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節回應[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裡呢](4a)。主為什麼還沒再來?彼得對此並不著急,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會活著看到基督再來(約21:18-23),所以對任何基督再來的猜測都不感興趣。但是,為了幫助那些質疑基督再來的人,彼得提供了兩個答案:1.神計算時間的方式與人不同。這正如詩90:4所說的,[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8節)。人以時間為參照物,但神以永恆為參照物。人之所以感覺時間漫長,是因為活在時間裡;但神活在永恆裡,在時空之外,是時空的主宰,祂看時間的角度是受時空限制的人無法揣摩的。神是恆久忍耐的,因為祂看[千禧年如一日]即使主再來的日子遲延一千年,在神的眼中也只是好像一日,不必著急(哈2:3)。但神對賜給我們的短暫時間又是重視的,因為祂看[一日如千年],所以我們[要愛惜光陰](弗5:16),抓緊時間[做那差我來者的工](約9:4)。2.神要讓盡量多的人有機會悔改。第9節指出有人認為神在拖延時間,是因為根據的是自己的時間表,而不是神的時間表。事實上,神早已按祂忍耐寬容的性情(15節)制定了時間表,既不會失信,也不會失控。神是[不輕易發怒](出34:6)的神,祂在過去的洪水審判時[容忍等待](彼前3:20),在未來的末日審判中也願意[寬容]等待。因為神[斷不喜悅惡人死亡,惟喜悅惡人轉離所行的道而活](結33:11),所以忍耐等候惡人;包括那些假師傅[回頭離開所行的道](結18:23)。但是[祂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2:4)[特意要憐恤眾人](羅1132)並不是讓不信的人都自動得救;因為當[神震怒,顯祂公義審判的日子來到](羅2:5)時,[祂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羅2:6)。神的等候固然是[寬容]罪人,甚至是那些[[好訌的人](3節),讓他們仍有機會聽信福音,悔改得救;但更是[寬容]信徒(即[你們]),使我們仍有機會預備好自己;廣傳福音,可以[安然見主](14節)。第10節表示1.[主的日子]是從主耶穌再來,到進入新天新地之前的那段時間,舊約把這日子稱為[耶和華的日子](番1:7)。主耶穌把祂再來的日子比喻成[像賊來到一樣](太24:43-44;路12:39-40),因為基督的再來對那些沒有警醒預備的人將是非常突然,措手不及的。主耶穌自己並不知道那日子何時到來(可13:32),祂也教導門徒不要猜測(徒1:7),因為那是[父憑著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日期](徒1:7 )。這個特別的比喻給門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徒保羅(帖前5:2)和使徒約翰(啟3:3)都使用了同樣的比喻。2.[那日]就是[神的日子](12節),指千禧國度之後(啟20:4-5)的審判之日,那時舊天舊地將消失(啟20:11)新天新地將開始(啟21:1)。神清除舊造的方法不再是洪水(2:5;創9:11)而是用火(瑪4:1)宇宙的星體和地上的文明都要被[烈火熔化](12節) [天上的萬像都要消沒;天被捲起,好像書卷。其上的萬像要殘敗,像葡萄樹的葉子殘敗,又像無花果樹的葉子殘敗一樣](賽34:4),這與現代宇宙理論所推測的宇宙結局也是一致的。到[那日],不但[地和地上的萬物都要燒盡]我們在地上所積攢的[萬物]還會在審判時指控我們:因為[你們的金銀都長了銹;那銹要證明你們的不是,又要吃你們的肉,如同火燒。 思想:萬物的結局近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這是主給我們很重要的提醒,在我們生活中有甚麼是永存的呢?有甚麼是我們期待得著的呢?主的日子每日都在我們眼前越來越近,我們有否預備迎接呢? 祈禱:親愛主,你是我們人生的盼望,或許生命中有很多想擁有的事情,但你要讓我們明白生命的永恆,使我們知道今生活著的價值,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更認識你帶給我們的永恆生命。阿們!
彼得後書 3:8-10
Related Post
彼得後書 4:1-11彼得後書 4:1-11
[基督既在肉身受苦](1節)走通了十字架的得勝之路,我們就當[跟隨祂的腳蹤行](2:21),效法基督順服神[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 (1節)。[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1節)並不是說不再犯罪,而是當人[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來5:8)。受苦的心志是信徒勝過試探的兵器,這兵器不是[受苦]而是[心志]。人若立志受苦,未必會受多大苦;人若逃避受苦,反而越多受苦;人若不願受苦,就越難忍受其苦,因為[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雅1:8)。現在,信徒有了受苦的心志,也可以[從今以後就可以不從人的情慾,只從神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2節)。一個沒有預期會受苦,或不打算[為義受苦](3:14)的人,不可能[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裡](猶21)。[隨從外邦人的心意](3節)可分為兩大類罪:一類是放縱私慾,另一類是拜偶像。這兩類罪息息相關,彼此助長,[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西3:5)。[邪淫](3節)就是不受道德約束的生活,特別是放蕩的性生活。[惡欲](3節)指控制人的情慾。[荒宴](3節)指充滿淫亂的酒席宴會。[群飲](3節)指無節制的酒會。[可惡拜偶像的事](3節)指可憎的偶像崇拜。[時候已經夠了](3節)意思是這樣的生活也該停了,否則沒有辦法[在那將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帳](5節)。4-5節的主題是[新約時代信者和不信者的結局]。過去,聖靈曾藉挪亞的口向當時的人傳講悔改的信息,但大部分都是貪戀世界,不願受苦,結果被洪水除滅,成了[在監獄裡的靈](3:19) 只有少數人得救。現在,外邦人不肯因信徒的見證悔改,反而毀謗他們,也[必在那將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帳](5節)只有少數人得救。[不與他們同奔那放蕩無度的路,就以為怪,毀謗你們](4節)。信徒的好品行只能感化神所揀選的人(3:1)沒有被神揀選的不信者不但不會被感化,反而會[毀謗]有好品行的信徒,好壓制良心不安,為罪自圓其說。所有的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向神交賬,那時再後悔就來不及了。世界有三招:1.肉體的私慾(3a)2.偶像的誘惑(3b)3.毀謗的壓力(4節)目的是拉人下水。但這三招對於有受苦心志的人卻不靈:1.基督的受苦,使祂勝過仇敵,得了權柄,使萬有都服從了祂。因此,受苦的心志是與基督一同作王,通往寶座的十字架之路(3:22)。2.受苦的心志,是啟動聖靈權能的鑰匙,可以製服肉體,得著自由,不從人的情慾,只從神的旨意(2節)。3.人越有受苦的心志,誘惑就越暗淡;越沒有受苦的心志,難處就越大(3節)。6a[為此,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傳給他們]; [為此]指傳福音是為了讓人能面對最後的審判。[死人]指彼得寫信時已經過世的信徒,他們生前[也曾有福音傳給他們]。6b [肉體按著人受審判]指信徒也和基督一樣,要經過肉身的死亡。[他們的靈卻靠神活著]表明那些信從福音的人,就像基督一樣活在神面前。7-11節的主題是[信徒在神面前的生活]:過去[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神面前](3:18a)。現在,末世的信徒要活在神面前,為此[謹慎自守,警醒禱告](7b);因為[萬物的結局近了](7節),正在等候基督的再來。[謹慎自守]的意思是[頭腦清醒,冷靜],使我們的禱告[不從人的情慾,只從神的旨意](2節)。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求神阻止世人犯罪,讓世界平安無事,就不是警醒的代禱,而是自以為比神更公義、更有愛心。信徒每天應當禱告的兩個重點,是愛與忠心。其次,我們每天要為自己的忠心警醒禱告:每個信徒都有聖靈所賜的恩賜,目的是讓我們[彼此服事]。因此,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10節)。[彼此服事]的工作分為兩大類:[講道的](11節)和[服事人的](11節)。 思想:魔鬼願意用世上的萬國作代價,給主耶穌提供十字架的代替品;只需要向他下拜,就可以毫無風險地完成神託付的使命,好像很忠心;個人放下面子,卻能讓世人少受兩千年的苦,多幾百億靈魂得救,好像是大愛(太4:8-10)。但是,捷徑並不能解決罪和生命的問題;一個沒有十字架的國度,即使全民自稱基督徒,還是在罪惡的轄制之下,仍然是魔鬼的國度。我們有否明白十字架的愛心,就是因著經歷基督的捨己;放下自己,甘願捨己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不只是愛我們,更為我們受苦受死,明白受苦的意義,你是我們生命最美好的榜樣,求主使我們每日都明白十字架的愛,不堅持自己,不求自己的益處,活出你捨已的大愛。阿們!
約翰壹書 4:1-6約翰壹書 4:1-6
4:1-6的主題是[假先知不認道成肉身]與2:18-27[敵基督不認耶穌為基督]前後呼應。當約翰提到[我們所以知道神住在我們裡面是因祂所賜給我們的聖靈](3:24)以後,馬上就提醒:[一切的靈,你們不可都信,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出於神的不是](1節)。一.這部分整體是交錯對稱的結構:神所命令的[信pisteuo](3:23)並不是信一切自稱從神而來的人或靈:相反,[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出於神的不是]。[真理的靈](6節)是不怕試驗的,試驗諸靈既不是[褻瀆聖靈](可3:29)也不是[消滅聖靈的感動](帖前5:19)而是順服神的旨意(申13:1-4)。[世上有許多假先知已經出來了](1節)當神賜下聖靈的時候(3:24)魔鬼也用邪靈仿冒聖靈,用假先知冒充真先知(太24:24)。魔鬼的詭計是叫不信的人對凡事都不信,而叫信的人對凡事都信。二,從基督論試驗真假聖靈(2-3節):在背後驅使假先知的,都是[那敵基督的靈](3節),也就是撒但的靈,[謬妄的靈](6節)。[凡靈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就是出於神的](2節),不但讓人承認耶穌就是道成肉身的神子,而且接受基督的救贖和主權。聖靈總是為基督作見證(約15:26)高舉基督,榮耀基督(約16:14)叫人承認[耶穌是主](林前12:3):祂既不會自己取代基督,也不會用恩賜,神蹟來代替基督。邪靈也會承認基督的神性(可1:24;徒19:15)但卻不肯順服基督的權柄,只會叫人遠離基督,用別的事物假冒基督。當時以弗所的克林妥主義異端否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在往後的兩千年中,[那敵基督的靈]發明了各種[不認耶穌](3節)的理論:有的主張耶穌不是真人,只是幻像或投影,神子並沒有經過真正的受苦,死和復活:有的主張耶穌是個好人,但不是基督,神子基督在主耶穌受洗時臨到祂身上,而在祂上十字架之前就離祂而去:有的主張耶穌是一位偉大的道德教師,但不是道成肉身的神。另一方面,有些假先知也會有口無心地[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因此,我們還要[在行為和誠實上](3:11)察驗他們的公義和愛心,才能真正[認出神的靈來](2節)。三,信徒得勝的根據(4節):[你們是屬神的,並且勝了他們](4節),指這些信徒勝過了那些[假先知],使他們不得不[從我們中間出去](2:19)。[屬神的]人都是[由神而生,並且認識神](7節),[神的道存在他心裡](3:9)在他們裡面的聖靈(13節)比[那在世界上的](4節)較大,邪靈根本不是聖靈的對手。因此,每個信徒都要為弟兄守望,但卻不必為教會擔心:只要警醒[試驗],[敵基督者的靈]都會被揭穿。四,從聽眾辨別真假先知(5-6a):不信神的[世人](5節)自以為能獨立思考,有自由意志,實際上是受[世界](5節)控制,[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謬的言語](提後4:4 )。假先知是[屬世界的](5節),[所以論世界的事](5節),訊息和人一樣是[屬世界的],追隨世界的時尚,迎合世人的需求。所有的異端都是世界的觀點和福音的混合體,總是試圖把當時的[現代思想]摻雜進福音。要鑑定一個先知的真假,可以看看聽眾都是些什麼人。相反,使徒都是[屬神的],信徒的源頭單單根據神,與抵擋神的世界格格不入,所以[認識神的就聽從](6節)使徒的教訓,[不屬神的就不聽從] (6節)他們(約8:47)。 [使徒的教訓](徒2:42)是教會的[根基](弗2:20),現在已經成文為新約聖經。五,認出真理的靈和謬妄的靈(6b):有兩種方法可以分辨假先知和真先知。第一,聽他們的訊息(2-3節)第二是看他們的聽眾(5-6a)。兩個結合起來,我們就可以[認出真理的靈和謬妄的靈來](6節)。 思想:我們身處資訊發達的世代,我們每日都可能會接觸都不少真假的道理;無論普世教會出現什麼新的運動,發明什麼新的方法,我們都不必急於效法,而要聽其言,觀其行,[凡事察驗]:聽他們的教導是否符合聖經,看他們的工程能否經過火的試驗(林前3:13)才是我們要學習的對象。 祈禱:親愛主,你就是真理,你的話語讓我們走得正確,使我們活在真實的生命中,求主藉你的話使我們走在你真理的道路中,使我們能分辨真理,虛假;不被迷惑,走差。阿們!