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21a的主題是[為真道打美好的仗]與1:3-20[為正道打美好的仗]前後呼應。11節是保羅對提摩太的要求,包括兩個面向:1.在負面的方面[你這屬神的人要逃避這些事](11a),與傳播謬誤(3節)追逐金錢(5節)的假師完全相反。[屬神的人]原文就是舊約七十士譯本中的[神人]這個特殊的稱呼,使提摩太有別於那些自稱屬靈,生活卻不屬神的假師傅。2.在正面的方面,要[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11b)作群羊的榜樣。這六項美德都是基督生命的果子;有了基督,就不會給貪婪留下空間。12-16節是對提摩太的囑咐。保羅吩咐提摩太[要守這命令,不玷污,無可指責](14節),這命令是:1.在真理上,[你要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12a)對抗假大師和他們的錯謬教義。2.在經歷上,要[持定永生](12b)就像競技場上運動員要持定桂冠,信徒的桂冠就是永生(提後4:8),現在已經得著,將來才能完全。[我在叫萬物生活的神面前,並在向本丟彼拉多作過那美好見證的基督耶穌面前囑咐你](13節),這是本信中語氣最強烈的囑咐(5:21)。提摩太[為此被召,也在許多見證人面前,已經作了那美好的見證](12c)指被捕的時候(來13:23)在官府面前表白信仰,所以保羅特地提到[向本丟彼拉多作過那美好見證的基督耶穌]。主耶穌已經在地上的權勢面前[作過那美好見證](13節),每個屬神的人也當效法基督。而信徒之所以能不畏懼死亡,公開認信。[到了日期](15a),指主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太24:36)這場屬靈爭戰要等到基督再來才會止息。15b-16節是對神的頌贊,當基督再來的時候,神自己[要將祂顯明出來](15節)。17-19節是對富足人的囑咐。[今世富足的人](17a)不是[那些想發財的人](9節)。保羅並沒有責備富人,而是責備貪財的人。富足不是罪,但卻容易使人陷入試探,所以保羅要提摩太[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17a),應當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錢財:1.[不要自高](17b),以為成功是靠自己的努力,財富是靠自己的本事(申8:12-14)。2.[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17c),錢財不但靠不住,而且會妨礙我們[誠實倚靠耶和華](賽10:20)。3.[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17d)。神不但是[賜生命給萬物的神](13節)也是[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信徒並不需要禁慾,苦修,而要把豐富的受造物當作神的禮物來享用。神[厚賜百物給我們]不是讓我們自私享受,而是要我們成為分享賜福的管道,[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前4:10)。因此,富足的信徒有責任[行善,在好事上富足](18節),也就是[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18節)。真正的[富足]不在於擁有,而在於分享;與別人分享今生的財富,才能得到真正的[富足]。因為這是[為自己積滿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19a),用不能存留的錢財,換取不能朽壞,真正有價值的天上財寶(太6:20)。[持定那真正的生命](19b),與[持定永生](12節)前後呼應。20-21a是對提摩太最後的要求,與11節首尾呼應。在正面的方面,[你要保守所託付你的](20a)。這是繼續金錢的比喻,保羅把對抗假師傅的使命託付給了提摩太(12節),就像把貴重的財物放在他手中保管。在消極的方面,要[躲避世俗的虛談和那敵真道,似是而非的學問](20b)。6:21b是祝福與1:1-2的問候首尾呼應。[願恩惠常與你們同在](21b),這個結尾就像《加拉太書》一樣簡潔(加6:18)。以弗所教會和加拉太教會同樣面臨假師傅的攪擾,保羅也同樣在信中對假師傅作出最後一擊,然後立刻收筆。 [你們]包括以弗所教會的會眾,表明保羅希望本信在教會中誦讀。當假師傅拆毀教會的時候,真信徒惟有在真道上合一,靠著神的[恩惠],才能使教會在潔淨之後得著重建。 思想:一個沒有感覺到每天需要屬靈爭戰的信徒,可能早就在這場爭戰中投降了。所以面對每日屬靈的爭戰,信徒要看清世人認為積蓄財富是通往幸福之門,信徒卻把施捨財富當作[持定那真正的生命]的正路。 祈禱:親愛主,求你記念,我們身邊每日都有自以為所謂正確價值觀的真理,求主閞我們眼睛使我們看得見主你的真理,更使我不陷在貪婪的網羅中。阿們!
提摩太前書 6:11-21
Related Post
提摩太前書 3:8-16提摩太前書 3:8-16
8-13節是[作執事的品格要求]。[執事diakonos](8節)原文又被譯為[用人](太20:26)是幫助人的,治理事的](林前12:28) 在長老的監督下管理教會的具體事務。以弗所教會已經建立十多年了,提摩太的使命並不是設立執事,而是密切觀察執事的行為,對犯罪的執事執行紀律(5:22,24-25)。因此,8-12節並沒有詳述執事的職責,資歷或能力,與其說是執事的資格清單,不如說是對執事[必須端莊](8節)的品格要求;所列出的都是可以觀察的外在行為,而不是內在的屬靈素質。這份清單與假師傅對比鮮明,符合希臘道德中的崇高理想,包括以下六個面向:1.[不一口兩舌](8節)指為人誠實,不虛偽,與善於說謊的假師傅對比鮮明(4:2)。2.[不好喝酒](8節)指不酗酒。3.[不貪不義之財](8)指不利用事奉為個人謀利,與[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6:5)的假師傅對比鮮明。4.[要存潔淨的良心,要守真道的奧祕](9節)指行為與福音的真理一致[對神對人,常存無虧的良心](徒24:16)與自欺欺人的假師傅對比鮮明(1:6,9)。5.[只要作婦人的丈夫,好好管理兒女和自己的家](12節)與[禁止嫁娶](4:3)假師傅對比鮮明。6.[這等人也要先受試驗](10節)用時間證明自己在生活和事奉中的品格[若沒有可責之處,然後叫他們作執事](10節)。所以他們也不能是[初入教的](6節)。[女執事](11節)原文是[女人]可能指執事的妻子,女執事或執事的女助理。無論具體指誰,教會的女同工都[必須端莊,不說諫言,有節制,凡事忠心](11節)與那些受假師傅影響的婦女對比鮮明(5:11-15)。13節表示在基督裡的事奉並不能為我們帶來世人所重視的回報,卻可以帶來天上的獎賞,並且試驗我們得著得救的確據。這些正是假師傅所丟棄的(1:6,19)。14-16節的主題是[教會是神的家]這是本信交錯對稱結構的中心,指出了本信的寫作目的。此時保羅可能正在馬其頓,打算前往尼哥坡裡過冬,並在那裡會見提多(多3:12)然後再去以弗所(4:13)所以[先將這些事](14節)寫給提摩太,指導他處理以弗所教會的假師傅問題。教會傳統認為,後來保羅前往以弗所,途中經過特羅亞,在那裡再次被捕(提後4:6,13),最後死在羅馬獄中,並沒有見到提摩太。但本信卻成了聖靈賜給歷代教會的屬靈祝福。15節宣告了教會的身份:教會是[神的家](15節):1.神家的主人是神,而不是人;應以神為中心,而不是以人為中心。神家的兒女首先關心的不是人的需要,而是神的滿足;首先考慮的不是人的方便,而是神的心意;首先在意的不是人的感受,而是神的榮耀。神家的家規是神定的,在神的家中不能以恩典之名怠慢行事,以愛心之名為所欲為;若不[按真理而行](約叁4),必然會給神家造成損失。神家的職分只能由神自己呼召,寧缺毋濫,更不能把職分當作送禮的人情。 [神的家]就是[神的殿],[家oikos]和[殿oikos]原文是同一個字。教會的功用是向上敬拜神,向內造就神的兒女,向外見證神的美德(彼前2:9)。神家所有的事奉都是敬拜的果子,而不是敬拜的代替。神家的兒女不會只指責家中的破口,而會主動堵住破口。2.[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15節),不是情感避風港,也不是愛心加油站。以弗所人熟悉[柱石]的比喻,因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以弗所的亞底米神殿一共有127根華美的大理石柱石,在柱石頂上安放著著名人物的塑像。教會的使命是作為[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持守和彰顯真理,讓遠近的人都能看見,引導神所揀選的罪人回家。講台是否[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後2:15)是真假教會的試金石。16節原文是一首詩,頌讚[敬虔的奧祕](16節),也就是教會所要持守和彰顯的福音真理。這奧秘過去是隱藏的,如今已經顯明出來了(西1:26-27),組成一個交錯對稱的結構:[神在肉身顯現]是指基督道成肉身的奧秘。 思想: 神家的特徵是神的同在,而不是愛。神家的家人必須先愛神,然後才可能彼此相愛。教會首先要有真理,然後才有真愛;只要持守真理,就必定會彰顯真愛。我們有否真正明白教會就是永生神的家呢?有否願意以真理作為教會柱石與根基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讓我們明白,你要的教會不是人的組織,更不是只有愛的機構,而是你要的一個家,滿有你同在,充滿主你真理的家,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看見你要的家。阿們!
提摩太前書 1:3-11提摩太前書 1:3-11
3-7節是保羅對提摩太的囑咐托。(3-4節)這句話道出了本信的主要目的:本信的所有內容,都是保羅對以弗所教會內部出現假師傅的回應。提摩太不是去以弗所牧養教會,而是被保羅派到那裡扭轉局面;他可能離開以弗所以後,在馬其頓境內給留在以弗所的提摩太寫了本信。3節[囑咐paraggello]表明提摩太是帶著使徒的權柄教導,命令人。[異教]可譯為[別的教義]指不正確的,引起分歧的教導(6:3),並非不同的宗教信仰(弗4:14)。[荒謬無憑的話語和無窮的家譜](4節)與某些猶太教的遺傳有關(多1:14),具體不得而知。無論內容如何,都毫無屬靈價值,只會引發猜測和辯論。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3:15)在教會引發紛爭的從來都不是真理,而是謬誤和罪惡。[並未發明神在信上所立的章程](4節)也可譯為[無助於神所定基於信心的計劃] [章程]原文是[管家]。神的計劃不能倚靠猜測來領會和實行,只能憑藉信心。憑空的猜測只會把人引入謬誤的沼澤,混亂神的真理,無助於作神的忠心管家。[但命令的總歸是愛](5a)可譯為[但命令的目的是愛];[命令paraggelia]原文與[囑咐paraggello]是同一個字的不同詞性,指提摩太[囑咐那幾個人不可傳異教]的目的,不只是消極地糾正神學的錯誤,更是積極地建立愛的團契,用愛來代替假師傅所挑起的紛爭(4節)。[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5b),既不是出於自我肉體的情感,也不是[說謊之人的假冒](4:2)。真教師和假師傅的差別不在於有沒有談論愛,而在於怎樣教導愛: (6節) [虛浮的話]只能把暫時的情緒,虛假的感覺當作愛,惟有真理的教導才能生出[潔淨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從而結出愛的果子:[潔淨的心]就是不向虛妄,不懷詭詐(詩24:4)。[無虧的良心]就是已被基督潔淨,能正常辨別是非的良心(羅2:15)。[無偽的信心]就是誠實倚靠神(賽10:20)沒有程度區別,只有真假之分。以弗所教會的假師傅很可能是教會的領袖(7節)他們偏離了[潔淨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取而代之的是[虛浮的話]目的是高抬自己[想要作教法師](7節)。他們想和猶太拉比一樣受人尊敬,卻不像法利賽人那樣鑽研聖經,所以[不明白自己所講說的所論定的](7節):既不明白自己所講論的經文,又不知道自己所主張的道理。但他們並沒有自知之明,反而為憑空臆測的事喋喋不休,強裝權威。8-11節是第一段插入的話,保羅談論自己對律法的認識,這律法正是那些假師傅所誤用的(7節)。以弗所的假師傅[要作教法師](7節),所以誤用律法,高抬自己。保羅譴責假師傅,但並沒有貶低律法,所以強調:[我們知道律法原是好的,只要人用得合宜](8節)。[合宜]原文是[合法];意思是符合設立律法的目的。人若要把律法用得[合宜]教得[合宜],就必須了解律法的作用。[律法不是為義人設立的](9節)因為聖靈的果子[沒有律法禁止](加5:23)。[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羅3:20),是為了約束人的罪((加3:23)既不是讓人稱義的資格,也不能給人行義的能力,更不是叫人[去講虛浮的話](6節)。[正道](10節)可譯為[健全教義]與假師傅的[病態渴望](6:4[專好])形成對比。[道didaskalia]原文在本信中一同使用了八次(1:10;4:1,6,13,16;5:17;6:1,3)又被譯為[教導](4:13;5:17)[教訓](4:16)[道理](6:3)。保羅對律法的功用,以及健全的教義的理解,都不是個人的主張,而是[照著可稱頌之神交託我榮耀福音說的](11節)。 思想:今天,或許聖經也常被信徒誤用,不是[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提後3:16),而是[替天行道]的武器;不是[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三17),而是只關注我的擋箭牌。我們有否同樣經常都不誠實使用聖經?還是用愛活出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的生命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主你用神的愛去愛我們,這不是暫時的情緒,虛假的感覺,而是由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的愛,求主用你語詞使我們真正明白你的愛。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