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前書 提摩太前書 1:3-11

提摩太前書 1:3-11

3-7節是保羅對提摩太的囑咐托。(3-4節)這句話道出了本信的主要目的:本信的所有內容,都是保羅對以弗所教會內部出現假師傅的回應。提摩太不是去以弗所牧養教會,而是被保羅派到那裡扭轉局面;他可能離開以弗所以後,在馬其頓境內給留在以弗所的提摩太寫了本信。3節[囑咐paraggello]表明提摩太是帶著使徒的權柄教導,命令人。[異教]可譯為[別的教義]指不正確的,引起分歧的教導(6:3),並非不同的宗教信仰(弗4:14)。[荒謬無憑的話語和無窮的家譜](4節)與某些猶太教的遺傳有關(多1:14),具體不得而知。無論內容如何,都毫無屬靈價值,只會引發猜測和辯論。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3:15)在教會引發紛爭的從來都不是真理,而是謬誤和罪惡。[並未發明神在信上所立的章程](4節)也可譯為[無助於神所定基於信心的計劃] [章程]原文是[管家]。神的計劃不能倚靠猜測來領會和實行,只能憑藉信心。憑空的猜測只會把人引入謬誤的沼澤,混亂神的真理,無助於作神的忠心管家。[但命令的總歸是愛](5a)可譯為[但命令的目的是愛];[命令paraggelia]原文與[囑咐paraggello]是同一個字的不同詞性,指提摩太[囑咐那幾個人不可傳異教]的目的,不只是消極地糾正神學的錯誤,更是積極地建立愛的團契,用愛來代替假師傅所挑起的紛爭(4節)。[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5b),既不是出於自我肉體的情感,也不是[說謊之人的假冒](4:2)。真教師和假師傅的差別不在於有沒有談論愛,而在於怎樣教導愛: (6節) [虛浮的話]只能把暫時的情緒,虛假的感覺當作愛,惟有真理的教導才能生出[潔淨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從而結出愛的果子:[潔淨的心]就是不向虛妄,不懷詭詐(詩24:4)。[無虧的良心]就是已被基督潔淨,能正常辨別是非的良心(羅2:15)。[無偽的信心]就是誠實倚靠神(賽10:20)沒有程度區別,只有真假之分。以弗所教會的假師傅很可能是教會的領袖(7節)他們偏離了[潔淨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取而代之的是[虛浮的話]目的是高抬自己[想要作教法師](7節)。他們想和猶太拉比一樣受人尊敬,卻不像法利賽人那樣鑽研聖經,所以[不明白自己所講說的所論定的](7節):既不明白自己所講論的經文,又不知道自己所主張的道理。但他們並沒有自知之明,反而為憑空臆測的事喋喋不休,強裝權威。8-11節是第一段插入的話,保羅談論自己對律法的認識,這律法正是那些假師傅所誤用的(7節)。以弗所的假師傅[要作教法師](7節),所以誤用律法,高抬自己。保羅譴責假師傅,但並沒有貶低律法,所以強調:[我們知道律法原是好的,只要人用得合宜](8節)。[合宜]原文是[合法];意思是符合設立律法的目的。人若要把律法用得[合宜]教得[合宜],就必須了解律法的作用。[律法不是為義人設立的](9節)因為聖靈的果子[沒有律法禁止](加5:23)。[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羅3:20),是為了約束人的罪((加3:23)既不是讓人稱義的資格,也不能給人行義的能力,更不是叫人[去講虛浮的話](6節)。[正道](10節)可譯為[健全教義]與假師傅的[病態渴望](6:4[專好])形成對比。[道didaskalia]原文在本信中一同使用了八次(1:10;4:1,6,13,16;5:17;6:1,3)又被譯為[教導](4:13;5:17)[教訓](4:16)[道理](6:3)。保羅對律法的功用,以及健全的教義的理解,都不是個人的主張,而是[照著可稱頌之神交託我榮耀福音說的](11節)。 思想:今天,或許聖經也常被信徒誤用,不是[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提後3:16),而是[替天行道]的武器;不是[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三17),而是只關注我的擋箭牌。我們有否同樣經常都不誠實使用聖經?還是用愛活出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的生命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主你用神的愛去愛我們,這不是暫時的情緒,虛假的感覺,而是由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的愛,求主用你語詞使我們真正明白你的愛。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提摩太前書 6:1-10提摩太前書 6:1-10

6:1-2a是[對地上僕人的指示]與4:6-16[對基督僕人的指示]前後呼應。6:1-2是指示信徒如何[在軛下作僕人](1節)所以只強調僕人[當以自己主人配受十分的恭敬](1節)。對待4:6-6:2所提到的各種人,共同的要求就是尊重(4:12;5:1-2、3、17;6:1)。羅馬帝國實行奴隸制,[僕人]就是奴隸,[主人](1節)就是奴隸的主人。假師傅可能教導作僕人的信徒不必再受制於奴隸的身份,以致擾亂了社會秩序,使[神的名和道理被人褻瀆](1節)。(2節) [不可因為與他是弟兄就輕看他]指信徒以為自己的主人,上司,老闆也是主內的弟兄,所以就不把對方當作主人,上司,老闆來尊重,以致工作輕忽馬虎。保羅的教導是:不但不能因此偷懶,反而[更要加意服事他;因為得服事之益處的,是信道蒙愛的](2節),這樣的[服事]是做在基督面前,能使主人和僕人雙方都得著益處。6:2b-10是[假師傅是貪財之人]與4:1-5[假師傅是說謊之人]首尾呼應。3-5節總結了假師傅的四個特點:1.在真理上,他們[傳異教,不順服我們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與那合乎敬虔的道理](3節)。只有真理才會帶來敬虔,錯謬一定會導致道德敗壞。[純正的話]直譯是[健全的話語][敬虔]意思是[像神]裡面有像神的實際,外面有敬畏神的態度。2.在態度上,他們[自高自大,一無所知](4a ),雖然很自負,但[按他所當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林前8:2)。3.在表現上,他們[專心爭辯,擅於舌戰,因而生出嫉妒,紛爭,毀謗,惡意猜疑,和心術不正與喪失真理的人不停地爭吵](4b-5a。假師傅[專好爭辯]直譯是[病態地渴望爭辯]與主耶穌基督[健全的話語]形成對比。假師傅[擅於舌戰],常常把爭論的責任推給堅持真理的人。假師傅的錯謬教導,在教會產生了[嫉妒、紛爭、毀謗、惡意猜疑],那些[心術不正與喪失真理的人]也會因為分黨而彼此[不停地爭吵]。4.在動機上,他們[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5節),把敬虔當作表演,把福音當作搖錢樹,用講台來討好人,博取名利地位,滿足個人的理想和成就感。6-8節從正面教導什麼才是[大利]。假師傅[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但對真敬虔的人來說,[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6節)。雖然[敬虔]並不能帶來物質的利益,但卻會給有[知足的心]的人帶來屬靈的[大利]。[知足]不是自給自足,而是在基督裡的滿足,滿足於神的同在,感謝神所賜予的一切(腓4:13)。信徒應當[知足]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7節)。9-10節指出貪財者的結局。[那些想發財的人](9a)以物質財富為人生目標,將面臨三大危險,一步一步走向毀滅:1.[陷在迷惑](9b)裡,錢財就像撒但的誘餌。2.[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9c),信徒就是魔鬼的獵物。3.[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9d)。[貪財是萬惡之根](10a)並不是說[錢財是萬惡之根]也不是說每一種罪惡都起源於[貪財],而是說[貪財]會導致各種罪惡。貪婪不會止於貪婪,對基督以外的任何人,事,物的[貪心](弗5:5)都會成為我們生命的破口,讓萬惡趁虛而入。這不是理論,而是以弗所教會的現實:[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10b),而且為此飽嘗苦果,[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10c)。 思想:在我們信仰中讓我們懂得感恩,更明白[知足]不是因為得著了世界,而是因為得著了基督,[知足]不是擁有了想擁有的東西,而是[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8節)。我們有否因著神的話讓我們生命感恩,知足呢? 祈禱:親愛主,你是我們生命的一切,因你是萬有生命的主,我們感恩生命能夠追求得著基督,使我們生命能感恩,知足。求主保守我們使我們生命都充滿感恩知足的心。阿們!

提摩太前書 5:11-16提摩太前書 5:11-16

11-15節是[關於年輕寡婦的指示]這是3-16節交錯對稱結構的中心,表明年輕寡婦是寡婦問題的中心,她們很可能[擔負罪惡,被各樣的私慾引誘,常常學習,終久無法明白真道](3:6-7)以致被假師傅操縱利用。[至於年輕的寡婦,就可以辭她](11節)可譯為[至於年輕的寡婦,你要拒絕登記]。她們的[年輕]程度,是還可以[生養兒女](14節)。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她們的情慾發動,違背基督的時候就想要嫁人](11b)。登記在冊的寡婦可能要許願不考慮再嫁,專心事奉。寡婦再嫁,並不是犯罪(林前7:39)[她們被定罪,是因廢棄了當初所許的願](12節)。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年輕的寡婦更容易陷入試探。她們[習慣懶惰,挨家閒遊](13節),可能還幫助假師傅[偷進人家,牢籠無知婦女](提後3:6);她們[不但是懶惰,又說長道短](13節)表示她們像假師傅一樣說[虛浮的話](1:6)[世俗的虛談](6:20);她們[好管閒事,說些不當說的話](13節)還爭著講道,轄管男人(2:12)。今天,信徒之間彼此探訪,相交,若沒有讓聖靈來管理自己的口舌,探訪也會變成[挨家閒遊],相交也會[說長道短,好管閒事],甚至以[主裡一家人]的名傳隱私,發牢騷,[說些不當說的話],[從此就生出嫉妒,紛爭,毀謗,妄疑](6:4),破壞教會的合一。所以[若有人自以為虔誠,卻不勒住他的舌頭,反欺哄自己的心,這人的虔誠是虛的](雅1:一26)。為了不讓[年輕的寡婦]被仇敵利用[不給敵人辱罵的把柄](14節),保羅建議她們嫁人,將心思專注在[生養兒女,治理家務](14節)上,效法真寡婦的善行(10節)。保羅在林前7:8建議寡婦不必再嫁,是對一般的寡婦;在林前7:25-26教導[不如守素安常](林前7:26),是對獨身的姊妹。這裡教導寡婦嫁人,是針對缺乏自製的[年輕的寡婦]因為她們當中[已經有轉去隨從撒但的](15節)也就是[被引誘,陷在罪裡](2:14 )[離棄真道,聽從那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的道理](4:1)。16節是[關於真寡婦的指示]。[真ontos]原文在本章中只出現在16節和第3,5節,[救濟eparkeo]原文在本信中只出現在16節和10節,這些關鍵字使16節與3-10節在3-16節的交錯對稱結構中對稱。第8節的主詞是男人,所以保羅在這裡提到[信主的婦女](16節),以免信徒誤以為那裡只是對男人講的。信徒不分男女(4節),都應當向自己家中的寡婦盡同樣的責任,不拖累別人,“好使教會能救濟那真無倚靠的寡婦”(16節)。 思想:在教會生活中或許最讓信徒享往的,除神的同在外就是與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但更是讓信徒最容易失望的經歷,無論是享往或是失望的經歷,我們有否同心願意遵守神的話,以神為中心在我們的關係中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讓我們在教會能享受你的同在,更享受與弟兄姊妹中關係的情誼,無論是享往還是經歷過的失望,求主的同在都再次充滿在我們的關係中。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