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 希伯來書 1:5-14

希伯來書 1:5-14

5-14節引用了七段舊約經文,從七個面向宣告神的兒子超越天使:祂是受生的兒子(5節)[受生begotten]是【尼西亞信經】的用語:1.祂接受天使的敬拜(6節);2.祂的僕役是天使(7節);3.祂是神國之王(8-9節);4.祂是創造者(10節);5.祂是長存者(10-12節);6.祂是得勝者(13-14節)。7.第5節原文以[因為]開始,顯示5-14節是解釋為何神的兒子[遠超過天使](4節)。8.第5節引用了猶太人都接受的兩節舊約彌賽亞預言:1.[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5節)引自詩2:7彌賽亞詩篇。2.[我要作祂的父,祂要作我的子](5節),引自撒下7:14大衛之約。雖然天使也被稱為[神的眾子](伯1:6)但他們都是受造之物。只有神的兒子才是被生的(5節)與神是在生命裡的連結,並不是受造之物(西1:15)。天使只是傳遞生命信息的使者,而神的兒子卻是生命本身(約11:25);神兒子把真正的生命顯明在人面前,惟有祂才能叫人[得生命](約10:10)。(6節)引自神對彌賽亞的應許:[我要立祂為長子,為世上最高的君王](詩89:27)。1.[長子]指神的兒子復活之後的尊貴地位(出四22)。祂原是神的獨生子(約1:18),但因著祂的死而復活,讓所有信祂的人都得著[長子]的尊貴地位。2.[長子]也顯示神的兒子超越的地位,祂不只是[首生者](西1:15),配[在凡事上居首位](西1:18)。[神的使者都要拜祂](6節)引自申三十二43證明神兒子的神性。[神以風為使者,以火焰為僕人](7節),引自詩一104:4的希臘文七十士譯本。比喻天使是神所使用的器皿,雖然能力很大,但都是受造之物,但神的兒子卻是[創造諸世界的](2節)。8-9節引自詩45:6-7。天使只是[使者]、[僕人],神的兒子在國度裡卻是坐寶座的君王(8-9節)。[同伴](9節)在此是藉喻天使。雖然天使從未受膏,但前後文都是神的兒子與天使的比較,所以這裡是用借喻來襯托神的兒子比天使更偉大。10-12節引自詩102:25-27。雖然這段經文在詩102篇裡是指著聖父說的,但聖靈在此卻應用到聖子身上,表明父和子是一體的,這是猶太教徒成為基督徒的重大觀念改變。[立了地的根基](10節)指創造(伯38:4)。[天](10節)與[地]合起來,代表一切受造之物。在當時的希臘羅馬文化之下,人們普遍相信這個世界是永不朽壞的。但詩篇早已啟示,受造世界看起來不變,其實都是暫時的。[天地都要像衣服漸漸舊了](11節),熵值越來越大,最後歸於[熱寂]死亡。[像衣服],暗示天地存在的意義是為了供人生存(亞12:1)。(13節),引自詩110:1,這是主耶穌(太22:44)彼得(徒2:34 ;彼前3:22)保羅(林前15:25)都引用過的彌賽亞詩篇,在本書中也被兩次引用(13節;10:12-13)。神的兒子坐在寶座上,不但顯明了祂超越一切受造物的王權,也顯明了祂超越仇敵的得勝。神的兒子只一次被差到世上(10:10),天使則是持續不斷地[被差遣](14節);神的兒子是道成肉身的神僕(10:5-7)天使只是[服役的靈](14節);神的兒子作成了永遠的救恩(2:10;5:9),天使則是[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14節)。因此,信徒應把心思單單放在神的兒子身上,而不是注意天使,或把神的兒子降到與天使同等的地位上。 思想:神的兒子能使無形的能量轉化為有形的質量,也能讓有形的質量轉化為無形的能量,祂【權能的命令】(3節)是遠超一切受造的包括:天使,人類以及任何的事物。我們有否將其他的人,事,物當作與主基督耶穌同等的地位在我們心中呢? 祈禱:親愛主耶穌基督,你是充滿榮耀權能的神,你是生命的主,更是創造我們生命的主宰;沒有任何人,事,物,能與你相比,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真知道認識我們生命的主。不再以別的人,事,物代替主你在我們心中的位置。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希伯來書 9:15-28希伯來書 9:15-28

15-22節的主題是[基督的獻祭確立了新約]。15節表示1.基督成為新約中保的原因,是因為祂獻上自己為祭(14節)帶來罪得赦免(12節),良心得潔淨(14節)的恩典。這恩典是新約的基礎(10:17-18),使信徒能發自內心地遵行神的旨意,這是新約更美的應許之一(8:10)。基督之死的救贖功效不但適用於將來,也能追溯既往,新約聖徒固然是因信靠基督而罪得赦免,舊約聖徒也同樣是因信神的應許而蒙神赦免(11:39-40)。2.基督作新約中保的目的,是要[叫蒙召之人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15節),這是新約另一個更美的應許。16-17節 [約]原文也可譯為[遺命](16節),這裡是雙關語。在立遺囑的人尚未死以前,遺囑並沒有生效,還可以修改。但立遺囑的人死了以後,遺囑立刻生效,就再也不能更改了。因此,新約是根據基督之死,基督在十字架上獻上自己為祭,就確認遺囑已經生效,不但贖了眾人的罪,也[叫蒙召之人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所以,前約也不是不用血立的](18節),意思是說:新約是因基督的血而立,又因祂的死而生效;舊約作為新約的預表,也是用牛羊的血作立約的憑據(19-20節)。19節引自出24:6-8和利14:6。20節引自出24:8;這話與主耶穌在最後的晚餐設立新約時所說的話類似(太26:28)。21節指建好帳幕以後,將帳幕分別為聖的啟用禮(出40:9-11)。摩西五經並未提到[把血灑在帳幕和各樣器皿上](21節),但猶太史學家約瑟有此記載(《猶太古史記》卷3第8章)。[按著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潔淨的](22節),指舊約大多數潔淨禮儀都藉著祭祀所流的血來進行,只有少數是用水(利15:5- 27)或火(民31:21-23)潔淨。[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22節),[流血]代表喪掉生命,[因血裡有生命](利17:11);而[赦免]則是得著生命,赦免的原則是以生命換生命。23-28節的主題是[基督一次獻祭,永遠擔罪]與10:15-18[基督一次獻祭,永遠赦罪]首尾呼應。[照著天上樣式做的物](23節)指摩西的帳幕和其中各樣的物(8:5)。[用這些祭物去潔淨](23節)指帳幕的啟用禮。[天上的本物](23節)指天上的[更大更全備的帳幕](11節),是屬靈的[真帳幕](8:2),並不需要潔淨。[用更美的祭物去潔淨](23節),指天上[真帳幕]的啟用禮是用基督自己和祂的血(12,14節),正如地上帳幕的啟用禮一樣(21節)。[天堂](24節)原文是單數的[天]指神所在的第三層天(林後12:2),那裡就是屬靈的[聖所](24節)。基督作為代表我們的大祭司,[為我們顯在神面前](24節)我們才可以[靠著祂進到神面前](7:25)。第25節基督[只一次](12節)獻上自己的血,而地上的大祭司則須[多次]獻上[不是自己的血],每次只能為過去一年的罪贖罪。第26節這是用反證法表明,基督受死的贖罪功效不但適用於新約的信徒,也適用於所有信靠神應許的舊約聖徒(15節;11:39-40)。舊約贖罪日的獻祭只是暫時遮蓋過去一年的罪,但罪仍在那裡。但基督的獻祭能徹底[除掉罪],[只顯現一次],就永遠有效,新舊約聖徒蒙赦免的根據,都是基督之死(羅3:25-26)。因此,身為人子的基督也要死一次,在十字架上代替人接受審判[擔當了多人的罪](賽53:12)。第28節在贖罪日,當大祭司進入聖所供職的時候,以色列人要在外面等候他出來(利16:17)。同樣,新約的信徒也在等候已經進入天上聖所的基督[再一次顯現]。祂的再來[不是為擔當罪](28節),不必再獻祭買贖我們,而是為了成全救恩,拯救我們的[身體得贖](羅8:23)。 思想:主耶穌基督所獻上自己的祭能夠徹底[除掉罪],[只顯現一次]就永遠有效。因著耶穌基督的寶血正是舊約獻上祭物的預表,是新約我們信靠的救贖;主所救贖是最徹底,永遠有效的。神的兒子為你和我成為贖罪的祭物;我們能夠與罪無關;是因祂是愛我,為為捨命。 祈禱:親愛主,我們真的要獻上無限的感謝,因是你愛我,為我成為贖罪的祭牲,更為我們流出寶血,完全捨去你自己。願我們一生都願明主愛,更以愛還愛。阿們!

希伯來書 8:1-13希伯來書 8:1-13

第八章的主題是[大祭司耶穌更美的職任]作者從兩個方面論證[耶穌所得的職任是更美的](6節):1.祂在天上的聖所事奉(8:1-5);2.祂是更美之約的中保(8:6-13)。(1節)意思是接下來要討論的是基督大祭司職任的重點。作者已經解釋了耶穌大祭司的身分,接下來要解釋基督大祭司的職任,所以不照地上利未祭司的製度和禮儀。這是5-10章所有討論的頂點:1.基督[已經坐在天上至大者的寶座右邊]引自詩110:1但這裡不是為了強調基督的尊貴地位,而是表明基督是在天上的聖所事奉。2.基督[在聖所,就是真帳幕裡,作執事](2節)。惟有藉著大祭司基督在天上聖所的事奉,敬拜神的人才能真正親近神,這個目的是無法藉著地上的會幕和祭司達成的。3.[凡大祭司都是為獻禮和祭物而設立的](3節),主要職責是獻祭(4b)。基督[只一次將自己獻上,就把這事成全了](7:27),具有永遠的功效。4.主耶穌在地上按肉身屬猶大支派,並非亞倫的子孫,所以按著摩西律法[必不得為祭司](4節)。5.摩西在曠野所造的帳幕,只是天上[天上事的形狀和影像](5節),但也必須嚴格按照神[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5節)建造,這就證明在天上有一個更大更美的聖所。這職任之所以更美,是因為[祂作更美之約的中保](6節),而這約之所以更美,是因為[這約原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 6節)。[更美之約]指新約。[中保mesites]原文的意思是[中間人,仲裁者]而7:22的[中保egguos]意思是[保證人,擔保人];這裡的中保是立約的雙方的斡旋者,任務是維持立約雙方彼此的交通。新約和舊約都是憑應許立的,但新約的[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因為神應許要把律法寫在人心裡(10節),能徹底解決人在神面前的難處,使人得著完全的赦免(12節)。(7節) [前約]指舊約;[後約](7節)指新約。[瑕疵](7節)是指律法並不能供應軟弱的人守約的能力(羅7:14-15)天性悖逆的百姓無法恆心守約(9節)。因此,神若照約履行,人都要落在神的定罪裡。8-12節引自七十譯本的耶31:31-34 (8節)神[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顯示新約和舊約一樣,既是神與團體立約(出19:4-6)也是與個人立約(出32:33 );並非舊約是集體與神的關係,新約是個人與神的關係。無論是新約或舊約,神的心意都是為了得著一群合一的百姓。 (9節)指西乃之約(出19:4-6)也就是舊約。[因為他們不恆心守我的約](9節)這是宣告人沒有可能倚靠自己守約,所以就成了舊約的[瑕疵](7節)。 [我也不理他們](9節),指神與人之間不能彼此相交,是神的百姓[不恆心]守約,背離神的必然後果。(10節)表明新約不倚賴人的熱心或敬虔,而是倚靠神;[他們不用各人教導自己的鄉鄰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主](11節)不是說不必再教導律法的知識,而是說不必再教導[你該認識主]。若是律法被[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百姓就不必再彼此教導[你該認識主],而是人人都成為[有君尊的祭司](彼前2:9)。新約與舊約的相同點是: 1.內容相同,都是神宣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10節)。活在這種關係裡的立約之民都有守約的義務:舊約的百姓有責任順服神,保守自己在應許之地的[日子長久](申30:20);新約的百姓有責任順服神,[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裡](猶21)。2.律法相同,都被神稱為[我的律法](10節)。3.恩典相同,新約和舊約都是恩典之約,都是神主動透過恩典設立,藉著[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羅2:4)來施行。4.來源相同,舊約源自於神向亞伯拉罕應許的[永遠的約](創17:7)新約也是神向百姓應許的[永遠的約](耶32:40)。新約與舊約相比的[新]在於 1.守約的方式不同。舊約的律法是寫在石版上,從外面約束人;新約的律法卻是[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從裡面催促人。2.守約的根據不同。舊約是倚靠人自己的生命,而新約是倚靠基督作我們的生命。3.赦罪的途徑不同。舊約的百姓在神面前維持正確的立約關係,要靠人間的[祭司天天站著事奉神,屢次獻上一樣的祭物,這祭物永不能除罪](10:11)。新約的百姓卻是靠那永遠的的大祭司基督[只一次獻上祂的身體,就得以成聖](十10)。4.立約的中保不同;摩西是西乃之約的中保,但他縱然願意為百姓代死(出32:32)結果也只能悲嘆:[我知道我死後,你們必全然敗壞](申31:29) ;基督是[新約的中保](9:15)。因此,當時面對逼迫的猶太信徒不應該再回到猶太教。 思想:無論是舊約,新約都是指向耶穌基督,目的都是要藉著主的救恩來到神的面前,主要用約來承諾祂對我們的愛,承諾祂對我們的信實,我們有否樂意接受及對主的信實與愛向主回應祂承諾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無論在舊約及新約中你對我們的承諾,對我們的愛都沒有改變;求主使我們每日都珍惜,重視主你的承諾,你的愛;使我們懂得回應你的愛。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