提摩太行了割禮,從此成為保羅的親密同工(徒16:1-3)。[提摩太前,後書]和[提多書]都是保羅晚年寫給個人的,但大部分內容都與收信者所牧養的教會有關。提摩太和提多都是保羅的接班人,三封書信的內容,風格,措詞和歷史背景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對於教會秩序和牧養教會,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十八世紀初被稱為[教牧書信Pastoral Epistles]。保羅寫本信的目的, 是為了處理教會內部出現的假師傅:雖然本信被後人稱為[教牧書信],但關注的重點其實不是如何牧會,而是如何清除偏離真道的領袖對教會的影響。1:1-2是問候與6:21b的祝福首尾呼應。本信是保羅寫給提摩太個人的,但卻一開始就非常鄭重地申明自己的使徒權柄:[奉我們救主神和我們的盼望基督耶穌之命,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1節)因為保羅有意讓提摩太向以弗所教會公開誦讀本信(6:21)。[我們救主神]這是舊約對神的常用稱呼(撒下22:2;詩22:19)保羅也把基督稱為[救主](提後1:10)。在當時的羅馬帝國[救主]一詞常被用來崇拜自稱為神的凱撒。[我們的盼望基督耶穌]這是提醒讀者:神的救贖計劃在基督裡必然得以成全。[使徒]的意思是[使者,被差遣者]。[提摩太](2節)是保羅從路司得帶出來的年輕同工(徒16:1-3)。[真兒子](2節)原文的意思是[合法所生的兒子]。當時的門徒關係常以父子相稱,提摩太和提多都被稱為保羅的[真兒子](多1:4)顯示保羅希望當地的教會把他們看作自己的代表,並透過這兩位[真兒子]的榜樣,知道怎樣效法他們的[父親](林前4:16-17)。聖經並沒有說提摩太是保羅帶信主的(徒16:1-3),保羅,提摩太和提多都是由同一位聖靈重生,在屬靈上是弟兄關係,並非父子關係。保羅的問安語結合了希臘式的[恩惠](2節)和希伯來式的[平安](2節)。保羅慣用的問安語是[恩惠]和[平安]只有在提摩太前後書裡特別加插了[憐憫eleos](2節;提後1:2),可能因為提摩太在以弗所教會需要執行艱鉅的任務,尤其需要神的憐憫。 思想:當保羅面對教會的難處時,要求提摩太不是先開會友大會,不是研究如何管理,更不是憑經驗去處理,並不是上司與下屬的關係;而是先重視與同工如同父子的關係,更要明白我們救主神和我們的盼望基督耶穌之命,得著主的恩惠、憐憫、平安去面對。我們有否明白當中的意義呢? 祈禱:親愛主,是你要我們成為主的身體,面對當中的關係,面對當中的挑戰,我們都好需要主你話語的教導,求主潔淨我們,除去我們用俗世的態度去處理你所愛的教會,使我們看到你所愛的;你所憐憫的每一個。阿們!
提摩太前書 1:1-2
Related Post
提摩太前書 4:1-5提摩太前書 4:1-5
4:1-6:10的主題是[恢復神家的秩序]與2:1-3:13[神家當有的秩序]前後呼應。保羅提出一系列具體的指示,指導提摩太如何恢復被假師傅搞亂的教會秩序。需要囑咐的內容很多,但保羅不是想到哪裡就說到哪裡,而是巧妙地組成一個交錯對稱的結構:1-5節是[假師傅是說謊之人]。保羅剛宣告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3:15),馬上就向假師傅宣戰:[聖靈明說,在後來的時候,必有人離棄真道,聽從那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的道理](1節)。凡是在有福音被宣講的地方,撒但都會跟著播散異端(太13:24-25),主耶穌(可13:22)彼得(彼後3:3-4)和保羅自己(徒20:29-30)都曾如此預言,現在這些異端已經出現在教會中(西2:20-23)。[離棄真道]表示這些跟隨假師傅的人可能還是自稱基督徒,實際上早已[離棄信仰]。撒但最詭詐,最危險的伎倆,不是從外面逼迫教會,而是從裡面腐蝕[真理的柱石和根基](3:15)引誘信徒[聽從那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的道理]。假師傅的錯謬不是出於無心或無知,而是來自[邪靈和鬼魔]。真教會不是歲月靜好的心靈港灣,而是真理和謬誤彼此爭戰的戰場;[我們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弗6:12),而是與[天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6:12)。[邪靈和鬼魔的道理]原文都是複數,顯示將來出現的假師傅和形形色色的謬誤很多。真理只有一個,謬誤卻層出不窮,教會要成為[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就要不斷地[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6:12)。[邪靈和鬼魔的道理]不會給自己貼上謬誤的標籤,而是透過[說謊之人的假冒](2節)悄悄潛入教會。[良心麻木,假冒,說謊]是一個人墮落成假師傅的三部曲:首先,[這等人的良心如同被熱鐵烙慣了一般](2節),已經麻木,甚至烙上了撒但的印記(提後2:26)。一個人堅持錯誤的神學,往往是由於失敗的道德(弗4:19),所以必須[丟棄良心](1:19);而許多人之所以追隨假師傅,通常是想利用假師傅的謊言,為自己的惡行自圓其說。接著,良心麻木的人就會開始[假冒]。[假冒hupokrisis]原文的意思是[偽裝,演戲]假師傅在人前扮演屬靈,在人後卻是另一幅光景。因此,觀察一個教師是真是假,最好的方法就是觀察他的家庭生活(3:2-7)因為任何[假冒]都經不住時間和生活的考驗。最後,擅長假冒的人就會開始[說謊]。最高明的說謊者,是那些入戲太深,甚至把自己當作真教師的假師傅。他們口裡承認基督是主,實際上卻在教導別的福音,用謬誤[假]真理。這種人心裡剛硬,對自己的錯誤一無所知,徹底淪為假師傅。以弗所的假師傅[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3節)[假冒]屬靈,其實是高舉自己[自表謙卑,苦待己身,其實在克制肉體的情慾上是毫無功效](西2:23)。保羅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些假師傅是想否定神的創造和良善。婚姻和食物都是[神所造,叫那信而明白真道的人感謝著領受的](3節)聖經從來沒有說物質和婚姻是邪惡的。相反,[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4節),是美善的神所造的(創1:31),[若感謝著領受,就沒有一樣可棄的](4節)。只要我們藉著神的話語,為祂的預備和供應獻上感謝和禱告,婚姻和食物[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成為聖潔了](5節)。 思想: [邪靈與鬼魔的道理]從來都不會給自己貼上邪惡的標籤,總是隱藏在屬靈,善良,愛心,合一的外衣下,人畜無害,並且符合人的直覺。但只要一個破口一開,整個真理體係很快就會變得千瘡百孔,最後不是教會[離棄真道],就是真信徒離開教會。我們每日都需要好好的醒察,以致能逃避那[良心麻木,假冒,說謊]的生命。 祈禱:親愛主,我們真的好需要你真理的光照與引導,因每日我們都會面對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我們因此會迷失,會麻木,更[離棄真道],願主憐憫保守我們,使我們持守你的真道。阿們!
提摩太前書 2:1-8提摩太前書 2:1-8
2:1-3:13的主題是[神家當有的秩序]與4:1-6:10[恢復神家的秩序]前後呼應,1-8節的主題是[要為萬人禱告]第1節顯示下文的內容是上文的結果,以下指示是為了回應假師傅在教會中所造成的紛爭(8節)好讓提摩太在保羅到達之前[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當怎樣行](3:15)。[首先]不是說首先為誰禱告,而是2:1-3:13所有指示中最重要的一項。[勸parakaleo]和1:3的[勸parakaleo]原文是同一個字,表示接下來的所有指示,都與[勸你仍住在以弗所,好囑咐那幾個人不可傳異教](1:3 )有關。[懇求,禱告,代求,祝謝]這四個字原文的意思並無精確的定義和區分(腓4:6)表示包括禱告的每一方面。以弗所教會的假師傅可能有某種排外,孤立的傾向(1:4,7)所以保羅強調要[為萬人]禱告,因為福音是[為萬人]預備的(4, 6節),宣教使命是普世性的(7節)。第2節這句話是對[為萬人]禱告的補充,並非重點:[君王和一切在位的]原文是複數,包括各個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掌權者。每一個政權的存在都仰賴神的允許,地上的權柄不過是表明神的權柄。保羅勸勉信徒為掌權者代禱,並非因為當時的政權善待教會。實際上,正是猶太公會和羅馬帝國的掌權者合作將主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禱告,目的不是為了國泰民安,沒有逼迫(提後1:8)而是[使我們能夠敬虔端正地過平穩寧靜的生活]自由地在教會之外活出福音的見證(3:7)完成普世宣教。3-4節證明[為萬人]禱告是合神心意的:[這是好的,在神我們救主面前可蒙悅納](3節),因為神是[我們救主](1:1;2:3),所以信徒[為萬人]的得救禱告。[祂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4節)表示救恩是普世性的,並不局限於某些特定的民族或人群,所以信徒應該[為萬人]禱告。5節是神[願意萬人得救]的證據,這是1-7節交錯對稱結構的中心:[因為只有一位神](5a)祂不但是以色列人的神,也是萬人的神(林前8:4)。[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5b),[中保]就是立約雙方之間的中間人,擔保人(來7:22),這位中保一面要代表神,另一面要代表人,所以必須既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只有[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才能承擔這個職分,祂不但是猶太人的彌賽亞,也是外邦人的基督(7節)。6-7節與[祂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前後呼應:基督[捨自己作萬人的贖價](6a),證明神[願意萬人得救]。但神不是[定意萬人得救更不是[萬人自動得救],而是接受基督作中保的人才能得救(5節)。[到了時候,這事必證明出來](6b)耶穌基督已經在十字架上為萬人而死,履行了唯一中保的職分。第7節是保羅鄭重宣告自己外邦人使徒的職分,證明神願意萬人[明白真道],所以信徒要[為萬人]禱告。8節是與1-2節[為萬人]禱告首尾呼應。早期教會和猶太人一樣舉手禱告,表示雙手在禱告前已經潔淨(出30:19-21;詩26:6。 [舉起聖潔的手,無忿怒,無爭論]指禱告的人不應該被[忿怒,爭論]玷污。[隨處禱告]指在每一個聚會的地方。當時的教會分散在信徒家庭裡聚會。保羅不是指示由男人帶領禱告,在哪裡禱告,禱告時要舉手,而是說:[當大家聚集禱告的時候,要確保自己是在禱告,而不是帶著忿怒,爭論禱告。]假師父在教會所引起的紛爭(1:4),必須在禱告前全部清除(弗4:26-32),才不會妨礙與神相交(太5:23-24)。 思想:,儘管各類的信仰,世上的宗教都有祈求,禱告;但祈禱不是我們心願達成的方法,更不是我們對神的苦勸;而是神給予我們信徒的恩典;是讓我們經歷神同在的時光,更是能明白神心意的途徑。我們有否明白祈禱的意義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是活著的神,是主你賜予我們禱告的恩典,藉禱告我們能夠經歷你的同在,經歷你的恩典,求主教導我們禱告你,更藉著祈禱使我們明白主你的旨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