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多書 提多書 3:1-8

提多書 3:1-8

3:1-8的主題是[向教會之外的善行]與2:1-10在教會之內的善行]前後呼應。2:1-10要勸眾人的善行,是關於信徒之間的關係,讓外人看見了[免得神的道理被毀謗](2:5)[凡事尊榮我們救主-神的道] (2:10)讓外人被神的道所吸引。而3:1-8[要提醒眾人](1節)的善行,是關於信徒對外人的影響。在任何社會制度下,基督徒都應該是最好的公民。1.[叫他們順服作官的、掌權的,遵他的命](1節)與[不服約束] [悖逆](一10)的假師傅迥然有別。克里特於主前67年被羅馬征服,此時屬於羅馬元老院行省克里特與昔蘭尼加(Crete and Cyrenaica)。[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羅13:1)每一個政權的存在都仰賴神的允許,地上的權柄不過是表明神的權柄。任何政權無論信仰是敬虔,順服,或抵擋、悖逆,若沒有神的允許,沒有一個能夠存在。因此[順服作官的、掌權的,遵他的命]實際上是順服允許這權柄存在的神。因此,當人的命令違背神的命令時,我們在行為上便不能[順從],因為[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徒5:29)但在態度上還是要[順服]。保羅勸勉信徒順服掌權者,並非因為當時的政權善待教會。事實上,正是猶太公會和羅馬帝國兩大權柄合作將主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當時的羅馬帝國是奴隸制,沒有民主,自由和人權,在位的羅馬皇帝尼祿(主後54-68年)是一個聲名狼藉的暴君,死後甚至被羅馬元老院宣佈為人民公敵,施以除憶詛咒(Damnatio memoriae)。保羅寫完本信之後大約一兩年,尼祿殘害基督徒,保羅和彼得都在此期間殉道。2.[預備行各樣的善事](1節)[善事]的標準[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二10)與[在各樣善事上是可廢棄的](1:16)假師傅迥然有別。[善行,善事](1:16;2:7,4;3:1,8、14)是本信的關鍵字。3.[不要毀謗,不要爭競,總要和平,向眾人大顯溫柔](2節)與造成[辯論,紛爭,爭競](9節)的假師傅迥然有別。第3節這是信徒在得救之前自我的本相,始於無知,終於仇恨,與得救之後的善行完全相反:1.[無知、悖逆、受迷惑]與順服,遵命(1節)相反。2.[作各樣私慾和宴樂的奴隸]與預備行善(1節)相反。3.[在惡毒、嫉妒中度日],與不毀謗、不爭競(2節)相反。4.[是可恨的,而且彼此相恨],與和平,溫柔(2節)相反。雖然克里特人的道德水平低下,但保羅提醒信徒:蒙恩的罪人不可藐視尚未得救的罪人,因為我們從前也是如此。信徒真正的溫柔謙卑(1-2節)源自於對自己原先絕望光景的記憶,以及對自己自我本性的認識。信徒若認為第3節這份清單中有任何其中一項是自己絕對不會去犯的,那一樣就是我們的破口。4-7節原文是長句,指出神是如何把我們從過去的絕望光景中拯救出來的。1.拯救的時間:[但到了神-我們救主的恩慈和祂向人所施的慈愛顯明的時候,祂便救了我們](4-5a)救恩完全是根據神的永恆計劃。2.拯救的基礎:[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祂的憐憫](5b),救恩完全不含人的努力成分。3.拯救的方法:[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聖靈是神藉著耶穌基督-我們救主厚厚澆灌在我們身上的,好叫我們因祂的恩得稱為義](5c- 7a),救恩完全是出於神的主動作為。[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綜合引自結36:25-27等多處舊約,指聖靈首先重生我們,人才能悔改,相信,然後因信稱義。聖靈[厚厚澆灌在我們身上]綜合引自結39:29等多處舊約,指被聖靈更新。4.拯救的目的:[可以藉著永生的盼望成為後嗣](7b),救恩完全為了神的榮耀旨意。[稱為義]是福音的首要福分,[成為後嗣]則是福音所提供的最高特權。[永生的盼望]並不是說永生要等到將來才能得到,而是說今天我們對永生的初嘗就是將來[得基業的憑據](弗1:14)。第8節可譯為[這話是可信的。我願你堅持這些事,使那些已信神的人留心行善。這都是美好且對人有益的]與[預備行各樣的善事](1節)首尾呼應。 思想:信徒向教會以外的人行善,就是活出宣教的人生、作神施行救恩的管道,可以從正面影響世人,吸引蒙揀選者來認識福音真理。我們有否願意為主竭力成為神救恩的管道,讓世人都認識神慈愛的救恩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讓我們認識你的救恩,更讓我們能成為你救恩的管道,讓這救恩廣傳,求主每日都感動我們,使我們活出宣教的人生。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提多書 1:10-16提多書 1:10-16

1:10-16的主題是[提醒防備假師傅]與3:9-11[提醒遠離假師傅]前後呼應。(10節)這是解釋為什麼提多設立的長老必須[能將純正的教訓勸化人,又能把爭辯的人駁倒了](9節)。克里特島是地中海的交通和貿易要地,各種宗教,哲學和文化的影響在這裡融合,這裡的假師傅是當地文化與[奉割禮的]猶太教混雜的產物。 [他們因貪不義之財,將不該教導的教導人,敗壞人的全家](11節),使年輕的教會面臨很大的危險,所以[這些人的口總要堵住](11節)。此時教會的秩序尚未成熟,所以保羅並沒有要求把這些人立刻逐出教會,而是用[真實的道理,純正的教訓]堵住他們的嘴;但最終仍要執行懲戒措施,[分門結黨的人,警戒過一兩次,就要棄絕他](3:10)。[本地先知](12)指主前6世紀的克里特詩人埃庇米尼得斯(Epimenides),他備受其同胞的推崇,亞里斯多德,西塞羅都提到他是先知,所以保羅引用他的話來描述克里特人的性格。[克里特人常說謊話,乃是惡獸,又饞又懶](12節)意思是克里特島上沒有野生的食肉動物(普林尼【博物誌】8:83),島上的居民代替了[惡獸]的位置。古希臘文裡的[克里特化kretizein]意思就是說謊。但說謊並非克里特人的專利,罪也不是某種社會文化的問題,而是我們肉體私慾的本相,因為[我們從前也是無知,悖逆,受迷惑,服事各樣私慾,和宴樂,常存惡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3:3)。[這個見證是真的](13a)顯示克里特社會的品行不端,年輕的教會面臨的挑戰很大。在這樣的環境中,神卻有能力,有恩典在克里特眾教會中呼召合格長老,脫離罪的文化,[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二11-12)。[你要嚴嚴地責備他們,使他們在真道上純全無疵](13b)對象包括整個教會。保羅不擔心[嚴嚴地責備]會嚇跑初信者,因為主耶穌說:[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約六44)。今天那些渴望在教會裡得到安慰的人,不應對此感到失望,因為他們首先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在真道上純全無疵]。[不聽猶太人荒謬的言語和離棄真道之人的誡命](14節)顯示克里特的異端與以弗所類似(提前1:4)。保羅譴責[猶太人荒謬的言語]並不是反對猶太人;正如他譴責[離棄真道之人的誡命],也不是反人類。[在潔淨的人,凡物都潔淨;在污穢不信的人,什麼都不潔淨,連心地和天良也都污穢了](15節),這是糾正克里特的錯誤教訓。真正叫人污穢的不是外面的物,乃是人裡面[污穢不信]的心(可7:18-23)。假師傅就是[污穢不信的人]動機都是錯的,所以怎麼禁慾,行善都沒有用。16節表示假師傅[污穢不信]的心產生了假的教訓,假的教訓產生了假的[認識神],假的[認識神]產生了假的自我感覺和自我安慰,結果是[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提後三5)。只有聖靈藉著[純正的教訓](9節)做工,才能真正改變人心。基督捨己救贖我們,就是要[潔淨我們,特作自己的子民,熱心為善](2:14)但那些想依靠肉體[熱心為善]的律法主義者,既不[認識神] ,也不認識自己。 思想:從肉體裡出來的東西都是[可憎惡的,是悖逆的],[沒有良善](羅7:18),從肉體裡行出來的[任何好事]都是仿冒,都是經不過檢驗的廢品。我們有否每日只容讓自我肉體的私慾引導,還是讓聖靈引領每日活出生命與平安的生活呢? 祈禱:親愛主,求你記念我們每日都有很多自我肉體的試探,不但讓我活在黑暗,罪惡的生命,更是活在離開主你的生命中,求主每日藉著聖靈引領我們,使我們活出在主的裡面。阿們!

提多書 3:9-15提多書 3:9-15

三9-11的主題是[提醒遠離假師傅],與一10-16[提醒防備假師傅]前後呼應。傳道人一方面要堅持講明對人有益的真道(8節),一方面[要遠避無知的辯論和家譜的空談,以及紛爭,並因律法而起的爭競,因為都是虛妄無益的](9節)。[遠避],指不被假師傅牽著鼻子走,並不是迴避護教(一13-14)。[無知的辯論],指膚淺和愚拙的辯論(提後二23),贅難者並非為了探討、而是為了挑戰,[自高自大,一無所知,專好問難,爭辯言詞](提前六4 ),[這樣的事只會引起爭論,無助於神的計劃,這計劃是憑著信才能了解的](提前一4和合本修訂版)。[家譜的空談],是假師傅的謬誤教訓之一(提前一4),是沒有聖經根據的臆測和傳說,具體內容不能確定。[紛爭],不是指[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地爭辯](猶4),而是因假師傅的錯謬教訓引起的混亂和爭吵(提前六4)。[因律法而起的爭競],不是因為聖經中的律法,而是因為猶太口傳律法(一14-15)。這些脫離聖經的[辯論、空談、紛爭、爭競],只會使人遠離神,所以[都是虛妄無益]。10節表示[分門結黨的人]指導致分裂的人。教會是[神的家](提前三15)在教會製造分裂的不是主耶穌的門徒,而是跟隨人的支持。一方面,信徒要[用溫柔勸戒抵擋的人](提後二25)。另一方面[勸戒]不是無限期的,對於不聽勸戒的人,我們[警戒過一兩次後]就應該果斷斷絕來往,直到[神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 (提後2:25)。為了避免罪惡在教會內部蔓延(提後二17),應當盡快斷絕來往:第一次警戒,第二次再警戒,第三次就要棄絕。11節這是解釋[警戒過一兩次,就要棄絕他](10節)的原因:1.兩次抗拒警戒的人,證明他們心裡剛硬[已經背道]。2.[已經背道]的人,就是在持續犯罪。3.持續犯罪的人,已經用行為[自己定自己的罪](路19:22),判定自己是不屬神的外人,所以我們不必再把他們當作主內弟兄來相交。3:12-14的主題是[指示提多具體事務]與1:5-9[指示提多設立長老]前後呼應。[我打發亞提馬或推基古到你那裡去](12節)後來,保羅決定打發推基古去以弗所接替提摩太(提後4:12)而讓亞提馬去克里特接替提多。[你要趕緊往尼哥坡裡去見我](12節)可能表示保羅覺得他留在地上的日子已經不多了,還有許多話要向這兩位親密的年輕同工交代。傳統認為,[尼哥坡裡]是在克里特島北方的伊庇魯斯。[因為我已經定意在那裡過冬](12節)指古代地中海沿岸地區不宜冬季旅行,航行。保羅計劃在那裡過冬,可能春天會離開那裡,繼續乘船向西前往義大利或西班牙(羅15:24,28),所以要求提多和提摩太盡可能趕來(提後4:21)。[你要趕緊給律師西納和亞波羅送行](13節),指安排教會資助他們旅途需用,[叫他們沒有缺乏]。[律師西納]可能是羅馬的法律學者[亞波羅]是保羅的同工(徒18:24-28)他們可能是本信的送信人,路過克里特。14節 [我們的人]指克里特眾教會的信徒,信徒若樂意[幫助有迫切需要的人],就能結出善行的果子,不再是[在各樣善事上是可廢棄的](1:16)。3:15是祝福,與1:1-4的問候首尾呼應。[因有信心愛我們的人](15節)指順服使徒教訓,不跟隨假師傅的信徒。[願恩惠常與你們眾人同在](15節)這句話將祝福擴大到提多事奉的眾教會。 思想:在我們現今社會文化的敗壞程度,比當年的克里特文化有過之而無不及。今天的教會也和當年的克里特教會一樣,實在需要經歷神恩典的同在,才能一面持守真道,一面用善行[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 (腓2:15-16)!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賜下的話語,你的道讓我們不走差,更能使我們活出主你自己,求主的恩惠保守我們,使我們在這敗壞的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